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橋梁鋼筋和建築鋼筋有什麼不一樣
橋梁鋼筋和建築鋼筋曾經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對於鋼結構來說:
在建國初期,鋼材緊張,為了保證國民經濟建設,鋼材優先供應關鍵工業領域,包括橋梁。而在一般的工業民用建築上用鋼量很少。
應該是,為了建造武漢長江大橋,特別開發了當時的高強鋼材,16Mnq(十六錳橋鋼),相當於現在的Q345。
現在國民經濟大發展了,咱們已經不再是沒錢搞建設,而是人傻錢多速來的國度了,鋼結構的蓬勃發展反而是出現在建築領域。
因為不了解房建的鋼結構,我不知道房建上鋼結構的主流鋼材型號是什麼,是不是過去的A3(Q235)鋼材?
橋梁中鋼材等級一般會採用Q345以上。
另外橋梁承受動荷載,所以對鋼材的沖擊韌性,疲勞性能會要求非常高。
其他就還有一些細節差異。
總體來說,橋梁用鋼會比結構用鋼保守。
對於鋼筋來說,
由於橋梁的混凝土結構多是預應力結構,所以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受力鋼筋主要是預應力鋼絞線。
抗拉強度標准值是1860MPa,設計強度是1260MPa。
而普通鋼筋在預應力梁裡面,主要作為構造鋼筋與安全儲備,主筋採用HRB335。
值得指出的是,抗剪鋼筋應該多用,而且用強。
簡支梁中,抗剪鋼筋一般都用到了直徑12,14,HRB335。
而房屋建築中過去是用R235,現在是發展勢頭很猛,要淘汰HRB335,推廣HRB400的鋼筋。
⑵ 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所用的鋼材的型號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武漢長江大學用碳素結構鋼A3(即Q235),南京長江大橋用強度較高的合金鋼16Mn。
⑶ 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個用了什麼樣的鋼材,用什麼樣的施工藝
南京長江大橋是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專橋梁史屬乃至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
大橋建設8年,耗用38.41萬立方米混凝土、6.65萬噸鋼材。1960年以「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2014年7月入選不可移動文物。 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80後90後喜歡迪士尼樂園,但他們很難想像從1970年至1993年,南京長江大橋先後接待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600多個外國代表團,來此觀覽的國內外遊客更是難以計數。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北京的天安門、南京的長江大橋,都如同百姓心目中的聖地。即使沒走過,也要在拍照時有這么個背景布,那也是無上榮耀了。
⑷ 武漢長江大橋原造價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長江江面上,是萬里內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容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復線鐵路、公路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築。[
建成通車:1957年3月16日,大橋橋墩工程全部竣工。長江大橋採用3聯9孔的等跨間支梁進行安裝,使用平衡懸臂拼裝架設法,從武昌、漢陽兩岸分別同時向江中同時推進,全部鋼梁均由山海關、沈陽橋梁廠製造,鋼材由鞍山鋼鐵提供;1957年5月4日,大橋鋼梁順利合攏,同日舉行了慶祝大會。武漢長江大橋(連同配套工程)總投資預算1.72億元人民幣,實際只用了1.384億元;大橋本身造價預算7250萬元,實際只用了6581萬元。
(信息節選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