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型儲罐的焊接要求有哪些
、首先你要焊接的儲罐應要滿足焊接工藝和焊接材料的相關要求。
2、大型專無錫儲罐的罐頂屬板與包邊角鋼在焊接時,要主要焊縫對稱均勻分布,並沿同一方向分段退焊。
3、先焊內側焊縫,後焊外側焊縫,徑向的長焊縫宜採用隔縫對稱施焊方法,並由中心向外分段退焊。
4、焊接前應檢查組裝質量,清除坡口面及坡口兩側20㎜范圍內的鐵銹、水分和污物,並應充分乾燥。
5、缺陷深度或打磨深度超過1㎜時,應進行補焊,並打磨平滑。
6、深度超過0.5㎜劃傷,電弧擦傷、焊疤等的有害缺陷,應打磨平滑,打磨後的鋼板前洲反滲透泵厚度不應小於鋼板名義厚度扣除負偏差值。
7、罐壁的焊接,先焊垂直焊縫,後焊環向焊縫,當焊完相鄰兩圈壁板的縱向焊縫後,再焊其間的環向焊縫;焊工均勻分布,並沿同一方向施焊。
8、定位焊及工卡具的焊接,應由合格焊工施焊,引弧不應在母材或完成的焊道上。
② 鋼筋連接中的閃光對焊,埋弧壓力焊,電弧焊,電阻電焊,分別是什麼
簡單介紹一下給你:
閃光對焊對焊接鋼筋直徑有限制,一般直徑10毫米以下的焊接較多,過粗的較少。不適合螺紋鋼筋。只能焊接軸向端面。
埋弧壓力焊:以埋弧焊機做為焊接源,輔助夾緊機構。鋼筋(螺紋鋼也可以焊)在夾緊機構內接觸、夾緊。覆蓋焊劑後,通電焊接。撤出夾緊機構和焊劑,完成焊接作業。
電弧焊:鋼筋徑向或軸向接觸,鐵絲纏繞固定或者輔助夾具固定,手工電弧焊機手工焊接完成。
電阻點焊:閃光對焊屬於電阻(軸向端面)點焊的一種、其他徑向焊接有 線網單頭或多頭焊機。
③ 儲罐管壁接管厚度標准
大型不銹鋼儲罐的罐頂板與包邊角鋼在焊接時,需要注意焊縫對稱均勻分布並沿著同一方向分段退焊。先焊內側焊縫,後焊外側焊縫,徑向的長焊縫採用隔縫對稱施焊方法,並由中心向外分段退焊。焊接前應檢查組裝質量並且清楚坡口面及坡口兩側20mm范圍內的鐵銹,水分和污物,並且需要保持乾燥。如有缺陷深度或打磨深度超過1mm時應該進行補焊,需要打磨平滑。
大型不銹鋼儲罐深度超過0.5㎜劃傷,電弧擦傷、焊疤等的有害缺陷,應打磨平滑,打磨後的鋼板前洲反滲透泵厚度不應小於鋼板名義厚度扣除負偏差值。罐壁的焊接,先焊垂直焊縫,後焊環向焊縫,當焊完相鄰兩圈壁板的縱向焊縫後,再焊其間的環向焊縫 焊工均勻分布,並沿同一方向施焊。定位焊及工卡具的焊接,應由合格焊工施焊,引弧不應在母材或完成的焊道上。
④ 壁厚25MM管焊接變形量
圓周焊接大約徑向變形量為±0.5MM,取決於您的焊接方法,焊接電流大則變形相應的也大。可以考慮裡面加裝防變形裝置,車一根短軸直徑80毫米100毫米長就行,放進去再焊接。等工件涼了以後再砸出來,簡單實用。不知你具體的實物,所以請您斟酌!
⑤ 什麼叫環向焊縫 縱向焊縫和直焊縫的區別
一、環向焊縫
環縫焊接是各種圓形、環形焊縫的焊接,焊接成型的焊縫是封閉的專圓環形。
二、縱向焊縫和屬直焊縫的區別
(1)焊縫方向不同
縱向不銹鋼管焊縫是與不銹鋼鋼管軸線相平行的焊縫,橫向焊縫是與鋼管軸線相筆直的焊縫。
(2)焊縫傾角不同
對口時管材縱向焊縫應擺放在上方左右45°方向,相鄰兩管之間縱向焊縫應錯開不小於300mm。 橫向焊縫是焊縫傾角在0~5度,焊縫轉角在70~90度的平焊方位施焊的焊縫。
(5)徑向焊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管道對接時,環向焊縫的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前應清除焊縫的渣皮、飛濺物;
2、應在無損檢測前進行外觀質量檢查;
3、無損探傷檢測方法應按設計要求選用;
4、無損檢測取樣數量與質量要求應按設計要求執行;設計無要求時,壓力管道的取樣數量應不小於焊縫量的10%;
5、不合格的焊縫應返修,返修次數不得超過3次。
⑥ 對焊縫的數量與布置有哪些規定
為了使鍋爐、壓力容器上焊縫分布均勻、避免焊接殘余應力相互疊加,有關鍋爐、壓力容器規程中對焊縫的數量和布置做了具體的規定。
(1)筒體拼接時,最短筒節的長度:對於中低壓鍋爐不應小於300mm,對於高壓鍋爐不應小於600mm;每節筒體,縱向焊縫的數量:筒體內徑Di≤1800mm時,拼接焊縫不多於2條,Di>1800mm時,拼接焊縫不多於3條;每節筒體兩條縱焊縫中心線間的外圓弧長,對於中低壓鍋爐不應小於300mm,對於高壓鍋爐不應小於600mm;相鄰筒節的縱向焊縫應相互錯開,兩焊縫中心線間的外圓弧長不得小於鋼板厚度的3倍,且不得小於100mm。
(2)封頭和管板應盡量用整塊鋼板製成。如必須拼接,封頭、管板的內徑Di≤2200mm時,拼接焊縫不多於1條,Di>2200mm時,拼接焊縫不多於2條;封頭拼接焊縫離封頭中心線距離應不超過0.3Di,並不得通過扳邊人孔,且不得布置在人孔扳邊圓弧上;管板上整條拼接焊縫不得布置在扳邊圓弧上,且不得通過扳邊孔;由中心圓板和扇形板組成的凸形封頭,焊縫的方向只允許是徑向和環向的。徑向焊縫之間的最小距離應不小於壁厚的3倍,且不小於100mm。
(3)爐膽拼接焊縫的要求同於筒體。U形下腳圈的拼接焊縫必須徑向布置,兩焊縫中心線間最短弧長不應小於300mm。
(4)管子對接焊縫不應布置在管子的彎曲部分。對於中低壓鍋爐,受熱面管子直段上的對接焊縫的中心線至管子彎曲起點(或鍋筒、集箱外壁,或管子支架邊緣)的距離。至少為50mm,對高壓鍋爐,上述距離至少為70mm;鍋爐范圍內管道焊縫中心線至管道彎曲起點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管道的外徑,且不小於100mm;受熱面管子直段上,對接焊縫間的距離不得小於150mm。
(5)受壓元件主要焊縫及其鄰近區域,應避免焊接零件。如不能避免時,焊接零件的焊縫可穿過主要焊縫,而不要在焊縫及其鄰近區域中止。
(6)開孔、焊縫和轉角要錯開。開孔邊緣與焊縫的距離應不小於開孔處實際壁厚的3倍,且不小於100mm。在凸形封頭上開孔時,孔的邊緣與封頭周邊間的投影距離應不小於封頭外徑的10%。開孔及焊縫不允許布置在部件轉角處或扳邊圓弧上,並應離開一定距離。
⑦ 機器人焊接技術論文
機器人技術作為先進製造技術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技術手段,實現文明生產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下面是我整理的機器人焊接技術論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機器人焊接技術論文篇一淺談焊接機器人
概要:本文從國內外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焊接機器人技術及現狀,及焊接機器人的發展及前景,焊接機器人在生產中應用的主要 經驗 和問題,四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為今後焊接機器人的研究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焊接機器人 機器人 管道焊接
中圖分類號:TP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 編號:
1.國內外工業機器人的發展
機器人技術作為先進製造技術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技術手段,它在提升企業技術水平、穩定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文明生產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大工業革命曾使人淪落為機器的奴隸,而機器人的誕生和廣泛推廣應用又重新使人類恢復了尊嚴。目前機器人技術已成為世界各發達國家競相發展的高技術,其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技術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美國是最早出現工業機器人的國家,1954年美國的G.C.戴沃爾發表了“通用重復型機器人”的專利論文,第一次提出“工業機器人”和“示教再現”的概念。1959年美國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台工業機器人。1967年日本從美國引進Unimate和Ver satran等類型的工業機器人以後,結合國情,面向中小企業,採取一系列鼓勵使用工業機器人的 措施 ,率先在汽車製造業的噴塗、焊接、裝配等重要工序中得到應用。並以此為契機,向 其它 產業滲透。
在我國,人工焊接仍然占據焊接作業的主導地位,人工施焊時焊接工人經常會受到心理、生理條件變化以及周圍環境的干擾。在惡劣的焊接條件下,操作工人容易疲勞,難以較長時間保持焊接工作穩定性和一致性,而焊接機器人則工作狀態穩定,不會疲勞。因而,選擇應用焊接機器人對產品進行焊接可以實現用穩定一致的工藝條件確保產品焊接強度和滿足產品各項性能指標的要求,同時滿足焊縫成型良好的產品外觀質量要求。隨著國外及國內對工業機器人在焊接方面的研究應用,我國也開始了焊接機器人的研究應用。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基礎上,中國於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研究焊接機器人。198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HY-1型焊接機器人。1989年北京機床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聯合為天津自行車二廠研製出了焊接自行車前三腳架的TJR-G1型弧焊機器人,為“二汽”研製出用於焊接東風牌汽車系列駕駛室及車身的點焊機器人。上海交通大學研製的“上海1號”、“上海2號”示教型機器人也都具有弧焊和點焊的功能[3]。20世紀節式機器人。1999年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中心研製的AW-600型弧焊機器人工作站,採用PC工控機控制和PMAC可編程多軸控制系統,於1999年4月通過了國家機械工業局的鑒定。1999年7月15日,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專家驗收通過了由“一汽”集團、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開發的H-100 A型 點焊機器人。由此可見,我們國內的焊接機器人已開始走向實用化階段。
2. 焊接機器人技術及現狀
焊接機器人的應用,不但改善了勞動環境、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升產效率,更主要原因是焊接機器人工作的穩定性和焊接產品質量的一致性,這對於保證批量生產的產品焊接質量至關重要。
通常情況下,焊接機器人系統由焊接機器人、機器人焊機、變位機以及回轉工作台等周邊裝置、焊接夾具、安全裝置等組成。焊接機器人的工作對象幾乎和手工焊接一樣廣泛,可以焊接低碳鋼、不銹鋼、鋁材、銅材等。焊接材料的厚度可以從零點幾毫米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直至幾十毫米。並且能夠靈活調整焊槍姿態,實現對工件的最佳焊接。
隨著機器人控制技術的發展和焊接機器人應用范圍的擴大,尤其為適應現代產品更新換代快和多品種小批量的需要,要求焊接機器人和變位機,弧焊電源等周邊設備實現柔性化集成。這有助於減少輔助時間,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之一。例如,在球形或橢圓形工件的徑向焊縫或復雜形狀工件的周邊的卷邊接頭等狀態下焊接時,為了使整條焊縫在焊接時都能使焊池水平或稍微下坡狀態,焊接時變位機必須不斷地變換工件位置和姿態。即變位機在焊接過程中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要做相應的協調的運動。弧焊電源和工裝夾具等也要在機器人統一控制下作相應的協調運動,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
3. 焊接機器人的發展及前景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工業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加入WTO,許多生產企業為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爭取盡快和國際市場接軌,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權,對在生產中採用機器人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對應用機器人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焊接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增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機器人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中國近幾年機器人市場將會一個大的跨越。
種種跡象表明,今後幾年中國的焊接機器人市場將是技術不斷提高,市場迅速擴大,應用工程項目市場競爭激烈的局面。預計今後的幾年內,國內企業對點焊、弧焊機器人的需求量將以 30% 以上的速度增長。從機器人技術發展趨勢看,焊接機器人不斷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機器人的感覺功能將實現多感測器信息的融合,控制系統從示教、離線編程向模糊控制發展,實現生產系統中機器人的群體協調和集成控制,從而達到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從應用技術市場角度分析,性能和價格以及技術服務的質量將仍然是決定用戶做出正確選擇的主要因素。隨著國內機器人公司自主品牌的性能價格比進一步提高,短期內將可以達到與國外產品抗衡的能力。從機器人應用范圍來看,焊接機器人的應用在傳統製造業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同時不斷向其它行業擴散。國內外眾多機器人廠家激烈競爭的結果將促進我國工業製造技術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應用焊接機器人的企業在高技術、高質量、低成本條件下獲得高速發展。
4 .焊接機器人在生產中應用的主要經驗和問題
弧焊機器人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及產業化仍有如下的關鍵問題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
(1)弧焊機器人系統的柔性化集成及優化,減少輔助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2)新型機器人用弧焊逆變電源結構和性能的優化及電流波形控制,使熔滴實現最佳過渡,減少飛濺;
(3)弧焊過程實用感測技術,快速准確地提取弧焊過程的特徵信息,實現焊縫自動跟蹤;
(4)實用化的弧焊動態過程和焊接質量的實時智能控制技術;
(5)弧焊機器人工程應用和產業化中的技術成果轉化。
5 .結論
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研究、發展與應用,有力地推動了世界工業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焊接機器人在高質高效的焊接生產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焊接機器人技術的研究應用雖然較晚,但借鑒於國外的成熟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在焊縫跟蹤、智能控制、信息感測、周邊設備及機器人專用電源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應用,取得了許多優秀的成果。隨著智能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焊接機器人系統還有許多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問題,特別是多智能體系統、基於PC的控制器和模糊神經網路等方面將是研究的 熱點 問題。
參考文獻
1 孫明如 日本焊接自動化和焊接機器人發展動態 電焊機,vol.29,1999(11):30~31;
2龔進峰,彭商賢,履帶式可變結構管道機器人及其雙控制系統的研究 高技術通訊2001.12;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機器人焊接技術論文
⑧ 不銹鋼盤管的製作工藝有哪些
不銹鋼盤管的製作工藝有哪些?不銹鋼盤管的生產是經過制管、彎管及切割這三步的,其中第一步制管,採用不銹鋼鋼帶為原料,利用制管機在線連續生產制管;然後就是彎管,將制管後的不銹鋼管輸送到彎管機處,利用彎管機或是其他彎管裝置來彎制管子,等到第一個彎管完成後,再傳送到第二個待彎管處進行彎管,依次、連續進行,直到所有的不銹鋼管彎管完畢,呈單片連續彎管;接著就是切割了,彎管完畢的單片連續彎管,經過定尺後切除管頭余料,製得的單片盤管單管長度15~133米,無徑向焊縫。
佛山罡正不銹鋼為你解答,望採納
⑨ 容器封頭拼縫位置有要求嗎
長期以來,我國的《鋼制壓力容器標准》GB150-1998[1]對封頭拼縫只規定了瓣片和頂圓板法封頭的焊縫位置,對拼焊封頭的最小板寬沒有作具體規定,是不是說最小寬度用任意寬度都是可行呢。按我們的經驗,板寬太小成型時會開裂,這方面我們有過教訓。國際上通行的封頭及相關標准,如美國的ASMEⅧ-1、日本的JIS B 8247-92、德國的DIN 28011-93和英國的BS5500也未規定拼縫位置,而法國的CODAP90(E)標准[2]從應力分析角度出發,把封頭分為兩個區域:離中心0.4Di范圍內,焊縫可任意布置,其餘的焊縫必須徑向布置(相當於瓣片和頂圓板法)。
由於GB 150-1998未作規定,我們生產及接受訂貨時只能參照JB/T4737-95《橢圓形封頭標准》執行[3],標准對此規定為:封頭由2塊或左右對稱的3塊鋼板拼接製成,其拼接焊縫與封頭中心線的距離應小於公稱直徑的1/4。此規定似乎缺乏依據,並且對生產中的以下幾個方面造成影響:①經濟性 由於拼縫必須在這較小的范圍內,造成板材利用率較低,我公司按JB/T4737-95執行前,月度材料利用率在76%左右,按此標准執行以後下降到71%~72%,同時造成焊縫長度增加,增加了焊接和探傷工作量。②安全性 雖然標准規定焊接由探傷來保證,但由於局部探傷等原因,特別是焊接應力的存在,即使熱處理,焊縫處性能也與母材有差異,因此焊縫長度增加帶來了不安全性。③工藝可執行性 當焊縫必須布置在此范圍內時,經常與中心孔、近中心孔群及補強相沖突,使工藝上很難安排,尤其對大直徑封頭,板窄就更無法布置。
⑩ 購買水泥倉的標準是什麼
C-BM行業標准資料庫
記錄號 32
資料庫 建材機械
標准名稱 水泥工業用倉式泵
標准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材行業標准
標准名稱(英) Pressure tank Pumps for ecment instry
標准號 JC 461-92
標准發布單位 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
標准發布日期 1992-02-26批准
標准實施日期 1992-10-01實施
標准正文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准規定了水泥工業用單倉倉式泵的形式與基本參數、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准適用於輸送低於150℃的粉狀干物料的水泥工業用單倉倉式泵(以下簡稱倉式泵)。 2引用標准 GB 150鋼制壓力容器 GB 699優質碳素結構鋼技術條件 GB 700碳素結構鋼 GB 1804公差與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 GB 3323鋼熔化焊接接頭射線照像和質量分級 GB 4424普通黃銅棒 GB 5117碳鋼焊條 GB 5118低合金鋼焊條 GB 5293碳素鋼埋弧焊用焊劑 GB 6654壓力容器用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厚鋼板 GB 8162無縫鋼管 GB 9439灰鑄鐵件 JC 40l.2建材機械用碳鋼和低合金鋼鑄件技術條 JC 355水泥機械產品型號編制方法 JB 8產品標牌 JB 1152鍋爐和鋼制壓力容器對接焊縫超聲波探傷 JB 2536壓力容器油漆、包裝、運輸 ZBJ 74003壓力容器用鋼板超聲波探傷 3型式與基本參數 3.1倉式泵型式為筒形單倉。 3.2型號按JC355的規定如下:C┌———————┐│└———┬———┘│└——————泵體有效容積(m[2])│└——————————————倉式泵代號 3.3標記示例:有效容積為8.5m[3]的筒形單倉倉式泵:倉式泵C8.5 JC461 3.4基本參數見表1。表1項目單位型號 C1.2 C2.0 C3.0 C4.5 C6.0 C8.5 C10有效容積 m[2] 1.2 2.0 3.0 4.5 6.0 8.5 10泵體內徑 mm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出口直徑 mm 8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工作壓力 MPa 0.4 ̄0.7輸送次數次/h≥10 4技術要求 4.1基本要求 4.l.1產品應符合本標準的要求,並按經規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和技術文件製造、安裝和使用。凡本標准、圖樣和技術文件未規定的技術要求,均應符合國家標准、建材行業或機電行業的有關通用標準的規定。 4.1.2圖樣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應符合GB 1804的規定,其中機械加工件尺寸為 ITl4級;型鋼焊接件非機械加工尺寸為IT16級。 4.1.3鑄件不應有裂紋、縮孔、疏鬆等缺陷。 4.1.4產品所用配套件應符合有關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規定。 4.2主要零部件要求 4.2.1泵體和氣包 4.2.l.1泵體和氣包材料應不低於表2的規定。表2使用條件鋼材標准鋼材牌號使用溫度℃鋼板厚度mm≥0≤16 GB700 Q235-C≤16 GB700 Q235-D≥-20 6-16(熱軋) GB6654[1)] 20R 6-25(熱軋) 16MnR註:1)應進行-20℃的沖擊試驗,沖擊功應不小於20J。 4.2.1.2對6mm(含6mm)以上的鋼板,下料前應在成材邊緣寬度為50mm的區域內進行超聲波探傷,並符合ZBJ74083的有關規定,碳素鋼為Ⅲ級,低合金鋼為Ⅱ級。 4.2.1.3封頭 a.封頭拼接時,焊縫方向只允許徑向,兩徑向焊縫之間最小距離ι應不小於100mm(見圖l); b.沖壓成形的封頭,其最小厚度不得小於圖樣厚度。n減去鋼板厚度負偏差; c.用弦長不小於封頭內直徑3/4Di的內樣板檢查橢圓形內表面的形狀偏差(見圖2),其最大間隙不得大於0.0125Di 4.2.1.4直筒 a.焊縫對口錯邊量b(見圖3)應不大於3mm; b.焊縫在環向形成的稜角E,用弦長ι1,等於內直徑1/6Di,且不小於300mm的內、外祥板檢查(見圖4),其E值不得大於(δn/10+2)mm,且不大於5mm; c.焊接在軸向形成的稜角E1(見圖5),用長度不小於300mm的檢查尺檢查,其E1值應不大於(δn/10+2)mm,且不大於5mm; d.直筒與封頭相連的環向焊縫,如兩板厚度差大於薄板厚度的30%或超過5mm,在內側按圖6所示L≥3(δ1-δ2)的要求削薄厚板的邊緣。L段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許值為 12.5μm。 4.2.l.5組焊要求 a.相鄰對接焊縫的距離應不小於100mm; b.上、下法蘭面對直筒中心線的垂直度為3mm; c.泵體支座和泵體內噴射管支架應避開泵體焊接焊縫; d.泵體修磨處的深度不得超過厚度δn的5%,大於2mm允許採用補焊,修磨范圍內的斜度至少為3:1; e.泵體同一斷面上最大內徑與最小內徑之差應不大於0.004Di(見圖7); f.泵體上汗孔應與焊縫錯開,開孔邊緣與焊縫的距離應不小於70mm。 4.2.1.6焊接要求 a.焊條、焊劑應符合GB5117、GB5118和GB5293的規定,其質量應保證焊縫的機械性能不低於母材的機械性能; b.焊縫表面及熱影響區不允許有裂紋、氣孔、弧坑和夾渣等影響強度的缺陷。 4.2.l.7泵體和氣包對焊縫質量應不低於JBl152中的Ⅱ級或GB3323中的Ⅲ級。 4.2.l.8泵體和氣包應進行水壓試驗,其試驗壓力應不低於l.25倍的設計壓力。 4.2.2噴射系統 4.2.2.1噴嘴材料應不低於GB690有關55鋼的規定,熱處理硬度為HRC40-45。 4.2.2.2空氣管材料應不低於GB8162有關無縫鋼管20鋼的規定。 4.2.3進料閥 4.2.3.l錐閥材料應不低於JC401.2中ZG;340-640的規定。 4.2.3.2橡膠圈材料應不低於氟橡膠的有關規定。 4.2.4逆止閥 4.2.4.1濾網材料應不低於GB4424中有關H62的規定。 4.2.4.2逆止閥體材料應不低於GB700有關Q235-A的規定。 4.2.5放氣閥 4.2.5.1閥座材料應不低於GB9439有關HT200的規定,應時效處理,孔的表面粗糙度 Ra的最大允許值為3.2μm。 4.5.5.2心軸材料應不低於GB699有關45鋼的規定。 4.3組裝要求 4.3.1所有零部件必須檢驗合格。外購件、外協件必須有合格證明文件,或由製造廠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裝配。 4.3.2各連接部位應牢固,各種閥及控制機構的動作應靈活可靠。 4.3.3進料閥關閉時應嚴密不漏氣。 4.4塗漆要求塗漆應按JB2536有關規定執行。 4.5安裝要求 4.5.1泵體中心線應與水平面垂直,其允差應不大於3mm。 4.5.2泵體與中間倉各管路法蘭結合面應嚴密不漏氣。 4.5.3各種閥應啟閉靈活。 5試驗方法 5.1水壓試驗 5.1.1水壓試驗必須用兩個量程相同的並經過校正的壓力表。其量程是試驗壓力的1.5 ̄4倍,但以2倍左右為宜。 5.1.2試驗用水的溫度應不低於5℃。 5.1.3試驗時泵體和氣包頂部應設排氣口,充水時應將泵體和氣包內的空氣排荊 5.1.4試驗時壓力應緩慢上升至試驗壓力,保壓時間應不少於30min。然後將壓力降至試驗壓力的80%,對所有焊縫和連接部位進行檢查。如有滲漏,應修補後重新試驗。 5.2總裝試驗 5.2.1對控制部位進行接通空氣試驗。試驗時可用人工進行「倉空」、「倉滿」兩個動作,檢查自動控制的靈活性應無卡阻現象。 5.2.2調整進料網,檢查其與橡膠田的接觸狀況,應嚴密不漏氣。 6檢驗規則每台產品必須經製造廠的檢驗部門檢驗合格,並簽發合格證後方可出廠。 6.1檢驗分類產品檢驗分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6.2出廠檢驗產品出廠前應完成的檢驗項目有4.1條~4.4條、7.1條、7.2條等。 6.3型式檢驗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對本標准中規定的全部技術要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b.正式生產後,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c.正常生產時,應至少每2年進行一次檢驗; d.產品長期停產後,恢復生產時; e.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6.5抽樣與判定規則 6.5.1每條焊縫探傷長度應不少於總長度的20%,且不小於300mm,其中應包括T形接頭部位。如發現有不允許的缺陷時,應在該缺陷兩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檢查長度,增加的長度為該焊縫長度的10%,且不小於300mm。若仍有不允許的缺陷時,則對該焊縫做 100%探傷檢查。對不允許的缺陷應清除干凈後進行補焊,並對該部位採用原探傷方法重新檢查。 6.5.2焊縫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數不應超過兩次,如超過兩次,返修前均應經製造單位技術總負責人批准。返修次數、部位和返修情況記入產品質量證明書。 7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 7.1產品銘牌應固定在明顯的部位上,其內容應符合GBl50和JB8中的有關規定。 7.2產品的包裝和運輸應按JB2536的有關規定。 7.3產品安裝使用前製造廠和用戶均應妥善保管,防止銹蝕、損壞及變形。附加說明:本標准由中國建材技術裝備總公司提出。本標准由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歸口。本標准由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負責起草,湖北水泥機械廠和南京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參加起草。本標准主要起草人:王洪禮、朱曉思、趙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