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師實行縣管校聘,那麼編制老師與合同制老師有何區別
我們在學校里一般看到的老師其實分為兩種,一種為編制老師,一種為合同制老師,簡單點來說,編制老師就成為事業單位正式工作人員,但是合同制老師一般是因為學校里緊急缺人手,臨時僱傭的老師,其實就相當於一個企業雇了一個員工而已。雖然都為老師,但這二者卻有很大差別。具體如下。
01.就業難易程度差異
這難易程度其實就已經很顯而易見了。誰都有工作經歷,要進入一個企業容易。但是要進入一個事業單位,卻要經過重重阻礙,意味著要在很多人當中出類拔萃。所以也就是說,要想成為合同制老師,其實這並不難。但是要想成為一個編制老師,那就必須要經過自己實打實的努力了,關鍵是還不一定能成功,因為這事兒有實力也有運氣。
04.發展前途不同
編制老師與國土老師在學校里的發展其實也是大不相同的。對於合同制老師來說,他們基本上是無法參與職稱評定和晉升的,而且就算是能參與職稱工資和獎金也是不計入工資之內的,所以在這一方面來說,職稱評定這東西對於合同制老師來說幾乎無用。
但是對於編制老師來說不同,有了固定年限的編制老師,經過自己的努力,評定職稱或晉升以後,那麼工資也會水漲船高,身份地位自然也不同。
B. 縣管校聘是什麼意思針對的是考試考上的在編教師嗎還是聘任制教師
「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實行「縣管校聘」管理重大改革後,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將不會再有一輩子都在某學校工作。
「縣管校聘」改革的緣由是為了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縣管校聘」,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名詞。它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也就是說,實行「縣管校聘」管理重大改革後,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將不會再有一輩子都在某學校工作這樣的事情了。
好處
與終身教職制度對應的,是教師同行評價制度,即由教師同行評價教師的教育能力與貢獻。這是促進教師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必須實行的評價制度。對於這一評價制度,也有很多人覺得如果由教師自己評價自己,不會認真負責,而其實,這一評價制度是通過激發教師的教育榮譽和學術榮譽來認真對待評價。
推進縣管校聘,必須推行教師同行評價,因為離開了這一評價體系,教師在不同學校的表現,就難以得到客觀評價,而在進行交流輪換時,交流輪換也可能變為對某些不聽話、領導不喜歡的教師的「發配」或者淘汰,而不是形成具有長效機制的輪換制度。
C. 縣管校聘能解決縣域義務教育均衡嗎
作為一個老教師,對上面所進行的一些教改措施及教育禁規,「三味」一直是能理解並支持的!
可是,唯獨這個「縣管校聘」,我一直持懷疑態度。我真想不明白:「縣管校聘」怎麼就可以讓優秀師資在本縣域內「流動」起來,而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呢?
大家覺得呢?
我是農村王姐的生活,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D. 吉林省2020年中小學教師縣管校騁能全面實施嗎
吉林省2020年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能全面實施嗎?現在是。
E. 廣東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是真的嗎
今天,廣東省教育廳、省編辦、省財政廳和省人社廳聯合出台《關於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意見》將於今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對象范圍為公辦中小學在編在崗教職員。
為緩解教師編制緊張,《意見》明確,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機構編制、財政部門加強公辦中小學臨聘教師管理,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統一標准、統一招聘、統籌調配臨聘教師,所需人員經費由本級財政核撥,確保臨聘教師與公辦教師同工同酬。學校應與臨聘教師簽訂勞動合同。嚴禁「有編不補」,嚴禁中小學自行招聘臨聘教師。
《意見》提出,進一步健全中小學崗位設置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國家、省制定的中小學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控制標准和縣域內中小學編制總量,由縣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核定縣域內中小學專業技術高、中、初級崗位總量,實行總量控制。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學校規模、班額、師資結構、承擔教育教學改革和任務需要等情況,將崗位具體分配到各學校,結合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情況及時動態調整,並報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F. 縣管校聘,真的會有教師被教育局撤職嗎
會有的。
如果本校教師違法亂紀,有教育局局務會議討論決定,符合解聘條件的,進行解聘並報人事局備案。學校沒有解聘教師的權利,學校只能上報老師違紀事實,最後有教育局拍板。當然,教育局是不能無緣無故解聘教師的,即使是縣管校聘落選的教師。
學校有權力調動沒有責任心的教師的。如果該教師業務能力不強,沒有上進心,工作不負責任,學校有權利向教育局申請調走該老師,再有教體局安排到其它鄉鎮。
「縣管校聘」是基於現行的教師「校管校聘」而提出,教師由「校管」走向「縣管」,一字之差,體現的是教師管理體制的重大變革。
「縣管」要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職能分工,依法履行對中小學教師的公開招聘、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調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職能。「校聘」則要求學校依法與教師簽訂聘用合同,負責教師的使用和日常管理。
(6)金安區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方擴展閱讀:
「縣管校聘」管理體制的價值體現:
1、根本上說,「縣管校聘」成為推進縣域內教師交流輪崗的制度保障。促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學條件是基礎,師資配置是關鍵,而師資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是推動教師的交流輪崗。
2、從學校層面看,由於擔心教師參加交流輪崗影響學校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部分學校對教師交流輪崗,特別是對骨幹教師交流輪崗持謹慎態度.
3、從教師層面看,實施教師「縣管校聘」後,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主導教師交流輪崗,淡化了教師身份管理與教師校籍,使教師交流輪崗不受所屬學校的限制,利於對編制核定、崗位設置、職務(職稱)晉升、聘用管理、業績考核、培養培訓、評優表彰進行統籌考慮。
4、「縣管校聘」也有助於化解縣域內教師資源配置矛盾。現行的教師「校管校聘」的做法,使教師身份界定較為清晰,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較強,但在統籌縣域內教師資源方面存在明顯欠缺。
5、從教師編制看,在縣域范圍內有的學校超編,有的學校則嚴重缺編,學科教師的配備需求在不同學校間也存在較大差異,但在「校管校聘」的管理模式下,不同學校間的教師配備缺乏統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縣管校聘」是教師管理體制重大變革
G. 公辦學校實行縣管校聘,那麼編制是不是快要取消了
編制沒有取消,還是歸政府管,財政支出還是政府撥款,縣管校聘的重點是把老師從固定學校改為按照縣的安排流動到縣所在的各個學校,促進縣區內的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縣管校聘並不是新鮮事物,在全國各地實際上已經推行過一段時間了,從推行的效果看,其實並不是在取消教師編制,也跟編制的縮減無關,更多的是在教育公平方面做努力。
而且,裡面可能還有有一些“黑幕”存在。比如部分長期“不流動”的教師,沒有調整過,始終就在某個學校任教,是否就跟縣管校聘的精神不符,那麼誰來監督這種情況?分配調整是怎麼分配,是領導說了算,還是老師主動申請,對於落後地區,教育發展差的,如果沒有教師原意去,那怎麼辦?誰來安排,怎麼安排教師?
從目的上看,“縣管校聘”是好的,促進地區義務教育的發展確實非常重要,但是要如何實現,還需要在實踐中探索著前進……
H. 在縣管校聘中落聘的教師,還能重新考編制嗎
可以重新考的。只不過重新考的話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等到下一年統一考,並且還要學校重新有招聘需求才可以重新考,當然了如果想要考其他編制的話就要看當地招聘通告了,如果有需求那麼只要自身達到招聘要求了就可以去考。
一.每個地方政策不一樣
一般來說地方招聘的頻率大概是一年一招,也可以說是一年一考,只要是有編制的老師每年大概都要經歷一次‘縣管校聘’,如果考上了那麼就可以繼續教書,如果沒有考上的話那麼就要看自己是否願意繼續教書了,如果不願意教書那麼就只能打包走人了。
實際上在我看來“縣管校聘”這個辦法非常不錯,可以讓那些不作為的老師避免浪費資源,同時讓老師們也可以積極的去競爭並且努力學習來提高自己,這樣既可以提升教學質量也可以讓老師這個群體的總體質量得以上升。
另外落榜的老師“遭遇”實際上也挺好的,可以去偏遠地區支教,再者老師這個職業本來就是教書育人的,這可是一項偉大的職業和工作,作為老師都要有這個覺悟不能因為想要好生活才去努力,我們應該抱著為祖國教育事業奠基的目的去好好教育學生。
I. 縣管校聘來了,有多少優秀的年輕人會選擇當中小學教師
先說一下什麼是縣管校聘,"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為啥男教師那麼少?曬一下有著10年教齡的鄉村教師月收入,大家心裡就能明白一些了。
為啥深圳一些中小學能招來博士,為啥鄉村教師缺少男教師,為啥城鄉教育差別較大,一個縣管校聘就能讓教育均衡嗎?縣管校聘,真的可以讓優秀的年輕人在中小學堅守嗎?
能促使中小學教師前進的動力有兩個:追求幸福的力量(教師漲工資)和逃避痛苦的力量(縣管校聘)?讓優秀的教師享受應有的待遇(希望如此),讓不優秀的教師“發配”到更遠的鄉村(合適嗎)。
總之,希望縣管校聘能讓學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