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造一艘10萬噸的航空母艦需要用多少鋼材
十萬噸航母,之前也有人回答了,至少1.5萬噸,航母為了起飛,還有飛機的跑道,這個時候就要有修路了,航母建設的其他材料,加起來也差不多10萬噸。
⑵ 能造航母鋼材的4個國家
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
⑶ 一艘航母造價多少錢
航母的造價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航母建造國的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航母的大小和性能,甚至建造時機都會直接影響造價的高低。
美國於上世紀50年代建造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僅2.75億美元。到1961年美國建造第一艘「企業」號核動力航母時,造價已漲至4.5億美元。
「里根」號「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造價超過46億美元。即便排除幾十年裡貨幣貶值的因素,最後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的造價也達到了第一艘「尼米茲」級航母造價的三倍左右。
當然,像美國這樣批量建造航母,並且維持10支航母戰斗群的國家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英國正在建造的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大型航母的平均造價約40億美元左右。
盡管該造價僅是美國「布希」號航母的三分之二,但這筆費用幾乎相當於英國國防費用的8%,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大型航母的花費 就將佔英國國防費用的15%,如果再算上采購艦載機和附屬艦只的費用,英國海軍的軍費肯定無法承擔。
印度購買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二手航母的最初約定改裝費用為7.5億美元,後來增加到19億美元,最後漲至23億美元。
至於日本稱為「直升機驅逐艦」的直升機航母,因無法起降固定翼飛機,很多標准航母上的設施不用裝備,其造價大概是8.7億美元。
此外,造成航母成本上漲的還有環境因素、拖期現象等。比如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中型航母1986年開始建造,原計劃耗資120億法郎、1996年服役。
然而,「戴高樂」號航母自1994年5月7日下水以來卻歷經磨難,陸續暴露出方向舵震顫、發動機故障、隔音不完全、核反應堆耐壓殼龜裂等諸多問題。為此,航母不斷進行修補改造,前後歷時15年,耗資達到800億法郎,是原計劃的6~7倍。
那麼,從采購一艘航母到這艘航母退役,總共要花多少錢呢?
以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為例,建造時花了45億美元,建成後可服役50年,整個服役期間維持費用大約需要120億美元。
由於艦載機的使用壽命較短,在航母服役期間,艦載機可能需要更換兩次,因此大約需要200億美元。護航艦、驅逐艦、潛艇等護航艦也需要花費70億美元左右。然後是日常的燃油物資補給需要大約60億美元。
另外,考慮貨幣貶值等因素,所有這些錢再增加20%。全部算起來,一艘「尼米茲」級航母整個服役期間的費用(全壽期費用)接近600億美元。
實際上,美國海軍每年的軍費為1400多億美元。其中,用於航母的費用約佔11%,約160億美元。
美國海軍用於所有艦艇和岸基設施的維持費用為460多億美元,其中用於航母維持費約為42億美元,佔10%左右。
在人員費用方面,核動力航母上的人員成本相對較高,約占總人員成本的26%,這是由於核動力裝置的技術含量高,相對的人員工資和福利待遇也會比常規動力艦艇上的人員高。
另外,用於航母電子設備的費用比其他艦艇低一些,這是由於航母上運用的電子設備通常比較成熟,而驅逐艦和巡洋艦上經常會安裝一些新設備、新武器,其花費的改裝費用和維護費用就會比較高。
⑷ 建造一艘航母需要耗費多少金錢
航母是海上巨無霸,艦上的數千名各類人員,都要經過專門的實踐培訓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這對於即將擁有航母的國家來說,顯然是一項極其龐大的工程。
航母是一座金山
一艘航母就是一座科技城,僅電纜總長達1000多千米、電話近2000多部、雷達發射機80多部、按收機150多部、雷達天線70多個……耗費鋼材7萬多噸。例如「斯坦尼斯」號航母及其戰斗群所需的總費用從開始建造到最後退役,共需經費約330億美元,這中間不包括航母的現代化改裝、報廢和戰斗消耗的費用。
航空母艦是一個寵大的武器庫。航母上載有多種武器與大量彈葯。航母上主要的進攻武器是各型艦載作戰飛機,有以打擊空中目標為主要任務的艦載殲擊機;以打擊水面艦艇和地面目標為主要任務的艦載攻擊機;以攻擊敵方潛艇為主要任務的艦載反潛機;還有多種勤務保障飛機,如預警機、偵察機、加油機、救援機等,少則40多架,多的近100架。此外,航母上還裝備有各類火炮和導彈等自衛武器。航母都有斜角甲板供飛機起飛和降落用。
彈射器將飛機像射箭一樣射出去,使飛機在60米左右的距離加速到起飛速度。助降器引導飛機准確著艦,以便在一些必要情況下對飛機進行強制攔阻。升降機將飛機從機庫甲板搬到無飛行甲板或者從降落區搬回機庫。航母由於其自身的特點還不可能單獨使用,而必須與巡洋艦、驅逐艦或護衛艦及潛艇等艦只組成航母作戰編隊活動於海上,再加上各種艦載飛機和武器系統等,其訓練和建造費真是巨大。航母除了飛行員外,其他「居民」的素質同樣與艦艇的戰鬥力息息相關。美國航母上的艦員大概有6000餘名,除了水面艦艇通常的作戰、航海、武器,觀通、機電、補給等部門外,還特別設有航空保養、安全、醫療等部門。各級由部門長負責,每個部門下設若干個分隊,作為航母上基本的作戰單位。
航母維修保養費高。
航母的壽命一般為30年,但每5年就要改裝一次,特別是要不斷更新艦載機。僅「福萊斯特」號一次改裝就花費了5.82億美元,而1959年「小鷹」號改裝時竟花費了兩倍的建造費。如果在使用30年後要進行延齡工程,每艘還得花費7億美元。此外,航母戰斗群還要有維修和訓練休整的時間,航母除燃油、彈葯消耗量大外,彈射器的消耗對航母維持作戰能力的影響也很大。航母作戰編隊通常3~58天進行一次戰斗補給,每艘艦每次約需幾個小時。估計每艘一年運行費達3億美元,不算彈葯和飛機。
航母人員培訓要求高。
由於航母是海上編隊的核心和作戰指揮中樞,其艦長必須具備高超的組織指揮能力和戰術才能。這種能力光靠院校培養還不行,必須在平時訓練和演習中鍛煉積累。實踐證明,培養一名合格的航母艦長需要至少20年的軍旅生涯,艦載機航空聯隊長,必須擁有2~3個不同機種的飛行證書,經過多種訓練,掌握航空聯隊的作戰使用、戰術行動和計劃制定等戰術技能。部門長通常從本部門的優秀分隊長中產生,部門長不一定通曉本部門的所有專業,但是要有很高的領導水平。
部門長在任職前需經過數周培訓,以增強他們成為一名高效管理者的信心,幫助他們獲得承擔領導責任、有效履行職責所需的能力。艦上工作人員必須具備最優秀的專業素質。美軍飛行員主要在佛羅里達州的海軍航空學院和海軍航空兵軍官候補生學校學習飛行,模擬在航母上起落、夜航、空戰、攻擊等科目訓練。只有通過了全部考驗的人,才能上艦進入下一階段的海上飛行訓練。目前,俄海軍主要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的「尼特卡」海軍飛行訓練中心培養飛行員在航母甲板上的起降技術。法國主要在朗迪維肖基地進行艦載機起降訓練。
⑸ 建造一艘航母,需要多少噸鋼材
舉個最簡易的例子:目前國內鋼材積壓庫存量..可造5000艘排水量6萬噸的中型航母
舉個最簡易的例子:目前國內鋼材積壓庫存量..可造5000艘排水量6萬噸的中型航母
⑹ 請問軍艦上用的那種鋼是什麼鋼,無磁的聽說叫什麼
這么說吧。由於各種潛艇的性能差很遠,所以潛艇用鋼質量的跨度很大,較差的潛艇鋼達不到航母用鋼的要求,但最好的潛艇鋼則比航母用鋼還要強悍。
普通的常規潛艇,屈服強度300多MPA就夠了,最先進的核潛艇用鋼,強度已經接近甚至達到1000MPA。
航母飛行甲板用鋼,取決於艦載機的重量(越重著艦時沖擊力越大)。中型的像法國的戴高樂級航母,甲板用的是550MPA的HY-80鋼。而美國的尼米茲級大型航母,現在甲板用的是690MPA的HY-100鋼。
這兩種鋼潛艇上也用,所以能讓我們很容易地做個比較。HY-80是德國209級常規潛艇上用的,HY-100則是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用的。法國最新的「凱旋」級核潛艇耐壓殼體用980MPA的HLES100鋼,而美國最新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用的是890MPA的HY-130鋼。
這是因為航母畢竟體積大,畢竟多少可以用厚度和結構來彌補點強度的不足,但潛艇每一噸重量都是珍貴的,全憑鋼的質量來決定潛深。平面的航母甲板也比潛艇大弧度的耐壓殼容易加工。所以潛艇用鋼的技術水平和製造難度還是比航母稍大些。
有人說航母甲板鋼強度非得達到850MPA以上。我覺得這個太絕對了,難道戴高樂號和尼米茲級都是擺設?參考美法的用鋼標准,我們如建造大小介於兩者之間的7萬噸級航母,應該700多MPA就夠用了。
可見,現代常規潛艇耐壓殼用鋼的技術水平跟中型航母甲板用鋼差不多,而普通核潛艇用鋼跟大型航母甲板鋼差不多,但最先進的核潛艇用鋼比航母還要強,所以美國人拿最頂級的HY-130鋼做核潛艇,而略「次一等」的HY-100鋼作航母甲板。
中國現在有這種鋼,即我們現在核潛艇用的785MPA的093鋼。這種鋼作為核潛艇用鋼,顯然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是有差距的,使我們的核潛艇潛深不及人家,但用作航母甲板鋼還是可以的。但我們常規潛艇用的039鋼只有390MPA,這個肯定是不能作航母鋼的。
中國一直沒造航母,主要還是戰略決策方面的考慮,而不是技術問題。即使技術方面,鋼現在已經不是瓶頸,其它系統的麻煩更大些。沒好鋼肯定造不出航母,但無航母並不意味著肯定是鋼不好。日本已經有了1000MPA級的NS110鋼,不也沒造出真正的航母嘛,我們不能反推說,日本的鋼質量差。
很多軍艦定期都會做消磁保養。。。。。。
⑺ 一艘航母造價多少
美國海軍最後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該艦造價約40億美元.現代航空母艦的噸位越來越大,如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的噸位都超過9萬噸,相當於9000輛裝滿貨物的解放牌卡車的總重量。建造這樣的龐然大物一般需要五六年的時間,耗費鋼材7萬多噸、鋁材和焊接金屬各1000多噸、各種塗料16萬多升、燈具3萬多個、電話近2000部、電纜總長達1000公里。為運送各種物資材料則需動用大型卡車3500輛。 一艘現代航空母艦就是一條科技街甚至是一座科技城,包括了當今各種先進軍事技術。航空母艦上僅各種雷達發射機就有80多部,接收機150多部,雷達天線70多個,其數量是巡洋艦的2倍多。可指揮各種武器迅速、准確地同時對付數百個目標,它的「戰術數據系統」則容納了當今最先進的技術。即使已經問世半個多世紀,可將飛機從零速度在幾秒內彈射至每小時200公里的彈射器,目前也只有幾個國家能夠製造。此外,發達國家的航空母艦越來越趨向於使用核動力,從而使其造價比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提高了一倍。 二戰期間,美國和英國的航空母艦曾經大規模地「批量」生產。如美國的「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有50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有24艘。二戰後,航空母艦每一級的數量明顯減少,如美國的「尼米茲」級目前有7艘,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空母艦有3艘,其他國家的航空母艦多是只有一艘的「獨生子」。這樣,每一艘均需要單獨設立船台,單獨生產各種設備。尤其是不同的級之間,可藉助的地方更少,造價更高。 ★ 建造費用還在漲 航空母艦的建造需要幾年的時間,其建造費用一般分為4期付款,即簽訂合同時、動工建造時、下水時和竣工試航後交付使用時。在建造過程中通貨膨脹往往使建造費超出預算。如英國「無敵」號航空母艦在1973年建造時的預為6000多萬美元,7年後該艦建成時,實際的建造費比預算高兩倍多。 上述各種因素決定了航空母艦的建造費在橫向上比一般商船或艦艇要高得多。如在20世紀80年代,一般商船每噸摺合600—1200美元,軍艦每噸為8000—1.2萬美元,而航空母艦則高達3萬美元。在航空母艦發展的各個時期,都是如此。如1961年完成的美國的「小鷹」號建造費用為2.65億美元,當時可製造5艘「大比目魚」攻擊核潛艇,或34架B—52轟炸機,或378輛M—60主戰坦克。1979年完成的「艾森豪威爾」號建造費21億美元,當時可造10艘「加利福尼亞」核動力巡洋艦。
滿意請採納
⑻ 中國造架航母大概要花多少錢
據外國估計,中國改造遼寧艦共花費了30億美元,約合220億元人民幣,而正在大連建造的新一艘001A型國產航母造價估算為210至270億元,未來002型航母的價格不會低於300億元,上面這些還僅僅只是航母自身的價格,並不包括艦載機、配套艦艇和其他費用,建在一個由60架各型號艦載機、4艘052D、4艘054A、2艘093A潛艇、1艘001A航母和1艘4萬噸級快速戰斗支援艦構成的特混編隊,其總價格為1100至1200億元人民幣。
⑼ 建造一艘航母,需要多少噸鋼材
你好:
一般是要根據空倉時的排水量來計算的!!!空倉時的排水量有一萬噸就要一萬噸鋼材!!!而且鋼材還不是一般的鋼材,是特種鋼,目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有,都被當作重要的戰略物資,不得出口,這種鋼至少可以抗擊9及以上風暴,不然航母就散嘍 !!
航母用的鋼材特別是飛行甲板用鋼要求極高。特別是對於材料的屈服度要求,可比核潛艇。 一般對於造船用特種剛才都用Mpa(兆怕)來表示屈服度。民用船隻一般只需要250Mpa的材料即可,普通軍用船隻也就是300以下,而且近年來,成本控制的進一步要求,一般軍艦採用民用標準的很多,材料要求進步降低,甚至出現了使用鋁才建造上層。但對於航母的飛行甲板標准卻是各國均沒下降過的。而且全世界至今僅僅4個國家製造的剛才能用於航母製造。 老毛子的AK系列合金鋼是世界上屈服度最高的材料,使用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根據鈦成分的多少分不同樣本。最高的達到1000MPA,用來製造需要深潛的核潛艇。而用來製造航母飛行甲板的一般在850左右。美國HY系列特種鋼材同樣用於製造潛艇和航母飛行甲板。HY80的屈服度在800左右,用於航母製造。同樣也是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 法國軟鋼的屈服度比較底,僅550左右,但對於出口限制較少,而上述2種材料,美俄是基本不出口的。 英國的無敵級航母使用的就是法國軟剛,但基於這樣的材料屈服度比較底,一般僅僅用於製造小型垂直起降或者直升飛機航母。法國自己的戴高樂號還是用的HY80特種剛。日本也能製造屈服度比較高的特種合金鋼,基本在450左右,日本的潛艇和兩硒攻擊艦都使用了本國出產的特種鋼材。 反觀我國,對製造屈服度高於350的特種鋼材的生產能力都比較低,這個從我國建造核潛艇的速度上就可以反映出來。材料的生產是個大問題。同樣的對於航母也是如此。
希望對你有幫助!!!
祝開心每一天!!
⑽ 建造7萬噸航母需要多少噸鋼材
已經說了7萬噸……絕大部分都是鋼材。別的東西佔的分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