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管板與管子脹焊連接哪種好強度脹密封焊強度焊貼脹
根據換熱器使用條件、加工條件的不同,基本可分為脹接、焊接、脹焊並用三大內類。容
其中脹接又可分為:機械脹管、液壓脹管、液袋脹管、橡膠脹管、爆炸脹管、脈沖脹管、粘脹等。
焊接分為:普通焊接、內孔焊接、高頻焊接、摩擦焊接、釺焊和爆炸焊接。
脹焊並用分為:強度焊+貼脹、強度焊+強度脹、強度脹+密封焊、強度脹+貼脹+密封焊、強度焊+強度脹+貼脹。
Ⅱ 經常在圖紙上看到換熱管與管板強度焊
GBl5l—l999標准中規定,強度脹接適用於設計壓力~<4MPa、設計溫度≤300℃、無劇烈振動、無過大溫度變化及無應力腐蝕的場合;強度焊接適用於振動較小和無間隙腐蝕的場合;脹、焊並用適用於密封性能較高、承受振動或疲勞載荷、有間隙腐蝕、採用復合管板的場合。由此可見,單純脹接或強度焊接的連接方式使用條件是有限制的。脹、焊並用結構由於能有效地阻尼管束振動對焊口的損傷,避免間隙腐蝕,並且有比單純脹接或強度焊具有更高的強度和密封性,因而得到廣泛採用。目前對常規的換熱管通常採用「貼脹+強度焊」的模式;而重要的或使用條件苛刻的換熱器則要求採用「強度脹+密封焊」的模式。脹、焊並用結構按脹接與焊接在工序中的先後次序可分為先脹後焊和先焊後脹兩種。 1 先脹後焊 管子與管板脹接後,在管端應留有15ram長的未脹管腔,以避免脹接應力與焊接應力的迭加,減少焊接應力對脹接的影響,15ram的未脹管段與管板孔之間存在一個間隙(見圖1)。在焊接時,由於高溫熔化金屬的影響,間隙內氣體被加熱而急劇膨脹。據國外資料介紹,間隙腔內壓力在焊接收口時可達到200~300MPa的超高壓狀態。間隙腔的高溫高壓氣體在外泄時對強度脹的密封性能造成致命的損傷,且焊縫收口處亦將留下肉眼難以覺察的針孔。目前通常採用的機械脹接,由於對焊接裂紋、氣孔等敏感性很強的潤滑油滲透進入了這些間隙,焊接時產生缺陷的現象就更加嚴重。這些滲透進入間隙的油污很難清除干凈,所以採用先脹後焊工藝,不宜採用機械脹的方式。由於貼脹是不耐壓的,但可以消除管子與管板管孔的間隙,所以能有效的阻尼管束振動到管口的焊接部位。但是採用常規手工或機械控制的機械脹接無法達到均勻的貼脹要求,而採用由電腦控制脹接壓力的液袋式脹管機脹接時可方便、均勻地實現貼脹要求。採用液袋式脹管機脹接時,為了使脹接結果達到理想效果,脹接前管子與管板孔的尺寸配合在設計製造上必須符合較為嚴格的要求。只有這樣對於常規設計的「貼脹+強度焊」可採用先脹後焊的方式,而對特殊設計的「強度脹+強度焊」則可採用先貼脹,再強度焊,最後強度脹的方法。 2 先焊後脹 在製造過程中,一台換熱器中有相當數量的換熱管,其外徑與管板管孔孔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間隙,且每根換熱管其外徑與管板管孔間隙沿軸向是不均勻的(見圖2)。當焊接完成後脹接時,管子中心線必須與管板管孔中心線相重合。當間隙很小時,上端15mm的未脹管段將可以減輕脹接變形對焊接的影響。當間隙較大時,由於管子的剛性較大,過大的脹接變形將越過15mm未脹區的緩沖而對焊接接頭產生損傷,甚至造成焊口脫焊。所以對於先焊後脹工藝,控制管子與管板孔的精度及其配合為首要的問題。當管子與管板腔的間隙小到一定值後,脹接過程將不至於損傷到焊接接頭的質量。有關資料顯示,管口的焊接接頭承受軸向力的能力是相當大的,即使是密封焊,焊接接頭在做靜態拉脫試驗時,管子拉斷了,焊口將不會拉脫。然而焊口承受切向剪力的能力相對較差,所以強度焊後,由於控制達不到要求,可能造成過脹失效或脹接對焊接接頭的損傷。 3 合理的製造工藝 3.1 管子與管孔的公差控制 (1)換熱管在采購換熱管時要求每台換熱器所使用的換熱管在冷拔加工時應採用同一坯料(爐批次)的原料,並在同一台經校驗試驗合格的拉管機上生產,這樣才能保證每根換熱管具有相同的材質、規格與精度。換熱管外徑的均勻一致能保證管子與管板管孔的間隙,內徑的均勻一致能保證與液袋式脹管機脹頭的匹配性,從而延長脹頭的使用壽命。一般管子與管板管孑L間隙要求控制在(O.3±O.05)mm范圍內,而液袋式脹管機脹頭外徑與管子內徑的公差也應控制在(O.3±0.05)ram范圍內。 (2)管板 為使換熱器管板管孔與管子外徑在同一公差范圍內,首先必須根據到貨換熱管外徑的實際精度尺寸決定管板管孔的加工精度,如上所述,管板管孔與已到貨換熱管實際均勻外徑間隙仍應控制在(O.3±0.05)EITI范圍內。 3.2 換熱管與管板的加工及驗收 (1)換熱管 ①按要求采購進廠的換熱管人庫前應按相關標准逐項驗收,精確測量內、外徑及其公差范圍。 ②換熱管穿管前按實際測量殼程長度一次性切好換熱管,避免穿管後用腳向砂輪機修磨。當採用砂輪機修磨時,砂輪磨粒易濺人管子與管板管孔的間隙中,硅酸鹽磨粒在焊接時將會產生夾渣,給焊接接頭造成隱患。 ③換熱管穿管前脹接范圍內管區應進行除銹處理,管端除去內外毛刺,這對採用液袋式脹頭時尤為重要。 (2)管板 ①管板應是合格的鍛件,內部材質應均勻,脹接面上無影響脹接質量的缺陷。對於裝置中關鍵的換熱器,盡量採用高級別鍛件,鍛件除按相關標准驗收後,應做超聲波復查。 ②管板與折流板上管孔加工必須保證同軸度。採用同一塊模板鑽孔,確保每根換熱管所通過的管板與折流板上的管孔在同一中心線上,否則將使穿管發生很大的困難。 ③管板的鑽削加工粗糙度、管板的管橋寬度均按GB151—1999 I級要求驗收。 ④管孔精度以自製的通規和止規來檢驗,並作記錄。如要求鑽孔 (25.4±0.05)mm,即選25.45mm為止規, 25.3mm為通規,可以逐孔檢查,對於超差孔應作出標記,以便採取特殊措施予以彌補。 ⑤如為強度脹,脹槽深度應確保(O.5±O.05)InlTl范圍。對於液袋式脹接的方式,根據目前科研試驗的結果,建議槽寬為8mm,槽間距為8mm,通常採用雙槽結構。 ⑥脹接前應嚴格清潔管孔,除去槽邊毛刺,不允許有影響脹接緊密性的雜質存在。 3.3 管子與管板的連接 (1)脹接 推薦採用液袋式液壓脹接方式,以保證脹接緊密程度均勻一致。因為液袋式脹管機其脹接壓力是由人工設定,電腦控制操作的,精度較高 如+25×2.5的碳鋼換熱管其貼脹壓力通常為1 10—120MPa,強度脹壓力為170—180MPa。當採用特殊規格換熱管時可以先理論計算,然後通過模擬試驗,確認其貼脹及強度脹的適宜液壓范圍,以保證脹接連接的可靠性。 (2)焊接 一般採用填絲氬弧焊。焊縫高度H確保不小於管壁厚度的1.4倍。採用雙層氬弧焊,且第二層焊道起弧處至少要偏離第一層焊道起弧點15。,以消除第一層焊道中特別是起弧和收弧點處可能產生的缺陷。 (3)連接方式 圖紙設計為「貼脹+強度焊」時,可採用如下兩種方式: ①貼脹(盛水試漏);強度焊(水壓試驗)。 ②強度焊(壓力試驗);貼脹(水壓試驗)。當管板孔超標時,應先貼脹,再焊接,以免脹接時影響焊縫質量。圖紙設計為「強度脹+密封焊」時,建議採用如下方式: 貼脹(盛水試漏);密封焊(壓力試驗);強度脹(水壓試驗)。 4 結 語 國產換熱器由於基本材料、加工精度及加工工藝方法均未達到優化組合,導致換熱器使用壽命的相對降低。目前已大量使用的脹焊並用結構的換熱器,結合我國的國情,通過一系列的質量控制措施,完全可以製造出高質量、壽命長、用戶滿意的換熱器。
Ⅲ 壓力容器(貼脹或強度張)脹管的扭矩大小,如何確定例如直徑∮19*2的碳鋼管 用多大的力進行貼脹
脹管壓力,不是脹管扭矩。平方寫不出來。。就用圖片了。。不同材料,脹接壓力的計算參數的選擇是有奧秘的。。。自己慢慢體會吧。
Ⅳ 目前國內多採用的脹接方法有哪些
目前國內多採用的脹接方法有光孔脹接、翻邊脹接、開槽脹接和脹接加端面焊等。
1、光孔脹接,一般用於工作壓力小於0. 6MPa、溫度低於300℃、脹接長度小於20mm的場合。
2、翻邊脹接,即管子脹緊後,將管端扳成喇叭形或翻打成半圓形,以提高接頭的連接強度。
3、開槽脹接,是在管板孔內開環形槽,使管子脹接時能鑲嵌到槽中,以提高抗拉脫力,一般用於溫度低於300℃、工作壓力小於3. 9MPa的場合。
4、脹接加端面焊有先脹後焊和先焊後脹兩種。先脹後焊又稱強度脹+密封焊,影響焊縫質量,用於壓力較高、管板較厚的場合。先焊後脹又稱強度焊十貼脹,焊縫質量不受脹接影響,且管子與管板的同軸度較好,脹接精度高,用於壓力較低、鋼板較薄的場合。
工作過程
其工作過程是將脹管器插入管子頭,使管子頭發生塑性變形,直至完全貼合在管板上,並使管板孔壁周圍發生變形,然後拔出脹管器。由於管子發生的是塑性變形,而管板仍然處在彈性變形狀態,擴大後的管徑不能縮小,而管板孔壁則要彈性恢復而使孔徑變小(復原),這樣就使管子與管板緊緊地連接在一起了。
利用管端與管板孔溝槽間的變形來達到緊固和密封的連接方法。用外力使管子端部發生塑性變形,將管子與管板連接在一起,又叫脹管,多採用脹管器脹接。
Ⅳ 脹管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脹桿器錐度。一, 脹珠錐度, 翻邊脹珠錐度殼體上開有三個脹珠 孔, 以便使脹珠通過珠孔與管內壁接觸, 珠孔中心線與殼體母線成一。交角, 從而保證 脹珠中心線與脹桿中心線的交角成口』 角稱推進角三孔以。均布翻邊脹珠推 進角可取值為零 合理的脹接工藝是, 首先使用固定脹管器脹接, 使管子與管孔之問消除問隙, 達到竹子與 管孔壁的初步固定密封, 等到所有管子與聯箱管板都固定脹接後, 第二步才是用翻邊脹竹器統 一翻邊脹接。 翻邊脹管是脹接工藝中的關鍵環節, 通過翻邊脹管, 使管子與聯箱、管板的聯接達列工藝 規程中所規定的脹管率, 從而保證管子與管板脹接處的密封 脹管率是表示脹接後管子塑性變形和管板彈性變形程度的技術指標七板山於彈性變形 產生指向管孔中心的徑向壓縮應力。, 便緊緊箍住已擴張的管子外壁, 使管子與孔壁之形成 嚴密而強固的連接, 進而達到密封和抗拉脫的目的。若管孔壁彈性變形過小, 則工狠管不足會有 滲漏的可能, 此時, 可以按規程再進行一次到二次的補脹。如果管孔壁受到過大的徑向力而產 生較大范圍的塑性變形, 則其彈性恢復力反而變差, 從而減弱兩者之問的緊固力, 脹接處的密 封性能反而下降, 即所謂「 過脹」 。過脹的脹口在水壓試驗中會出現滲水、漏水等諸多問題此種 情況下不能採用繼續補脹的辦法來消除滲漏, 否則只會導致更嚴重的「 過脹」 因此翻邊服竹 時控制脹管率是十分重要的 掌握好脹管率的措施是控制翻邊脹管時脹桿的軸向推進量。在中低壓設擊組裝中一般通 過統一控制翻邊脹管器伸出管孔壁一段距離, 即「 裝置距離」來保證。當翻邊脹廿器完全推進至 管中, 達到相對於管子中心線翻邊成時, 脹桿也向管中推進了一個大於裝絲距離的軸向進 量由於脹桿是圓錐體, 脹桿的軸向推進, 提供了一定的脹珠徑向位移量, 通過脹珠對針壁滾 軋, 達到管與孔壁的強固聯接為了保證良好的翻邊質量, 管端應進行℃ 。℃的退火處 理暗紅色, 退火長度一般為, 取出後插入干砂中緩慢冷卻 控制裝置距離量值近似地反映了脹管率在公稱壓力屍, 的高壓設備組裝時, 脹管率必須由掌握脹桿的軸向進量來精確控制, 控制量由技術規程組定。運
Ⅵ 換熱器怎樣做好腐蝕防護
上防腐塗層,在換熱器與腐蝕介質接觸表面,覆蓋一層耐腐蝕的塗料保護層,塗層要有較好的耐蝕性、防滲性和較好的附著力和柔韌性。對水冷系統,管內清洗干凈後進行預膜處理。金屬保護層:常用方法有襯里、復合板(管)、金屬噴塗、金屬堆焊等。電化學保護:陰極保護因費用太高,一般不用。陽極保護是接以外用電源的陽極保護換熱器,金屬表面生成鈍化膜而得到保護。防應力腐蝕措施:脹接結構,其脹管率越大,殘余應力越大,則在腐蝕介質中其電極電位越高,腐蝕傾向越大。在同一種腐蝕介質中,與焊接結構相比較,脹接結構,特別當脹接時脹管率較大時,更容易產生應力腐蝕,因而在保證脹接強度及密封性的條件下,脹接壓力不宜過高以控制脹接後殘余應力的大小,減小產生應力腐蝕的可能性。必要時可改變換熱管與管板的連接形式,如用強度焊加輕微貼脹的結構代替原先的脹接結構,這種結構既減小了結構的殘余應力,又能防止只焊接而產生縫隙腐蝕的可能,通過改變換熱管與管板的連接形式來減小結構的殘余應力,對預防換熱器的應力腐蝕破裂是有效、可行的。脹管深度應達管板底部,以消除全部縫隙。在強應力腐蝕介質下的換熱器,應對管板進行消除應力處理。消除氯離子的濃縮條件,如採用內孔焊接,消除管頭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