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做硬化處理不銹鋼
硬化抄處理不銹鋼:
一.利用襲低壓等離子體輝光放電技術在350~450℃之間對奧氏體不銹鋼後卡進行滲氮表面強化,在壓強100~150KPa,處理60~100分鍾即可得到厚度10~30 um左右的高硬度的氮過飽和奧氏體固溶體強化層.採用X射線衍射、電子探針及俄歇譜儀等對滲層進行結構分析表明,在處理溫度低於450℃時,滲層為單相氮過飽和奧氏體固溶體層,顯微硬度達到IOOOHV,與原基體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了2~3倍。
二.利用低壓等離子體輝光放電技術在350~450℃之間對奧氏體不銹鋼後卡進行快速滲碳表面強化,在壓強100~150KPa,處理60~100分鍾即可得到厚度10~30 u m左右的高硬度的碳過飽和奧氏體固溶體強化層.採用X射線衍射、電子探針及俄歇譜儀等對滲層進行結構分析表明,在處理溫度低於450℃時,滲層為單相碳過飽和奧氏體固溶體層,顯微硬度達到900HV,與原基體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抗咬合性能得到改善。
2. 鋼材怎樣磷化處理
磷化是常用的前處理技術,原理上應屬於化學轉化膜處理。工程上應用主要是鋼鐵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屬如鋁、鋅件也可應用磷化。
工件(鋼鐵或鋁、鋅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鹽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積形成不溶於水的結晶型磷酸鹽轉化膜的過程,稱之為磷化。
把金屬放入含有錳、鐵、鋅的磷酸鹽溶液中進行化學處理,使金屬表面生成一層難溶於水的磷酸鹽保護膜的方法,叫做金屬的磷酸鹽處理。磷化膜層為微孔結構,與基體結合牢固,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潤滑性、耐蝕性、不粘附熔融金屬(Sn、Al、Zn)性及較高的電絕緣性等。
(2)鋼材表面硬化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磷化作用及用途:
塗裝前磷化的作用:增強塗裝膜層(如塗料塗層)與工件間結合力;提高塗裝後工件表面塗層的耐蝕性;提高裝飾性。
非塗裝磷化的作用:提高工件的耐磨性,令工件在機加工過程中具有潤滑性;經適當的後處理,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磷化用途:磷化膜主要用作塗料的底層、金屬冷加工時的潤滑層、金屬表面保護層以及用作電機硅鋼片的絕緣處理、壓鑄模具的防粘處理等。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船舶、航空航天、機械製造及家電等工業生產中。
磷化的必要性:鋼鐵表面塗裝前處理工藝指脫脂(除油)、除銹、表調、磷化。然而由於工件表面的狀況不同,則生產工藝也有所不同,有的工藝中沒有脫脂或沒有除銹工序,有的工藝則沒有表面調整工序,但磷化工序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在塗裝處理過程中,如果不清除油脂、氧化皮和銹層,不進行磷化處理,直接進行塗漆和靜電噴塗,就會使鋼鐵表面的塗層產生脫落,失去了塗裝的意義。
目前,國內外的金屬加工業、薄板加工業、石油行業及汽車、自行車、高低壓開關櫃、防盜門、鐵路等製造業普遍採用的是中、高溫磷化,存在著操作不方便、能源和材料消耗大、調整頻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問題。
為解決以上問題,常溫磷化已成為國際磷化行業的必然和研究課題。常溫磷化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還可以解決操作不方便、材料消耗大、調整頻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問題。
3. 鋼的表面處理有哪幾種
鋼的表面處理鋼材表面處理有化學處理和物理處理兩種。
其中前者以酸洗為主,通過在鋼材表面發生化學反應進行腐蝕處理後,再利用304#不銹鋼絲(耐酸鹼溶液)製成的鋼絲刷輥清掃干凈便可達到效果。
物理處理以機械加工處理的方式,如拋丸、噴砂、高壓水等方式,完成處理達到效果,SCS技術屬於後者。
(3)鋼材表面硬化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溶劑清潔法是去除表面油脂最主要的方法。一些溶劑性塗料可以溶解表面薄的油脂沉積物,使其與塗料混合且並無任何不利影響。但對於重油脂沉積或含水性塗料、無溶劑塗料卻不適用。溶劑清潔一般用抹布,一旦弄臟可以頻繁更換。
最後一道清洗一般都用新溶劑,如石腦油。有機溶劑嚴禁接觸眼睛或皮膚,嚴禁附近有火星或明火,嚴禁非必要的吸入。溶劑清潔後的金屬,一般需要在塗裝之前再次清潔。
噴砂通常是鋼材或金屬表面處理的最好方法。噴砂清潔法於其他清潔方法相比會明顯增加塗裝的使用年限。高速噴砂粒子可去除掉除必須在噴砂前用溶劑法清潔的油脂以外的所有銹、氧化皮、塵垢和舊塗料。
噴砂方法同時也產生了足夠的粗糙度,有助於塗料的附著。鋁或其他軟金屬要求採用軟性噴砂(如塑料粒子),除去舊塗料而不傷害金屬表面。對於混凝土噴砂必須小心處理,以免損傷建築物。
4. 想讓鋼材變硬怎麼辦
加入合金材料、增加鋼材含碳量、熱處理改變內部結構。採用淬火工藝版可以使鋼變硬。淬火,權滲碳。
普通鋼材要看材料的含碳量,含碳量在0.25%以上的中、高碳鋼可以通過淬火來提高硬度,低碳鋼需要滲碳淬火,只能提高表面硬度。
這個問題問的很籠統。如果需要提高的硬度不是很大時,可以通過擠壓、滾壓的加工方法;如果需要顯著的提高硬度,就要熱處理了。低碳鋼是不能直接淬硬的,一般是滲碳淬火,表面硬、心部軟。中碳鋼、高碳鋼可以直接淬硬的。
冷做硬化,中\高含碳量的可以淬火,低碳鋼滲碳\淬火.
鋼材有很多種變硬方法不一樣,如淬火 滲碳 鍛打等
那要看你的坯料是什麼狀態的,一般可以通過控制正火後空冷的速度來調整正火後硬度,比如常溫+空冷<207HBW、常溫+風冷217-237HBW、噴霧(可不是淬火的方式)231-255HBW。
如果本身就是正火的,基本上不會變(當然均是正火,也會有硬度的差別)。
如果是鑄件+退火,那硬度略有是升高。
以上為個人意見,希望有幫助。供參考!
5. 怎麼讓鋼硬化
硬化鋼
這種鋼既具有強度又具有較高的可成形性。通過加工過程中的加工硬化和烤漆過程中的時效現象來獲得最終零件的強度。
淬火鋼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某一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淬火能使鋼強化的根本原因是相變,即奧氏體組織通過相變而成為馬氏體組織(或貝氏體組織)。
鋼淬火工藝最早的應用見於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出土的戰國時代的鋼制兵器。
淬火工藝最早的史料記載見於《漢書.王褒傳》中的「清水焠其峰」。
「淬火」在專業文獻上,人們寫的是「淬火」,而讀起來又稱「蘸火」。「蘸火」已成為專業口頭交流的慣用詞,但文獻中又看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說,淬火是標准詞,人們不讀它,「蘸火」是常用詞,人們卻不寫它,這是我國文字中不多見的現象。
淬火是「蘸火」的正詞,淬火的古詞為蔯火,本義是滅火,引申義是「將高溫的物體急速冷卻的工藝」。「蘸火」是冷僻詞,屬於現代詞,是文字改革後出現的產物,「蘸」字本義與淬火無關。「蘸火」本詞為「湛火」,「湛」字讀音同「蘸」,而其字形又與水、火有關,符合「水與火合為蔯」之意,字義與「淬火」相通。「湛火」為本詞,「蘸火」則為假借詞。
淬火
quenching
將金屬工件加熱到某一適當溫度並保持一段時間,隨即浸入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常用的淬冷介質有鹽水、水、礦物油、空氣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屬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廣泛用於各種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齒輪、軋輥、滲碳零件等)。通過淬火與不同溫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屬的強度、韌性及疲勞強度,並可獲得這些性能之間的配合(綜合機械性能)以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另外淬火還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鋼獲得一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鋼增強其鐵磁性、不銹鋼提高其耐蝕性等。淬火工藝主要用於鋼件。常用的鋼在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時,原有在室溫下的組織將全部或大部轉變為奧氏體。隨後將鋼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卻,奧氏體即轉變為馬氏體。與鋼中其他組織相比,馬氏體硬度最高。鋼淬火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它的組織全部或大部轉變為馬氏體,獲得高硬度,然後在適當溫度下回火,使工件具有預期的性能。淬火時的快速冷卻會使工件內部產生內應力,當其大到一定程度時工件便會發生扭曲變形甚至開裂。為此必須選擇合適的冷卻方法。根據冷卻方法,淬火工藝分為單液淬火、雙介質淬火、馬氏體分級淬火和貝氏體等溫淬火4類。
淬火效果的重要因素,淬火工件硬度要求和檢測方法: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響了淬火的效果。淬火工件一般採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C硬度。淬火的薄硬鋼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測試HRA的硬度。厚度小於0.8mm的淬火鋼板、淺層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徑小於5mm的淬火鋼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測試HRN硬度。
在焊接中碳鋼和某些合金鋼時,熱影響區中可能發生淬火現象而變硬,易形成冷裂紋,這是在焊接過程中要設法防止的。
由於淬火後金屬硬而脆,產生的表面殘余應力會造成冷裂紋,回火可作為在不影響硬度的基礎上,消除冷裂紋的手段之一。
淬火對厚度、直徑較小的零件使用比較合適,對於過大的零件,淬火深度不夠,滲碳也存在同樣問題,此時應考慮在鋼材中加入鉻等合金來增加強度。
6. 鋼材表面熱處理方式有那些
鋼材表面熱處理方式,您是指的「熱」處理嗎?他們有:
1、表面化學熱處理內:滲碳、滲氮、容滲碳氮共滲(氰化)、滲硫以及滲金屬如鉻、釩、鉬等等。還有化學氣相沉積(CVD)
2、表面熱處理:火焰淬火、中頻淬火、超音頻淬火、高頻淬火、激光淬火、等離子淬火、電解熱處理等等。
7. 如何解決激光切割表面硬化問題
這個問題看看是不是沒有在切割的時候加入輔助氣體,這個問題是在解決不好可以找售後,御牧激光切割機切割這個是不會出現鋼材表面硬化,適合各種企業的生產工業,希望對你這邊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