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彩鋼板房 > 手腕橈骨遠端骨折上鋼板後怎麼煅煉

手腕橈骨遠端骨折上鋼板後怎麼煅煉

發布時間:2025-05-02 04:33:24

① 橈骨遠端骨折康復訓練

橈骨遠端骨折的情況是非常多見的,特別是老年婦女群體,也有部分青年患者受到外傷暴力而出現這類的情況。對於橈骨遠端骨折的康復訓練,各位患者也是需要進行鍛煉的,如果不知道如何進行康復訓練,應該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並且持續進行,根據不同的階段進行不同的訓練。

一:要知道什麼是橈骨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非常常見,約占平時的1/10。多見於老年婦女,青壯年發生均為外傷暴力較大者。發生在橈骨遠端2~3cm范圍內。常伴橈腕關節及下尺橈關節的損壞。

二:分類:

1.伸直型(Colles)

最常見,多為間接暴力致傷。1814年由A.Colles詳加描述。跌倒時腕關節處於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著地,暴力集中於橈骨遠端松質骨處而引起。遠端向背側及橈側移位。兒童可為骨骺分離;老年人由於,輕微外力即可造成且常為粉碎,端因嵌壓而短縮。粉碎可累及關節面或合並尺骨莖突撕脫及下尺橈關節脫位。

2.屈曲型(Smith)

較少見,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發生原因與伸直型相反,故又稱反Colles。跌倒時手背著地,遠端向掌側及尺側移位。

3.巴爾通(Barton)

系指橈骨遠端關節面縱斜型,伴有腕關節脫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時手掌或手背著地,暴力向上傳遞,通過近排腕骨的撞擊引起橈骨關節面,在橈骨下端掌側或背側形成一帶關節面軟骨的塊,骨塊常向近側移位,並腕關節脫位或半脫位。

三.臨床表現:

受傷後表現為:腕部腫脹、壓痛明顯,手和腕部活動受限。伸直型有典型的餐叉狀和槍刺樣畸形,尺橈骨莖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試驗陽性。屈曲型畸形與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經有無損傷。

四.診斷:

可行X片檢查以明確診斷:X片可清楚顯示及其類型。伸直型者橈骨遠端向背橈側移位,關節面掌側及尺側傾斜角度變小、消失,甚至反向傾斜。橈骨遠端與近側相嵌插,有的合並尺骨莖突及下尺橈關節分離。屈曲型橈骨遠端向掌側移位。對輕微外力致傷的老年患者應做骨密度檢查,以了解情況。

五.並發症:

1.正中神經損傷;遲發性伸拇肌腱斷裂;不癒合等。

2.涉及關節面易出現創傷性、關節僵硬等;

3.感染:主要見於開放性。與受傷後創口暴露時間長、清創不徹底及軟組織損傷嚴重有關。

六.治療:

1.無移位的骨折

用小夾板或者石膏固定腕關節於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伸直型或屈曲型

多可手法復位成功。伸直型,非粉碎性未累及關節面者,常採用牽抖復位法;老年患者、粉碎、累及關節面者,常採用提按復位法。復位後,保持腕關節掌屈及尺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屈曲型縱向牽引後復位方向相反,復位後,腕關節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後即拍X線片檢查對位情況外,1周左右消腫後需拍片復查,如發生再移位應及時處理。

3.粉碎性

復位困難或復位後不易維持者(如巴爾通),常需手術復位,克氏針、螺絲釘或T形鋼板內固定。

4.合並症處理

畸形連接導致功能障礙者,應手術糾正畸形及內固定。下尺橈關節脫位影響前臂旋轉者,可切除尺骨小頭。合並正中神經損傷,觀察3個月不恢復者,應探查松解神經,並修平突出的骨端。遲發性伸拇肌腱斷裂者,應去除骨贅、修復肌腱。者應給予相應治療,以防止其他嚴重(如股骨頸)合並症的發生。

5.功能鍛煉

固定期間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動鍛煉。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肩關節僵硬。

(一)功能鍛煉基本原則:

須以保持對位促進癒合,以及關節活動功能的恢復防止畸形為前提。樹立戰勝傷殘的信心,調整最佳心裡狀態,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及意義。功能鍛煉從整復後即開始進行鍛煉,且貫穿於全部療程之中。活動的次數及幅度要根據的臨床過程及穩定程度,增加活動的次數應循序漸進,運動幅度應由小到大,持重由輕到重(特別說明:4周後方可開始持重),動作協調,對稱平衡,要避免引起端旋轉、分離、成角的活動及有害剪力。

(二)橈骨遠端功能鍛煉方法:

固定初期,必須知道功能鍛煉的必要性和可能發生的並發症以及並發症的預防辦法,要高度重視。

1.早期(傷後第1天~2周):在復位後即可做2個動作:用力握拳、伸直並張開五指,以鍛煉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活動及鍛煉前臂肌肉的主動收縮。此期做好功能鍛煉對消腫很有幫助!對老年患者應特別強調肩關節活動的重要性,在傷後3天即應進行鍛煉肩關節的前屈、後伸、內收、外旋、環轉活動以防止肩手綜合症的發生。注意觀察指端血運及淺感覺變化,期間注意綁帶的松緊度,過松過緊均需及時找醫生調整以避免移位!!復查X光片。

2.中期(即傷後3~4周):骨痂逐步生成並逐漸成熟,局部腫脹消失,復查X光片見已接近臨床癒合,在早期功能鍛煉的基礎上,開始進行腕關節背伸和橈側偏斜活動,前臂旋轉活動的練習,要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活動度,以免再移位。滿4周時解除夾板(兒童3周即可)。

3.後期(4周以後):後期已達到臨床癒合標准,外固定已解除,要針對病人不同情況進行指導,尤其是腕、肘關節的活動度,對於關節功能有不同程度障礙者,要進行充分的練習,亦可使用中葯外洗舒筋活絡促進康復。此期做好功能鍛煉對防止肌腱粘連很有幫助

② 橈骨遠端骨折康復訓練方法

橈骨遠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腕關節骨折。如果是保守治療的石膏托固定4-6周,拆除之後就可以進行鍛煉。剛開始時可能出現疼痛、腫脹明顯,這是正常的現象。可以局部熱敷理療,最簡單的用熱毛巾敷一敷,然後再進行鍛煉。可以促進粘連的韌帶松解,也可以減輕鍛煉時的疼痛感。鍛煉要持續漸進,要堅持才能有效果,一般固定一周或者一個月,需要鍛煉兩個月才能完全恢復。如果是手術治療,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手術的患者,術後第二天拔出引流管之後,就可以進行腕關節的伸屈鍛煉。因為不存在固定僵硬的問題,這種情況恢復的要好一些。

③ 橈骨遠端骨折,拆鋼板後多久能劇烈運動或者負重

橈骨遠端骨折復位後常規的要外固定4周,拆除固定以後逐漸進行腕關節屈伸鍛煉內。恢復正常體育活容動至少要3個月以後。橈骨遠端骨折多發生在中老年人,和外傷時手掌直接撐地有關,傷後腕部腫脹,可以有明顯畸形。一般盡量採取手法復位。夾板或石膏外固定。骨折完全消失以後,才能做重體力勞動。以復片X檢查結果為准。

④ 左橈骨遠端骨折怎麼辦

左側橈骨遠端骨折,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進行治療:第一、如果是老年人的左側橈骨遠端骨折,大部分可以保守治療。骨折以後要進行手法復位,將骨折斷端對齊對好,再進行夾板和石膏托外固定,一般4-6周,就可以去除外固定,逐漸的進行功能的康復。第二、如果左橈骨遠端骨折是年輕的患者,骨折移位比較明顯,保守治療就效果不好,可能造成日後的創傷性關節炎,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要進行骨折的復位,同時要鋼板內固定,加上外固定,這時4-6周也可以進行功能鍛煉。如果橈骨遠端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並不嚴重,骨折沒有移位,也可以通過保守治療,效果也比較理想。

閱讀全文

與手腕橈骨遠端骨折上鋼板後怎麼煅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焊接冷卻液是什麼做的 瀏覽:15
進口鋼材有什麼特殊性嗎 瀏覽:256
邯鄲不銹鋼加工哪裡有 瀏覽:255
不銹鋼鍋有白色污垢怎麼去除 瀏覽:252
什麼情況下加梁底鋼板 瀏覽:562
不銹鋼鍋有水秀怎麼辦 瀏覽:720
怎麼確認不銹鋼 瀏覽:316
塑膠汽車保險杠模具哪裡有賣 瀏覽:355
角鐵焊接怎麼檢查 瀏覽:963
印度版的鋼鐵俠叫什麼名字 瀏覽:665
模具b8部分是什麼 瀏覽:95
遷安鋼鐵占唐山多少 瀏覽:101
hottoys鋼鐵俠mk7合金出多少貨 瀏覽:218
骨拆鋼板什麼樣 瀏覽:460
怎麼計算鋼材銷售的稅負 瀏覽:141
鋼材skd61多少硬度 瀏覽:462
怎麼分辨鋼鐵還是鑄鐵呢 瀏覽:623
腿拆鋼板多久能正常走路 瀏覽:378
不銹鋼led發光字怎麼報價 瀏覽:335
方管變圓管的正確方法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