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怎麼看鋼材熱處理好不好

怎麼看鋼材熱處理好不好

發布時間:2023-04-03 18:28:28

『壹』 鋼材的熱處理

含碳量不一樣。當需要芯部有較高強度時用後者,因為調質處理後者通過控制合適的回火溫度可得到較高的強度與硬度。
氮化後的表面硬度差不多,後者可稍高一點。

『貳』 金屬材料(主要是鋼材)的硬度和熱處理方法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金屬材料的硬度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
熱處理是根據材料的狀態與目標狀態來確定工藝
一般通過調整加熱溫度及保溫時間,冷卻方式

『叄』 怎樣知道鋼材質可以淬火,怎樣分辨A3、45#、碳鋼這三個那個熱處理後鋼質更硬!

首先更正一下,A3、45#都屬於碳鋼,你說的碳鋼可指的是高碳鋼。
通常含碳量在0.35以上時,淬火才具有實際意義,因此45#,和高碳鋼可以淬火。高碳鋼淬火後硬度更高。
關於辨別鋼號,最直觀的是看出廠標牌,如果無法識別,利用在砂輪機上打火花的方法也可以大致區別鋼材類別。

『肆』 怎樣鑒別一把刀的鋼好不好

首先一柄好的刀具首先要有良好的手感(Handle)
手感即是一把刀入手和使用時的第一步初級體驗。影響手感的有以下幾點:手柄材質,手柄結構,各類配件以及最重要的整體的配重。一把好的刀具首先起碼得拿著舒服,不硌手。不會影響到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手柄要貼合個人的手掌,各種配件搭配得當,整體刀的配重合理,不要」頭重腳輕「拿著費力或」頭輕腳重「無法舒適的大力揮砍。(在這點上美國的瘋狗戰術刀Mad

Dog可以說做得非常好),同時有些刀具的使用需要配合一些特定的工具,比如st的纏繩手柄,專門設計為戰術手套所用,赤手拿著肯定是一萬個不舒服,這個還請大家要正確認知。
刀具的主體是刀條(Blade),接下來的五點就是讓大家認知刀體的好壞,我們該如何正確的評判。

第二點、正確的開刃手法(Edging)和鋒利度(Shapaness)
一把好的刀具需要具備良好的鋒利度,這個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但是極少有人會去探究鋒利度是否是每一種刀具都該越鋒利越好。
這個問題的回答肯定是否定的,每一款刀根據設計需求,工藝需求的不同,對於最合適的刃口鋒利度也都要求不同。不同鋼材,不同熱處理工藝,不同的使用環境,對於刃口最合適的鋒利度都有影響。

而談到刃口的鋒利度,就一定要說一說開刃的方式。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開刃方式有一下幾種:凸磨、凹磨、平磨(分為半平磨和全平磨)、鑿式開刃、斯堪開刃。(向極幼開鋒,以及一把刀多種開鋒的方式是比較少見的)。不同的刀具設計者會根據使用的實際需要進行開刃的設計。這幾種開刃方法的優劣網上如今專業的文章不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下,小編就不在這里贅述了。
第三點、鋒利度的保持度(Retention)和損傷後的維護成本(maintaining)
刀是工具,工具自然就是拿來使用的。在使用過程中,不論多好的刀具,都會產生一定的磨損。所以這里就要討論一下刃口的鋒利度保持度(耐用程度)以及產生損傷之後的保養修復難易程度。

這對於一個准備入手一把刀具的朋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很多朋友僅僅是憑借商家的演示就盲目入刀,初步入手的時候確實非常好用,但是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發現越來越不好用,而且很難再自己打磨到之前的那種程度。
鋒利度的保持度以來取決與鋼材的材質,二來取決於鋼體的熱處理工藝,經過好的熱處理工藝的刀具,不易退火,在多次使用之後,經過初步的打磨,刃口依舊能像剛入手時那麼鋒利,最後也跟刃形和開刃的手法有很大的關系,tanto刀形前鋒比水滴頭保持度好,凹刃、平刃、和蛤刃保持度依次增強,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刀具的開刃方式,以便參考。

在這里給大家再科普下一個東西。就是真刃口和假刃口。現在市面上很多測試的視頻中的小刀非常鋒利,削紙甚至砍十幾個水瓶都沒問題,而且價格非常便宜,這類機制的小刀大家要注意,其開的刃口基本上都是假的利刃,刃口其實就是這么一點點,一些強度不是很大的劈砍,效果確實不錯,但是一旦遭到損傷,其崩刃的幾率非常高,而且基本上是無法自行進行修復,其使用壽命是非常短的,所以建議有真正戶外實用考慮的朋友,慎重挑選。當然如果只是為了炫耀,一些基礎的測試的話,這個就不多說了,看每個人收藏的心態。
第四點、刀刃的硬度(Hardness)
這里談的是刀刃的硬度,因為刀身一般更多的是對於整體結構強度的要求,對於韌性的要求更高,而刀刃作為直接接觸面,硬度是一把刀具不可不評判的一點。

首先一把好的刀具必須要具備比較高的硬度,但是物極必反,在增加硬度的同時,刀刃本身在使用接觸過程中內應力對於刀體的作用大小也不同,過硬的刀刃如大多數人所知,脆性比較大,可以砍硬物,但同時也容易產生不易修復的崩刃,卷刃現象。所以一把好的刀具,它的硬度既不能太高,同時也不能為了追求耐用,低得太多。目前世界范圍內的刀具硬度一般控制在55-60HRC(洛氏硬度)之間,極少數的刀具會在匠人特殊的熱處理工藝下達到61,甚至62.

在這里要說明,硬度要超過這個區間對於大多數刀具來說是非常容易的,為何要控制在這個區間內,是匠人們多年經驗的結晶,是處於對刀體整體性能的考慮。
第五點、刀具的韌性(toughness)
這一點相比對於大多數刀友來說也不陌生。相比於硬度,這項指標雖然沒有具體的評判數值,但是它決定了這把刀的承受強度。韌性的好壞決定了這把刀具在使用過程中毀壞的難易程度。而這取決於刀的厚度、刃材分布均勻、鋼材所決定。一把刀的厚度對於刀體的強度是最重要的首先,根據不同的用途,刀具的厚度一般在2.5-4cm和5-7cm這個區間的刀具居多。

通過這個也可以將刀具的用途分為輕度和重度這兩個粗略的概念。當然在這里討論的厚度是合適的厚度,太薄雖然比較容易開出鋒利的刃口,並且也比較靈巧,但是相對這把刀就無法勝任大多數強度大的工作。當所需的刃口厚度比較大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刀刃的鋒利度以及便攜性,特別對於遠途的愛好者來說,其就有些不適合了,所以各位若是要挑選刀具,一定要考慮實際的用途。

其次鋼材整體成分的均勻也十分重要,一把雜質較多,成分駁雜的刀具在使用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在承力點(大多數是手柄與刀條的連接部位)直接斷裂的情況。最後是鋼材的因素,這里呢無論是高碳鋼,低碳鋼,錳鋼,硬度高或者硬度低的鋼材,雖然硬度高的鋼材脆性比較大,但是這個基本上是對於長度比較長的刀劍,像一些短直刀,獵刀類型的刀具,前兩點的影響因素比較大。

第六點、抗腐蝕性與多功能性(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Multi function)
刀具的抗腐蝕性具體是體現在日常的防銹功能上,現代刀具一般均為碳素鋼所制,而也沒有存在完全不銹的鋼材,所以刀具是否容易打理,不需要頻繁的上油,也可以作為考量的標准,有些刀具會在刀刃表面做一層電鍍或者氧化層來改善鋼材的易銹問題。

而另一項多功能性就看個人的需要了,具體考量個人對於刀具的專一性和多功能性之間的選擇。一般通過不同部位的不同開刃方式,刀背的鋸齒,刀尖的形狀讓一把刀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性能要求。

『伍』 比較鋼熱處理後硬度大小,說明原因!

700度在相變溫度以下,加熱過程中沒發生組織變化,所以你水冷它也不會發生什版么變化,當然硬度也沒明權顯變化.750度已經超過了 A1溫度,這時對於45鋼它的狀態是鐵素體和一部分奧氏體的混合物,在隨後的水冷過程中鐵素體(硬度很低)不發生變化,而奧氏體會轉變成硬度很高的馬氏體組織,它的硬度會有一定的提高.在750時對於T12來說它的狀態是奧氏體+殘余滲碳體,在水冷時奧氏體都轉變成硬度很高的馬氏體組織和原來的殘余滲碳體(它不變),它的硬度會得到很大的提高!!!45鋼在840時全部變成了奧氏體,水後冷都變成馬氏體組織,它的硬度會有較大的提高.T12在900度時狀態是奧氏體(碳含量很高)在水冷時有較大的淬裂傾向,它淬火後的硬度反而會低於在750度時的,原因:奧氏體中碳含量增高\穩定性增加在淬火後的殘余奧氏體組織增多,硬度就有所下降了.你要學過就應該理解了,要沒學過的話就找一本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去看吧.

『陸』 40Cr與45號鋼整體熱處理後性能比較

45#(號)旁冊鋼和40Cr鋼調質的熱處理工藝
調質是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雙重熱處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
調質鋼有碳素調質鋼和合金調質鋼二大類,不管是碳鋼還是合金鋼,其含碳量控制比較嚴格。如果含碳量過高,調質後工件的強度雖高,但韌性不夠,如含碳量過低,韌性提高而強度不足。為使調質件得到好的綜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調質淬火時,要求工件整個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細針狀淬火馬氏體為主的顯微組織。通過高溫回火,得到以均勻回火索氏體為主的顯微組織。小型工廠不可能每爐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測試,這就是說,淬火後的硬度必須達到該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後硬度按圖要求來檢查。
工件調質處理的操作,必須嚴格按工藝文件執行,我們只是對操作過程中如何實施工藝提些看法。
1、 45號鋼的調質
45號鋼是中碳結構鋼,冷熱加工性能都不錯,機械性能較好,且價格低、來源廣,所以應用廣泛。它的最大弱點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較高的工件不宜採用。
45號鋼淬火溫度在A3+(30~50)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溫度可以使工件加熱速度加快,表面氧化減少,且能提高工效。為使工件的奧氏體均勻化,就需要足夠的保溫時間。如果實際裝爐量大,就需適當延長保溫時間。不然,可能會出現因加熱不均勻造成硬度不足的現象。但保溫時間過長,也會也出現晶粒粗大,氧化脫碳嚴重的弊病,影響淬火質量。我們認為,如裝爐量大於工藝文件的規定,加熱保溫時間需延長1/5。
因為45號鋼淬透性低,故應採用冷卻速度大的10%鹽水溶液。工件入水後,應該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鹽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開裂,這是因為當工件冷卻到180℃左右時,和啟旦奧氏體迅速轉變為馬氏體造成過大的組織應力所致。因此,當淬火工件快冷到該溫度區域,就應採取緩冷的方法。由於出水溫度難以掌握,須憑經驗操作,當水中的工件抖動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另外,工件入水宜動不宜靜,應按照工件的幾何形狀,作規則運動。靜止的冷卻介質加上靜止的工件,導致硬度不均勻,應力不均勻而使工件變形大,甚至開裂。
45號鋼調質件淬火後的硬度應該達到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於HRC48,不然,就說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組織中可能出現索氏體甚至鐵素體組織,這種組織通過回火,仍然保留在基體中,達不到調質的目的。
45號鋼淬火後的高溫回火,加熱溫度通常為560~600℃,硬度要求為HRC22~34。因為調質的目的是得到綜合機械性能,所以硬度范圍比較寬。但圖紙有硬度要求的,就要按圖紙要求調整回火溫度,以保證硬度。如有些軸類零件要求強度高,硬度要求就高;而有些齒輪、帶鍵槽的軸類零件,因調質後還要進行銑、插加工,硬度要求就低些。關於回火保溫時間,視硬度要求和工件大小而定,我們認為,回火後的硬度取決於回火溫度,與回火時間關系不大,但必須回透,一般工件回火保溫時間總在一小時以上。
2、40Cr鋼的調質處理
Cr能增加鋼的淬透性,提高鋼的強度和回火穩定性,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截面尺寸大或重要的調質工件,應採用Cr鋼。但Cr鋼有第二類回火脆性。
40Cr工件調質的淬回火,各種參數工藝卡片都有規定,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體會是:
(一)40Cr工件淬火後應採用油冷,40Cr鋼的淬透性較好,在油中冷卻能淬硬,而且工件的變形、開裂傾向小。但是小型企業在供油緊張的情況下,對形狀不復雜的工件,可以在水中淬火,並未發現開裂,只是操作者要憑經驗嚴格掌握入水、出水的溫度。
(二)40Cr工件調質後硬度仍然偏高,第二次回火溫度就要增加20~50℃,不然,硬度降低困難。
(三)40Cr工件高溫回火後,形狀復雜的在油中冷卻,簡單的在水中冷卻,目的是避免第二類回火脆性的影響。回火快冷後的工件,必要時再施以消除應力處理。

影響調質工件的質量,操作工的水平是個重要因素,同時,還有設備、材料和調質前加工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認為:
(一)工件從加熱爐轉移到冷卻槽速度緩慢,工件入水的溫度已降到低於Ar3臨界點,產生部分分解,工件得到不完全淬火組織,達不到硬度要求。所以小零件冷卻液要講究速度,大工件予冷要掌握時間。
(二)工喚擾件裝爐量要合理,以1~2層為宜,工件相互重疊造成加熱不均勻,導致硬度不勻。
(三)工件入水排列應保持一定距離,過密使工件近處蒸氣膜破裂受阻,造成工件接近面硬度偏低。
(四)開爐淬火,不能一口氣淬完,應視爐溫下降程度,中途閉爐重新升溫,以便前後工件淬後硬度一致。
(五)要注意冷卻液的溫度,10%鹽水的溫度如高於60℃,不能使用。冷卻液不能有油污、泥漿等雜質,不然,會出現硬度不足或不均勻現象。
(六)未經加工毛坯調質,硬度不會均勻,如要得到好的調質質量,毛坯應粗車,棒料要鍛打。
(七)嚴把質量關,淬火後硬度偏低1~3個單位,可以調整回火溫度來達到硬度要求。但淬火後工件硬度過低,有的甚至只有HRC25~35,必須重新淬火,絕不能只施以中溫或低溫回火以達到圖紙要求完事,不然,失去了調質的意義,並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

『柒』 鋼材的熱處理對於剛才性質的重要影響

鋼材的熱處理有以下幾個方法

※均質退火處理
簡稱均質化處理(Homogenization),系利用在高溫進行長時間加熱,使內部的化學成分充分擴散,因此又稱為『擴散退火』。加熱溫度會因鋼材種類有所差異,大鋼錠通常在1200℃至1300℃之間進行均質化處理,高碳鋼在1100℃至1200℃之間,而一般鍛造或軋延之鋼材則在1000℃至1200℃間進行此項熱處理。

※完全退火處理
完全退火處理系將亞共析鋼加熱至Ac3溫度以上30~50℃、過共析鋼加熱至Ac1溫度以上50℃左右的溫度范圍,在該溫度保持足夠時間,使成為沃斯田體單相組織(亞共析鋼)或沃斯田體加上雪明碳體混合組織後,在進行爐冷使鋼材軟化,以得到鋼材最佳之延展性及微細晶粒組織。

※球化退火處理
球化退火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熱處理使鋼鐵材料內部的層狀或網狀碳化物凝聚成為球狀,使改善鋼材之切削性能及加工塑性,特別是高碳的工具鋼更是需要此種退火處理。常見的球化退火處理包括:(1)在鋼材A1溫度的上方、下方反復加熱、冷卻數次,使A1變態所析出的雪明碳鐵,繼續附著成長在上述球化的碳化物上;(2)加熱至鋼材A3或Acm溫度上方,始碳化物完全固溶於沃斯田體後急冷,再依上述方法進行球化處理。使碳化物球化,尚可增加鋼材的淬火後韌性、防止淬裂,亦可改善鋼材的淬火回火後機械性質、提高鋼材的使用壽命。

※軟化退火處理
軟化退火熱處理的熱處理程序是將工件加熱到600℃至650℃范圍內(A1溫度下方),維持一段時間之後空冷,其主要目的在於使以加工硬化的工件再度軟化、回復原先之韌性,以便能再進一步加工。此種熱處理方法常在冷加工過程反復實施,故又稱之為製程退火。大部分金屬在冷加工後,材料強度、硬度會隨著加工量漸增而變大,也因此導致材料延性降低、材質變脆,若需要再進一步加工時,須先經軟化退火熱處理才能繼續加工。

※弛力退火處理
弛力退火熱處理主要的目的,在於清除因鍛造、鑄造、機械加工或焊接所產生的殘留應力,這種殘存應力常導致工件強度降低、經久變形,並對材料韌性、延展性有不良影響,因此弛力退火熱處理對於尺寸經度要求嚴格的工件、有安全顧慮的機械構件事非常重要的。弛力退火的熱處理程序系將工件加熱到A1點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一段時間(不需像軟化退火熱處理那麼久)後,徐緩冷卻至室溫。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加熱時的速度要緩慢,尤其是大型對象或形狀復雜的工件更要特別注意,否則弛力退火的成效會大打折扣。

※正常化處理
正常化熱處理有兩個重要的功用,一是使工件結晶粒微細化而改善材料機械性質;另一個目的是調節軋延或鑄造組織中碳化物的大小或分布狀態,以利後續熱處理時碳化物容易固溶於材質,以便提升材料切削性,並使材質均勻化。正常化熱處理的熱處理程序,系將工件加熱至A3(亞共析鋼)或Acm(過共析鋼)點溫度以上30℃至60℃的高溫(此即為正常化溫度)保持一段時間,材質成為均勻沃斯田體後,靜置於空氣中使之冷卻。正常化時間的估算,可以每25mm厚度持溫30分鍾來估算需持溫時間。正常化熱處理又可分為二段正常化、恆溫正常化及二次正常化等多種改良式正常化熱處理。

※淬火處理
淬火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將鋼材急速冷卻以便獲得硬度極大的麻田散體組織。鋼的淬火處理有三個要件,缺一不可,分別是:(1)在沃斯田體區域內加熱一段時間(即沃斯田體化);(2)冷卻時要能避開Ar』(波來體)變態;及(3)使鋼材產生麻田散體或變韌體而硬化。

淬火處理可分為兩個程序來實施,一是加熱;一是冷卻。通常加熱溫度又稱為淬火溫度或沃斯田體化溫度,依熱處理鋼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亞共析鋼的淬火溫度在Ac3溫度以上30℃至60℃范圍內,共析鋼及過共析鋼的淬火溫度則是加熱至Ac1溫度以上30℃至60℃溫度范圍內。冷卻時要分兩個階段來冷卻,鋼從加熱爐取出的鋼件,一直冷卻到Ar』』變態前的臨界區域,要盡量迅速冷卻;在Ar』』以下的溫度區域則需采緩慢冷卻的方式,否則易造成鋼材的淬裂或淬火變形,此溫度區域又稱為危險區域。

※回火處理
一般回火處理常繼在淬火處理之後實施,以便消除淬火處理之不良影響而保留並發揮淬火之功效,其主要目的是使淬火生成的組織變態或析出更加安定(使形成回火麻田散體),減少殘留應力並改善相關機械性質(提升材料延展性)。回火溫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機械強度與延展性組合,一般回火溫度大多在600℃以下,因為更高的回火溫度,任何鋼材都會呈現急速軟化的趨勢,此時碳化物逐漸凝聚而球化、肥粒體會再結晶而成長為連續基地,是軟化的主要原因。

※回火脆性
回火處理要避開幾個會產生回火脆性的溫度范圍,這些脆化溫度范圍視鋼材種類而有所不同,包括:(1)270℃至350℃脆化(又稱低溫回火脆性或A脆性),大多數的碳鋼及低合金鋼,都在此溫度范圍內發生脆化現象;(2)400℃至550℃脆化,通常構造用合金鋼在此溫度范圍內會產生脆化現象;(3)475℃脆化(特別指Cr含量超過13%的肥粒體系不銹鋼);(4)500℃至570℃脆化,針對工具鋼或高速鋼在此溫度范圍加熱,會析出分布均勻的碳化物,產生二次硬化效果,但也易導致脆性。

※麻淬火處理
麻淬火處理的主要目的,在降低淬火時工件內外溫度的巨大差異,並使於較低溫度時工件內外一起產生麻田散體變態,可避免淬火破裂,並使淬火變形量降至最低而無損任何淬火硬度。其主要操作程序系將鋼材淬入至溫度在Ms點微上之熱浴中,短暫持溫使工件內外溫度相同後,再提出空冷,使工件形成麻田散體變態的熱處理方法。

※麻回火處理
麻回火處理是將鋼材淬入Ms與Mf溫度范圍之間的熱浴,經過長時間持溫後,使過冷合金沃斯田體一部分變態成麻田散體,一部分變態成下變韌體。此種熱處理後,可不必再行回火處理,且可降低一般淬火回火之急劇程度;其最終組織為回火麻田散體及變韌體之混合,因此擁有高硬度和高韌性的組合。主要的缺點是需要保持恆溫的時間甚久,在工業應用上較不經濟。

※沃斯回火處理
沃斯回火處理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熱處理方法,主要程序是將鋼材淬入溫度介於S曲線鼻部與Ar』』(Ms點)溫度之間的熱浴,直到過冷沃斯田體完全變態成變韌體才取出空冷的一種熱處理方法,亦稱為變韌淬火,它不需要再行回火處理。沃斯回火的最大特色是可得高硬度、高韌性兼具的材質,一般而言,變態溫度愈高,強硬度愈低,但可增進低溫韌性;變態溫度愈接近Ms溫度,所得之強度、硬度皆大增,且伸長率及斷面收縮率亦大增,頗適合小型工件之大量生產。

1.退火能夠改變鋼的組織結構,從而獲得我們所要求的性能.(1).加熱時的組織轉變:其轉變過程是在鐵素體與滲碳體分界面處優先形成奧氏體晶核,並不斷長大,直到珠光體全部消失,奧氏體也就轉變完畢.(2).冷卻時的組織轉變:由於退火的冷卻速度很緩慢,奧氏體轉變產物與Fe-Fe3C的組織相同,因而共析鋼為珠光體;亞共析鋼為珠光體加鐵素體;過共析鋼為珠光體加滲碳體.
2.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快速冷卻下來,進行淬硬工件的熱處理方法.其實質是通過加熱使鋼組織結構中的鐵素體和珠光體充分轉變為成分均勻的奧氏體,然後急冷下來得到硬度很高的馬氏體.
3.回火是緊接於淬火之後的熱處理工序,淬火鋼在不同的溫度下回火,所得的組織不同,因而其機械性能差別很大,總的趨勢是:隨著回火溫度升高,其強度、硬度降低,而塑性、韌性提高。淬火鋼中的馬氏體和殘余奧氏體都是不穩定的組織,加熱就會發生轉變。隨著溫度升高,碳原子逐漸以滲碳體的形式析出,引起組織轉變。最後滲碳體聚合而分散在鐵素體基體上,形成各種回火組織。

『捌』 怎麼辨認出鋼材質量的好與壞

辨別鋼材好壞的方法:
方法一:
1.若買鋼材,則買唐鋼、鞍鋼、太鋼、寶鋼等大公專司的產品。質量一定會好。屬
2.購買前要取樣檢驗。到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
3.索要材質單。
4.看規格尺寸和外觀色澤。規格工整,尺寸規范的,一般質量穩定。色澤正多為大廠產品。
5.對鋼板,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隨身帶一個小鑿子,用鑿子鑿一下,硬度大的則質量好。
方法二:
鋁合金是在鋁金屬內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如:銅、鎂、錳....目的:使材質變硬,因為鋁太軟,鋁和鋁合金都容易氧化,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生銹,生銹後會變成不同的顏色,由白到黑。鋼一般指碳素鋼,就是普通鋼材,是鐵與碳的合金,所以表面一般都是黑的或者灰色,含碳量高的就硬度大,含碳量低的就韌性強;抗腐蝕能力差,容易生銹,不銹鋼
實際就是合金鋼,在碳素鋼中加入鉻和鎳,不容易生銹,所以表面一般都是白的或者灰白色,有很強的抗腐蝕能力,不容易生銹。
方法三:
用磁鐵,吸力強的是鋼;擊打,聽聲音,有迴音的是鋼。

『玖』 建築鋼材國家標准之鋼的熱處理

作為建築業最常用的建築材料之一,鋼材的使用關繫到人們的安全問題,因此,建築鋼材必然會有國家標准以束縛生產企業生產不合格的鋼材,並保證建築行業的安全性,今天我們以鋼的熱處理為例,簡單介紹一下國家標准中對鋼的熱處理的定義。




1.鋼的退火

顧名思義,退火就是冷卻的過程,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後進行少量時間的保溫最後進行常溫自然冷卻就叫做鋼的退火。鋼鐵進行加熱發生一定的相變然後經過保溫,並在常溫下讓鋼鐵自行緩慢冷卻進行退火處理,可以消除鋼材的組織缺陷,使組織成分均勻化且細化鋼材表面的晶粒,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鋼材的相關力學性能;使用退火處理後,鋼材硬度會略微降低,塑性和韌性均會提高,能夠改善鋼材的加工性能。退火能為後期的鋼材處理做一定的准備,因此退火是屬於對鋼材的半成品熱處理或叫做預先熱處理。




2.鋼的正火

將鋼材進行加熱處理,並且鋼的溫度達到臨界溫度以上,此時鋼材本身會轉變為均勻的奧氏體,然後鋼材需要在常溫下緩慢冷卻,這種處理方法就是正火。正火同樣能提高鋼材的品質,加強它的力學性能。




3.鋼的淬火

淬火的前期處理和正火相同,即對鋼材進行加熱處理,溫度達到臨界溫度以上,但後期處理是將鋼材放入淬火劑中對鋼材進行冷卻處理。淬火能夠加強鋼材的硬度和強度,但是會減少鋼材的可塑性。




4.鋼的回火

將已經進行過淬火處理的鋼再次加熱並用一定的方法對鋼材進行降溫處理的過程叫做回火。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帶來的缺陷,即在保持淬火鋼材大強度和高硬度的同時加大鋼材的可塑性,這樣能夠大大提高鋼材的力學性質。回火措施通常和淬火及正火同時使用。回火過程需要根據鋼材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處理,它一般分為三種,一種是高溫回火,其次是中溫回火和低溫回火,高溫回火能夠最大限度地改變鋼材的性質,低溫回火則是稍稍改變鋼材的性質。




5.鋼的表面熱處理

鋼的表面熱處理分為兩種,一種是鋼材表面淬火,另外一種是化學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即將鋼的表面迅速加熱至一定溫度在熱量傳遞之前進行迅速冷卻,這種處理方式適合中碳鋼。能夠加強表面強度但不改變鋼材中心。化學熱處理指將化學元素的原子,利用高溫下化學原子會加快運動速度的物理特性,將原子的熱血性能和運動性能滲透至鋼材表面,以此改變鋼材的表面化學結構和成分,從而得到一些對表面有特殊要求的鋼材。




以上五種方式就是相關國家制定的鋼材熱處理標准,本文僅限大家簡單了解。

『拾』 簡述鋼的常規熱處理工藝,並分析熱處理後獲得的組織與性能

鋼鐵來材料常規熱處理工藝,退源火,把鋼材加熱至奧氏體化,保溫數小時,然後隨爐冷卻,得到粗大的珠光體金相組織,利於進一步加工。正火,鋼鐵材料加熱奧氏體化以後,在空氣之中自然冷卻,得到細珠光體金相組織,可以用於冷拉加工。淬火,把鋼鐵材料加熱到奧氏體化,然後迅速放入淬火油或鹽水之中,鋼鐵材料急劇冷卻,得到馬氏體金相組織,非常堅硬。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鋼材熱處理好不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鍍鋅合金哪個電鍍廠家質量好 瀏覽:194
不銹鋼為什麼回火 瀏覽:434
下顎骨骨折鋼板怎麼拆 瀏覽:826
不銹鋼管怎麼分辨材質 瀏覽:514
滄州焊管回收 瀏覽:292
13米m型護欄的價格怎麼算 瀏覽:23
兒童護欄門怎麼裝 瀏覽:21
鋼管噴什麼油漆最貴 瀏覽:375
擴張鋼板網多少錢 瀏覽:281
壓刀片機模具多少錢 瀏覽:752
單玻鋁合金門窗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49
不銹鋼鑽孔用的什麼醋 瀏覽:622
鋼筋算量的快捷鍵是什麼 瀏覽:427
鋼板樁打單邊怎麼打 瀏覽:247
過去大煉鋼鐵是怎麼練的 瀏覽:761
蘇聯鋼鐵洪流什麼意思 瀏覽:58
什麼模具比較好看 瀏覽:406
如何去掉不銹鋼盆里的商標 瀏覽:950
金華彩鋼板活動房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730
xz是什麼鋼材表示法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