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板式支座上下鋼板如何安裝
一般要求支承墊石頂面相對水平誤差不大 於1mm,相鄰兩墩台上支承墊石頂面相對水平誤差不大於3mm。 板式橡膠支座安裝正確與否對支座的 受力狀況和使用壽命有直接的影響,如果支座安放不平整,造成支座局部承壓,則支座在活載作用 下會產生轉動、滑移,甚至脫落。此外,板式橡膠支座安裝時要保持位置准確,橡膠支座的中心要 對准梁體軸線,防止偏心過大而損壞支座。
梁板安放時,必須仔細,使梁 板就位準確與支座密貼,就位不準時,必須吊起重放,不得用撬棍移動梁板。連續端板式橡膠 支座安裝技術要求 ⑴先將支座支承墊石頂平面沖洗干凈、風干。
最後在橡膠支座上面需加蓋一塊比支座平面每邊大5cm的預埋鋼 板,厚度為1cm。 ⑹預埋鋼板上面焊Ф12mmU型錨固鋼筋與連續端Ф28mm防裂主筋焊接牢固,將支承 鋼板視作現澆段梁底模板一部分。
2. 梁板安裝時發現支座墊石不平怎麼調整
採用支墊鋼板調整。
3. 橋梁支座的更換步驟是哪些
1. 搭設支架、施工平台
1) 橋台支座更換利用橋台作為施工平台,對空間不夠部位採用支架措施,以確保施工的安全實施。
2) 對於橋墩支座的更換,採用特製鋼掛架固定於墩身或蓋樑上作為施工平台。
2. 台帽、蓋梁頂面清理
1) 清理台帽或蓋梁頂面沉積的土石塊及砼塊,必要時可採用鋼纖對砼垃圾進行清理。
2) 用鋼絲刷或對台帽或蓋梁頂面進行清潔,保證支座更換時作業面干凈整潔。
3) 清理伸縮縫內沉積的垃圾和雜物,以防止頂升內梁體間互相擠壓。
3. 支座調查與復檢
1) 對要更換的支座部位進行確認和檢查,現場記錄支座位置、編號、病害情況,並拍照記錄,照片應拍攝完整的施工工序即原狀、更換過程及更換完成情況,妥善保存檢查記錄,作為交工文件之一。
2) 復核原支座型號與設計院提供的型號是否一致,並根據支座的設計承載力確定頂升重量及千斤頂的型號和數量。
3) 測量梁底標高,並根據設計圖紙提供的梁底標高進行復核,並將復核情況詳細記錄並妥善保存,作為交工文件之一。
4) 根據測量記錄確定支座墊石頂面標高的調整高度。對於需要將普通支座更換為四氟滑板支座的情況,應根據要更換的四氟滑板支座的型號、高度確定支座墊石改造後的頂面標高,以保證支座更換後橋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4. 千斤頂、百分表安放與設置
1) 千斤頂數量應與每個橋台下的支座數量相同。
2) 布設百分表:為精確測量頂升高度並在梁體頂升過程中控制梁體姿態,需在梁台兩側布設百分表,頂升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記錄百分表讀數。
5. 頂升系統調試
6. 試頂
1) 試頂前的檢查
千斤頂安裝是否垂直牢固;
影響頂升的設施是否已全部拆除;
頂升部分結構與其它結構的連接是否已全部去除。
2) 頂升系統啟動後現場各組人員各就各位,密切觀察橋梁是否有異常狀況出現,設備、儀表是否正常工作,顯示讀數是否在合理范圍內。
3) 控制頂升速度不超過1mm/分鍾,最大頂升高度不超過5mm。
4) 頂升就位後,持荷10分鍾,觀察梁體及設備狀況。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回油、落梁,問題解決後再進行試頂,直至梁體受力及設備運行正常。
5) 頂升就位後,根據控制系統顯示的頂升重量復核支座型號及各支座承受的壓力,如有異常,則應考慮調整支座型號。
6) 試頂正常後,應平穩落梁。
7. 梁體同步頂升
1) 頂升過程中以每頂升2mm為一步,分級頂升,各頂高差嚴格控制在0.5mm范圍內,全程採用位移感測器監測梁體頂升位移情況。實時監測整個千斤頂間位移感測器升量高差,若高差超過控制值時,必須進行適時調整後才進入下一個頂升周期,達到同步頂升的目的。
2) 箱梁二側布設百分表監測箱梁轉動的情況,同時也作為位移感測器的對比驗證數據,箱梁每頂升一級百分表讀數一次。觀測人員隨時根據監測值反饋致控制室,指導操作人員進行操作。
3) 頂升時梁每升高5~6mm,臨時支撐加墊一塊鋼板。
4) 同步頂升高度為可拆除既有支座和安裝新支座所需的工作空間,約為10~15mm。
5) 頂升到位後將梁體由千斤頂轉落至臨時支撐上。
8. 支座更換
1) 用鐵勾或人工取出舊支座,如舊支座已與墊石粘結而較難取出可用鋼纖、鐵錘敲擊松動後取出。取出舊支座前應拍照記錄其缺陷狀況。
2) 用人工配合鋼絲刷清潔支座墊石表面,如有支座下鋼板,則應打磨去除鐵銹。
3) 測量墊石頂面標高,如頂不平整,則用環氧砂漿抹平。墊石頂面如需加高,則應採用環氧砂漿加高至設計標高並抹平;墊石頂面如需降低,則應鋼纖鑿除部分砼至設計標高並用環氧砂漿抹平。支座墊石頂面高程允許偏差不超過±2mm,頂面四角高差不超過1mm,軸線偏位不超過5mm。
4) 在支承墊石上根據設計圖紙標出支座位置中心線,同時在橡膠支座上也標出十字交叉中心線,將橡膠支座安放在墊石上,使支座的中心線與墩台的設計位置中心線重合,支座就位準確。
5) 所有支座更換完畢後,再對安裝的新支座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項指標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9. 落梁
1) 落梁前在梁體兩側的橋台或橋墩擋塊與梁體間加塞木板,防止落梁時梁體發生水平位移。
2) 開啟同步頂升系統,平穩降落梁體。
3) 梁體就位後檢查支座上下鋼板與墊石、梁底之間的密貼情況,應盡量保證支座上下面全部密貼。如果支座出現偏心受壓、不均勻支承或脫空的現象,則應重新頂升梁體,並在支座下鋼板下加設抄墊鋼板進行微調(厚度規格為1mm~3mm),直至支座上下面全部密貼。
4) 支座檢查合格後拆除千斤頂、臨時支承鋼板等頂升設備。
5) 取出梁體與擋板間木板,清理施工廢物及垃圾。
4. 豪沃後鋼板膠座更換方法
具體更換方法如下:
1、採用專用千斤頂將梁體頂升,同墩要做到同步,並且按照受力計算要求單墩最大起頂位移不得超過5mm。
2、為滿足其頂後梁體在千斤頂(亦為臨時支座)上能自由伸縮,千斤頂面上須設有可供滑動的四氟板,但應該監測該墩橫向位移,如果發現位移量過大應做橫向限位處理。
3、視橡膠支座支座頂起情況,如果上鋼板能夠與下鋼板脫離取出,則將上鋼板取出並將上部梁底部混凝土鑿除,並將上鋼板矯正,用結構膠將上鋼板與梁底部空隙填補。
4、如果上鋼板不能與下鋼板脫離取出,則將支座墊石鑿除,將支座下鋼板降低取出,將上鋼板取出,鑿除梁底部}昆凝土以矯正上鋼板,用結構膠將上鋼板與梁底部空隙填補。
5、處理過程及完成後通過百分表觀察梁體位移的變化及反彈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