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止鋼材銹蝕的措施及各自的特點
鋼材銹蝕的原因和防止措施一、鋼材的銹蝕鋼材的銹蝕是指其表面與周圍介質發生化學作用或電化學作用而遭到破壞。鋼材銹蝕不僅使截面積減小,性能降低甚至報廢,而且因產生銹坑,可造成應力集中,加速結構破壞。尤其在沖擊荷載、循環交變荷載作用下,將產生銹蝕疲勞現象,使鋼材的疲勞強度大為降低,甚至出現脆性斷裂。根據銹蝕作用機理,鋼材的銹蝕可分為化學銹蝕和電化學銹蝕兩種。(一)化學銹蝕化學銹蝕是指鋼材直接與周圍介質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銹蝕。這種銹蝕多數是氧化作用,使鋼材表面形成疏鬆的氧化物。在常溫下,鋼材表面形成一薄層氧化保護膜FeO,可以起一定的防止鋼材銹蝕的作用,故在乾燥環境中,鋼材銹蝕進展緩慢。但在溫度或濕度較高的環境中,化學銹蝕進展加快。(二)電化學銹蝕電化學銹蝕是指鋼材與電解質溶液接觸,形成微電池而產生的銹蝕。潮濕環境中鋼材表面會被一層電解質水膜所覆蓋,而鋼材本身含有鐵、碳等多種成分,由於這些成分的電極電位不同,形成許多微電池。在陽極區,鐵被氧化成為Fe2+離子進入水膜;在陰極區,溶於水膜中的氧被還原為OH-離子。隨後兩者結合生成不溶於水的Fe(OH)2,並進一步氧化成為疏鬆易剝落的紅棕色鐵銹Fe(OH)3 電化學銹蝕是鋼材銹蝕的最主要形式。影響鋼材銹蝕的主要因素有環境中的濕度、氧,介質中的酸、鹼、鹽,鋼材的化學成分及表面狀況等。一些鹵素離子,特別是氯離子能破壞保護膜,促進銹蝕反應,使銹蝕迅速發展。鋼材銹蝕時,伴隨體積增大,最嚴重的可達原體積的6倍,在鋼筋混凝土中會使周圍的混凝土脹裂。埋入混凝土中的鋼材,由於混凝土的鹼性介質(新澆混凝土的pH值為12左右),在鋼材表面形成鹼性保護膜,阻止銹蝕繼續發展,故混凝土中的鋼材一般不易銹蝕。二、防止鋼材銹蝕的措施鋼結構防止銹蝕通常採用表面刷漆的方法。常用的底漆有紅丹、環氧富鋅漆、鐵紅環氧底漆等,面漆有調和漆、醇酸磁漆、酚醛磁漆等。薄壁鋼材可採用熱浸鍍鋅或鍍鋅後加塗塑料塗層等措施。混凝土配筋的防銹措施,根據結構的性質和所處環境等,考慮混凝土的質量要求,主要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保證足夠的鋼筋保護層厚度,限制氯鹽外加劑的摻入量。混凝土中還可摻用阻銹劑。預應力鋼筋一般含碳量較高,又多是經過變形加工或冷加工的,因而對銹蝕破壞較敏感,特別是高強度熱處理鋼筋,容易產生銹蝕現象。所以,重要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除了禁止摻用氯鹽外,還應對原材料進行嚴格檢驗。鋼材的化學成分對耐銹性影響很大,通過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鋼材的耐銹蝕能力。例如,在鋼中加入一定量的鉻、鎳、鈦等合金元素,可製成不銹鋼。
⑵ 鋼材表面有黑點麻坑
你好
不知道你說的這個無縫鋼管的標准,是8163,還是3087.
麻坑一般都是氧化後掉皮留下的麻坑,(管子銹的不輕啊)
檢驗就是打壓。就這一種方式能分辨出管子是否合格(除非肉眼能看見的穿孔和裂縫)
單個型號數量應該不大,建議換掉
具體就看你了,拿人手短哈哈你懂的
⑶ 鋼板和型鋼常見的表面缺陷有哪些
一、表面缺陷
(一)、鋼板與鋼帶不允許存在的缺陷
1氣泡| 煉鋼| 煉鋼時產生氣泡,在熱軋時又未焊合,酸洗冷軋後暴露在外
2裂紋| 煉鋼、熱軋與冷軋及各加工工序| 由於煉鋼熱應力、軋制形變或加工緻應力集中造成
3結疤或結瘤| 酸洗與冷軋| 酸洗未洗盡氧化皮,軋制時鑲嵌於表面形成結疤
4拉裂| 冷軋、鍍鋅與平整| 張力過大、張力波動過大以及張力不穩定等原因造成
5 夾雜| 煉鋼| 煉鋼原因
6 折疊| 熱軋、冷軋| 軋制時呈粘性流動的金屬被再次軋制後鑲嵌於板材表面
7 分層| 煉鋼、熱軋與冷軋| 煉鋼時成分偏析以及組織偏析、大塊夾雜等原因造成並最終在軋制過程中表現為分層
8 黑膜或黑帶| 酸洗| 酸洗後烘乾效果不好造成
9 乳化液斑點| 冷軋與平整| 乳化液殘留於鋼帶表面所致
10 波紋和折印| 酸洗| 過酸洗等(待查)
11 倒刺或毛刺| 剪切過程| 剪刃不鋒利、上下剪刃錯開角度大、剪刃角度不準等原因造成
(二)、允許存在的且根據其程度不同來劃分不同表面質量等級的缺陷
1 麻點| 冷軋、光整與平整| 軋制時塑性基體金屬粘附於高速轉動的軋輥表面所致
2 劃痕| 各工序及搬運吊裝過程等
3 擦傷| 搬運、吊裝過程
4 蘭色氧化色| 冷軋與平整| 由於軋制摩擦力使基體金屬升溫從而造成基體發藍,尤其是帶鋼邊部更易於形成此缺陷
5 淺黃色酸洗色| 酸洗| 酸洗後未烘乾造成
6 軋輥壓痕| 冷軋、光整與平整| 軋輥原因
7 劃傷| 搬運、吊裝過程
8 凹坑| 冷軋| 軋輥原因以及表層夾雜被軋出基體表面等原因形成凹坑
(三)、其他表面質量缺陷
1 粘接| 罩式退火| 由於在全氫氣氛下長時間加熱造成鋼卷表面殘鐵粉被還原為鐵而造成,此外粘接還與卷取張力以及冷卻速度等有關
2 表面碳黑| 罩式退火| 在全氫高溫氣氛下,鋼鐵表面殘余軋制油發生分解形成碳黑沉積於鋼卷表面
3 生銹與腐蝕| 鋼卷存放以及運輸過程| 防銹油質量不好或未塗防銹油或塗油量不足等,或者是存放環境濕度高等原因造成
4 欠酸洗| 酸洗| 表現為還有氧化鐵皮未洗掉
5 過酸洗| 酸洗| 表現為基體表面可見清晰軋制紋路
二、板形缺陷
1 切斜| 酸軋、精整等| 指鋼卷或鋼帶切邊時切斜
2 鐮刀彎| 冷軋、光整與平整| 帶鋼兩邊軋制力不平衡,軋制力響應時間滯後或輥縫不均勻(輥縫調節不好)或原料密度與硬度不均勻等造成
3 浪形(細分為單邊浪、雙邊浪、中浪、斜浪等)| 冷軋、光整與平整| 原料密度與硬度不均勻、軋制時軋制力以及彎輥力調節響應不快或不準、帶鋼張力波動過大等所致,另外上下軋輥輥徑相差大也會造成浪形
4 瓢曲| 熱軋、冷軋、光整與平整| 原料厚度方向上密度或硬度不均勻,造成鋼板上下兩麵塑性不均勻造成, 三、卷型缺陷
1 塔型| 捲曲過程| 卷取機捲曲精度不高造成
2 鼓包| 捲曲過程| 鋼帶邊部超薄並在連續捲曲過程中形成鋼卷鼓起
3 鼓耳| 捲曲過程| 對於鍍鋅卷,如存在邊部超厚,則可能卷取時鋼卷兩端鼓起
四、尺寸缺陷
1 厚度超差| 軋制過程| 軋制控制不準等
2 寬度短尺| 切邊過程| 切邊不準或原料邊部缺陷原因
3 長度超差| 鋼板分切過程| 控制精度原因等
熱鍍鋅鋼板與鋼帶表面缺陷
1 鋅粒| 熱鍍鋅過程| 底渣被機械攪起或因為鋅液溫度高而浮起,從而附著在鍍鋅板面上,並在冷卻過程中形成鋅鐵化合物FeZn10
2 厚邊| 熱鍍鋅過程| 氣刀的角度調整不佳,造成對吹從而形成繞流;另外由於邊部氣流向外散失一部分使噴吹壓力不夠,也會造成厚邊缺陷
3 灰色鍍鋅層| 熱鍍鋅過程| 在冷卻相變過程中,如果鋅鐵合金層迅速長大從而使表面純鋅層消失,即沒有鋅的結晶花紋從而顯現為灰色。一般認為,如果鋼中Si含量大於0.1%則將會促使鋅鐵合金層迅速長大。
4 氣刀條痕| 熱鍍鋅過程| 由於氣刀縫隙發生局部堵塞(如由鋅液飛濺造成堵塞)從而在帶鋼相應位置產生凸起帶痕;發生氣刀條痕處的鍍層將嚴重超厚
5 鋅突起| 熱鍍鋅過程| 由於鋅液溫度低或鋅液中鋁含量高使得冷卻相變過程發生特殊的鋅結晶,呈現為明亮的樹枝狀條紋並凸出鋅層(鋅突起)
6 貝殼狀表面| 熱鍍鋅過程| 在鍍鋅板表面呈現貝殼狀或鱗狀的光亮鋅結晶,顯示一定的鋅起伏並常伴隨鋅突起;造成原因有鋅液溫度低和鋅液中鋁含量高
7 條狀花紋| 熱鍍鋅過程| 在帶鋼邊沿以大約45°向外散射,形成歸整的樹枝狀結晶條紋。常發生在帶鋼厚度小於1毫米而鋅層重量大於275g/m2的鍍鋅板卷。原因目前不清楚
8 鋅浪| 熱鍍鋅過程| 鋅液中鋁含量低和鋅液溫度高使鋅液粘性小流動性大卻又生產較厚的鍍層時產生類似水波一樣的浪紋,這種鋅起伏形成了不均勻的鍍鋅層厚度
9 氣刀刮痕| 熱鍍鋅過程| 板形不好或氣刀噴嘴距離帶鋼太近從而刮傷帶鋼
10 抖動條痕| 熱鍍鋅過程 |沉沒輥、光整輥或其他輥子如果存在表面缺陷,則周期性地刻映在鍍鋅板表面
11 沉沒輥鋅疤| 熱鍍鋅過程| 鋅渣被沉沒輥壓到帶鋼上表面且過氣刀時又很難被吹掉從而在帶鋼上表面形成結疤
12 卷取皺紋| 鍍鋅帶鋼卷取過程| 卷取時在板面上產生貫穿整個帶鋼寬度的橫向皺紋。主要原因是拉伸系數和平整度不足造成
13 光整花| 光整過程| 光整壓下過大或張力過小
14 鈍化斑點| 鈍化過程| 未吹乾或未擠干鈍化液
15 白銹| 存放運輸過程| 鋼帶表面積存水份沒有及時散失或鈍化效果不好造成
16 粗糙度不合要求| 熱鍍鋅過程| 光整輥磨損嚴重
17 浪邊| 熱鍍鋅| 拉矯系數不足、卷取時產生厚邊、原板存在嚴重浪形等都可能造成浪形
型鋼常見的表面缺陷有:折疊、劃痕、結疤、麻面(麻點)、凹坑、分層、凸泡和氣泡、表面裂紋、裂縫、燒裂、表面夾雜、耳子以及扭轉、彎曲、斷面形狀不正確、角不滿(塌角、鈍角、圓角)、拉穿、公差出格、短尺等。
⑷ 鋁合金澆注金屬模具高溫沖蝕起坑後該怎麼處理
應該選擇耐高溫的耐熱模具鋼材料製作,一般就不會發生沖蝕現象。普通的鋼材用不了多長時間,加工不了多少產品,模具表面就會出現沖蝕現象。當初製作一套壓鑄模具,模具里有3Cr2W8V,有45#鋼。當模具生產了一段時間,3Cr2W8V的鑲件沒事,45#鋼的表面就出現了龜裂的現象。
現在,模具出現了沖蝕坑,只能採用打磨的方法進行修補。如果坑比較深,打磨的話,可能尺寸會超差,那麼,就只能進行補焊,然後再打磨平。實在不行的話,就只能進行更換燒蝕嚴重的部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