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塑性塑性指標有哪些
1、塑性是指在一定外力下,表現固體物質具有抗變形的能力。
2、塑性指標:
(專1)延伸率:試樣斷裂屬後的總延伸率稱為極限延伸率。
(2)斷面收縮率:試樣斷裂後所得總斷面收縮率稱為材料的極限斷面收縮率。
塑性反映材料產生永久變形的能力。柔軟性反映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變形抗力大小)。

(1)鋼材塑性用什麼指標衡量擴展閱讀:
塑性材料原理:
材料的塑性和韌性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強度。塑性和韌性差的材料,工藝性能往往很差,難以滿足各種加工及安裝的要求,運行中還可能發生突然的脆性破壞。這種破壞往往無事故前兆,其危險性也就更大。屈服強度表示材料將發生破壞。脆性材料抵抗沖擊載荷的能力更差。
塑性材料是指在常溫、靜載荷下具有塑性的材料。可進行模鍛、沖壓、擠壓等加工或成型。具有較強的抗沖擊、抗振動能力,例如低碳鋼、銅,鋁、塑料,橡膠等。
『貳』 衡量鋼材力學性能的四大指標是什麼
鋼材常見的力學性能通俗解釋歸為四項,即:強度、硬度、塑性、韌性。
1.屈服點(σs)
鋼材或試樣在拉伸時,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即使應力不再增加,而鋼材或試樣仍繼續發生明顯的塑性變形,稱此現象為屈服,而產生屈服現象時的最小應力值即為屈服點。設Ps為屈服點s處的外力,Fo為試樣斷面積,則屈服點σs =Ps/Fo(MPa)
2.屈服強度(σ0.2)
有的金屬材料的屈服點極不明顯,在測量上有困難,因此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規定產生永久殘余塑性變形等於一定值(一般為原長度的0.2%)時的應力,稱為條件屈服強度或簡稱屈服強度σ0.2。
3.抗拉強度(σb)
材料在拉伸過程中,從開始到發生斷裂時所達到的最大應力值。它表示鋼材抵抗斷裂的能力大小。與抗拉強度相應的還有抗壓強度、抗彎強度等。設Pb為材料被拉斷前達到的最大拉力,Fo為試樣截面面積,則抗拉強度σb= Pb/Fo(MPa)。
4.伸長率(δs)
材料在拉斷後,其塑性伸長的長度與原試樣長度的百分比叫伸長率或延伸率。
5.屈強比(σs/σb)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屈強比越大,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體壓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屬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標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

拓展資料:
材料的力學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環境(溫度、介質、濕度)下,承受各種外載入荷(拉伸、壓縮、彎曲、扭轉、沖擊、交變應力等)時所表現出的力學特徵 。
一般來說金屬的力學性能分為十種:
1.脆性 脆性是指材料在損壞之前沒有發生塑性變形的一種特性。它與韌性和塑性相反。脆性材料沒有屈服點,有斷裂強度和極限強度,並且二者幾乎一樣。鑄鐵、陶瓷、混凝土及石頭都是脆性材料。與其他許多工程材料相比,脆性材料在拉伸方面的性能較弱,對脆性材料通常採用壓縮試驗進行評定。
2.強度: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永久變形或斷裂的能力.同時,它也可以定義為比例極限、屈服強度、斷裂強度或極限強度。沒有一個確切的單一參數能夠准確定義這個特性。因為金屬的行為隨著應力種類的變化和它應用形式的變化而變化。強度是一個很常用的術語。
3.塑性: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塑性變形發生在金屬材料承受的應力超過彈性極限並且載荷去除之後,此時材料保留了一部分或全部載荷時的變形.
4.硬度:金屬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體壓入的能力
5.韌性:金屬材料抵抗沖擊載荷而不被破壞的能力. 韌性是指金屬材料在拉應力的作用下,在發生斷裂前有一定塑性變形的特性。金、鋁、銅是韌性材料,它們很容易被拉成導線。
6.疲勞強度:材料零件和結構零件對疲勞破壞的抗力
7.彈性 彈性是指金屬材料在外力消失時,能使材料恢復原先尺寸的一種特性。鋼材在到達彈性極限前是彈性的。
8.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應力或壓應力的作用下,材料斷裂前承受一定塑性變形的特性。塑性材料一般使用軋制和鍛造工藝。鋼材既是塑性的也是具有延展性的。
9. 剛性 剛性是金屬材料承受較高應力而沒有發生很大應變的特性。剛性的大小通過測量材料的彈性模量E來評價。
10.屈服點或屈服應力 屈服點或屈服應力是金屬的應力水平,用MPa度量。在屈服點以上,當外來載荷撤除後,金屬的變形仍然存在,金屬材料發生了塑性變形。
『叄』 結構工程中使用鋼材的塑性指標,目前最主要用什麼表示
伸長率。。。。
『肆』 鋼筋的塑性指標通常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建築鋼材的力學性能。鋼材的塑性指標通常用伸長率表示。
『伍』 評價鋼材塑性好壞的指標是什麼
評價鋼材塑性好壞的指標是伸長率、斷面收縮率。
1、伸長率是金屬導體製品的重要機械性能指標,是關系產品優劣和能承受外力大小的重要標志,抗拉強度及伸長率的大小與材料性質、加工方法和熱處理條件有關。以裸電線或裸導體為例進行伸長率試驗。
2、斷面收縮率是衡量材料塑性變形能力的性能指標。採用標准拉伸試樣測試。試樣拉斷時頸縮部位的截面積與原始截面積之差,除以原始截面積之商的百分數即為斷面收縮率。該值愈大說明材料的塑性愈好,對於鍋爐、壓力容器受壓元件及其他重要工程構件的材料必須嚴格控制該值。

塑性:
所謂塑性,是指固體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永久變形,而不破壞其完整性的能力。
它是金屬的一種重要加工性能。
塑性與柔軟性的區別:
塑性反映材料產生永久變形的能力。
柔軟性反映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變形抗力大小)。
『陸』 在工程應用中,鋼材的塑性指標通常用什麼表示
塑性是鋼材在受力破壞前可以經受永久變形的性能。通常用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版率來表示。
1.伸長率權是鋼材受拉發生斷裂時所能承受的永久變形能力,是試件拉斷後標距長度的增量與原標距長度之比,以百分數表示。
2.斷面收縮率是指試件拉斷後縮頸處斷面面積的最大縮減量占原橫斷面面積的百分率。
『柒』 衡量金屬材料塑性好壞的指標有
金屬的塑性可以用長度的伸長(延伸率)和斷面的收縮(斷面收縮率)兩個指標來衡量。
『捌』 什麼是塑性塑性有哪些衡量指標這些指標用什麼符號表示如何測量
概述
[1]對大多數的工程材料,當其應力低於比例極限(彈性極限)時,應力一應變關系是線性的,表現為彈性行為,也就是說,當移走載荷時,其應變也完全消失。而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發生的變形包括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兩部分,塑性變形不可逆。評價金屬材料的塑性指標包括伸長率(延伸率)A 和斷面收縮率Z表示。
由於屈服點和比例極限相差很小,因此在ANSYS程序中,假定它們相同。在應力一應變的曲線中,低於屈服點的叫作彈性部分,超過屈服點的叫作塑性部分,也叫作應變強化部分。塑性分析中考慮了塑性區域的材料特性。
塑性:如果施加的應力小於實際的結果,材料便呈現塑性,不能恢復到初始狀態。也就是說屈服之後的形變是永久性的。
2相關性
既然塑性是不可恢復的,那麼這種問題的就與載入歷史有關,這類非線性問題叫作與路徑相關的或非保守的非線性。
路徑相關性是指對一種給定的邊界條件,可能有多個正確的解—內部的應力,應變分布—存在,為了得到真正正確的結果,我們必須按照系統真正經歷的載入過程載入。
3率相關性
塑性應變的大小可能是載入速度快慢的函數,如果塑性應變的大小與時間有關,這種塑性叫作率無關的塑性,相反,與應變率有關的塑性叫作率相關的塑性。
大多的材料都有某種程度上的率相關性,但在大多數靜力分析所經歷的應變率范圍,兩者的應力-應變曲線差別不大,所以在一般的分析中,我們認為應變是與率無關的。
4工程應力
塑性材料的數據一般以拉伸的應力—應變曲線形式給出。材料數據可能是工程應力(p/A0)與工程應變( dl/l0),也可能是真實應力(P/A)與真實應變(Ln(l/l0) )。
大應變的塑性分析一般採用真實的應力,應變數據而小應變分析一般採用工程的應力、應變數據。
5激活塑性
當材料中的應力超過屈服點時,塑性被激活(也就是說,有塑性應變發生)。而屈服應力本身可能是下列某個參數的函數。
· 溫度
· 應變率
· 以前的應變歷史
· 側限壓力
· 其它參數
在物理中,塑性即范性,與彈性相對。
鋼筋的塑性指標:冷彎性能、延伸率
『玖』 衡量金屬材料強度,塑性及韌性用哪些性能指標各用什麼符號和單位表示
衡量金屬材料的強度指標為:比例極限σp、彈性極限σe、彈性模量E、屈服強度σs、抗拉強度σb、屈強比σs/σb;
衡量金屬材料的塑性指標為:延伸率δ、斷面收縮率ψ;
衡量金屬材料的韌性指標為:沖擊韌性指標:沖擊吸收功Ak;
斷裂韌性指標:斷裂韌度。
『拾』 體現鋼材塑性性能的指標是什麼
常用的塑性指標有: Ø延伸率Ø 斷面收縮率Ø 扭轉數或扭轉角Ø 極限壓縮率Ø 沖擊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