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響鋼結構腐蝕產生有哪些因素
從目前來看,抄主要影響鋼結構表面腐蝕的有自然因素,塗料的老化,施工的原因等等。
1、常溫下(100℃以下)鋼材的腐蝕機理
常溫下鋼鐵的腐蝕主要是電化學腐蝕。鋼結構在常溫大氣環境中使用,鋼材受大氣中水分、氧和其他污染物(未清理干凈的焊渣、銹層、表面污物)的作用而被腐蝕。大氣的相對濕度在60%以下時,鋼材的腐蝕是很輕微的;但當相對濕度增加到某一數值時,鋼材的腐蝕速度突然升高,這一數值稱為臨界濕度。常溫下,一般鋼材的臨界濕度為60%~70%.當空氣被污染或在沿海地區空氣中含鹽時,臨界濕度都很低,鋼材表面容易形成水膜。此時焊渣和未處理干凈的銹層(氧化鐵皮)作為陰極,鋼結構構件(母材)作為陽極在水膜中發生電化學腐蝕。大氣中的水分吸附在鋼材表面形成的水膜是造成鋼材腐蝕的決定因素;大氣的相對濕度和污染物的含量是影響大氣腐蝕程度的重要因素。
2、高溫下(100℃以上)鋼材的腐蝕機理
高溫下鋼鐵的腐蝕主要是化學腐蝕。高溫狀態下,水以氣態存在,電化學作用很小,降為次要因素。金屬和乾燥氣體(如O2、H2S、SO2、Cl2等)相接觸,表面生成相應的化合物(氯化物、硫化物、氧化物),形成對鋼材的化學腐蝕。
❷ 鋼板的腐蝕環境在哪個規范里
原理:
在環境介質(如空氣、水、酸、鹼等)的化學作用或電化學作用下而發生的逐漸破壞現象,稱為銹蝕。
1.化學腐蝕是指鋼材直接與周圍介質發生化學作用而產生的腐蝕,這種腐蝕多數是氧化作用,使鋼材表面形成疏鬆的氧化物。在常溫下,未進行防腐處理的鋼材表面很容易發生反應,造成腐蝕。在乾燥環境下,銹蝕進展緩慢,但隨著溫度、濕度的增大而加快。
2.電化學腐蝕是由於金屬表面形成了原電池而產生的銹蝕。鋼材本身含有鐵、碳等多成成分,由於這些成分電極電位不同,形成許多微電池。在潮濕的空氣中,鋼材表面吸附一層極薄的水膜,通過水膜和微電池,鐵被氧化成疏鬆易剝落的紅棕色的鐵銹Fe(OH)3。
措施:
熱浸鋅:熱浸鋅是將除銹後的鋼構件浸入600℃左右高溫融化的鋅液中,使鋼構件表面附著鋅層,鋅層厚度對5mm以下薄板不得小於65μm,對厚板不小於86μm.從而起到防腐蝕的目的。
熱噴鋁(鋅)復合塗層:這是一種與熱浸鋅防腐蝕效果相當的長效防腐蝕方法。具體做法是先對鋼構件表面作噴砂除銹,使其表面露出金屬光澤並打毛。再用乙炔-氧焰將不斷送出的鋁(鋅)絲融化,並用壓縮空氣吹附到鋼構件表面,以形成蜂窩狀的鋁(鋅)噴塗層。
保護法:在鋼結構表面附加較活潑的金屬取代鋼材的腐蝕。常用於水下或地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