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拉壓剛度計算公式,抗彎剛度計算公式分別是什麼謝謝!
拉壓剛度的計算公式是K=EI;
抗彎剛度的計算公式是D=ET*3.
1、抗彎強度=彈性模量x截面慣性矩。
2、是指物體抵抗其彎曲變形的能力。
3、抗彎剛度現多用於材料力學和混凝土理論中。以材料的彈性模量與被彎構件橫截面繞其中性軸的慣性昌盯滲矩的乘積來表示材料抵抗彎曲變形的能力。剛度是指材料或結構在受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結構彈性變形難易程度的表徵。材料的剛度通常用彈性模量E來衡量。
一、材料的抗彎剛度計算,實際上就是對材料製成的構件進行變形(即撓度)控制的依據,計算方法的由來,應該是從材料的性能特徵中得到的:
1、第一個特性決定材料的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當材料的抗拉強度決定構件的承載力時,因其延伸率很大,而表現出延性破壞特徵,反之即為脆性破壞。如抗彎適筋梁和超筋梁,大小偏心受壓。
2、第二個是材料的離散性較大的特性決定了為了滿足相同的安全度,就需要更大的強度富裕(平均強度與設計強度之比),這一點在七四規范中反應在安全系數K中(抗彎 1.4,抗壓,抗剪是 1.55),新規范在公式中已經不見,但可從背景材料的統計回歸上找到由來;
3、第三個特性即材料的蠕變性能是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條件之一,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合理設計的材料結構能按設計者的意圖調節其內力。帶裂縫工作的構件其塑性鉸不是一點而是一個區域。
4、第四個特性在結構的概念設計中,有一條很重要,是在罕遇地震時,結構不存在強度的富裕而只有抵抗變形能力的好壞之分,即結構都要進入塑性變形階段(或彈塑性階段)。設計時,讓塑性鉸出現在什麼地方;讓多少構件適量破壞以吸收地震輸入能量,而地震之後又耐脊容易修復;
5、第五個特性是根據這個思路,就不難理解抗震規范中的許多要求了。比如說,短柱有典型的剪切破壞特徵,配箍率和軸壓比直接影響到柱的延性。框支剪力牆結構因變形過於集中而影響到抗震性能,轉換板結構剛度突變最大,在高烈度區盡量少用,這也是抗彎剛度計算方法的由來。
二、式中:
1、E是彈性模量,即產生單位應變時所需的應力,不同材料彈性模量不同,可以從材料手冊上查得
2、I是材料橫截面對彎曲中性軸的慣性矩,各常規型鋼慣性矩也則畢可以從材料手冊上查得,《石油化工設備設計便查手冊》中也可查到。
三、剛度計算公式:
1、一個結構的剛度(k)是指彈性體抵抗變形拉伸的能力。
2、計算公式:k=P/δ
3、P是作用於結構的恆力,δ是由於力而產生的形變。剛度的國際單位是牛頓每米(N/m)。
Ⅱ 如何計算出型材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型材的抗彎強度設計值計算方法
一、梁的靜力計算概況
1、單跨梁形式: 簡支梁
2、荷載受力形式: 簡支梁中間受集中載荷
3、計算模型基本參數:長 L =6 M
4、集中力廳信備:標准值Pk=Pg+Pq =40+40=80 KN 設計值Pd=Pg*γG+Pq*γQ =40*1.2+40*1.4=104 KN
二、選擇受荷截面
1、截面類型: 工字鋼:I40c
2、截面特性: Ix= 23850cm4 Wx= 1190cm3 Sx= 711.2cm3 G= 80.1kg/m
翼緣厚度 tf= 16.5mm 腹板厚度 tw= 14.5mm
工字鋼抗彎強度計算
1、材質:Q235
2、x軸塑性發展系數γx:1.05
3、梁的撓度控制 〔v〕:L/250
工字鋼抗彎強度計算方法
四、內力計算結果
1、支座反力 RA = RB =52 KN
2、支座反力 RB = Pd / 2 =52 KN
3、最大彎矩 Mmax = Pd * L / 4 =156 KN.M
五、強度及剛度驗算結果
1、彎曲正應力σmax = Mmax / (γx * Wx)=124.85 N/mm2
2、A處剪應力扮毀 τA = RA * Sx / (Ix * tw)=10.69 N/mm2
3、B處剪應力 τB = RB * Sx / (Ix * tw)=10.69 N/mm2
4、最大撓度 fmax = Pk * L ^ 3 / 48 * 1 / ( E * I )=7.33 mm
5、相對撓度 v = fmax / L =1/ 818.8
彎曲正應力 σmax= 124.85 N/mm2 < 抗彎設計值 f : 205 N/mm2 ok! 支座最大剪應力τmax= 10.69 N/mm2 < 抗剪設計值 fv : 125 N/坦斗mm2 ok! 跨中撓度相對值 v=L/ 818.8 < 撓度控制值 〔v〕:L/ 250
Ⅲ 抗彎強度公式計算
三點測試抗彎公式:R=(3F*L)/(2b*h*h)
F—破壞載荷
L—跨距
b—寬度
h—厚度
一般採用三點抗彎測試或四點測試方法評測。其中四點測試要兩個載入力,比較復雜;三點測試最常用。其值與承受的最大壓力成正比。抗彎強度(彎曲強度)bendingstrength。
指材料在彎曲負荷作用下破裂或達到規定彎矩時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此應力為彎曲時的最大正應力,以MPa(兆帕)為單位。它反映了材料抗彎曲的能力,用來衡量材料的彎曲性能。
橫力彎曲時,彎矩M隨截面位置變化,一般情況下,最大正應力σmax發生於彎矩最大的截面上,且離中性軸最遠處。
(3)鋁型材方管抗彎強度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強度表現:
桿件在受彎時其斷面的上部是受壓區,而下面是受拉區.以矩形勻質斷面為例,受壓、受拉區的最外沿的強度就叫做彎曲強度。它與彎矩成正比與斷面模數成反比。
可由下公式表示:σ=KM/W 其中K為安全系數,M為彎矩,W就是斷面模數,不同的斷面就有不同的斷面模數可在材料力學手冊中查到。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測試方法及國家標准。如塑料彎曲性能的測定的為GB/T 9341-2008,硬質橡膠彎曲強度的測定的為GB1696-2001,工程陶瓷高溫彎曲強度的試驗方法為GBT14390-1993,天然飾面石彎曲強度試驗方法為GBT9966.2-2001等等。
Ⅳ 抗折彎強度公式
正確的公式是:抗折強度fcf=FL/(bhh)
試中 f--抗折強度(MPa);
F-- 受抗折時的破壞荷載(N);
L--兩支點間的距離(mm);
b--試件截面寬度(mm);
h--試件截面高度(mm);
(4)鋁型材方管抗彎強度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抗折強度是指材料單位面積承受彎矩時的極限折斷應力。又稱抗彎強度、斷裂模量。
耐火泥料或陶瓷材料受到彎曲負荷的作用而破壞時的極限應力。用破壞彎曲力矩(牛·米)與折斷處的截面阻臘配力矩(扮返立方厘米)之比值表示,單位為帕。
試驗在通用萬能材料試驗機上進行。試件為高(10~16)毫米×120毫米的圓柱體或10毫米X 10毫米X120毫米的長方柱體。
Ⅳ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板抗彎強度計算公式:鋼板強度校核公式是:σmax= Mmax / Wz ≤ [σ] 4x 壁厚 x(邊長-壁厚)x7.85 其中,邊長和壁厚都以毫米為單位,直接把數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為每米方管材的抗彎強度。
Ⅵ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是怎麼得出的
R=(3F*L)/(2b*h*h)公式由來:抗彎強度測試分為三點彎曲和四點彎曲。每個點要5個數回據以上(標准要答10個數據)平均結果。
抗彎強度測試在英制Instron1195萬能材料試驗機上進行。用作測試的試條為3×4×35(mm*mm*mm)。
採用三點彎曲法測量,跨距為30mm,載入速率為0.5mm/min。每個數據測試5根試條,然後取平均值。
強度表現:
桿件在受彎時其斷面的上部是受壓區,而下面是受拉區.以矩形勻質斷面為例,受壓、受拉區的最外沿的強度就叫做彎曲強度。它與彎矩成正比與斷面模數成反比。
可由下公式表示:σ=KM/W 其中K為安全系數,M為彎矩,W就是斷面模數,不同的斷面就有不同的斷面模數可在材料力學手冊中查到。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測試方法及國家標准。如塑料彎曲性能的測定的為GB/T 9341-2008,硬質橡膠彎曲強度的測定的為GB1696-2001,工程陶瓷高溫彎曲強度的試驗方法為GBT14390-1993,天然飾面石彎曲強度試驗方法為GBT9966.2-2001等等。
Ⅶ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
鋼材的抗彎強度公式:1.單向彎曲:(Mx)/(rx)(Wx)≤f2.雙向彎曲:(消仔Mx)/(rx)(Wx)+(My)/(ry)(Wy)拿虧汪≤f式中:空告Mx、My——繞x軸和y軸的彎矩;(該題屬於單向軸)Wx、Wy——繞x軸和y軸的凈截面抵抗矩;rx、ry——截面...
Ⅷ 抗彎強度的計算公式
抗彎強度的計算公式:R=(3F*L)/(2b*h*h),F是指破壞載荷,L是指跨距,b是指寬度,h是指厚度。抗彎強度是指材料抵抗彎曲不斷裂的能力,主要用於考察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強度。
Ⅸ 鋼管的抗彎強度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R=(3F*L)/(2b*h*h)
F—破壞載荷
L—跨距
b—寬度
h—厚度
螺旋鋼管的規格要求應在進出口貿易合同中列明。一般應包括標準的牌號(種類代號 )、鋼筋的公稱直徑、公稱重量(質量)、規定長度及上述指標的允差值等各項。我國標准推薦公稱直徑為8、10、12、16、20、40mm的螺旋鋼管系列。
供貨長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種。我國出口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6~12m,日本產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3.5~10m。
(9)鋁型材方管抗彎強度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鋼管長度
A、通常長度(又稱非定尺長度):凡長度在標准規定的長度范圍內而且無固定長度要求的,均稱為通常長度。例如結構管標准規定:熱軋(擠壓、擴)鋼管3000mm~12000mm;冷拔(軋)鋼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長度: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腔罩帆度范圍內,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長度尺寸。但實際操作中都切出絕對定尺長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標准中對定尺長度規定了允許的正偏差值。
以結構管標准為:
生產定尺長度管比通常長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較大,伍雹生產企業提出加價要求是合理的。加價幅度各企業不盡一悶拍致,一般為基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
Ⅹ 方管的承載力計算
^豎向承載力簡單計算:P=(4*n*Pi^2*E*I)/[(L/2)^2]。
計算壓應力,就是豎向壓力作用在方管的橫截面上所產內生的壓應力。容這個比較簡單,就是壓力(單位N)除以方管橫截面面積(單位m平方)。只要壓應力小於材料的許用應力即可。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群樁基礎,由於承台、樁、土相互作用,其基樁的承載力和沉降性狀往往與相同地質條件下設置方法相同的單樁有顯著差別,這種現象稱為群樁效應。群樁基礎的承載力並不常等於各單樁承載力之和。
群樁效應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群樁的側阻力、群樁的端阻力、承台土反力、樁頂荷載分布、群樁的破壞模式、群樁的沉降及其隨荷載的變化。
(10)鋁型材方管抗彎強度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方管工藝分類
方管按生產工藝分:熱軋無縫方管、冷拔無縫方管、擠壓無縫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為:
1、按工藝分——電弧焊方管、電阻焊方管(高頻、低頻)、氣焊方管、爐焊方管
2、按焊縫分——直縫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斷面形狀分類
方管按斷面形狀分類:
1、簡單斷面方管——方形方管、矩形方管
2、復雜斷面方管——花形方管、開口形方管、波紋形方管、異型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