A. 在鋼材中什麼元素是有害雜質會使鋼的性能變壞
對鋼材性能產生影響的元素:
1. 碳:含碳量越高,鋼材的硬度越大,但其可塑性和韌性則越差。
2. 硫:硫是鋼材中的有害雜質,含量較高的硫會導致鋼材在高溫下易於脆裂,這種現象稱為熱脆性。
3. 磷:磷會顯著降低鋼材的可塑性和韌性,尤其在低溫下更為嚴重,這種性質稱為冷脆性。優質鋼材中需要嚴格控制硫和磷的含量。然而,在低碳鋼中適量的硫和磷可以使其切削性能更好,從而改善鋼材的可切削性。
4. 錳:錳能提高鋼材的強度,減輕或消除硫的不利影響,並能增強鋼材的淬透性。高錳鋼,即含錳量很高的合金鋼,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他物理性能。
5. 硅:硅能提高鋼材的硬度,但會降低其可塑性和韌性。在電工用鋼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軟磁性能。
6. 鎢:鎢能提高鋼材的紅硬性和熱強性,同時增強其耐磨性。
7. 鉻:鉻能提高鋼材的淬透性和耐磨性,增強其抗腐蝕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8. 釩:釩能細化鋼材的晶粒組織,提高其強度、韌性和耐磨性。在高溫下,釩以奧氏體形式存在時,能增加鋼材的淬透性;反之,以碳化物形式存在時,會降低淬透性。
9. 鉬:鉬能顯著提高鋼材的淬透性和熱強性,防止回火脆性,增強剩磁和矯頑力。
10. 鈦:鈦能細化鋼材的晶粒組織,從而提高其強度和韌性。在不銹鋼中,鈦能消除或減輕晶間腐蝕現象。
11. 鎳:鎳能提高鋼材的強度和韌性,增加淬透性。鎳含量高時,能顯著改變鋼材的物理性能,增強其抗腐蝕能力。
12. 硼:鋼材中微量(0.001-0.005%)的硼就能顯著提高其淬透性。
13. 鋁:鋁能細化鋼材的晶粒組織,阻礙低碳鋼的時效,提高其在低溫下的韌性,還能增強抗氧化性、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等。
14. 銅:銅能顯著改善普通低合金鋼的抗大氣腐蝕性能,尤其是與磷配合使用時效果更佳。
B. 硫的存在對鋼材的危害
硫主要來自煉鋼原料,煉鋼時難以除盡。硫在鋼中是以硫化物夾雜形式存在,對鋼的塑性、韌性、焊接性能、厚度方向性能、疲勞性能和耐腐蝕性都有不利影響。
硫以硫化鐵(FeS)的形態存在於鋼中,FeS和 Fe形成低熔點(985℃)化合物。鋼材的熱加工溫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當鋼材熱加工時,由於 FeS化合物的過早熔化而導致工件開裂,這種現象稱為「熱脆」。
含硫量愈高,熱脆現象愈嚴重,故必須對鋼中含硫量進行控制。高級優質鋼:S<0.02%~0.03%;優質鋼:S<0.03%~0.045%;普通鋼:S<0.055%~0.7%以下。

(2)什麼是鋼材雜質元素擴展閱讀
由於S與Ni、 Mn,Ti,Zr等元素的親和力遠大於Fe,故鋼中常見MnS,TiS(含鈦鋼),NiS(高鎳鋼)等硫化物。
由於MnS極易溶解於含Cl離子水中,其主要危害是降低鋼的耐蝕性,特別是降低耐點蝕和耐縫隙腐蝕性能。
鋼中硫化物的另一危害是降低了鋼的塑性、韌性和抗疲勞性能。如果鋼中硫化物含量超過一定標准, 在冶煉生產和軋制過程中將會造成鑄坯裂紋。
除含碳以外,還含有少量錳(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氫(H)等元素。這些元素並非為改善鋼材質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礦石及冶煉過程中帶入的,故稱為雜質元素。
這些雜質對鋼性能是有一定影響,為了保證鋼材的質量,在國家標准中對各類鋼的化學成分都作了嚴格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