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采購原材料會計分錄怎麼做
采購原材料會計分錄如下:
一、買材料
1、實際成本法
(1)貨款已經支付,發票賬單已到,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如果貨款尚未支付,發票賬單已到,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3)如果貨款尚未支付,發票賬單未到,材料已驗收入庫:
暫估入賬: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下月初用紅字編制會計分錄沖回:
借: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貸: 原材料
(4)貨款已經支付,發票賬單已到,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材料收到,並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5)採用預付方式購入材料:
預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
補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計劃成本法
貨款已經支付,發票賬單已收到,同時材料驗收入庫:
企業購入材料,未入庫,款已付(款未付)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二、發出材料
1、實際成本法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原材料
2、計劃成本法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材料成本差異(節約)
貸: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異(超支)
B. 材料采購入庫會計分錄怎麼寫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通常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C. 采購材料入庫會計分錄
材料采購會計分錄
(1)購入材料以後入庫
①購入時:
借:材料采購
a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買價*稅率)
貸:銀行存款
(款支付)
貸:應付賬款
(款暫欠)
貸:應付票據
(開出商業匯票)
貸:預付賬款
(款項已預付)
②支付購入的運雜費
借:材料采購
b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③材料驗收入庫(結轉采購成本)
借:原材料
a+b
(注金額)
貸:材料采購
(2)購入材料並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買價*稅率)
貸:銀行存款
(款支付)
貸:應付賬款
(款暫欠)
貸:應付票據
(開出商業匯票)
貸:預付賬款
(款項已預付)
(3)預付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D. 采購材料會計分錄是什麼
采購原材料會計分錄如下:
一、買材料
1、實際成本法
(1)貨款已經支付,發票賬單已到,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如果貨款尚未支付,發票賬單已到,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3)如果貨款尚未支付,發票賬單未到,材料已驗收入庫:
暫估入賬: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下月初用紅字編制會計分錄沖回:
借: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貸: 原材料
(4)貨款已經支付,發票賬單已到,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材料收到,並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5)採用預付方式購入材料:
預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
補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計劃成本法
貨款已經支付,發票賬單已收到,同時材料驗收入庫:
企業購入材料,未入庫,款已付(款未付)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二、發出材料
1、實際成本法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原材料
2、計劃成本法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材料成本差異(節約)
貸: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異(超支)
存貨盤點時會計分錄
1、存貨盤虧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原材料
(1)經查明原因為自然原因造成損失的: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2)經查明由個人原因造成損失的: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2、存貨盤盈時: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3、存貸盤盈批准後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營業外收入——流動資產盤盈利得
E. 施工企業購入鋼材的會計分錄
施工企業購入鋼材,計入原材料科目,借:原材料,貸:銀行存款等。
原材料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並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二)自製並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三)生產經營領用材料,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出售材料結轉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發出委託外單位加工的材料,借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貸記本科目。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發出材料還應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F. 所購鋼材到達 驗收入庫 會計分錄
如果鋼材是你的生產用原材料,則: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或者銀行存款.
如果鋼材是你基建或者做工程建廠房或建築物用,則:
借:在建工程
貸:應付賬款 或者銀行存款.
G. 采購入庫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采購入庫會計分錄:實務中多數是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
①材料已驗收入庫,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款付+貨到),
借: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已付、托收承付)/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應付票據(商業匯票)。
②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款付+貨未到),
借:在途物資,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驗收入庫後: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③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經驗收入庫,收到單據,(款未付+貨到),
借: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月末仍未收到單據時,材料按暫估價值入賬: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下月初紅字沖銷原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金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金額紅字);後收到發票賬單時:
借: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預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收到材料並驗收入庫時:
借: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補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實付-預付),
貸:銀行存款。
H. 采購,出入庫,銷售,結轉 會計分錄
1、采購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出入庫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
貸:在途物資
3、銷售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結轉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8)采購鋼材入庫怎麼做分錄擴展閱讀:
庫存商品的會計處理
商品入庫
1、外購商品入庫須辦理入庫手續。
商品入庫前,根據國內公司發貨信息表核對商品信息,經核對無誤後,經辦人填制《商品驗收入庫單》,註明商品信息(商品廠家,商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價、金額、入庫時間等)一式三聯,由經辦人、財務、經理共同簽字認可,商品入庫。
《商品驗收入庫單》第一、二聯交財務記賬,第三聯交保管員登記《庫存商品明細表》,並存檔備查。
2、銷售商品出庫須辦理出庫手續。
店鋪零售:銷售人員辦理出庫手續,憑銷售發票、商品出庫單,領取商品出庫。銷售發票註明商品銷售信息(客戶信息,商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價、金額等),由經辦人簽字。銷售發票第一聯交由銷售人員留底,第四聯交保管員登記,第二、三聯交財務記賬,保管。
倉庫批發:銷售人員按以上程序辦理.
商品出庫
1、公司僅限下列情況下出貨。
1、交貨。
2、交客戶試用。
3、樣品。
4、因公司需要商品調換庫房。
庫存商品保管
1、根據實際數量,及時按規定辦理出入庫手續。
2、建立《庫存商品明細賬》,根據商品出庫單每月末下賬結存。
3、財務人員不定期進行實地盤點,對盤盈、盤虧做出處理意見。
3、對庫管員要求。
1、每日根據客戶訂單編制次日《發貨計劃表》,及《送貨單》,業務人員須附《銷售發票》(或出庫單)連同送貨單,訂貨單在業務發生日當晚送回公司財務。送貨單的編碼需順序排列,格式為2008xx/xx/xx。
2、根據實際出庫情況登記《每日發貨情況表》。
3、按照規定真實登記《庫存商品明細賬》。
4、不定期進行實地盤點庫存。
5、 配合銷售人員做好商品出入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