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與方樁的承台計算方法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要現澆一節管芯(1500~2000長),粗螺旋箍筋,澆高等級混凝土,之後做承台。實心方樁也一樣,都應嵌入承台50或100。
單樁承台不需要計算,純屬構造配筋。
② 請問預制管樁和預應力管樁有什麼區別》
一、指代不同
1、預制管樁:在打樁現場或者附近就地預制,較短的樁也可以在預制廠生產。
2、預應力管樁:是採用先張法預應力工藝和離心成型法製成的一種空心筒體細長混凝土預制構件,主要由圓筒形樁身、端頭板和鋼套箍等組成。
二、分類不同
1、預制管樁:主要有混凝土預制樁和鋼樁兩大類。混凝土預制樁能承受較大的荷載、堅固耐久、施工速度快,是廣泛應用的樁型之一,但其施工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大,常用的有混凝土實心方樁和預應力混凝土空心管樁。
2、預應力管樁:混凝土強度等級或有效預壓應力分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和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代號為PC,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代號為PHC,薄壁管樁代號為PTC。PC樁的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C60,薄壁管樁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60,PHC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80。
三、規定不同
1、預制管樁:預制樁縱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宜小於30mm。樁尖處可將主筋合攏焊在樁尖輔助鋼筋上,在密實砂和碎石類土中,可在樁尖處包以鋼板樁靴,加強樁尖。
2、預應力管樁:靜力壓樁比較直觀,成樁後承載力比較有保證。靜力壓樁的機械笨重,佔地大,對場地尺寸和表層地基承載力有要求。兩種成樁方式靜力壓樁要貴,機械進退場費也貴一點。
③ 鋼筋混凝土預制方樁接樁如何接
將樁的准確位置測抄設到襲地上。
應根據設計圖紙確定樁基軸線,並將樁的准確位置測設到地上。要綜合考慮到樁的密集程度、基礎的設計標高、現場地形條件、土質情況等,以確定打樁順序。由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自中間向兩個方向對稱進行,自中間向四周進行。
基坑不大時,應從中間開始分頭向兩邊或周邊進行;當基坑較大時,應將基坑分成數段,而後在各段范圍內分別進行。打樁應避免自外向內,或從周邊向中間進行。
(3)混凝土預應力方樁換成管樁擴展閱讀:
預制樁要求規定:
1、樁端達到堅硬、硬塑的粘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粉土和砂土或風化岩等土層時,應以貫入度控制為主,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或樁尖標高作參考。
2、預制樁(鋼樁)樁位的允許偏差(mm),必須使樁在提升就位時要對准樁位,樁身要垂直;樁在施打時,必須使樁身、樁帽和樁錘三者的中心線在同一垂直軸線上,以保證樁的垂直入土。
3、短樁接長時,上下節樁的端面要平整,中心要對齊,入發現斷面有間隙,應用鐵片墊平焊牢;打樁完畢基坑挖土時,應制訂合理的挖土方案,以防挖土而引起樁的位移或傾斜。
④ 樁基施工中,方樁與管樁的區別
樁基施工中,方樁與管樁的區別如下:
1、承載力不同
方樁的樁本身承載力相當於500外徑的厚壁管樁,每KN承載力造價要低於預應力管樁,這意味著設計人員在同樣的設計承載力下可優選方樁。兩類樁都是建築物的基礎,都可以用來承受上部結構物的重量的。
2、抗剪力不同
方樁的理論計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樁的2-3倍,據日本建設省的實際測試,是管樁的4.5倍,即空心方樁的抗震性能非常優越,適合在多震的區域及高層建築、大面積地下室的建築物基礎中推廣使用,同時,350的方樁市場售價比500外徑的厚壁管樁要少,設計人員在同樣的預算下可優選方樁。
3、耐沖擊性能不同
方樁繼承並發揚了原有混凝土方樁施工破損率低的特點,高強混凝土配上方形的頭部,比管樁有更好的耐沖擊性能,和小得多的樁頭破損率;方形比圓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長,充分保證每節樁之間的有效焊接強度,大大減小了方樁在施工中出現接頭脫焊或位移現象,使其質量更優。
(4)混凝土預應力方樁換成管樁擴展閱讀:
管樁分為後張法預應力管樁和先張法預應力管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C管樁)和預應力混凝土薄壁管樁(PTC管樁)及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管樁)。
先張法預應力管樁是採用先張法預應力工藝和離心成型法製成的一種空心筒體細長混凝土預制構件,主要由圓筒形樁身、端頭板和鋼套箍等組成。
管樁按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壁厚分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C管樁)、預應力混凝土薄壁管樁(PTC管樁)和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PHC管樁)。PC樁的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C50砼,PTC管樁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60,PHC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80。
PC樁和PTC樁一般採用常壓蒸汽養護,一般要經過28天才能施打。而PHC樁,脫模後要進入高壓釜蒸養,經10個大氣壓、180度左右的蒸壓養護,混凝土強度等級達C80從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時間只需三、四天。
方樁按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壁厚分為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高強混凝土方樁代號為PC,預應力高強混凝土方樁代號為PHS. PS樁的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C60砼,PHC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80。
方樁的外形更容易開發出非焊接的快速連接頭,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現焊接樁頭開裂現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管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空心方樁
⑤ 預應力管樁和方樁哪種更好
方樁有預制的和灌注的,預制的是錘擊打入的。方形的宜用於抗拔、抗側力的回地方。預應力管樁也有錘擊打入答和靜壓入土的,用在承受豎向荷載的地方。題問哪個好,各有各的用途。
民用房屋特別是高層,主要是承受很大的豎向荷載,用在適合的地基土層上時,高強度預應力管樁的優勢很大。籠統說『預應力管樁更好』是很不科學的。
⑥ 預應力管樁與方樁在造價方面能比較誰的造價高嗎
空心方樁相對於其它樁型,特別是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而言,其突出的優點在:
①外表面積大且成方型或多邊角型,在土層中樁體與土的休止角比圓型的外表大得多,這就意味著空心方樁比管樁在同等地質條件下能獲得更大的承載力,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礎資金;
②通過對比情況來看,350的空心方樁的樁本身承載力要相當於500外徑的厚壁管樁,每KN承載力造價要低於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這意味著設計人員在同樣的設計承載力下可優選方樁,而350的空心方樁市場售價比500外徑的厚壁管樁要少,可省下一大筆材料費;
③方樁的理論計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樁的2-3倍,據日本建設省的實際測試,是管樁的4.5倍,這說明空心方樁的抗震性能非常優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區域及高層建築、大面積地下室的建築物基礎中推廣使用;
④空心方樁繼承並發揚了原有混凝土方樁施工破損率低的特點,高強混凝土配上方形的頭部,比管樁有更好的耐沖擊性能,和小得多的樁頭破損率;方形比圓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長,充分保證每節樁之間的有效焊接強度,大大減小了方樁在施工中出現接頭脫焊或位移現象,使成樁質量更優;
⑤方樁的外形更容易開發出非焊接的快速連接頭,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現焊接樁頭開裂現象。
空心方樁的使用,因其諸多優點,必將為市場所接受,並得到推廣使用。日本,作為管樁的發明者,從20世紀60年代起大量推廣使用,近年來,其管樁的使用逐年減小,2004年全國使用管樁不到500萬米;而從2000年開發出新型方樁以來使用量已經占所有樁型的40%,可見空心方樁的優勢。美國也類似日本,2003年預應力空心方樁的使用達到了9000萬米,占總用樁量的35%,我國建築材料生產企業,參照國外經驗並按符合我國地質和製造情況的空心方樁已開發完成,並在工程實踐中大量使用,目前從所使用的工程情況分析,方樁已取得了良好的技術性能優勢。
⑦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作用
作用:
當地質條件不好,地基承載力較小時,就得採用 樁基,將一根一根的樁打入地下,將上面建築物的重量通過樁基傳導下層承載力高的土層上。如果下層承載力高的土層很深,也可以利用樁基和周圍土壤的摩擦力來支撐上部建築物的重量。
PC樁和PTC樁一般採用常壓蒸汽養護,一般要經過28天才能施打。而PHC樁,脫模後進入高壓釜蒸養,經10個大氣壓、180度左右的蒸壓養護,混凝土強度等級達C80從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時間只需一兩天。
主要區別
A樁和AB樁主要區別簡單講就是鋼筋用量不一樣,例如:外徑300mm樁,壁厚70mm單節樁長11米以內要求A樁鋼筋6Φ7.1而AB樁為6Φ9.0,可見AB樁的鋼筋分布比較密!同樣情況下B樁為8Φ9.0,C樁為8Φ10.7,可見鋼筋量都不一樣。顯然用量越大,樁的抗壓值越大。實際設計必須參照地質資料和上部荷載確定樁的類型和設計樁長。
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的A、AB、B和C型是按照施加的有效預壓應力分類的,它們的有效預壓應力分別為4.0MPa、6.0MPa、8.0MPa和10.0MPa,A型和B型樁身豎向承載力幾乎是一樣的。
⑧ 求預應力管樁接樁規范
管樁的焊接不是按鋼板焊接方法檢測的,是專門有管樁焊接技術專要求,是要求中心對准屬,然後圍焊焊縫飽滿,還要就是焊接縫的要求。
根據《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程》DGJ32/TJ 109-2010的相關要求。
焊接應由兩個焊工同時進行。一個接頭的時間:Φ400、Φ450管樁宜為12-18min,Φ500、Φ550管樁宜為15-25min,Φ600管樁宜為22-28min,外徑不小於700的管樁應試驗確定。
焊接層數不得少於三層,且逐層進行。內層焊渣必須清理干凈後方能施焊外一層,焊縫應飽滿連續。當採用手工電弧焊時,焊條宜採用E4303或E4316。
(8)混凝土預應力方樁換成管樁擴展閱讀:
1、接樁前,上下端板表面應用鋼絲刷清理干凈,並保持乾燥,坡口處應刷至露出金屬光澤。上下樁段應保持順直,且上下節樁兩端面應緊密貼合,不得在接頭處出現間隙,嚴禁在接頭間隙中填塞鐵片、鐵絲、焊條等雜物。
2、焊接可採用手工電弧焊或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
3、焊好的樁接頭應自然冷卻後方可繼續沉樁。手工電弧焊的自然冷卻時間不應少於10min,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的自然冷卻時間不應少於5min。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⑨ 預應力管樁與預應力方樁的優劣對比
空心方樁與管樁性能比較
空心方樁相對於其它樁型,特別是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而言,其突出的優點在:
①外表面積大且成方型或多邊角型,在土層中樁體與土的休止角比圓型的外表大得多,這就意味著空心方樁比管樁在同等地質條件下能獲得更大的承載力,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礎資金;
②通過對比情況來看,350的空心方樁的樁本身承載力要相當於500外徑的厚壁管樁,每KN承載力造價要低於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這意味著設計人員在同樣的設計承載力下可優選方樁,而350的空心方樁市場售價比500外徑的厚壁管樁要少,可省下一大筆材料費;
③方樁的理論計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樁的2-3倍,據日本建設省的實際測試,是管樁的4.5倍,這說明空心方樁的抗震性能非常優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區域及高層建築、大面積地下室的建築物基礎中推廣使用;
④空心方樁繼承並發揚了原有混凝土方樁施工破損率低的特點,高強混凝土配上方形的頭部,比管樁有更好的耐沖擊性能,和小得多的樁頭破損率;方形比圓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長,充分保證每節樁之間的有效焊接強度,大大減小了方樁在施工中出現接頭脫焊或位移現象,使成樁質量更優;
⑤方樁的外形更容易開發出非焊接的快速連接頭,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現焊接樁頭開裂現象。
空心方樁的使用,因其諸多優點,必將為市場所接受,並得到推廣使用。日本,作為管樁的發明者,從20世紀60年代起大量推廣使用,近年來,其管樁的使用逐年減小,2004年全國使用管樁不到500萬米;而從2000年開發出新型方樁以來使用量已經占所有樁型的40%,可見空心方樁的優勢。美國也類似日本,2003年預應力空心方樁的使用達到了9000萬米,占總用樁量的35%,我國建築材料生產企業,參照國外經驗並按符合我國地質和製造情況的空心方樁已開發完成,並在工程實踐中大量使用,目前從所使用的工程情況分析,方樁已取得了良好的技術性能優勢。
⑩ 先張法預應力管樁和混凝土預制樁區別,
先張空心板梁施工工序:檯面清掃、刷模板漆—鋼絞線下料—鋼橫梁穿設鋼絞線、穿失效管—張拉—綁扎鋼筋—立外模—模型和鋼筋檢查—澆注底板混凝土—安放充氣膠囊充氣(安放剛性內模)—澆注梁體混凝土—抽拔氣囊(內模)—拆外模—鑿開鉸縫預埋筋—封端—養生等強—放張—移梁存梁—梁體標識
1、清掃檯面、噴模板漆:將檯面打掃干凈(有缺陷的地方及時修補)後噴模板漆,塗機油後鋪塑薄膜以防塵污底模且不污染鋼鉸線。
2、鋼鉸線下料:事先將整捆鋼鉸線用鋼扣件固定並捆架好,以防在抽鋼鉸線時正卷散開傷人,然後解開包裝,找著鋼鉸線頭,從卷中心抽取鋼鉸線,按實際長度准確下料,鋼鉸線用砂輪切割機切割,禁止用電焊或氧焊切割。
3、安設鋼鉸線:按設計位置一次性穿好每塊板的失效管,逐根按設計孔位將鋼鉸線穿入鋼橫梁,並將鋼鉸線孔位編號,所用錨具用汽油清洗,並在夾片和錨環的接觸面塗一層退錨靈,將每個錨具安裝好。
4、張拉:用YQC24-200千斤頂逐根對鋼鉸線預緊(控制應力的15%),然後用兩台250T千斤頂進行整體張拉,因伸長量大,採取2~3次分級張拉達到控制應力,其方法如下:張拉採用伸長量與張拉力雙控制,以伸長量為主,其誤差控制在正負6%以內,否則必須立即停止張拉,待查明原因採取措施後重新張拉。採用低鬆弛鋼鉸線張拉程序為: 0—15%δk—100%δk—102%δk(待荷2分鍾)。
5、鋼筋綁扎:先將鋼鉸線上的失效管按設計位置定位,空心板內普通鋼筋大部分為構造筋,鋼筋直度小,鋼度小,必須採取措施保證鋼筋定位準確,一般現在檯面上准確劃線,按劃線位置布置每一個橫向筋,間距誤差不大於10mm。為防止芯模上浮,在頂面加2根縱向Φ10筋。
注意防撞牆、伸縮縫鋼筋和其他鋼板的預埋,現澆連續段處的空心板端的縱向鋼筋必須保證搭接長度及焊接質量。
6、立外模:外模採用特製鋼模,模板面平整,接縫密實,支撐穩固,板面均勻噴塗模板漆,嚴禁塗抹廢機油。
7、安裝芯模: 00m空心板採用充氣膠囊,氣囊在底板混凝土澆築完後安放,並及時充氣,充氣氣壓控制在0.02~0.025Mpa。
8、梁體混凝土澆註:00m空心板梁混凝土澆注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先澆築底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澆築完後迅速安放氣囊並及時充氣,第二步澆注梁體混凝土。
砼澆注和搗固要對稱進行,防止芯模偏移,邊振搗邊檢查,要採取措施防止氣囊上浮,板頂厚度必須保證8cm。
為使橋面鋪裝與空心板緊密結合,必須清理板頂浮漿,在頂板混凝土初凝前對板頂進行橫向刷毛,露出石子。
9、拆芯模:待梁體混凝土具備一定的強度,一般情況下3~5小時就可以抽拔芯膜,氣囊放氣時間不宜過早,過早混凝土強度不夠,會造成梁體變形,裂縫,過晚與混凝土粘結力過緊,抽拔氣囊困難,容易損壞氣囊。
10、拆外模、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時,一般第二天就可以拆模,拆模後緊接著鑿出鉸縫預埋筋,並將梁體兩側和連續端鑿毛(邊板外側除外)。
11、封端:當板體砼強度達到標准強度70%後,放張前在台座上將梁端封密(裡面用磚砌,外側用C30膨脹混凝土澆注)
12、養生:混凝土澆注完畢及時用養生布覆蓋,人工澆水養生,養生期為7天。
13、放張:當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時,用千斤頂進行放張,放張保持均勻,慢速,一般在10分鍾放完,並測量起拱度。用砂輪切割機將鋼筋線切斷,鋼鉸線與梁端齊平,外露不超過2cm並用防銹漆將鋼鉸線端部封閉。
14、移梁:移梁採用p43軌做橫梁,在梁端用2台20T千斤頂將梁頂起,頂起過程中隨時在梁底支座加墊方木,待梁體頂起需要的高度後,在梁底扦入橫移鋼軌(兩根鋼軌必須平行,否則在移梁過程中側翻,鋼軌上放入滑鞋,將梁體落在滑鞋上,用2t卷揚機或導鏈將梁體移出台座外,注意鋼軌頂面要抹黃油。
15、標識:梁體存放時,在梁體明顯位置用紅油漆作好標識註明梁體澆注日期、樁號、板號。
16、梁體存放:在存放時兩端用油枕支承,也可用廢舊水泥編制袋裝砂,袋口用繩扎緊,平放在地上,用砂袋做支承,周圍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支承地面受浸泡造成梁體下沉,產生負彎距。
梁體存放控制在一個月內為宜,(應密切注意梁板累計上拱值)當起拱度累計超過15mm時,必須在跨中採取加壓措施控制上拱度增加。
17、梁體架設
1)、在梁體架設前認真測量支座墊石標高,合格並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後,開始梁體的架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