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驗收包括哪些內容
鋼筋驗收包括的內容如下:
(1)鋼筋進場時,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2)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
⑵ 鋼筋進場要驗收哪些內容
鋼筋進來場驗收內容如下源: 首先,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出具①產品合格證原件(復印件限制使用且必須蓋公章);②產品備案證原件(復印件必須蓋備案企業公章);③生產許可證編號;④檢驗鋼材生產廠家是否在當地建委發布的正規生產企業名錄中。 再者,需要鋼筋進場要驗收哪些內容
⑶ 簡述建築鋼材驗收的4項基本要求
建築鋼材驗收的4項基本要求
訂貨和發貨資料應與實物一致;
檢查包裝。除大中型型內鋼外,不論容是鋼筋還是型鋼,都必須成捆交貨,每捆必須用鋼帶、盤條或鐵絲均勻捆紮結實,端面要求平齊,不得有異類鋼材混裝現象。
對建築鋼材質量證明書內容進行審核。質量證明書必須字跡清楚、證明書中應註明:供方名稱或廠標;需方名稱;發貨日期;合同號;標准號及水平等級;牌號;爐罐(批)號、交貨狀態、加工用途、重量、支數或件數;品種名稱、規格尺寸(型號)和級別;
建立材料台賬。建築鋼材進場後,施工單位應及時建立「建設工程材料采購驗收檢驗使用綜合台賬」。監理單位可設立「建設工程材料監理監督台賬」。內容包括:材料名稱、規格品種、生產單位、供應單位、進貨日期、送貨單編號、實收數量、生產許可證編號、質量證明書編號、產品標志、外觀質量情況、材料檢驗日期、檢驗報告編號、材料檢測結果、工程材料報審表簽認日期、使用部位、審核人員簽名等。
⑷ 鋼筋驗收需要檢查哪些項
鋼 筋 分 項 工 程
說明:5 鋼筋分項工程
鋼筋分項工程是普通鋼筋進場檢驗、鋼筋加工、鋼筋連接、鋼筋安裝等一系列技術工作和完成實體的總稱。鋼筋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可根據施工工序和驗收的需要確定。
5.1 一 般 規 定
5.1.1 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
說明:5.1.1 在施工過程中,當施工單位缺乏設計所要求的鋼筋品種、級別或規格時,可進行鋼筋代換。為了保證對設計意圖的理解不產生偏差,規定當需要作鋼筋代換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以確保滿足原結構設計的要求,並明確鋼筋代換由設計單位負責。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1.2 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 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 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3 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
4 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說明:5.1.2 鋼筋隱蔽工程反映鋼筋分項工程施工的綜合質量,在澆築混凝土之前驗收是為了確保受力鋼筋等的加工、連接和安裝滿足設計要求,並在結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5.2 原 材 料
主 控 項 目
5.2.1 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說明:5.2.1 鋼筋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至關重要,對其質量應從嚴要求。普通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和《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的要求。鋼筋進場時,應檢查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並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由於工程量、運輸條件和各種鋼筋的用量等的差異,很難對各種鋼筋的進場檢查數量作出統一規定。實際檢查時,若有關標准中對進場檢驗數量作了具體規定,應遵照執行;若有關標准中只有對產品出廠檢驗數量的規定,則在進場檢驗時,檢查數量可按下列情況確定:
1 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大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旬劃分為若干個出廠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2 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作為一個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3 對連續進場的同批鋼筋,當有可靠依據時,可按一次進場的鋼筋處理。
本條的檢驗方法中,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是對產品質量的證明資料,通常應列出產品的主要性能指標;當用戶有特別要求時,還應列出某些專門檢驗數據。有時,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可以合並;進場復驗報告理進場抽樣檢驗的結果,並作為判斷材料能否在工程中應用的依據。
本規范中,涉及原材料進場檢查數量和檢驗方法時,除有明確規定外,都應按以上敘述理解、執行。
5.2.2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說明:5.2.2 根據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按一、二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結構中的縱向受力鋼筋,其強度實測值就滿足本條的要求,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在地震作用下,結構某些部位出現塑性鉸以後,鋼筋具有足夠的變形能力。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2.3 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
檢驗方法:檢查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報告。
說明:5.2.3 在鋼筋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若發現鋼筋性能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對同批鋼筋進行專項檢驗。
一 般 項 目
5.2.4 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檢查數量:進場時和使用前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2.4 為了加強對鋼筋外觀質量的控制,鋼筋進場時和使用前均應對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彎折鋼筋不得敲直後作為受力鋼筋使用。鋼筋表面不應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以免影響鋼筋強度和錨固性能。本條也適用於加工以後較長時期未使用而可能造成外觀質量達不到要求的鋼筋半成品的檢查。
5.3 鋼 筋 加 工
主 控 項 目
5.3.1 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 HPB235級鋼筋未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
2 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 鋼筋作不大於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5.3.2 除焊接封閉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規范第5.3.1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於受力鋼筋直 徑;
2 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
135°;
3 箍筋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說明:5.3.1~5.3.2 對各種級別普通鋼筋彎鉤、彎折和箍筋的彎弧內直徑、彎折角度、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分別提出了要求。受力鋼筋彎鉤、彎折的形狀和尺寸,對於保證鋼筋與混凝土協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據構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於保證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特別是對配筋率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更為重要。
對規定抽樣檢查的項目,應在全數觀察的基礎上,對重要部位和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進行抽樣檢查。抽樣檢查的數量通常採用「雙控」的方法。這與本規范第4.2.5條的說明是一致的。
一 般 項 目
5.3.3 鋼筋調直宜採用機械方法,也可採用冷拉方法。當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235級的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3.3 盤條供應的鋼筋使用前需要調直。調直宜優先採用機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調直鋼筋的質量;也可採用冷拉方法,但應控製冷拉伸長率,以免影響鋼筋的力學性能。
5.3.4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5.3.4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就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表5.3.4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mm)
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 ±10
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 ±20
箍筋內凈尺寸 ±5
說明:5.3.4 本條提出了鋼筋加工形狀、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內凈尺寸是新增項目,對保證受力鋼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較為重要。
5.4 鋼 筋 連 接
主 控 項 目
5.4.1 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4.1 本條提出了縱向受力鋼筋連接方式的基本要求,這是保證受力鋼筋應力傳遞及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目前,鋼筋的連接方式已有多種,應按設計要求採用。
5.4.2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有關規程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說明:5.4.2 近年來,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的技術發展較快,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對其應用、質量驗收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驗收時應遵照執行。對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除應按相應規定進行型式、工藝檢驗外,還應從結構中抽取試件進行力學性能檢驗。
一 般 項 目
5.4.3 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4.3 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鋼筋在同一受力區段內不宜多次連接,以保證鋼筋的承載、傳力性能。本條還對接頭距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作出了規定。
5.4.4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對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4.4 本條對施工現場的機械連接接頭和焊接接頭提出了外觀質量要求。對全數檢查的項目,通常均採用觀察檢查的方法,但對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可輔以量測檢查。
5.4.5 當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在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 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4.5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的應用范圍、連接區段的定義以及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
5.4.6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l(ll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5.4.6)。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 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 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圖5.4.6書館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及接頭面各百分率
註:圖中所示搭接接頭同一連接區段內的搭接鋼筋為兩根,當各鋼筋直徑相同時,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
說明:5.4.6 為了保證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傳力性能,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定義、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以及最小搭接接長度的要求。在本規范附錄B中給出了各種條件下確定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的方法。
5.4.7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2 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3 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
4 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就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
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說明:5.4.7 搭接區域的箍筋對於約束搭接傳力區域的混凝土、保證搭接鋼筋傳力至關重要。根據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給出了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直徑、間距等構造要求。
5.5 鋼 筋 安 裝
主 控 項 目
5.5.1 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5.1 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對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有重要影響,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一 般 項 目
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表5.5.2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行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表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 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
長、寬 ±10 鋼尺檢查
網眼尺寸 ±20 鋼尺量連續三當,取最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鋼尺檢查
寬、高 ±5 鋼尺檢查
受力鋼筋 間 距 ±10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
排 距 ±5 取最大值
保護層厚度 基 礎 ±10 鋼尺檢查
柱、梁 ±5 鋼尺檢查
板、牆、殼 ±3 鋼尺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鋼尺量連接三檔,取最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鋼尺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水平高差 +3,0 鋼尺和塞尺檢查
註:1 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到其中的較大值;
3 表中梁類、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
說明:5.5.2 本條規定了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梁、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位置對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和抗裂性能等有重要影響。由於上部縱向受力鋼筋移位而引發的事故通常較為嚴重,應加以避免。本條通過保護層厚度偏差的要求,對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偏差的合格點率要求規定為90%及以上。對其他部位,表中所列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合格點率要求仍為80%及以上。
⑸ 鋼材出廠質量合格證的驗收內容有哪些
鋼材產品合格證由鋼材生產廠質量檢驗部門提供給用戶單位,用以說明其產品質量已達到各項指標的證明。內容包括:鋼種、規格、數量、機械性能(屈服點、抗拉強度、冷彎、伸延率)、化學成分(碳、磷、硅、錳、硫、釩團消困等)的數據及結論、出廠日期、檢驗部門印章、合格證的編號。
(1)材料進場質量控制原則材料進場時,應提供材料或產品合格證,並根據供料計劃和有關標准進行現場質量驗證和記錄。質量驗證包括材料品種、型號、規格、數量、外觀檢查和見證取樣。驗證結果記錄後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備案。
現場驗證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也可經相關方協商後按有關標准規定降級使用塌念。對於項目采購的物資,業主的驗證不能代替項目對所采購物資的質量責任,而業主采購的物資,項目的驗證也不能取代業主對其采購物資的質量責任。
物資進場驗證不齊或對其質量有懷疑時,要單獨存放該部分物資,待資料齊全和復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2)檢測試驗管理基本規定施工現場應建立健全檢測試驗管理制度,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組織檢查檢測試驗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檢測試驗管理制度應包括:崗位職責、現場試樣製取及養護管理制度、儀器橋吵設備管理制度、現場檢測試驗安全管理制度、檢測試驗報告管理制度。
⑹ 鋼材出廠質量合格證的驗收內容有哪些
鋼材產品合格證由鋼抄材生產廠質量檢驗部門提供給用戶單位,用以說明其產品質量已達到各項指標的證明。內容包括:鋼種、規格、數量、機械性能(屈服點、抗拉強度、冷彎、伸延率)、化學成分(碳、磷、硅、錳、硫、釩等)的數據及結論、出廠日期、檢驗部門印章、合格證的編號。合格證要求填寫齊全,不得漏填或填錯。同時須填明批量,如批量較大時,提供的出廠證又較少,可做復印件或抄件備查,並應註明原件證號存放處,同時應有抄件人簽字,抄件日期。
⑺ 鋼結構工程驗收需要哪些資料
工程驗收資料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工程前期文件1. 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附件2. 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意見3. 計劃任務書及批復4. 建設項目列入年度計劃的申報文件5. 建設項目列入年度計劃的批復文件和年度計劃項目表6. 征地、拆遷等審批文件(包括拆遷、補償等文件)等等。第二部分、工程竣工驗收文件。1. 工程概況表2. 工程竣工總結3. 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記錄4. 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核查記錄)5. 單位(子單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記錄。第三部分、施工技術文件;包括一、建築與結構工程;二、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文件;三、 建築電氣工程文件。四、 智能建築工程文件;五、 通風與空調工程文件六、 電梯工程文件。第四部分:除以上文件材料以外的材料報驗和工程報驗等監理文件材料第五部分:竣工圖;一、建築竣工圖;二、結構竣工圖;三、給排水竣工圖;四、 採暖竣工圖;五、電氣竣工圖;六、通風與空調竣工圖。第六部分:與工程有關的各種聲像材料(註明文字說明、工程名稱、地點、時間、施工部位等)以及其他相關材料。
⑻ 鋼結構驗收內容有哪些
(1)原材料及成品進行進場驗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按相關規定進行復驗,見證取樣、送樣;
(2)各工序按施工工藝要求進行質量控制,實行工序檢驗;
(3)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進行交接檢驗;
(4)隱蔽工程在封閉前進行質量驗收。
⑼ 鋼結構工程都需要做什麼檢驗呢
鋼結構工程中主要的檢測內容有:
構件尺寸及平整度的檢測;
構件表面缺陷的檢測;
連接(焊接、螺栓連接)的檢測;
鋼材銹蝕檢測;
防火塗層厚度檢測。
如果鋼材無出廠合格證明,或對其質量有懷疑,則應增加鋼材的力學性能試驗,必要時再檢測其化學成分。
構件尺寸及平整度的檢測
每個尺寸在構件的3個部位量測, 取3處的平均值作為該尺寸的代表值。鋼構件的尺寸偏差應以設計圖紙規定的尺寸為基準計算尺寸偏差;偏差的允許值應符合其產品標準的要求。
梁和桁架構件的變形有平面內的垂直變形和平面外的側向變形,因此要檢測兩個方向的平直度。柱的變形主要有柱身傾斜與撓曲。
檢查時可先目測,發現有異常情況或疑點時,對梁 、桁架可在構件支點間拉緊一根鐵絲或細線,然後測量各點的垂度與偏差;對柱的傾斜可用經緯儀或鉛垂測量。柱撓曲可在構件支點間拉緊一根鐵絲或細線測量。
其他相關問題
1)焊縫的檢測宜優先考慮受拉構件,在網架、桁架中應特別注意跨中下弦桿件。
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不合格的處理
主控項目:必須100% 合格,不合格應處理。
一般項目:
a.是否80%合格;
b.其餘的20%是否滿足允許偏差的1.2倍。
不合格項的處理辦法:
a.返工,重做;
b.檢測鑒定,滿足設計要求,應予以驗收;
c.檢測鑒定不滿足設計要求,經設計人員重新核算,滿足安全要求,可予以驗收;
d.設計人員認為不能滿足安全要求,返修後二次驗收可能引 起結構尺寸改變和功能發生變化,制定新的設計文件(加固方案),簽訂新的合同。施工單位按新的設計文件、合同進行驗收,或 讓步驗收。
e. 不予驗收
⑽ 鋼筋材料驗收規范及標准
鋼筋材料的驗收規范及標准,鋼筋材料驗收規范和標准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嗯,國家的標准,這方面的具體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