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管焊管 > 鑄鋼焊縫為什麼會產生冷裂紋

鑄鋼焊縫為什麼會產生冷裂紋

發布時間:2023-02-22 04:09:07

A. 焊接冷裂紋產生的原因

問題一:產生冷裂紋的因素有哪些 冷裂紋產生的原因是:
(1)焊縫中的氫在結晶過程中要向熱影響區擴散、聚集。
(2)如果被焊材料的淬透性較大,則焊後冷卻下來時,在熱影響區形成馬氏體組織,其性脆而硬。
(3)焊接時的殘余應力。
這三個因素(氫、淬硬組織和應力)的綜合作用,就會導致冷裂紋的產生。氫在金屬里的擴散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冷裂紋產生的時間也不同。有的在焊後冷卻過程中產生,有的甚至放置一段時間後才產生,故又稱為延遲裂紋。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有:
(l)焊前預熱和焊後緩冷。
(2)採用減少氫的工藝措施。
(3)合理選用焊接材料。
(4)採用適當的工藝參數。
(5)選用合理的裝焊順序。
(6)進行焊後熱處理。

問題二:冷裂紋的產生原因 金屬材料焊接產生裂紋的原因,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1、就是焊縫組織冷卻過程中收縮產生的應力超過了熔池金屬的抗拉強度 2、焊縫表面結晶過程中,由於析出低熔點共晶物,脆性較大,焊縫收縮過程產生裂紋 預防措施: 1、坡口制備,必須嚴格按照WPS要求,有時候為了彌補工人的失誤,把坡口間隙調整到很大,顯然,這樣的坡口待焊接完一層後,由於面積過大,熱量散失很快,凝固速度很快,容易產生裂紋 2、預熱,嚴格按照WPS要求,溫度比較低及厚板環境下,熱量散失也很快,必要的預熱是需要的 3、焊材匹配,盡量選用同母材強度匹配的焊接材料; 4、焊材烘烤,嚴格按照公司焊接材料管理制度要求進行烘烤,避免潮濕狀態下的H致裂紋 5、打磨去除表面的裂紋,不得試圖用熔合的方式去除裂紋 6、焊接到一定厚度時應使用錘擊的方式部分消除應力,防止最終應力過大導致裂紋產生 個人總結,不全面。。。個人以為夠用了。。。

問題三:焊接時冷裂紋和熱裂紋的產生 1、冷裂紋
冷裂紋的特徵
多出現在焊道與母材熔合線附近的熱影響區中,多為穿晶裂紋。
冷裂紋無氧化色彩。
冷裂紋發生於碳鋼或合金鋼,高的含碳量和合金含量。
冷裂紋具有延遲性質,主要是延遲裂紋。
冷裂紋產生原因
焊接接頭(焊縫和熱影響區及熔合區)的淬火傾向嚴重,產生淬火組織,導致接頭性能脆化。
焊接接頭含氫量較高,並聚集在焊接缺陷處形成大量氫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壓力,使接頭脆化;磷含量過高同樣產生冷裂紋。
存在較大的拉應力。因氫的擴散需要時間,所以冷裂紋在焊後需延遲一段時間才出現。由於是氫所誘發的,也叫氫致裂紋。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
選用鹼性焊條或焊劑,減少焊縫金屬中氫的含量,提高焊縫金屬塑性。
焊條焊劑要烘乾,焊縫坡口及附近母材要去油、水、除銹,減少氫的來源。
工件焊前預熱,焊後緩冷(大部分材料的溫度可查表),可降低焊後冷卻速度,避免產生淬硬組織,並可減少焊接殘余應力。
採取減小焊接應力的工藝措施,如對稱焊,小線能量的多層多道焊等,焊後進行清除應力的退火處理。
焊後立即進行去氫(後熱)處理,加熱到250℃,保溫2~6h,使焊縫金屬中的散氫逸出金屬表面。
2、熱裂紋(又稱結晶裂紋)
熱裂紋的特徵
熱裂紋可發生在焊縫區或熱影響區,沿焊縫長度方向分布。
熱裂紋的微觀特徵是沿晶界開裂,所以又稱晶間裂紋。因熱裂紋在高溫下形成,
有氧化色彩。
焊後立即可見。
熱裂紋產生原因。
焊縫金屬的晶界上存在低熔點共晶體(含硫、磷、銅等雜質)。
接頭中存在拉應力。
防止措施
選用適宜的焊接材料,嚴格控制有害雜質碳、硫、磷的含量。Fe和FeS易形成低熔點共晶,其熔點為988℃,很容易產生熱裂紋。
嚴格控制焊縫截面形狀,避免突高,扁平圓弧過渡。
縮小結晶溫度范圍,改善焊縫組織,細化焊縫晶粒,提高塑性減少偏析。
確定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減緩焊縫的冷卻速度,以減小焊接應力。如採用小線能量,焊前預熱,合理的焊縫布置等。

問題四:簡述焊接熱裂紋和焊接冷裂紋的形成機理 並比較它們各自的特點。 1)熱裂紋。在焊接過程中,焊縫和熱影響區金屬冷卻到固相線附近的高溫區產生的焊接裂紋就是熱裂紋。
?形成:由於被焊接的材料大多數都是合金,而合金凝固自開始到最終結束,是在一定的溫度區間內進行的,這是熱裂紋產生的基本原因。焊縫中的許多雜質的凝固溫度都低於焊縫金屬的凝固溫度,這樣首先凝固的焊縫金屬把低熔點的雜質推擠到凝固結晶的晶粒邊界,形成了一層液體薄膜,又因為焊接時熔池的冷卻速度很大,焊縫金屬在冷卻的過程中發生收縮,使焊縫金屬內部產生拉應力,拉應力把凝固的焊縫金屬沿晶粒邊界拉開,又沒有足夠的液體金屬補充時,就會形成微小的裂紋,隨著溫度的繼續下降,拉應力增大,裂紋不斷擴大。當焊縫金屬中含有較多的低熔點雜質時,焊縫金屬極易產生裂紋。母材和焊接材料中含有的有害雜質,特別是硫元素,它是引起鋼材焊縫金屬中發生凝固裂紋的最主要元素。另外,鋼材中含碳量較高時,有利於硫在晶界處富集,因而也是促進形成凝固裂紋的原因,所以採用含碳量低的焊接材料有利於防止凝固裂紋的產生。
?熱裂紋的特徵:斷口呈藍黑色,即金屬在高溫被氧化的顏色,有時在熱裂紋里流入熔渣的跡象。再者,弧坑裂紋多為熱裂紋。
2)冷裂紋。冷裂紋指焊接接頭冷卻到較低溫度時產生的焊接裂紋。
?冷裂紋產生的原因:鋼材的淬火傾向,殘余應力,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的擴散氫含量。其中氫的作用是形成冷裂紋的重要因素。當焊縫和熱影響區的含量較高時,焊縫中的氫在結晶過程中向熱影響區擴散,當這些氫不能逸出時,就聚集在離熔合線不遠的熱影響區中;如果被焊材料的淬火傾向較大,焊後冷卻下來,在熱影響區可能形成馬氏體組織,該種組織脆而硬;在加上焊後的焊接殘余應力,在上述幾種因素的作用下,導致了冷裂紋的產生。
?冷裂紋與熱裂紋的主要區別就是:冷裂紋在較低的溫度下形成,一般在200-300℃以下形成;冷裂紋不是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而是在焊後延續一定的時間後才產生,如果鋼的焊接接頭冷卻到濕溫後並在一定的時間(幾小時、幾天、甚至十幾天以後)才出現的冷裂紋稱為延遲裂紋;冷裂紋多在焊接熱影響區內產生,如沿應力集中的焊縫根部形成的冷裂紋稱為焊根裂紋。沿應力集中的焊趾處形成的冷裂紋稱為焊趾裂紋。在靠近堆焊焊道的熱影響區內所形成的裂紋稱為焊道下裂紋。冷裂紋有時也在焊縫金屬內發生。一般焊縫金屬的橫向裂紋多為冷裂紋。冷裂紋與熱裂紋相比,冷裂紋的斷口無氧化色。

問題五:什麼叫焊接冷裂紋 冷裂紋又稱氫致裂紋,主要發生在焊接熱影響區淬硬區,有事也發生在焊縫金屬內部。冷裂紋一般在冷卻到環境溫度下產生,有的則在焊後幾天或幾十天才出現,所以亦稱延遲裂紋。
產生的原因:1淬硬組織。
2.氫。 3.拘束應力。
控制措施:1.焊材用低氫焊條。
2.預熱。
3.消氫。
4.焊後熱處理。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問題六:焊接缺陷(裂紋)概念 、形成缺陷原因、解決措施!!!(字越多越好、越詳細越好!) 5分 1、產生裂紋的概念:
焊縫裂紋是焊接過程中或焊接完成後在焊接區域中出現的金屬局部破裂的表現。
焊縫金屬從熔化狀態到冷卻凝固的過程經過熱膨脹與冷收縮變化,有較大的冷收縮應力存在,而且顯微組織也有從高溫到低溫的相變過程而產生組織應力,更加上母材非焊接部位處於冷固態狀況,與焊接部位存在很大的溫差,從而產生熱應力等等,這些應力的共同作用一旦超過了材料的屈服極限,材料將發生塑性變形,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則導致開裂。裂紋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焊接接頭的強度,並且焊縫裂紋的尖端也成為承載後的應力集中點,成為結構斷裂的起源。
裂紋可能發生在焊縫金屬內部或外部,或者在焊縫附近的母材熱影響區內,或者位於母材與焊縫交界處等等。根據焊接裂紋產生的時間和溫度的不同,可以把裂紋分為以下幾類:
a.熱裂紋(又稱結晶裂紋):
產生於焊縫形成後的冷卻結晶過程中,主要發生在晶界上,金相學中稱為沿晶裂紋,其位置多在焊縫金屬的中心和電弧焊的起弧與熄弧的弧坑處,呈縱向或橫向輻射狀,嚴重時能貫穿到表面和熱影響區。熱裂紋的成因與焊接時產生的偏析、冷熱不均以及焊條(填充金屬)或母材中的硫含量過高有關。
b.冷裂紋:
焊接完成後冷卻到低溫或室溫時出現的裂紋,或者焊接完成後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的裂紋(這種冷裂紋稱為延遲裂紋,特別是諸如14MnMoVg、18MnMoNbg、14MnMoNbB等合金鋼種容易產生此類延遲裂紋,也稱之為延遲裂紋敏感性鋼)。冷裂紋多出現在焊道與母材熔合線附近的熱影響區中,其取向多與熔合線平行,但也有與焊道軸線呈縱向或橫向的冷裂紋。冷裂紋多為穿晶裂紋(裂紋穿過晶界進入晶粒),其成因與焊道熱影響區的低塑性組織承受不了冷卻時體積變化及組織轉變產生的應力而開裂,或者焊縫中的氫原子相互結合形成分子狀態進入金屬的細微孔隙中時將造成很大的壓應力連同焊接應力的共同作用導致開裂(稱為氫脆裂紋),以及焊條(填充金屬)或母材中的磷含量過高等因素有關。
c.再熱裂紋:
焊接完成後,如果在一定溫度范圍耿對焊件再次加熱(例如為消除焊接應力而採取的熱處理或者其他加熱過程,以及返修補焊等)時有可能產生的裂紋,多發生在焊結過熱區,屬於沿晶裂紋,其成因與顯微組織變化產生的應變有關。
2、產生裂紋的原因:
(1)焊件含有過高的碳、錳等合金元素。
(2)焊條品質不良或潮濕。
(3)焊縫拘束應力過大。
(4)母條材質含硫過高不適於焊接。
(5)施工准備不足。
(6)母材厚度較大,冷卻過速。
(7)電流太強。
(8)首道焊道不足抵抗收縮應力。
3、解決措施:
(1)使用低氫系焊條。
(2)使用適宜焊條,並注意乾燥。
(3)改良結構設計,注意焊接順序,焊接後進行熱處理。
(4)避免使用不良鋼材。
(5)焊接時需考慮預熱或後熱。
(6)預熱母材,焊後緩冷。
(7)使用適當電流。
(8)首道焊接之焊著金屬須充分抵抗收縮應力。

問題七:焊接熱、冷裂紋各有哪些基本特點? 熱裂紋:沿晶開裂,一般發生在近焊縫或焊縫區。有氧化色彩,五金屬光澤。主要分為結晶裂紋,高溫液化裂紋和多變化裂紋三類。
冷裂紋:有時穿晶開裂有時沿晶開裂,一般發生在焊接熱恭響區的熔合區或物理化學不均勻的氫聚集的局部地帶。冷裂紋是具有金屬光澤的脆性斷口。主要分為延遲裂紋,淬硬脆化裂紋和低塑性脆化裂紋三類。

問題八:熱裂紋和冷裂紋產生的原因 1)熱裂紋的特徵
熱裂紋常發生在焊縫區,在焊縫結晶過程中產生的叫結晶裂紋,也有發生在熱影響區中,在加熱到過熱溫度時,晶間低熔點雜質發生熔化,產生裂紋,叫液化裂紋。
特徵:沿晶界開裂(故又稱晶間裂紋),斷口表面有氧化色。
(2)熱裂紋產生原因:
① 晶間存在液態間層
焊縫:存在低熔點雜質偏析 } 形成液態間層

熱影響區:過熱區晶界存在低熔點雜質
② 存在焊接拉應力
(3)熱裂紋的防止措施:
冶金因素
} 熱裂紋
拉應力
① 限制鋼材和焊材的低熔點雜質,如S、P含量。
② 控制焊接規范,適當提高焊縫成形系數(即焊道的寬度與計算厚度之比)棗焊縫成形系數太小,易形成中心線偏析,易產生熱裂紋。
③ 調整焊縫化學成分,避免低熔點共晶物;縮小結晶溫度范圍,改善焊縫組織,細化焊縫晶粒,提高塑性,減少偏析。
④ 減少焊接拉應力
⑤ 操作上填滿弧坑
4.3.2.2 冷裂紋
(1)冷裂紋的形態和特徵
焊縫區和熱影響區都可能產生冷裂紋,常見冷裂紋形態有三種,如圖6-2-17
冷裂紋形態 { 焊道下裂紋:在焊道下的熱影響區內形成的焊接冷裂紋,常平行於熔合線發展
焊指裂紋:沿應力集中的焊址處形成的冷裂紋,在熱影響內擴展
焊根裂紋:沿應力集中的焊縫根部所形成的冷裂紋,向焊縫或熱影響發展
圖5-2-17 焊接冷裂紋
a-焊道下裂紋; b-焊趾裂紋;c-焊根裂紋
特徵:無分支、穿晶開裂、斷口表面無氧化色。
最主要、最常見的冷裂紋為延遲裂紋(即在焊後延遲一段時間才發生的裂紋-------因為氫是最活躍的誘發因素,而氫在金屬中擴散、聚集和誘發裂紋需要一定的時間)。
(2)延遲裂紋的產生原因
① 焊接接頭存在淬硬組織,性能脆化。
② 擴散氫含量較高,使接頭性能脆化,並聚集在焊接缺陷處形成大量氫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壓力。(氫是誘發延遲裂紋的最活躍因素,故有人將延遲裂紋又稱氫致裂紋)
③ 存在較大的焊接拉應力
(3)防止延遲裂紋的措施
① 選用鹼性焊條,減少焊縫金屬中氫含量、提高焊縫金屬塑性
② 減少氫來源棗焊材要烘乾,接頭要清潔(無油、無銹、無水)
③ 避免產生淬硬組織棗焊前預熱、焊後緩冷(可以降低焊後冷卻速度)
④ 降低焊接應力棗採用合理的工藝規范,焊後熱處理等
⑤ 焊後立即進行消氫處理(即加熱到250℃,保溫2~6左右,使焊縫金屬中的擴散氫逸出金屬表面)。

問題九:冷裂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產生原因
① 焊接接頭存在淬硬組織,性能脆化。
② 擴散氫含量較高,使接頭性能脆化,並聚集在焊接缺陷處形成大量氫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壓力。(氫是誘發延遲裂紋的最活躍因素,故有人將延遲裂紋又稱氫致裂紋)
③ 存在較大的焊接拉應力

B. 焊接時冷裂紋和熱裂紋是怎樣產生的

1、冷裂紋
冷裂紋的特徵
多出現在焊道與母材熔合線附近的熱影響區中,多為穿晶裂紋。
冷裂紋無氧化色彩。
冷裂紋發生於碳鋼或合金鋼,高的含碳量和合金含量。
冷裂紋具有延遲性質,主要是延遲裂紋。
冷裂紋產生原因
焊接接頭(焊縫和熱影響區及熔合區)的淬火傾向嚴重,產生淬火組織,導致接頭性能脆化。
焊接接頭含氫量較高,並聚集在焊接缺陷處形成大量氫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壓力,使接頭脆化;磷含量過高同樣產生冷裂紋。
存在較大的拉應力。因氫的擴散需要時間,所以冷裂紋在焊後需延遲一段時間才出現。由於是氫所誘發的,也叫氫致裂紋。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
選用鹼性焊條或焊劑,減少焊縫金屬中氫的含量,提高焊縫金屬塑性。
焊條焊劑要烘乾,焊縫坡口及附近母材要去油、水、除銹,減少氫的來源。
工件焊前預熱,焊後緩冷(大部分材料的溫度可查表),可降低焊後冷卻速度,避免產生淬硬組織,並可減少焊接殘余應力。
採取減小焊接應力的工藝措施,如對稱焊,小線能量的多層多道焊等,焊後進行清除應力的退火處理。
焊後立即進行去氫(後熱)處理,加熱到250℃,保溫2~6h,使焊縫金屬中的散氫逸出金屬表面。
2、熱裂紋(又稱結晶裂紋)
熱裂紋的特徵
熱裂紋可發生在焊縫區或熱影響區,沿焊縫長度方向分布。
熱裂紋的微觀特徵是沿晶界開裂,所以又稱晶間裂紋。因熱裂紋在高溫下形成,
有氧化色彩。
焊後立即可見。
熱裂紋產生原因。
焊縫金屬的晶界上存在低熔點共晶體(含硫、磷、銅等雜質)。
接頭中存在拉應力。
防止措施
選用適宜的焊接材料,嚴格控制有害雜質碳、硫、磷的含量。Fe和FeS易形成低熔點共晶,其熔點為988℃,很容易產生熱裂紋。
嚴格控制焊縫截面形狀,避免突高,扁平圓弧過渡。
縮小結晶溫度范圍,改善焊縫組織,細化焊縫晶粒,提高塑性減少偏析。
確定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減緩焊縫的冷卻速度,以減小焊接應力。如採用小線能量,焊前預熱,合理的焊縫布置等。

C. 什麼是焊接冷裂紋,特點和產生的原因及裂紋的防止措施

什麼是冷裂紋

冷裂紋是指焊接接頭冷卻到較低溫度(對鋼來說在溫度以下)時,產生的焊接裂紋。
冷裂紋的特點:
(1)冷裂紋發生在焊接之後,形成的溫度約在200一300℃以下,即馬氏體轉變溫度范圍。
(2)冷裂紋大多產生在基本金屬上或基本金屬與焊縫交界的熔合線上。
(3)露在接頭金屬表面的冷裂紋裂口發亮,裂紋斷面上無明顯的氧化痕跡。
(4)冷裂紋可能發生在晶界上,也可能貫穿晶粒內部。
碳當量等於或大於0.40%的低合金鋼、中高碳鋼、合金鋼、工具鋼和超高強度鋼等鋼種在焊接時易產生冷裂傾向,而形成冷裂紋。

冷裂紋產生的原因:
(1)焊縫中的氫在結晶過程中要向熱影響區擴散、聚集。
(2)如果被焊材料的淬透性較大,則焊後冷卻下來時,在熱影響區形成馬氏體組織,其性脆而硬。
(3)焊接時的殘余應力。

這三個因素(氫、淬硬組織和應力)的綜合作用,就會導致冷裂紋的產生。氫在金屬里的擴散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冷裂紋產生的時間也不同。有的在焊後冷卻過程中產生,有的甚至放置一段時間後才產生,故又稱為延遲裂紋。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
(l)焊前預熱和焊後緩冷。
(2)採用減少氫的工藝措施。
(3)合理選用焊接材料。
(4)採用適當的工藝參數。
(5)選用合理的裝焊順序。
(6)進行焊後熱處理。

D. 產生冷裂紋的因素有哪些

產生冷裂紋的原因是:焊接接頭存在淬硬組織,性能脆化;擴散氫含量較高,使接頭性能脆化,並聚集在焊接缺陷處形成大量氫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壓力;存在較大的焊接拉應力。

冷裂紋主要發生在重碳鋼、高碳鋼、低合金高強鋼、中合金鋼高強鋼、馬氏體不銹鋼的焊接熱影響區,一些超高強度鋼、鈦合金有時也出現在焊縫中。

焊接冷裂紋主要分布在焊道下、焊縫根部、焊趾、焊縫表面,具有沿品及穿晶斷裂特徵,斷口明亮有金屬光澤,,同熱裂紋一樣,其斷裂條件是:焊接接頭局部位置的延性δmin不足以承受所發生的應變占的作用,即ε≥δmin時發生斷裂。焊接冷裂紋包括淬硬脆化裂紋、延遲裂紋、低塑性脆化裂紋。

(4)鑄鋼焊縫為什麼會產生冷裂紋擴展閱讀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

1、改進鑄件結構,使壁厚均勻,必要時可增設加強筋。

2、合理設置澆注系統。避免鑄件線收縮受阻。減少鑄造應力。

3、控制鋼水中C、Cr、Mn、P等含量。C、Cr、Mn等會降低鋼的導熱性和塑性,因此,這些元素含量高,冷裂傾向就增大,磷使鋼具有冷脆性。

4、鋼液要充分脫氧,否則,在晶粒邊界上聚集較多的FeO、MnO等氧化夾雜物,使鋼變脆。

5、對特殊合金成分件要改變其冷卻速度,以防止冷裂。

6、在鑄件清理矯正時,要避免劇烈撞擊。

E. 熱裂紋和冷裂紋產生的原因

在焊接工程中,無法避免的便是裂紋,裂紋是最危險的一種缺陷,必須予以相當高的重視度。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熱裂紋和冷裂紋產生的原因。

1、冷裂紋

(1)焊縫中的冷裂當焊縫為鑄鐵型時,較易出現這種裂紋。

(2)熱影響區的冷裂紋該種裂紋多數發生在含有較多滲碳體及馬氏體的熱影響區,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發生在離熔合線稍遠的熱影響區。

2、熱裂紋

當採用低碳鋼與鎳基鑄鐵焊條冷焊時,則焊縫較易出現屬於熱裂紋的結晶裂紋。

(5)鑄鋼焊縫為什麼會產生冷裂紋擴展閱讀

冷裂紋避免措施:對焊件進行整體加熱(550~700℃),使溫差減小,降低焊接應力;採用加熱減應區法降低補焊處所受的應力。

熱裂紋避免措施:(1)通過調整焊縫化學成分,使其脆性溫度區間縮小;(2)加入稀土元素,增強脫S、P反應,以及使晶粒細化等途徑,以提高焊縫的抗熱裂紋性能;(3)採用正確的冷焊工藝,使焊接應力降低;(4)使母材中的有害雜質較少熔入焊縫。

F. 鑄鋼件開裂原因

裂紋分析
1. 焊接過程中及焊後, 在焊接接頭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裂紋, 如熱裂紋、再熱裂紋和冷裂縫等。
2. 堆焊金屬合金元素進行沉澱硬化, 結果形成晶內和晶間碳化物、硼化物或碳硼化合物。由於碳化物、硼化物的晶內、晶間沉澱, 產生材料的基體組織和晶界濃度上的不均勻, 造成晶界、晶內的部分脆化『 在相變應力等多因素作用下, 低合金堆焊金屬常出現晶界裂紋
3. 氫在焊接頭中的溶解易於產生氣孔, 使接頭脆性增大, 產生所謂的氫脆性。氫如果在晶界上偏聚, 也會減弱晶界的結合力, 造成晶界脆化, 在應力作用下形成冷裂紋。
4. 總體說,焊接金屬有可能發生液化裂紋, 這主要是低熔點物質(Fe+FeS)碳因為稀土作用形成的石墨等在晶界形成所造成的。稀土有強脫氧能力。脫氧後保護了合金元素的過渡, 剩餘稀土過渡到焊縫中, 細化了晶粒和使碳化物、硼化物球化。在堆焊金屬中按一定的比例加入W、Mo、Nb、V、Ti等多種元素後能有效地改善晶間偏析。還可以細化晶粒, 提高堆焊金屬的抗裂性能。延時裂紋的產生和很多因素有關。可利用馬氏體相變時體積膨脹, 提高溫度, 能有效地減少堆焊金屬在冷收時的應力。

G. 冷裂紋產生的原因

問題一:冷裂紋的產生原因 金屬材料焊接產生裂紋的原因,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1、就是焊縫組織冷卻過程中收縮產生的應力超過了熔池金屬的抗拉強度 2、焊縫表面結晶過程中,由於析出低熔點共晶物,脆性較大,焊縫收縮過程產生裂紋 預防措施: 1、坡口制備,必須嚴格按照WPS要求,有時候為了彌補工人的失誤,把坡口間隙調整到很大,顯然,這樣的坡口待焊接完一層後,由於面積過大,熱量散失很快,凝固速度很快,容易產生裂紋 2、預熱,嚴格按照WPS要求,溫度比較低及厚板環境下,熱量散失也很快,必要的預熱是需要的 3、焊材匹配,盡量選用同母材強度匹配的焊接材料; 4、焊材烘烤,嚴格按照公司焊接材料管理制度要求進行烘烤,避免潮濕狀態下的H致裂紋 5、打磨去除表面的裂紋,不得試圖用熔合的方式去除裂紋 6、焊接到一定厚度時應使用錘擊的方式部分消除應力,防止最終應力過大導致裂紋產生 個人總結,不全面。。。個人以為夠用了。。。

問題二:產生冷裂紋的因素有哪些 冷裂紋產生的原因是:
(1)焊縫中的氫在結晶過程中要向熱影響區擴散、聚集。
(2)如果被焊材料的淬透性較大,則焊後冷卻下來時,在熱影響區形成馬氏體組織,其性脆而硬。
(3)焊接時的殘余應力。
這三個因素(氫、淬硬組織和應力)的綜合作用,就會導致冷裂紋的產生。氫在金屬里的擴散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冷裂紋產生的時間也不同。有的在焊後冷卻過程中產生,有的甚至放置一段時間後才產生,故又稱為延遲裂紋。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有:
(l)焊前預熱和焊後緩冷。
(2)採用減少氫的工藝措施。
(3)合理選用焊接材料。
(4)採用適當的工藝參數。
(5)選用合理的裝焊順序。
(6)進行焊後熱處理。

問題三:冷裂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產生原因
① 焊接接頭存在淬硬組織,性能脆化。
② 擴散氫含量較高,使接頭性能脆化,並聚集在焊接缺陷處形成大量氫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壓力。(氫是誘發延遲裂紋的最活躍因素,故有人將延遲裂紋又稱氫致裂紋)
③ 存在較大的焊接拉應力

問題四:簡述焊接熱裂紋和焊接冷裂紋的形成機理 並比較它們各自的特點。 1)熱裂紋。在焊接過程中,焊縫和熱影響區金屬冷卻到固相線附近的高溫區產生的焊接裂紋就是熱裂紋。
?形成:由於被焊接的材料大多數都是合金,而合金凝固自開始到最終結束,是在一定的溫度區間內進行的,這是熱裂紋產生的基本原因。焊縫中的許多雜質的凝固溫度都低於焊縫金屬的凝固溫度,這樣首先凝固的焊縫金屬把低熔點的雜質推擠到凝固結晶的晶粒邊界,形成了一層液體薄膜,又因為焊接時熔池的冷卻速度很大,焊縫金屬在冷卻的過程中發生收縮,使焊縫金屬內部產生拉應力,拉應力把凝固的焊縫金屬沿晶粒邊界拉開,又沒有足夠的液體金屬補充時,就會形成微小的裂紋,隨著溫度的繼續下降,拉應力增大,裂紋不斷擴大。當焊縫金屬中含有較多的低熔點雜質時,焊縫金屬極易產生裂紋。母材和焊接材料中含有的有害雜質,特別是硫元素,它是引起鋼材焊縫金屬中發生凝固裂紋的最主要元素。另外,鋼材中含碳量較高時,有利於硫在晶界處富集,因而也是促進形成凝固裂紋的原因,所以採用含碳量低的焊接材料有利於防止凝固裂紋的產生。
?熱裂紋的特徵:斷口呈藍黑色,即金屬在高溫被氧化的顏色,有時在熱裂紋里流入熔渣的跡象。再者,弧坑裂紋多為熱裂紋。
2)冷裂紋。冷裂紋指焊接接頭冷卻到較低溫度時產生的焊接裂紋。
?冷裂紋產生的原因:鋼材的淬火傾向,殘余應力,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的擴散氫含量。其中氫的作用是形成冷裂紋的重要因素。當焊縫和熱影響區的含量較高時,焊縫中的氫在結晶過程中向熱影響區擴散,當這些氫不能逸出時,就聚集在離熔合線不遠的熱影響區中;如果被焊材料的淬火傾向較大,焊後冷卻下來,在熱影響區可能形成馬氏體組織,該種組織脆而硬;在加上焊後的焊接殘余應力,在上述幾種因素的作用下,導致了冷裂紋的產生。
?冷裂紋與熱裂紋的主要區別就是:冷裂紋在較低的溫度下形成,一般在200-300℃以下形成;冷裂紋不是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而是在焊後延續一定的時間後才產生,如果鋼的焊接接頭冷卻到濕溫後並在一定的時間(幾小時、幾天、甚至十幾天以後)才出現的冷裂紋稱為延遲裂紋;冷裂紋多在焊接熱影響區內產生,如沿應力集中的焊縫根部形成的冷裂紋稱為焊根裂紋。沿應力集中的焊趾處形成的冷裂紋稱為焊趾裂紋。在靠近堆焊焊道的熱影響區內所形成的裂紋稱為焊道下裂紋。冷裂紋有時也在焊縫金屬內發生。一般焊縫金屬的橫向裂紋多為冷裂紋。冷裂紋與熱裂紋相比,冷裂紋的斷口無氧化色。

問題五:冷裂紋主要發生在哪些材料上 樓主:
您好!關於冷裂紋的形成主要影響因素有3個,即淬硬組織、擴散氫,及拘束應力。
所以,鑒於以上3種影響因素,則可分析對於淬硬組織而言,即和材料的碳當量CE有關,具體影響公式按ASME-IX2010為CE=C+Mn/6+(Cr+Mo+V)/5+Ni+Cu/15(不同的教材上有少許區別,最早進行這項研究的是在日本),即淬硬傾向和CE有關,CE越大,淬硬傾向越厲害,從公式知道C含量是直接加上去的,所以對於如低碳(碳含量0.08以下)及超低碳(0.03以下)不銹鋼而言,其含碳量很小,基本不考慮冷裂紋(主要涉及結晶裂紋即熱裂紋),對於高碳型不銹鋼如347H\321H之類,其實也不用考慮冷裂紋,但工程中存在焊接後出現裂紋的現象,有些教授學者提出冷裂紋的說法(個人不同意這種觀點),具體見公式,就不多展開,有興趣可以探討,您也可以參考《材料連接原理》(大學焊接專業教材)或《焊接手冊-材料篇》;
那麼第二個問題即為擴散氫,個別課本上稱冷裂紋為氫致開裂(正常俗稱延遲裂紋),在拘束應力作用下,尤其是擴散氫含量較多,在發生相變後,容易出現相變後的組織氫的溶解度降低(相變不僅由溫度引起,和組織應力亦有關系);
最後一個即是拘束應力,這主要是對厚壁材料而言,壁厚越大,後面的熔敷金屬收縮越不徹底,即應力無法得到釋放,從而導致較高的殘余應力殘留。
以上恭三者的作用即會容易導致冷裂紋的出現,且三者缺一不可哦!
所以您的問題答案籠統地說,即冷裂紋容易出現在碳當量較高、壁厚較厚、熔敷金屬氫含量較高的焊接構件中哦!
所以在工程中對於該類材料通常如壓力容器用低合金鋼、低合金高強鋼等常通過其CE來計算預熱溫度,並進行焊接緊急後熱及焊後熱處理,在焊接材料上選用低氫或超低氫焊材,通過正確的坡口設計來降低接頭拘束等措施來避免冷裂紋出現,並在熱處理48小時後檢測焊縫情況作為最終的驗收。
未知以上內容是否說的清楚,還望諸位批評指正!

問題六:焊接時冷裂紋和熱裂紋的產生 1、冷裂紋
冷裂紋的特徵
多出現在焊道與母材熔合線附近的熱影響區中,多為穿晶裂紋。
冷裂紋無氧化色彩。
冷裂紋發生於碳鋼或合金鋼,高的含碳量和合金含量。
冷裂紋具有延遲性質,主要是延遲裂紋。
冷裂紋產生原因
焊接接頭(焊縫和熱影響區及熔合區)的淬火傾向嚴重,產生淬火組織,導致接頭性能脆化。
焊接接頭含氫量較高,並聚集在焊接缺陷處形成大量氫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壓力,使接頭脆化;磷含量過高同樣產生冷裂紋。
存在較大的拉應力。因氫的擴散需要時間,所以冷裂紋在焊後需延遲一段時間才出現。由於是氫所誘發的,也叫氫致裂紋。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
選用鹼性焊條或焊劑,減少焊縫金屬中氫的含量,提高焊縫金屬塑性。
焊條焊劑要烘乾,焊縫坡口及附近母材要去油、水、除銹,減少氫的來源。
工件焊前預熱,焊後緩冷(大部分材料的溫度可查表),可降低焊後冷卻速度,避免產生淬硬組織,並可減少焊接殘余應力。
採取減小焊接應力的工藝措施,如對稱焊,小線能量的多層多道焊等,焊後進行清除應力的退火處理。
焊後立即進行去氫(後熱)處理,加熱到250℃,保溫2~6h,使焊縫金屬中的散氫逸出金屬表面。
2、熱裂紋(又稱結晶裂紋)
熱裂紋的特徵
熱裂紋可發生在焊縫區或熱影響區,沿焊縫長度方向分布。
熱裂紋的微觀特徵是沿晶界開裂,所以又稱晶間裂紋。因熱裂紋在高溫下形成,
有氧化色彩。
焊後立即可見。
熱裂紋產生原因。
焊縫金屬的晶界上存在低熔點共晶體(含硫、磷、銅等雜質)。
接頭中存在拉應力。
防止措施
選用適宜的焊接材料,嚴格控制有害雜質碳、硫、磷的含量。Fe和FeS易形成低熔點共晶,其熔點為988℃,很容易產生熱裂紋。
嚴格控制焊縫截面形狀,避免突高,扁平圓弧過渡。
縮小結晶溫度范圍,改善焊縫組織,細化焊縫晶粒,提高塑性減少偏析。
確定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減緩焊縫的冷卻速度,以減小焊接應力。如採用小線能量,焊前預熱,合理的焊縫布置等。

問題七:、焊接冷裂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組織變化,應先加溫

問題八:什麼是鑄造冷裂紋 冷裂紋是鑄件凝固後冷卻到彈性狀態時,因局部鑄造應力大於合金極限強度而引起的開裂。冷裂紋總是發生在冷卻過程中承受拉應力的部位,特別是拉應力集中的部位。冷裂紋與熱裂紋不同,冷裂紋往往穿晶擴展到整個截面,外形呈寬度均勻細長的直線或折線狀,冷裂紋的斷口表面子凈有金屬光澤或呈輕度氧化色,裂紋走向平滑,而非沿晶界發生。這與熱裂紋有顯著的不同。冷裂紋檢驗用肉眼可見,可根據其宏觀形貌及穿晶擴展的微觀特徵,與熱裂紋區別。

問題九:焊接接頭中出現冷裂紋主要與哪些因素有關 收藏推薦 鋼材焊接時,熱影響區經常發生冷裂紋。試驗證明,這些冷裂紋的產生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 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取決於鋼材的成份及焊縫的冷卻速度。一般鋼材的焊接熱影響區冷裂紋大多在馬氏體內發生,為此在鋼的成份中必須降低那些能增強淬硬性的元素,並提高鋼材的強度。應根據炭當量(Ceq)或焊接裂紋敏感系數(Pc勸來選擇冷裂紋敏感性低的鋼材。另外,如焊接區的冷卻速度大,也容易產生馬氏體組織,所以採用預熱或其它方法降低冷卻速度,對防止產生冷裂紋也是有利的。 ②焊接區的擴散氫 對焊接熱影響區裂紋的產生具有很大影響的還有從焊縫金屬中向熱影響區擴散的氫。當焊縫金屬處於熔化狀態時吸收了大量的氫,這些氫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向外逸出。擴散氫在焊接熱影響區內助長了冷裂紋的發生和擴展。所以採用低氫型焊條有降低焊縫含氫量的作用。此外,焊前預熱也有利於焊接區擴散氫的逸出,對防止裂紋有好的作用。 ⑧焊接應力 對焊接熱影響區冷裂紋有影響的應力,主要有拘束應力和熱應力。特別是拘束應力,在焊接設計及具體施工中更應注意。

H. 鑄鋼件為啥會有裂紋

鑄鋼件有裂紋是常見的缺陷之一,也是危害最大的缺陷。1、成型過程中形成的裂紋專又分為熱裂屬和冷裂 2、氣割,碳刨,焊補時形成的裂紋。
防止措施:1、鑄件設計和工藝上採取措施改變和減少局部熱節 2、工藝上採取放裂紋,冷鐵 3、提高鋼水質量,減少夾雜物 4、氣割,碳刨,焊補採用預熱,後熱去應力措施。

I. 焊接接頭中出現冷裂紋主要與哪些因素有關

你好,關於焊接的冷裂紋,形成機理及相關技術資料如下:
冷裂紋是焊內接接頭冷卻到較低溫度時(對容於鋼來說在MS溫度,即奧氏體開始轉變為馬氏體的溫度以下)產生的焊接裂紋。
冷裂紋的分類:
(1)淬硬脆化裂紋,淬硬傾向鋼的淬硬傾向越大,含碳量超過16MnR鋼的含碳量的材料,越易產生冷裂紋;容易發生在高中碳鋼,高合金鋼,工具鋼中,可以焊前預熱,並調整焊接線能量和焊接順序,減少淬硬組織並降低應力來防止;
(2)延遲裂紋(氫化裂紋):焊接時,焊縫金屬吸收了較多的氫,由於焊縫冷卻速度很快,有一部分氫氣仍殘留在焊縫金金屬中;
容易出現在低碳鋼、低合金鋼焊接中,控氫是防止關鍵。除了前兩個措施以外,還可以低氫焊絲焊葯,工件清油,緊急後熱300℃保溫等措施來防止;
(3)低塑性脆化裂紋:在鑄鐵和硬質合金構件焊接容易發生。由體積收縮應力造成的破壞,可以焊前預熱,並調整焊接線能量和焊接順序,減少應力來防止。
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鑄鋼焊縫為什麼會產生冷裂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溫州哪裡有賣鋁合金船的 瀏覽:656
錫絲和銅電源怎麼焊接 瀏覽:463
腳後跟鋼板取出後多少天走路 瀏覽:963
為什麼麥飯石材質是鋁合金 瀏覽:683
玻璃鋼化條件 瀏覽:603
盤圓65鋼筋一件多少噸 瀏覽:405
不銹鋼該如何清洗干凈 瀏覽:562
常用模具鋼共有多少種型號 瀏覽:430
廣聯達鋼筋中暗梁怎麼畫 瀏覽:789
304蜂窩不銹鋼鍋內發黃了怎麼清洗 瀏覽:509
焊接電弧正反接法有什麼實際意義 瀏覽:437
不銹鋼採暖爐和碳鋼採暖爐哪個好 瀏覽:341
大腿取鋼板後多久能吃海鮮 瀏覽:282
錳鋼材料怎麼區分 瀏覽:703
金剛石刀頭模塊怎麼焊接 瀏覽:564
不銹鋼管價格多少錢一噸2019 瀏覽:716
不銹鋼保溫便當盒哪個牌子好 瀏覽:249
不銹鋼鍋燒久了會怎麼樣 瀏覽:969
250的給水pe管彎頭怎麼接 瀏覽:223
烘焙模具怎麼使用微波爐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