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5個厚的鋼板,折彎圓角的是多少
由折彎後的板的中心算圓角1.5D,減去半個板厚也就是內圓角1D,D是板厚,你可以用CAD畫一下就知道刀口寬度和下磨槽的寬度了,但是由於公司不可能啥刀口都有,刀片的選擇只能區域化,可能相近板厚的就用一個刀子,比如說4-6毫米的板它都折彎成內圓角4個的。這是我以前設計折彎機刀片時的經驗,經供參考。
② 鋼板折彎如何計算
有一副沖鋼板的模具,厚3個.產品長300左右.要沖兩個直角折彎後外r3.5左右折彎展開,你可以計算出來的,按沖壓手冊里的偏移系數,按中性層展開。
③ 鋼板為4MM折彎90度的角 其內圓角和外圓角怎麼計算 要是折彎的角度改變 其圓角的值也會不會變
角度不同,自然R∩不同,被拉伸長度也會有變化
折彎90°應減去4MM
以此類推
④ 鈑金圓弧折彎展開怎麼計算呀請教 !謝謝!
上面兩段圓弧是為1/4 個圓,按中性層計算,左邊的圓弧長度為 Pi* 38*(1/4)。右邊的圓弧長度為 pi*42*(1/4) PI 為圓周率。那麼總度為 pi*42*(1/4) +Pi* 38*(1/4) +73+20= 155.8318。
那個是90度,所以可以看出是1/4 的圓弧, 38 是直徑,42 也是直徑,也就是中性層圓弧的直徑。 那個公式,是求圓弧周長的公式。
而在建築安裝工地中,經常遇到圓弧放線,如公路、鐵路、水利、電力、樓房建築、市政園林工程中的圓形結構或裝飾等,幾乎有建築建設的地方就有圓弧放線的需要。可以說怎樣做到精準的圓弧定點放線是每個現場技術人員所必須面對的。
(4)鋼材折彎圓角怎麼算擴展閱讀:
顧名思義,就是面漆最後一道工序,待漆面干固後處理其上面的瑕疵,盡了最大的努力都會留下一部分不十分完美的地方,那就只有後期補救了,其實噴塗得再滿意的漆面都不是十分完美的,比如〈賓士〉〈寶馬〉的裝車油漆都會有輕微的細魚鱗狀現象,通稱桔皮現象。
這是漆膜在流平過程中的乾燥時差所產生的自然現象,當然一般人是難以察覺的,要用專家級的欣賞水平才能發覺,所以要騙過專家的眼睛,就只有進行漆面處理了,稱為 「鏡面處理」。先用1500-2000目的美容砂紙進行整平研磨〈有必要時可用2500目的〉。
然後用浮岩或陶土成分組成的粗蠟進行磨切,處理掉砂紙痕跡,下一步用細切蠟進行研磨〈不含硅〉,處理掉粗蠟痕跡,然後用還原劑處理 以達到完美光澤,再用鏡面處理劑徹底清除光環及抹痕,這時油漆以達到最深層光澤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封釉,這樣就可以達到專家級的完美漆面效果了。
⑤ 折彎圓弧如何計算展開
折彎角度=180-{(2/3.14X中性層半徑)X180}
例如 :每刀進2mm。
折彎刀數=弧長/2mm=30.37/2=15
折彎刀數15
折彎角度
=180- {(2/弧長)X(180-折彎角度)}=180-{(2/30.37)X60}=176
任意一條圓弧可以找出它所在的圓里的圓心,方法如下:
(1)首先,在圓弧上任意取3點A、C、C;
(2)連接AB/BC形成兩條直線;
(3)用尺子分別找出AB/BC兩條直線的中點D/E;
(4)分別以D/E做AB/BC的垂直平分線,兩條垂直平分線交與F點,則F點就是圓弧的圓心。
⑥ 鋼板折彎展開的粗略計算公式
如果是簡單的直角折彎,一般來說,算料的時候,數一下有多少個彎就行了,每個彎減專一板厚。l=外形長-2*r/tan(α屬/2)+α/180*3.1416*r
其中,α為30度可者90度,r為彎曲半徑。
q235鋼材料的話一般是用材料厚度的1.75至2倍,要求不高的話就用2倍計算,要求高的話那就要看下模大小,還有材料的拉申度的,這個就要在實際工作中去試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不一樣的,有時就是同一張鋼板上剪下來的也會不一樣。比如我做過一批出口產品,414的材料4.75mm,在折四次的情況下公差要在50絲之內,我用的是1.85倍,下模36,供參考。折彎一次的:外型尺寸相加減去兩個材料厚度再加一個材料厚度x折彎系數。折彎二次的:外型尺寸相加減去三個材料厚度再加兩個材料厚度x折彎系數。折彎三次的:外型尺寸相加減去四個材料厚度再加三個材料厚度x折彎系數。依次類推。折彎系數在公式中的代號是k
。
⑦ 鈑金件的折彎圓角
彎曲圓角半徑,指的是折彎角內層的半徑,也叫內彎半徑,極限最小取值與料厚、材回質(主要是答強度,影響強度等機械性能的對於冷、熱軋工藝來講影響不大,主要是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及組織結構等,所以不要老拿冷熱板來說事,要用強度來,這事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軋紋方向相關,引入料厚以後的概念叫:相對彎曲半徑r/t,即內彎半徑與料厚的比值。
----------------
最小相對彎曲半徑:
08----15#鋼代表低碳鋼了,通常取1個料厚
最常見Q235
不銹鋼,看處理方式。
r的取值規律是強度越高,取值越大。
⑧ 版金折彎用刀壓圓弧的計算方法
鈑金折彎加工時,
其內側產生壓縮,
外側產生拉伸,
內側的壓縮由內往外逐漸縮小,
外側的拉伸也由外往裡逐漸縮小,
在接近板厚的中心處,
壓縮與拉伸接近於零,
板厚中間的這個面叫中性層。下面以中性層為基準對展開料進行理論計算。
折彎內圓弧半徑r
≥5t
(
t
為材料厚度)
當折彎內圓弧半徑大於或等於材料厚度尺寸的5
倍時,
材料折彎處無厚度變化,
即折彎後中性層在材料厚度的中心線上。
b為中性層到板材內壁的距離,a為折彎角度t為板厚,k為一個折彎因子。k=b/t,k就是中性層折彎系數。材料在折彎時,產生變形,外層的材料拉伸,內層材料壓縮,中性層長度不變。硬度大的材料拉伸變形小,中性層就靠外,硬度小的材料拉伸變形大,中性層就靠內。普通材料中性層就趨中。材料的展開長度就是中性層的弧長。它和幾個參數有關,折彎半徑,折彎角度,板厚及中性層系數。
如圖,展開長度為:
dl=pi*(r+k*t)*a/180
proe還用y因子來計算展開長度,y=pi/2*k
公式變為:
dl=(pi/2*r+y*t)*a/90
如果沒有專門的折彎表,proe就用這個公式來計算展開長度。所以我們在開始一個鈑金製作時要先
定義k值或y值。y值為0.5,k值就是0.318,相當於軟鋼和銅材。如果用的是普通鋼板,可以設
置k值為0.45,即y值為0.707。
⑨ 折彎怎麼計算
在折彎變形過程中,折彎圓角內側材料被壓縮、外側材料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長度的材料呈圓弧線分布(圖中的虛線)。這個圓弧所在位置是鈑的材料力學中性線,這就是用來計算展開長度的線。它不可能超過鈑厚的幾何形狀的1/2處。
系數K就是對材料中性線位置的計算系數。
在線性展開方式下,K決定了計算折彎隱讓御圓角部分結構(任何可以得到這種形狀的特徵),在計算展灶岩開長度時的系數。范圍是0-1;默認值是0.44。折彎展開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展開結果長度 = 2*PI*(折彎半徑 + K *厚度)*(折彎包角/360)
可見,隨著K系數的不同設置,帶折彎的展開長度將有所不同,這種條件下,模型上所有的相關部分的展開計算,將使用同一個系數;而在「折彎表」模式下,可能針對不同的參數使用不同的計算系數,應當更為精確合理。
根據材料和具體鈑金設計規則的不同,可改變K系數到合適的值,以便能在展開後得到比較准確的長度。K系數與材料相關,主要也取決於鈑厚度和折彎半徑的比值。對於鋼材,我國的習慣參數如表10-1。對於Inventor默認的情況,折彎半徑/厚度=1.0,而K=0.44,與我國設計習慣也相當一致。
表10-1 K系數表
折彎半徑/厚度
0.1 0.25 0.5 1.0 2.0 3.0 4.0 >4.0
K 0.32 0.35 0.38 0.42 0.46 0.47 0.48 0.5
內尺寸和外尺寸加系數.是折彎經驗公式里用到的,內尺寸就是不計材料厚度的折邊長度,外尺寸就是計材料厚度在內,系數是折彎時考慮的修正值,完全是經驗之談。只應用在比較粗糙的場合滑姿。關於折彎半徑的確定,如果你是做設計的,當然是由你來確定了,不過得考慮裝配關系、外形美觀、還有製造工藝性等等。一般折彎內側都取料厚的,符合基本的鈑金規則就好了。
⑩ 請教板材折彎的折彎圓角怎麼確定
內圓角半徑=外圓角半徑-板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