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鐵隨含碳量的增加,鐵素體,滲碳體的形態及數量有何變化對性能有何影
鐵碳合金組織變化的基本規律:隨含碳量的增加,工業純鐵中的三次滲碳體的量增加;亞共析鋼中的鐵素體量減少;過共析鋼中的二次滲碳體量增加;亞共晶白口鑄鐵的珠光體和二次滲碳量也減少,共晶滲碳體量增加;過共晶白口鐵中的一次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量增加。這個是一向鐵碳合金的力學性能的根本原因。並且隨著冷卻和加熱的條件不同,鐵碳合金的組織、性能都會大不相同。
② 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中組織與性能如何變化
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的硬度和強度得到提高,但其塑性和韌性降低,鋼的焊擾旅接性能變差。
當鋼的含碳量小於0.
9%時,隨著鋼中含碳量的增加,鋼的強度、硬度直線上升,而塑性、韌性不斷降低;當鋼中含碳量大於0.
9%時,因網狀滲碳體的存在,不僅使鋼的塑性、韌性進緩派凳一步降低,而且強度也明顯下羨鉛降。為了保證工業上使用的鋼具有足夠的強度,並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韌性,鋼中含碳量一般都不超過1.3-1.4%
③ 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的組織和性能如何變化為什麼
隨著碳含量的增加,鋼的組織變化為純鐵-鐵素體-珠光體-萊氏體,性能方面,隨著碳含量的增加,強度和硬度提高,韌性下降。但鋼材料的含碳量不可能無限提搞,含碳量超過2%就不算是鋼了,稱為鑄鐵。
④ 隨著鋼材含碳量的提高,鋼材的強度硬度和塑性分別怎麼變化
當鋼中含碳量超過0.9%以後,鋼組織中的二次滲碳體網趨於完整、變粗,鋼的強度這時不但不會增強,反而會迅速降低。
1低碳鋼
通常C%<0.25%,叫低碳鋼,強度較低、塑性和可焊性較好。
2.中碳鋼
C%在0.25~0.60%,叫中碳鋼,有較高的強度,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
3.高碳鋼
C%>0.60%,叫高碳鋼。塑性和可焊性很差,但熱處理後會有很高的強度和硬度。
高碳鋼含碳量在0.6%-2%之間,超過2%即為鑄鐵。
⑤ 鋼的含碳量增加力學性能有何變化,為什麼
鋼的含碳量增加,其硬度和強度也增加,但塑性和韌性會降低。原因在於,材料的性能是由其組織的性質決定的。在含碳量很少的情況下,鋼的顯微組織主要表現為鐵素體,而鐵素體的性質就是強度和硬度低,塑性和韌性高;當含碳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鋼的顯微組織就表現為滲碳體,滲碳體的性質與鐵素體的性質正好相反,硬而脆。含碳量在0.8%左右時,其性能就介於鐵素體和滲碳體之間。
⑥ 鋼材性能隨著含碳量什麼增加,什麼下降
鋼材性能一般情況下隨著含碳量增加,塑性和韌性逐漸降低;而含碳量減少,強度和硬度逐漸降低。
⑦ 鋼材的碳含量增加,哪些性能出現變化
碳是決定鋼材性能的主要元素,因為含碳量的變化直接引起晶體組織的變專化.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的屬強度和硬度增大,而塑性和韌性降低;當含碳量超過1.0%時,鋼材的強度反而下降.含碳量增大也使鋼的可焊性和耐腐蝕性降低,並增大鋼的冷脆性和時效傾向.
⑧ 鋼的含碳量增加力學性能有何變化,為什麼
在退火或熱軋狀態下,隨含碳量的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沖擊內韌性下容降,焊接性和冷彎性變差。
碳(Carbon)存在於所有的鋼材,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於增加鋼材的強度,通常希望刀具級別的鋼材擁有0.6%以上的碳,也稱為高碳鋼。
嚴格地說,鋼為含碳量在0.0218%-2.11%之間的鐵碳合金。通常將其與鐵合稱為鋼鐵,為了保證其韌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過1.7%。鋼的主要元素除鐵、碳外,還有硅、錳、硫、磷等。
(8)鋼材隨其含碳量的加大有什麼的變化擴展閱讀
工程結構用鋼,常限制含碳量。碳素鋼中的殘余元素和雜質元素如錳、硅、鎳、磷、硫、氧、氮等,對碳素鋼的性能也有影響。這些影響有時互相加強,有時互相抵銷。例如:硫、氧、氮都能增加鋼的熱脆性,而適量的錳可減少或部分抵消其熱脆性。
殘余元素除錳、鎳外都降低鋼的沖擊韌性,增加冷脆性。除硫和氧降低強度外,其他雜質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鋼的強度。幾乎所有的雜質元素都能降低鋼的塑性和焊接性。
⑨ 炭對鋼材的影響
碳是鋼鐵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鋼鐵材料也可以稱為鐵碳合金。碳在鋼專材中的主要作用是:屬
1.形成固溶體組織,提高鋼的強度,如鐵素體、奧氏體組織,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組織,可提高鋼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滲碳體,即Fe3C,就是碳化物組織。
因此,碳在鋼材中,含碳量越高,鋼的強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韌性也會隨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鋼的塑性、韌性越高,其強度、硬度也會隨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決定了鋼材的用途:低碳鋼(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沖壓材料;中碳鋼(含碳量<0.6%),一般用作機械零件;高碳鋼(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