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焊縫高度標准
焊縫高度標准只是一個范圍。
焊縫高度標准規定:焊縫高度一般不能小於薄板的厚度。對於板厚小於六毫米的鋼板,焊角高度等於板厚;板厚大於六毫米的鋼板,焊角高度習慣上按板厚的百分之七十,一般不超過十五毫米。
焊縫高度簡介:
金屬板之間的縫隙,通過焊條在燒焊冷卻收縮後,其金屬液體在焊縫間填充的總體高度。角焊縫中,焊縫高度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點或者兩焊腳交點到斜邊的距離。
焊縫高度檢驗方法:
1、外觀檢驗可用目測、用5倍到10倍的放大鏡及專用檢具,如焊口檢測器進行檢查。
2、焊縫外表面缺陷可採用滲透探傷等方法進行檢查。
3、焊縫內部缺陷可採用射線探傷、超聲探傷和磁粉探傷等無損傷方法進行檢驗。
4、焊縫內部缺陷可用在相同條件下制備和試件上取樣檢驗。
㈡ 焊縫高度一般不能小於薄板的厚度 ,具體是哪個規范的條文規定
焊縫高度出自國家金屬焊接操作規范,金屬焊接工程的工藝標准。
焊縫高度並無准確的回數字,只答是一個范圍。標准規定:焊縫高度一般不能小於薄板的厚度。對於板厚小於6的鋼板,焊角高度等於板厚;板厚大於6mm的鋼板,焊角高度習慣上按板厚的70%,但是一般不超過15mm。
如:橋梁金屬結構工程焊接工藝規范中,金屬結構的焊縫焊接高度不小於2毫米,焊縫寬度不小於5毫米。
焊縫高度指金屬板之間的縫隙,通過焊條在燒焊冷卻收縮後,其金屬液體在焊縫間填充的總體高度。角焊縫中,焊縫高度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點(兩焊腳交點)到斜邊的距離。
㈢ 焊縫高度標准
在ISO5817中對於對接焊縫和角焊縫的焊縫高度,B、C、D級焊縫都給出了相應的規定。
㈣ 焊縫余高要求,焊縫余高的執行標准
1.根據ISO5817標准,B級焊縫余高小於1+0.1t,最大不超過5毫米,C級小於1+0.15t,最大不超過7毫米。
2.如果18的板厚,B級焊縫要求小於8毫米。
3.焊縫寬度指焊縫表面和母材的交界處稱為焊趾。
4.而單道焊縫橫截面中,兩焊趾之間的距離稱為焊縫寬度。
5.余高指超出焊縫表面焊趾連線上面的那部分焊縫金屬的高度稱為余高。
6.焊縫的余高使焊縫的橫截面增加,承載能力提高,並且能增加射線攝片的靈敏度,但卻使焊趾處會產生應力集中。
7.通常要求余高不能低於母材,其高度隨母材厚度增加而加大,但最大不得超過3毫米。
8.熔深在焊接接頭橫截面上,母材熔化的深度稱為熔深。
9.一定的熔深值保證了焊縫和母材的結合強度。
10.當填充金屬材料一定時,熔深的大小決定了焊縫的化學成分。
㈤ 鋼筋焊接的規范要求
鋼筋焊接的規范要求有:
①焊接時,引弧應在幫條或焊縫處進行,不得燒傷主筋。
②焊接地線與鋼筋應緊密接觸。
③焊接過程中應及時清渣,焊縫表面應光滑,焊坑應填滿。
④接頭應採用雙面焊縫,條件不具備時,可採用單面焊。
⑤搭接焊時,兩連接鋼筋軸線應一致。雙面焊縫長度不得小於5d,單面焊縫長度不小於10d。
⑥幫條焊時,幫條直徑、級別應與被焊鋼筋一致,雙面焊縫幫條長度不得小於5d,單面焊縫不得小於10d.幫條與被焊鋼筋的軸線應在同一平面上,主筋端面間隙應為2——5mm。
⑦焊縫高度應等於或大於0.3d,並不得小於4mm,寬度應等於或大於0.8d,並不得小於8mm。
⑧搭接焊、幫條焊的接頭,應逐個進行外觀檢查,焊縫表面應平順,無裂紋、夾渣和較大焊瘤等缺陷。
⑨在任一焊縫長度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該區段內的受力鋼筋在受拉區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率不超過50%。
(5)是什麼規范規定了焊縫的高度擴展閱讀:
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接頭位置宜互相錯開,在連接范圍內,接頭鋼筋面積百分率應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㈥ 壓力容器焊縫寬度要求
請參閱GB150 附錄J中規定的很具體。
需要說明的是:1.對接的焊接接頭(焊縫)的寬度應根據坡口來決定。坡口的形式有設備、工藝來決定。2.焊縫的高度按GB150 10.3的規定。
看來你對標准還不太熟悉,交給你一個快速熟悉標準的方法:1.沒事的時候,翻翻標准,大致記住標准里那一章都有什麼內容。2.遇到具體問題,一定要找到根據。比如焊縫的寬度,採用什麼形式,查GB150 附錄J。具體什麼要求,查GB150 10.3。你的腦子里就能記得清清楚楚。永遠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