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焊接熱影響區焊接熱影響區的寬窄對焊接接頭的性能有什麼影響
在焊接熱循環作用下,焊縫兩側處於固態的母材發生明顯的組織和性能變化的區域,稱為焊接熱影響區。在焊接熱循環的作用下,熱影響區的組織分布是不均勻的。會產生晶粒粗化,是整個焊接接頭的薄弱地帶。材料的塑性和韌性降低,易於產生裂紋。希望能夠採納
B. 工程焊接工藝質量通病錯邊、焊縫外觀不良該如何處理呢
一、出現情況:
外表面不在同一平面,焊縫高度不一致。內焊縫表面凹凸不平,寬窄容不勻。
二、原因分析:
1、焊前准備工作沒有做好,操作馬虎,對口不直,下料端面傾斜,管料扁圓。
2、焊工操作不當,運條速度掌握不一致,收弧過快或過慢,焊接參數選擇不合適等都可以造成以上現象。
三、防治措施:
3、要求工人在操作時對口要仔細找正,下料切割細心,時時檢查管材質量,焊接過程中應精心操作,管口四周先點焊固定,再進行下步操作。
4、操作時要選擇合適的焊接參數,要求焊工精心操作,仔細清渣後精心補焊一層。
C. 焊縫蓋面過寬,影響探傷結果嗎
一、焊接缺陷的分類
焊接缺陷的種類很多,按其在焊縫中所處的位置可分為外部缺陷和內部缺陷兩大類。外部缺陷也叫外觀缺陷。
外部缺陷位於焊縫表面,借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鏡就能觀察到。
內部缺陷位於焊縫的內部,必須應用破壞性檢驗或專門無損檢驗方法才能發現。
焊接缺陷的常見分類方法如下:
二、焊縫尺寸不符合要求
1、現象
包括:焊縫外形高低不平、焊道寬窄不齊、焊縫余高過大或過小、焊縫寬度太寬或太窄、焊縫和母材之間的過渡不平滑等,如圖1所示。
2、原因分析
(1)焊縫坡口角度、寬度及組裝間隙不統一。
(2)焊條直徑選擇不當,造成填充層過高,失去坡口輪廓線,使蓋面寬窄不一,焊縫過高,波紋粗劣。
(3)背面清根刨縫質量差,焊道寬度不一。
(4)焊接電流過大或過小,運條手法和角度不當以及焊速不均勻。
3、危害性
尺寸過小的焊縫,會降低焊接接頭的強度;尺寸過大的焊縫,不僅浪費焊接材料,也會增大焊接結構的變形。焊縫金屬向母材的過渡處若不平滑,出現尖角,會造成應力集中,降低焊接結構的承載能力。
4、預防措施
(1)採用自動和半自動切割機或刨邊機加工坡口。
(2)焊縫組對間隙應控制在標准規范要求值以內,背面用碳弧氣刨清根後,採用砂輪修整刨槽及碳化層,使刨槽寬窄一致。
(3)選用適當的焊接電流和焊條直徑,遵守焊接工藝,熟練掌握操作技術,保持焊速均勻;手工焊操作人員要熟練地掌握運條速度和焊條角度,以獲得成形美觀的焊縫。
5、處理方法
對於焊縫余高過高,應用砂輪修整,寬窄不一或高度不夠處,應重新補焊,且補焊連接處應圓滑過渡。
三、咬邊
1、現象
咬邊也稱「咬肉」,是電弧或火焰將焊縫邊緣的母材熔化後,沒有得到填充金屬的補充,而留下的凹陷或凹槽。
2、原因分析
(1)焊接電流過大,電弧過長,運條角度不當及運條操作不熟練。
(2)焊接運條時,坡口邊緣兩側停留時間過短,造成熔敷金屬與母材未熔合。
(3)焊縫填充金屬過低,蓋面焊接焊肉過厚,電弧停留時間過長,焊縫區域溫度過高而造成咬肉。
3、危害性
咬邊是一種危險的缺陷,它不但減小了基本金屬的有效工作截面,而且在咬邊處還會造成應力集中。咬邊又是一種常見的缺陷,應該特別引起注意。
4、預防措施
(1)選擇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鹼性焊條應採用短弧焊接,保持運條均勻,坡口邊緣運條稍慢些,停留時間稍長些,中間運條稍快些。多道焊中,應保持勻速焊接,應注意運條角度。
(2)焊條的填充金屬應略低於焊道母材表面,這樣蓋面的焊道寬度輪廓清楚,外觀成型好。
5、處理方法
焊縫咬邊深度超標部分,應用砂輪打磨修整後補焊。對輕微咬邊處用砂輪修磨成平滑過渡。
D. 為什麼焊的越寬越咬邊
金屬受熱會出現各種反應,由於局部溫度不一致所以導致咬邊。
E. 焊接時常見的焊縫內部缺陷有哪些
根據 GB 6417-1986《金屬熔化焊焊縫缺陷分類及說明》國標,
熔化焊焊接缺陷分為六類:
1,裂內紋。
2,孔穴(氣孔)容。
3,固體夾雜(夾渣、夾鎢、夾焊條葯皮等)。
4,未熔合 和 未焊透。
5,形狀缺陷(焊縫寬窄不一、角焊縫變化太大、焊縫高低變化太大)。
6,其他缺陷(電弧擦傷 焊接飛濺)。
F. 焊縫的缺陷有哪些,請說出名稱並具體介紹
根據 GB 6417-1986《金屬熔化來焊焊縫缺陷分源類及說明》國標,
熔化焊焊接缺陷分為六類:
1,裂紋。
2,孔穴(氣孔)。
3,固體夾雜(夾渣、夾鎢、夾焊條皮等)。
4,未熔合 和 未焊透。
5,形狀缺陷(焊縫寬窄不一、角焊縫變化太大、焊縫高低變化太大)。
6,其他缺陷(電弧擦傷 焊接飛濺)。
G. 焊接的時候怎麼才能看出焊道高低一致
你好,在焊接電流一定的情況下,焊接時電弧長度不變,焊接速度不變就能保證焊道高低寬窄一致。
來對接焊縫幾何形狀的參數有焊縫自寬度、余高、熔深,
(1)焊縫寬度指焊縫表面與母材的交界處稱為焊趾。而單道焊縫橫截面中,兩焊趾之間的距離稱為焊縫寬度。
(2)余高指超出焊縫表面焊趾連線上面的那部分焊縫金屬的高度稱為余高。焊縫的余高使焊縫的橫截面增加,承載能力提高,並且能增加射線攝片的靈敏度,但卻使焊趾處會產生應力集中。通常要求余高不能低於母材,其高度隨母材厚度增加而加大,但最大不得超過3mm。
(3)熔深在焊接接頭橫截面上,母材熔化的深度稱為熔深。一定的熔深值保證了焊縫和母材的結合強度。當填充金屬材料(焊條或焊絲)一定時,熔深的大小決定了焊縫的化學成分。不同的焊接方法要求不同的熔深值,例如堆焊時,為了保持堆焊層的硬度,減少母材對焊縫的稀釋作用,在保證熔透的前提下,應要求較小的熔深。
I. 如何預防焊縫表面尺寸不符合的方法
預防焊縫表面尺寸復不符合的方法制有:
1、選擇適當的坡口角度
2、合理裝配間隙調整均勻,
3、正確選擇焊接工藝參數,採用適當的焊接速度或運條手法。
4、選擇合適的焊條和角度
焊縫表面尺寸不符合要求包括:
焊縫表面高低不平、焊縫寬窄不齊、尺寸過大或過小、角焊縫單邊以及焊腳尺寸不符合要求
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1、焊件坡口角度不對
2、裝配間隙不均勻
3、焊接電流過大或過小
4、焊接速度不當或運條手法不正確
5、焊條角度選擇不當或改變
6、焊接工藝選擇不正確
J. 焊接時常見的焊縫內部缺陷有
根據 GB 6417-1986《金屬熔化焊焊縫抄缺陷分類及說明》國標,
熔化焊焊接缺陷分為六類:
1,裂紋。
2,孔穴(氣孔)。
3,固體夾雜(夾渣、夾鎢、夾焊條葯皮等)。
4,未熔合 和 未焊透。
5,形狀缺陷(焊縫寬窄不一、角焊縫變化太大、焊縫高低變化太大)。
6,其他缺陷(電弧擦傷 焊接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