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518-2008 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
下面的是一般企業驗收標准:
000014術語和定義
3.1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
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是連續生產線上將冷軋鋼帶熱軋酸洗鋼帶浸入鋅含量(質量分數)不低於98%的鍍液中,經熱浸鍍獲得的鍍鋅鋼板及鋼帶。
3.2正常鋅花鍍層
鋅層在正常凝固過程中,鋅晶粒自由長大形成的具有明顯鋅花形貌的鍍層。
3.3小鋅花鍍層
鋅層在凝固過程中,鋅晶粒被人為限制,形成盡可能細小的鋅花鍍層。
3.4無鋅花鍍層
通過調整鍍液化學成分所得到的,不具有目視可見的鋅花形貌,表面均勻一致的鍍層。
3.5鋅鐵合金鍍層
對通過鍍鋅槽液後的鋼帶進行熱處理,使整個鍍層生成鋅與鐵的合金層,這種鍍層外觀呈暗灰色,沒有金屬光澤,在劇烈成型過程中易於粉化,適用於除一般的清洗外,不用進一步處理即可直接塗漆的鍍層。
3.6差厚鍍層
對鍍鋅鋼板的兩面,要求具有不同鋅層重量的鍍層。
000015分類和代號內容
4.1基板的種類及代號按表1的規定
表1
基板種類
代號
冷軋卷板
熱軋酸洗卷板
H
4.2鍍層種類及鍍層重量的分類和代號
雙面等厚度鍍層種類及鍍層重量的分類和代號按表2的規定
本標准中所涉及的鍍層量均指雙面等厚鍍層,以雙面鍍層重量和來標注。
示例:AZ100,表示鋼板正反兩面鍍層量均為50,單位為g/m2。
4.3鍍層的表面結構和表面處理的種類和代號如表2的規定。
表2
鍍鋅層
鋅鐵合金鍍層
鍍層重量/(g/m2)(雙面)
代號
鍍層重量/(g/m2)(雙面)
代號
(60)
(Z60)
(40)
(ZF40)
80
Z80
60
ZF60
100
Z100
80
ZF80
120
Z120
100
ZF100
150
Z150
120
ZF120
180
Z180
150
ZF150
200
Z200
(180)
(ZF180)
220
Z220
250
Z250
275
Z275
350
Z350
450
Z450
600
Z600
註:差厚鍍層可按表2所列鍍層重量之半分別表示上、下表面不同的鍍層重量,如:Z40/90或ZF30/50。低鋅層重量表面外觀可能不同於高鋅層重量表面外觀。
4.4鋅層表面結構的分類和代號按表3的規定。
表3
表面結構
代號
不光整
光整
正常鋅花
N
NS
小鋅花
M
MS
無鋅花
F
FS
鋅鐵合金
ZF
ZFS
4.5表面處理的分類及代號按表4規定。
表4
表面處理
符號
鈍化
C
塗油
O
漆封
L
磷化
P
不處理
U
其中,表面處理的幾種情況分別為:
a) 鈍化(C)——可減少產品表面在潮濕的貯運條件下產生銹蝕(白銹)。
b) 塗油(CO)——鉻酸鈍化處理後再塗油將進一步減少潮濕存貯條件下的銹蝕。
c) 漆封(L)——通過塗覆一層有機塗層膜,可提供防腐蝕性能特別是耐指紋特性,在成型時亦可改善潤滑性,並可作為後續塗層的粘附底層。
d) 磷化(P)——此種表面處理可減少產品表面產生黑銹。
e) 不處理(U)——這種情況下鋼板及鋼帶表面極易產生黑銹。
4.6熱鍍鋅鋼板在設計圖紙中的表示方法
熱鍍鋅鋼板0.3 / Z(或ZF)100
含義如下:
熱鍍鋅鋼板 ——表示材料材質;
0.3 ——表示材料基板厚度;
Z100——鍍鋅,雙面鍍層重量和100g/m2;
ZF100——鋅鐵合金,雙面鍍層重量和100g/m2;
000016尺寸、外形、表面質量、重量及允許偏差
5.1 熱鍍鋅鋼板及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
公稱寬度(H)
公稱厚度(t)
0.25<t≤0.4
0.4<t≤0.6
0.6<t≤0.8
0.8<t≤1.0
1.0<t≤1.2
600<H≤1200
±0.03
±0.04
±0.05
±0.06
±0.07
1200<H≤1500
±0.04
±0.05
±0.06
±0.07
±0.08
1500<H≤1800
—
±0.06
±0.06
±0.07
±0.08
5.2 熱鍍鋅鋼板及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按表6的規定。
表6
公稱寬度
寬度允許偏差
A級精度
B級精度
600~<1200
+5
0
+2
0
1200~1500
+6
0
+2
0
1500以上
+7
0
+3
0
5.3 表面質量
5.3.1 鋼帶表面應光滑平整,鋅花均勻,不應有漏鍍、鍍層脫落、裂紋等影響用戶使用的缺陷。
5.3.2 鋼帶表面質量級別按表7的規定
表7
5.4 外形
對熱鍍鋅鋼帶外形要求主要包括脫方度、鐮刀彎、波浪度(平整度)
5.5 脫方度
鋼板的脫方度不得超過鋼板公稱寬度的1%。鋼板的脫方度是鋼板的寬邊在軋制方向邊部的垂直投影長度,或測量鋼板對角線長度之差的一半。
5.3.3 鐮刀彎
5.3.3.1 鋼帶的鐮刀彎是指側邊與連接測量部分兩端點的直線之間的最大距離,它在產品呈凹形的一側測量如圖1所示。
5.3.3.2 鋼帶鐮刀彎的測量部位是在距頭尾大於5m處。
5.3.4 波浪度
5.3.4.1 鋼帶的波浪度是指將鋼板自由的放在平台上沒得的鋼板下表面和平台間的最大距離,如圖2所示。
5.3.4.2 可以在距鋼帶頭尾不小於5m處任意截取2000mm長度的試樣進行測試,要求波浪度≤3mm。
5.3 鋼板通常按理論重量交貨,也可按實際重量交貨,理論重量計算方法見附錄A。鋼帶通常按實際重量交貨。
000017技術要求
6.1 化學成分
鋼板及鋼帶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應符合GB/T 2518-2008的規定。
6.2 力學性能及工藝性能
鋼板及鋼帶的力學性能及工藝性能按表8的規定。
表8
級別代號
特徵
FA
允許有小劃痕、小輥印、小腐蝕點、小鋅粒、小的鉻酸鈍化缺陷
FB
不得有腐蝕點,但在小范圍內允許存在小劃痕、小輥印、鋅流波痕、輕微的鉻酸鈍化缺陷,另一面至少要達到FA表面。
FC
較好一面須必須對缺陷進一步限制,即不能影響塗漆後的外觀質量,鍍層均勻,另一面至少要達到FB表面。
屈服強度Mpa
不大於
抗拉強度Mpa
斷後伸長率(Lm=80mm b=20mm)%不小於
厚度mm
<0.7
≥0.7
300
270~420
24
26
注1:對於拉伸成型類或經過壓花,拉深,彎曲,拉拔等預變形工藝的板材,厚度<0.7mm,斷後伸長率不小於20%,厚度≥0.7mm,斷後伸長率不小於23%。
注2:當屈服現象不明顯時採用RP0.2,否則採用ReL;
注3:拉伸試驗試樣為橫向試樣。
6.3 拉伸應變痕
為避免沖壓成形時形成拉伸應變痕,生產時一般需要進行平整。
產品放置一段時間後,由於時效的影響,其屈服強度上升,斷後伸長率下降,且加工成形時較易產生拉伸應變痕,建議盡早使用。為減少這種影響,應使用05或06級鋼板及鋼帶,保證其在製造後6個月內使用時不出現拉伸應變痕。
6.4鍍層重量
6.4.1推薦的公稱鍍層重量列於表9中,如無特殊要求,公稱鍍層重量均指100/100g/m2 (Z 100)。
表9
6.4.2鍍層質量允許偏差應符合GB/T 2518-2004的規定。
6.5 鍍層附著性
鋼板及鋼帶進行鍍層0T彎曲試驗的。彎曲180°後,試樣外表面不得出現鍍層剝落,但距試樣邊部5mm范圍內的鍍層剝落是允許的。
6.6 表面質量
6.6.1一般要求
a) 鋼板及鋼帶表面不應有漏鍍、鍍層脫落、裂紋等影響用戶使用的缺陷;
b) 鋼卷表面要求無油,同時要求無大劃傷,無大凹花和無摺痕等表面缺陷;
c) 鍍層表面結晶均勻、鋅花大小一致、板面平整光潔,無污漬,無切邊毛刺,無明顯凹凸變形及劃傷,允許局部帶有沖壓油跡;允許最大劃傷尺寸0.2mm×15mm,允許最大凹凸尺寸φ1.5mm;箱體發泡時發生漏泡,後板粘泡麵積小於25mm×50mm可用塑料板(不可使用金屬刀具)進行表面清潔;後板在箱體預裝和總裝時,發生後板磨花發黑,允許摩擦發黑總面積不超過5mm×20mm(允許單點最大發黑面積不超過5mm×10mm),摩擦發黑處不超出邊部12mm;
d) 冰箱背板製件表面要求覆膜保護,膜上貼小標示(說明此膜為保護膜,為保護產品外觀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傷。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保留它或揭掉它)。若保護膜破損嚴重(破損面積小於20mm×20mm不超過三處;破損總面積不超過20mm×60mm),要求產品出廠前揭掉保護膜(請注意貼在保護膜上產品條形碼和電路圖銘牌等標識應轉貼至冰箱後板)。
6.6.2對於鋼帶,由於沒有機會切除帶缺陷部分,所以允許帶缺陷交貨,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過每卷總長度的5%。
6.6.3對於鋼板及鋼帶表面耐鹽霧腐蝕試驗按照GB/T10125中性鹽霧試驗要求進行24h鹽霧試驗,表面無白銹和試樣小於40%面積變黑,進行96h鹽霧試驗,無紅銹。
6.6.4表面張力
對於冰箱製作背板用熱鍍鋅鋼板要求塗耐指紋膜。為使耐指紋鍍鋅背板與泡料緊密粘合,熱鍍鋅合金鋼板製造商必須使用較高表面自由能的耐指紋試劑(達到38達因以上)。用達因筆測定熱鍍鋅合金鋼板表面張力。
000018技術要求
4.1化學成分試驗
試驗方法:按GB/T 4336試驗方法進行;
取樣:按GB/T 222要求進行取樣。
4.2力學性能及工藝性能
按GB/T 2975要求進行取樣,試驗方法見GB/T 228。
4.3鍍層重量試驗
試驗方法:按GB/T1839進行;
取樣:3個樣片1個樣本,如圖3所示,試樣位置距邊部不小於50mm,直徑為44mm~65mm的圓形或邊長45mm~60mm的正方形。
4.4鍍層附著性試驗
試驗方法:按GB/T 232進行;
取樣:按GB/T 2795進行。
4.5表面質量
鋼板及鋼帶的表面質量用肉眼檢查。
按照GB/T10125中性鹽霧試驗要求進行。
4.6表面張力的測定
試驗方法:按GB/T14216要求進行;
取樣:3個為1組。
4.7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應採用高於要求公差1個數量級的量具進行測量。
❷ 鋼材加工中的鐮刀彎是什麼意思
鐮刀彎: 鋼板(或鋼帶)的長度方向在水平面上向一邊彎曲
❸ 請問:GB/T 709-2006鋼板和鋼帶的厚度正負偏差。有朋友知道請回。急!急!急!
按厚度偏差種類分 N類偏差:正偏差和負偏差相等; A類偏差:按公稱厚度規定負偏差; B類偏差:固定負偏差為0.3 mm; C類偏差:固定負偏差為零,按公稱厚度規定正偏差。 尺寸 5.1 鋼板和鋼帶的尺寸范圍 單軋鋼板公稱厚度 3 mm~400 mm。 單軋鋼板公稱寬度 600 mm~4800 mm; 鋼板公稱長度 2000 mm~20000 mm;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公稱厚度 0.8 mm~25.4 mm;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公稱寬度 600 mm~2200 mm; 縱切鋼帶公稱寬度 120 mm~900 mm。 5.2 鋼板和鋼帶推薦的公稱尺寸 5.2.1 單軋鋼板的公稱厚度在5.1所規定范圍內,厚度小於30 mm的鋼板按0.5 mm倍數的任何尺寸;厚度不小於30 mm的鋼板按1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2 單軋鋼板的公稱寬度在5.1所規定范圍內,按10 mm或50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3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公稱厚度在5.1所規定范圍內,按0.1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4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公稱寬度在5.1所規定范圍內,按10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5 鋼板的長度在5.1規定范圍內,按50 mm或100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6 根據需方要求,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以供應推薦公稱尺寸以外的其他尺寸的鋼板和鋼帶。 6 尺寸允許偏差 對不切頭尾的不切邊鋼帶檢查厚度、寬度時,兩端不考核的總長度L為: L(m) = 90/公稱厚度(mm) 但兩端最大總長度不得大於20 m。 6.1 厚度允許偏差 6.1.1 單軋鋼板厚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N類)的規定。 6.1.2 根據需方要求,並在合同中註明偏差類別,可以供應公差值與表1規定公差值相等的其他偏差類別的單軋鋼板,如表2~表4規定的A類、B類和C類偏差;也可以供應公差值與表1規定公差值相等的限制正偏差的單軋鋼板,正負偏差由供需雙方協商規定。 6.1.3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厚度偏差應符合表5的規定。需方要求按較高厚度精度供貨時應在合同中註明,未註明的按普通精度供貨。根據需方要求,可以在表5規定的公差范圍內調整鋼帶的正負偏差。 6.2 寬度允許偏差 6.2.1 切邊單軋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的規定。 6.2.2 不切邊單軋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由供需雙方協商。 6.2.3 不切邊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的規定。 6.2.4 切邊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的規定。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以供應較高寬度精度的鋼帶。 6.2.5 縱切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9的規定。 6.3 長度允許偏差 6.3.1 單軋鋼板長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0的規定。 6.3.2 連軋鋼板長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1的規定。 7 外形 7.1 不平度 7.1.1 單軋鋼板按下列兩類鋼,分別規定鋼板不平度。 鋼類L:規定的最低屈服強度值≤460 MPa,未經淬火或淬火加回火處理的鋼板: 鋼類H:規定的最低屈服強度值>460 MPa~700 MPa,以及所有淬火或淬火加回火的鋼板。 7.1.1.1 單軋鋼板的不平度按表12的規定。 7.1.1.2 如測量時直尺(線)與鋼板接觸點之間距離小於1000 mm,則不平度最大允許值應符合以下要求:對鋼類L,為接觸點間距離(300 mm~1000 mm)的1%;對鋼類H,為接觸點間距離(300 mm~1000 mm)的1.5%。但兩者均不得超過表12的規定。 7.1.2 連軋鋼板的不平度按表13的規定。 7.1.3 如用戶對鋼帶的不平度有要求,在用戶開卷設備能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供需雙方可以協商規定,並在合同中註明。 7.2 鐮刀彎及切斜(脫方) 鋼板的鐮刀彎及切斜應受限制,應保證鋼板訂貨尺寸的矩形。 7.2.1 鐮刀彎 7.2.1.1 單軋鋼板的鐮刀彎應不大於實際長度的0.2%。 7.2.1.2 鋼帶(包括縱切鋼帶)和連軋鋼板的鐮刀彎按表14的規定。對不切頭尾的不切邊鋼帶檢查鐮刀彎時,兩端不考核的總長度按第6章檢查不切頭尾的不切邊鋼帶的厚度、寬度兩端不考核總長的規定。 7.2.2 切斜 鋼板的切斜應不大於實際寬度的1%。 7.3 塔形 7.3.1 鋼帶應牢固地成卷。鋼帶卷的一側塔形高度不得超過表15的規定。 8 尺寸測量 8.1 厚度 切邊鋼帶(包括連軋鋼板)在距縱邊不小於25 mm處測量;不切邊鋼帶(包括連軋鋼板)在距縱邊不小於40 mm處測量。切邊單軋鋼板在距邊部(縱邊和橫邊)不小於25 mm處測量;不切邊單軋鋼板的測量部位由供需雙方協議。 8.2 寬度 寬度應在垂直於鋼板或鋼帶中心線的方位測量。 8.3 長度 鋼板內最大矩形的長度。 8.4 不平度 將鋼板自由地放在平面上,除鋼板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壓力。 用一根長度為1000 mm或2000 mm的直尺,在距單軋鋼板縱邊至少25mm和距橫邊至少為200 mm區域內的任何方向,測量鋼板上表面與直尺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1所示)。 測量連軋鋼板下表面與平面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2所示)。 8.5 鐮刀彎 鋼板或鋼帶的凹形側邊與連接測量部分兩端點直線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3所示)。 8.6 切斜 鋼板的橫邊在縱邊上的垂直投影(如圖4所示)。 9 重量 鋼板按理論或實際重量交貨,鋼帶按實際重量交貨。 9.1 鋼板按理論重量交貨時,理論計重採用公稱尺寸,碳鋼密度為7.85g/cm3,其他鋼種按相應標准規定。 9.2 當鋼板的厚度允許偏差為限定負偏差或正偏差時,理論計重所採用的厚度為允許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9.3 鋼板理論計重的計算方法按表16的規定。 9.4 數值修約方法 數值修約方法按GB/T 8170的規定。
❹ 熱軋鋼板的公差標准
標准編號:GB/T 709-2006
標准名稱: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標准狀態:現行
實施日期:2007-2-1
頒布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內容簡介:本標准規定了熱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技術條件。本標准適用於軋制寬度不小於600mm的單張軋制、鋼帶及其剪切鋼板和縱切鋼帶。
標准編號:GB 11251-1989
標准名稱: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
標准狀態:現行
實施日期:1990-1-1
頒布部門:國家技術監督局
內容簡介:本標准規定了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的尺寸外形、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等。本標准適用於厚度大於4~30mm的合金結構鋼熱軋鋼板。
鋼板和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 公稱厚度(mm) 厚度公差(mm) 切片後寬度方向厚度偏差(mm) 切片後軋制方向厚度偏差(mm) >1.5-2.6 ±0.10 ≤0.05 ≤0.05 >2.6-3.0 ±0.12 ≤0.05 ≤0.05 >3.0-4.0 -0.17~+0.12 ≤0.05 ≤0.05 1.3 鋼板的不平度不得大於12mm。不平度測量單位長度為1000mm.1.4 鋼板和鋼帶的鐮刀彎每2米不得大於4mm。1.5 鋼板和鋼帶的寬度公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寬度允許偏差(mm) 厚度范圍(mm) >2.0-2.8 >2.8-3.5 切邊 0~+3 0~+5 不切邊 +20(目標值+10) 1.6 鋼卷頭尾溢出邊應不大於40mm,中部溢出邊、塔形高度應不大於30mm.1.7 每卷鋼卷重量應為5-25噸。
詳細標准數據對照表 表4.1熱軋鋼帶的尺寸規格 鋼帶公稱厚度/mm 1.2,1.4,1.5,1.8,2.0,2.5,2.8,3.0,3.2,3.5,3.8,4.0,4.5,5.0,5.5,6.0,6.5,7.0,8.0,10.0,11.0,13.0,14.0,15.0,16.0,18.0,19.0,20.0,22.0.25.0 鋼帶公稱寬度/mm 600,650,700,800,850,90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
,1400,1450,1500,1550,1600,1700,1800,1900 表4.2熱軋鋼板的理論質量 厚度/mm 理論質量/(kg/m²) 厚度/mm 理論質量/(kg/m²) 厚度/mm 理論質量/(kg/m²) 0.35 2.748 6 47.10 48 376.80 0.50 3.925 7 54.95 50 392.50 0.55 4.318 8 62.80 52 408.20 0.60 4.710 9 70.65 55 431.75 0.65 5.103 10 78.50 60 471.00 0.70 5.495 11 86.35 65 510.25 0.75 5.888 12 94.20 70 549.50 0.80 6.280 13 102.05 75 588.75 0.90 7.065 14 109.90 80 628.00 1.0 7.850 15 117.75 85 667.25 1.2 9.420 16 125.60 90 706.50 1.3 10.205 17 133.45 95 745.75 1.4 10.990 18 141.30 100 785.oo 1.5 11.775 19 149.15 105 824.25 1.6 12.560 20 157.00 110 863.50 1.8 14.130 21 164.85 120 942.00 2.0 15.700 22 172.70 125 981.25 2.2 17.270 25 196.25 130 1020.50 2.5 19.625 26 204.10 140 1099.00 2.8 21.980 28 219.80 150 1177.50 3.0 23.550 30 235.50 160 1256.00 3.2 25.120 32 251.20 165 1295.25 3.5 27.475 34 266.90 170 1334.50 3.8 29.830 36 282.60 180 1413.00 3.9 30.615 38 298.80 185 1452.25 4.0 31.400 40 314.00 190 1491.50 4.5 35.325 42 329.70 195 1530.75 5 39.25 45 353.25 200 1570.00 表4.3切邊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 公稱厚度/mm ≤4 >4~16 >16~60 >60 寬度/mm ≤800 >800 ≤1500 >1500 所有寬度 所有寬度 寬度允許偏差/mm +6 +10 +10 +15 +30 +35 表4.4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 切邊鋼帶 不切邊鋼帶 鋼帶寬度/mm 寬度允許偏差/mm 鋼帶寬度/mm 寬度允許偏差/mm 680~1000 +5 ≤1000 +20 >1000 +10 >1800 +30 表4.5縱剪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 公稱寬度/mm 在下列厚度時的寬度允許偏差/mm ≤4.0 >4.0~6.0 >6.0~8.0 >8.0 ≤160 ±0.5 ±0.8 ±1.0 ±1.2 >160~250 ±0.5 ±1.0 ±1.2 土1.4 >250~600 ±1.0 ±1.0 ±1.2 ±1.4 表4.6熱軋鋼板的長度允許偏差 公稱厚度/mm ≤4 >4~16 >16~60 >60 鋼板長度/mm ≤1500 >1500 ≤2000 >2000
~6000 >6000 ≤2000 >2000
~6000 >6000 所有長度 長度允許偏差/mm +10 +15 +10 +25 +30 +15 +30 +40 +50 表4.7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外形 鋼板的平面度 鋼帶的鐮刀彎 公稱厚度/mm ≤1.5 >1.5~4 >4~10 >10~25 >25 每m不得大於3mm 平面度/(mm/m) 15 12 10 8 7 註:表中規定的平面度只適用於屈服點下限值不超過460MPa的鋼板,屈服點超過的以及進行調質的鋼板,其平面度最大值為表內規定的1.5倍。
❺ 熱軋板的熱軋板
標准:中國
分類和代號:
按邊緣狀態分:切邊Q不切邊BQ
按軋制精度分:較高精度A普通精度B
定義
鋼板是平板狀,矩形的,可直接軋制或由寬鋼帶剪切而成。
鋼帶是指成卷交貨,寬度不小於或等於600mm的寬鋼帶。 鋼板尺寸應符合表《熱軋鋼板的尺寸規格(摘自GB/T709-1988)》的規定。
鋼帶尺寸應符合表《熱軋鋼帶的尺寸規格(摘自GB/T709-1988)》的規定。
鋼板寬度也可為50mm或10mm倍數的任何尺寸。
鋼板長度為100mm或50mm倍數的任何尺寸,但寬度小於等於4mm鋼板的最小長度不得小於1.2m,厚度大於4mm鋼板的最小長度不得小於2m。
根據需要要求,厚度小於30mm的鋼板,厚度間隔可為0.5mm。
根據需要要求,經供需雙方協商,可以供應其他尺寸的鋼板和鋼帶。
熱軋鋼板的尺寸規格(摘自GB/T709-1988)
厚度/mm 寬度/m
厚度/mm
寬度/m
0.50、0.55、0.60
0.6~1.0
16.0、17.0、18.0
1.0~2.8
0.65、0.70、0.75
0.6~1.0
19.0、20.0、21.0
1.0~2.8
0.80、0.90
0.6~1.0
22.0、25.0
1.0~2.8
1.0
0.6~1.0
26、28、30、32
1.25~3.6
1.2、1.3、1.4
0.6~1.25
34、36、38、40
1.25~3.6
1.5、1.6、1.8
0.6~1.5
42、45、48
1.25~3.8
2.0、2.2
0.6~1.7
50、52、55
1.25~3.8
2.5、2.8
0.6~1.8
60、65、70
1.25~3.8
3.0、3.2、3.5
0.6~1.8
75、80、85
1.25~3.8
3.8、3.9
0.6~1.8
90、95、100
1.25~3.8
4.0、4.5、5.0
0.7~1.8
105、110、120
1.25~3.8
6.0、7.0
0.7~2.0
125、130、140
1.25~3.8
8.0、9.0、10.0
0.7~2.5
150、160、165
1.25~3.8
11.0、12.0
1.0~2.5
170、180、185
1.25~3.8
13.0、14.0、15.0
1.0~2.8
190、195、200
1.25~3.8
註:1. 本表適用於寬度≥600mm,厚度為0.35 ~ 250mm的熱軋鋼板。
2. 鋼板厚度系列:0.6、0.65、0.7、0.75、0.8、0.85、0.9、0.95、1.0、1.1、1.25、1.4、1.42、1.5、1.6、1.7、1.8、1.9、2.0、2.0、2.2、2.3、2.4、2.5、2.6、2.7、2.8、2.9、3.0、3.2、3.4、3.6、3.8mm。
3. 鋼板長度:1.2 ~ 12m。
熱軋鋼帶的尺寸規格(摘自GB/T709-1988)
鋼板公稱厚度1.2、1.4、1.5、1.8、2.0、2.5、2.8、3.0、3.2、3.5、3.8、4.0、4.5、5.0、5.5、6.0、6.5、
/mm
7.0、8.0、10.0、11.0、13.0、14.0、15.0、16.0、18.0、19.0、20.0、22.0、25.0
鋼帶公稱寬度
600、650、700、800、850、90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
/mm
1400、1450、1500、1550、1600、1700、1800、1900
註:本表適用於寬度1.2 ~ 25mm的熱軋鋼帶,也適用於由寬鋼帶縱剪的窄鋼帶。
常用規格:
常見厚度:0.8、1.0、1.2、1.5、1.8、2.0、2.35、2.45、2.50、2.70、2.75、2.8、2.9、2.95、3.0、3.25、3.3、3.5、3.75、3.8、3.9、3.95、4、4.25、4.5、4.7、4.75、5、5.5、5.75、6、6.75、7、7.5、7.75、8、8.75、9、9.5、9.75、10、10.5、11、11.5、12
寬度:1000/1219/1250/1500/1600/1800/2000/2200/2500
長度:2000/2438/2500/3000/6000/8000/卷
非常用寬度:300~3000mm;非常用厚度:600~12000mm
外形
鋼板不平度不大大於下表規定
公稱厚度 測量單位長度
不平度
1.5
>1.5 ~ 4
>4 ?~ 10
>10 ~ 25
>25
1000
15
12
10
8
7
註:表中規定的不平度只適用於屈服點下限不超過460N/mm2的鋼板,屈服點超過的以及進行調質的鋼板,其不平度的最大值為表中規定的1.5倍。
鋼帶的鐮刀彎每米不得大於3mm。
切邊鋼板應切成直角,切斜和鐮刀位不得使鋼板長度和寬度小於公稱尺寸,並須保證訂貨公稱尺寸的最小矩形。
鋼帶應捲成卷。
重量:
鋼板和鋼帶按實際重量或理論重量交貨。理論重量計算鋼的秘密,碳素鋼為7.85g/cm3。其他鋼種按相應標準的規定。
W=7.85 X 厚度x長度x寬度 。 熱軋鋼板含碳量可比冷軋鋼板略高些。在成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密度是一樣的。但如果成份相差懸殊,如不銹鋼不論冷軋、熱軋鋼板密度都在7.9g/cm3左右。具體還要看成份,熱軋鋼板只是延展性更好,鋼材同樣受到壓力作用。
熱軋鋼板分為結構鋼、低碳鋼、焊瓶鋼,接著再根據各種鋼材查找你所需要的鋼材,在查特定的鋼材的密度和成分 。
熱軋鋼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軋板硬度高,加工相對困難些,但是不易變形,強度較高。
熱軋鋼板強度相對較低,表面質量差點(有氧化光潔度低),但塑性好,一般為中厚板,冷軋板:強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潔度高、一般為薄板,可以作為沖壓用板。
熱軋鋼板和冷軋鋼板的生產工藝不同。熱軋鋼板是在高溫下軋制而成,冷軋是在常溫下軋制。一般來說,冷軋鋼板具有更好的強度,熱軋鋼板具有更好的延性。冷軋的一般厚度比較小,熱軋的可以有較大的厚度。冷軋鋼板的表面質量、外觀、尺寸精度均優於熱軋板,且其產品厚度可軋薄至0.18mm左右,因此比較受歡迎。對於產品的驗收,可以請專業人士進行。
熱軋鋼板,機械性能遠不及冷加工,也次於鍛造加工,但有較好的韌性和延展性。
冷軋鋼板由於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韌性低,但能達到較好的屈強比,用來冷彎彈簧片等零件,同時由於屈服點較靠近抗拉強度,所以使用過程中對危險沒有預見性,在載荷超過許用載荷時容易發生事故。
1) 冷板採用冷扎加工表面無氧化皮,質量好。熱軋鋼板採用熱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熱軋鋼板韌性和表面平整性差,價格較低,而冷軋板的伸展性好,有韌性,但是價格較貴。
3)軋制分為冷軋和熱軋鋼板,以再結晶溫度為區分點。
4) 冷軋:冷軋一般用於生產帶材,其軋速較高。
熱軋鋼板:熱軋的溫度與鍛造的溫度
5)不電鍍的熱扎鋼板表面成黑褐色,不電鍍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電鍍後可從表面的光滑程度來區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於熱扎鋼板。
❻ 市場上有的熱軋板的規格
熱軋板,即熱軋鋼板和鋼帶,俗稱熱板,通常也會把軋寫成扎字,如熱扎板,但都是指的同一種熱軋板。指寬度大於或等於600mm,厚度為0.35-200mm的鋼板和厚度為1.2-25mm的鋼帶。尺寸規格:鋼板寬度也可為50mm或10mm倍數的任何尺寸。鋼板長度為100mm或50mm倍數的任何尺寸,但厚度小於等於4mm鋼板的最小長度不得小於1.2m,厚度大於4mm鋼板的最小長度不得小於2m。根據需要要求,厚度小於30mm的鋼板,厚度間隔可為0.5mm。根據需要要求,經供需雙方協商,可以供應其他尺寸的鋼板和鋼帶。註:1. 本表適用於厚度≥600mm,厚度為0.35 ~ 200mm的熱軋鋼板。2. 鋼板厚度系列:0.6、0.65、0.7、0.75、0.8、0.85、0.9、0.95、1.0、1.1、1.25、1.4、1.42、1.5、1.6、1.7、1.8、1.9、2.0、2.0、2.2、2.3、2.4、2.5、2.6、2.7、2.8、2.9、3.0、3.2、3.4、3.6、3.8mm。3. 鋼板長度:1.2 ~ 12m。熱軋鋼帶的尺寸規格鋼板公稱厚度 1.2、1.4、1.5、1.8、2.0、2.5、2.8、3.0、3.2、3.5、3.8、4.0、4.5、5.0、5.5、6.0、6.5、/mm7.0、8.0、10.0、11.0、13.0、14.0、15.0、16.0、18.0、19.0、20.0、22.0、25.0鋼帶公稱寬度600、650、700、800、850、90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 /mm1400、1450、1500、1550、1600、1700、1800、1900註:本表適用於寬度1.2 ~ 25mm的熱軋鋼帶,也適用於由寬鋼帶縱剪的窄鋼帶。常用規格:常見厚度:0.8、1.0、1.2、1.5、1.8、2.0、2.35、2.45、2.50、2.70、2.75、2.8、2.9、2.95、3.0、3.25、3.3、3.5、3.75、3.8、3.9、3.95、4、4.25、4.5、4.7、4.75、5、5.5、5.75、6、6.75、7、7.5、7.75、8、8.75、9、9.5、9.75、10、10.5、11、11.5、12寬度:1000/1219/1250/1500/1600/1800/2000/2200/2500長度:2000/2438/2500/3000/6000/8000/卷非常用寬度:300~3000mm;非常用厚度:600~12000mm註:表中規定的不平度只適用於屈服點下限不超過460N/mm2的鋼板,屈服點超過的以及進行調質的鋼板,其不平度的最大值為表中規定的1.5倍。鋼帶的鐮刀彎每米不得大於3mm。切邊鋼板應切成直角,切斜和鐮刀位不得使鋼板長度和寬度小於公稱尺寸,並須保證訂貨公稱尺寸的最小矩形。鋼帶應捲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