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鋼材淬火
一般碳素鋼的抄材料,在淬火時,是使用水來做冷卻劑的;而合金鋼材料在淬火時,是使用冷卻油來做冷卻劑的。但是,不管是碳素鋼材料,還是合金鋼材料,在淬火後都應該進行回火,以消除淬火時產生的內應力,消除淬火造成的脆性,增加韌性和強度。所以,你在把淬火後的鋼材應再放在爐子里稍加一下熱,不要讓鋼材燒紅了,拿出來自然冷卻,就可以防止鋼材的斷裂。或者,你在淬火時,不要把整個鋼料全部放入水裡,只把鏨子的頭部放進水裡進行冷卻,等到頭部顏色變黑了,再把鏨子提起,讓鏨子後面的熱量傳到鏨子的頭部,降低鏨子頭部的脆性,然後再把鏨子全部放人水裡,整個冷卻就可以了。我說的這個過程時間很短,時間短了,鏨子的脆性下不來,時間長了,鏨子的硬度就低了、這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操作。或者自己多試幾次,掌握最佳時機。
⑵ 鋼材淬火怎麼做
1、單液淬火:將鋼奧氏體化後,在單一淬火介質中冷卻到室溫熱處理。這種淬火方法適用於形狀簡單的碳鋼和合金鋼工件。碳鋼的冷卻介質一般採用水、鹽水或鹼水,合金鋼多採用油冷。單液淬火適宜大批量生產,並容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其缺點是水淬性火鹽水淬時,中溫區的冷卻速度很低,有些鋼又不容易淬上火。
2、雙液淬火:鋼奧氏體化後,先進入一種冷卻能力強的介質中,在鋼的組織還未開始轉變時迅速取出,馬上進入另一種冷卻能力弱的介質中,緩冷到室溫。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形狀復雜的高碳鋼工件。雙液淬火通常用先水冷後油冷的方法冷卻工件,生產中叫做水淬油冷。對容易淬上火的鋼,可採取油淬空冷。
3、採用這種方式進行鋼材淬火時,工件在第一種冷卻介質中停留的時間難以掌握,要求操作者的技術應足夠熟練,故主要應用於碳素工具鋼製造的易開裂的工件,如絲錐等等。
⑶ 普通鋼怎樣淬火
普通鋼材的淬火工藝包括加熱、保溫、冷卻3個階段。
1、加熱
以鋼的相變臨界點為依據,加熱淬火時要形成細小、均勻奧氏體晶粒,淬火後獲得細小馬氏體組織。 淬火溫度選擇原則也適用於大多數合金鋼,尤其低合金鋼。
實際生產中,加熱溫度的選擇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調整。如亞共析鋼中碳含量為下限,當裝爐量較多,欲增加零件淬硬層深度等時可選用溫度上限;若工件形狀復雜,變形要求嚴格等要採用溫度下限。
2、保溫
淬火保溫時間由設備加熱方式、零件尺寸、鋼的成分、裝爐量和設備功率等多種因素確定。對整體淬火而言,保溫的目的是使工件內部溫度均勻趨於一致。對各類淬火,其保溫時間最終取決於在要求淬火的區域獲得良好的淬火加熱組織。
加熱與保溫是影響淬火質量的重要環節,奧氏體化獲得的組織狀態直接影響淬火後的性能。一般鋼件奧氏體晶粒控制在5~8級。
3、冷卻
要使鋼中高溫相——奧氏體在冷卻過程中轉變成低溫亞穩相——馬氏體,冷卻速度必須大於鋼的臨界冷卻速度。為保證整個截面上都轉變為馬氏體需要選用冷卻能力足夠強的淬火介質,以保證工件心部有足夠高的冷卻速度。
但是冷卻速度大,工件內部由於熱脹冷縮不均勻造成內應力,可能使工件變形或開裂。因而要考慮上述兩種矛盾因素,合理選擇淬火介質和冷卻方式。
(3)鋼筋怎麼淬火變成鋼材啊擴展閱讀
淬火的目的是:
1、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剛性、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2、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3、通過淬火與不同溫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屬的強度、韌性下降及疲勞強度,並可獲得這些性能之間的配合(綜合機械性能)以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4、淬火可以使永磁鋼增強其鐵磁性、不銹鋼提高其耐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