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焊縫金屬的一次結晶和二次結晶
什麼是焊縫金屬的一次結晶和二次結晶
熔池一次結晶結束後,就轉變為固體的高溫焊縫。高溫的焊縫金屬冷卻到室溫時,要經過一系列的組織相變過程,這種相變過程稱為焊縫金屬的二次結晶。
『貳』 什麼是焊接金屬的二次結晶組織
二次結晶是指焊縫金屬在高溫降至低溫時,固體狀態下發生的組織轉變。如珠光體轉變、馬氏體轉變,其轉變後得到的組織就是二次結晶組織。
『叄』 提問金屬焊接的問題,求大神解答。 控制焊縫一次結晶組織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預熱、後熱、層溫控制、熱輸入控制、錘擊、熱應力釋放以及其它的熱處理都會引起冶金變化,進而影響機械性能。
在固態金屬中,原子自己排成有秩序的列、行和層形成三維晶體結構。金屬被定義為晶體。不討論結晶過程是不對的. 當金屬凝固時,它總是呈晶體形式。晶體斷裂表面被錯誤地稱為典型疲勞斷裂或脆性斷裂形貌。
可以完整描述有序排列方式的最小量原子叫作「單元晶格」,認識到「單位晶格」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與三維空間方向與其它臨近的單位晶格共用原子是非常重要的。
最常見的晶體結構或者相是體心立方(BCC)、面心立方(FCC)、四角體心結構(BCT)和六角密排結構(HCP),如圖8.5所示. 一些金屬,如鐵在室溫下以一種固態相存在,當溫度升高時,又以另一種相存在。這種在一種固體金屬中隨著溫度的變化從一種相轉變為另一種相,叫「同素異形或固態相變」,一種具有相同的化學成份,不同的晶體結構的金屬叫做「同素異形」體。這將在以後討論。
BBC(體心立方)可以描述為一個立方體的八個角和單元體的中心有一個原子,如鐵、碳鋼、鉻、鉬和鎢。
FCC(面心立方)可以想像為在立方體的八個角和其六個面的中心均有一個原子。如鋁、銅、鎳和奧氏體不銹鋼。
BCT單位晶格就像基本BCC一樣,只是沿一軸線方向伸長變為矩形,並在中心有一原子。由迅速淬火形成的鋼的一種相態馬氏體就是BCT結構。
而HCP單位晶格是六方棱體。它可以想像為在棱體的上下頂面有二個六角形(六邊形),而中心有一原子,並在每個六角點上均有一原子。每個頂上的各有一個原子的三角形位於上下六角形頂之間。通常具有HCP結構的金屬為鋅,鎘及鎂。
圖8.5-金屬和合金的普通晶體結構
金屬的固化
金屬是由眾所周知的晶核成形並增長的過程凝固成晶狀結構的。一旦冷卻,原子簇在晶格摻雜處或液固交界處,如熔化焊接金屬與冷卻的未熔化的熱影響區之間的交界處凝固。這些原子簇稱為晶核並大量出現。在焊縫金屬中,核試圖附著在焊縫交界處的熱影響區中已有的顆粒上。原子繼續凝固,並附著到晶核上。每個晶核沿著可能的方向長大,同時原子按照一定的晶格結構進行排列並形成不規則形狀的晶粒或晶體。
圖8.6所示的是當焊縫金屬凝固時焊縫金屬晶粒形成的過程。在圖8.6A中可見,最初的晶體是在焊縫交界處形成的。圖8.6B隨著初始晶核的長大,固相晶粒形成。因為晶核取向方位不同,當相近晶粒長在一起時,就形成了顆粒的邊界。圖8.6C是焊縫金屬完成了固化。晶粒邊界可以被認為是不連續。因為它代表原子統一排列的中斷。從前面的討論中我們可知,殘余應力存在於固化的金屬中。
金屬機械性能取決於晶粒的大小,小晶粒的金屬將會有更高的室溫拉伸強度。因為當材料受應力時,晶格邊界會試圖阻止單個晶粒的變形。然而當溫度升高,在邊界上的原子更容易移動,並滑過另一個原子。造成了高溫下材料強度下降。所以,細小晶粒的材料更適用於室溫和底溫環境。而粗晶粒材料適用於高溫條件。總的來說,細晶粒金屬具有更好的延伸性,缺口韌性及疲勞性能。
在進一步討論前,讓我們迅速回顧一下。金屬就是由原子以有秩序排列形成的晶狀結構。這種有序形式或排列就是我們所知的「相」,可由一單位晶格來描述。金屬從許多位置迅速固化,並且以可能的方向長大並形成晶粒。單個晶粒間的結合處被稱為晶界。晶粒的大小決定了晶粒邊界區的數量,進而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金屬機械性能。
『肆』 怎樣處理不銹鋼焊縫金屬結晶時的偏析
首先建議你先檢驗下你原料,再確認你的產品是否是鍛件。在現在化煉鋼設備中很少出現偏析這個問題,可能你們采購的原料是小鋼廠的問題。
偏析分為三種:1.晶內偏析,該情況取決於澆鑄時的冷卻速度,偏析元素擴散能力和固相線傾斜度等.可以通過退火將偏析消除;2.區域性偏析:在較大范圍內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象,退火無法將該情況消除,這種偏析與澆溫、澆速等有關;3.比重偏析:合金凝固時析出的初晶與餘下的液體存在較大的比重差,最終導致材料出現分層、化學成分不均勻的情況。可採用降低澆溫加大冷卻速度,加入微量元素形成比重適當等。
你可以判斷出現偏析的種類,並針對性的採取一些措施。
合金中各組成元素在結晶時分布不均勻的現象稱為偏析。焊接熔池一次結晶過程中,由於冷卻速度快,已凝固的焊縫金屬中化學成分
來不及擴散,造成分布不均,產生偏析。
焊縫中的偏析現象有以下三種:
⑴顯微偏析 熔池一次結晶時,最先結晶的結晶中心金屬最純,後結晶部分含其它合金元素和雜質略高,最後結晶部分,即結晶的外
端和前緣所含其它合金元素和雜質最高。在一個柱狀晶粒內部和晶粒之間的化學成分分布不均現象稱為顯微偏析。
⑵區域偏析 熔池一次結晶時,由於柱狀晶體的不斷長大和推移,會把雜質「趕」向熔池中心,使熔池中心的雜質含量比其它部位多,
這種現象稱為區域偏析。
焊縫的斷面形狀對區域偏析的分布影響很大。窄而深的焊縫,各柱狀晶的交界在其焊縫的中心,因此焊縫中心聚集有較多的雜質,見
圖1。這種焊縫在其中心部位極易產生熱裂紋。寬而淺的焊縫,雜質則聚集在焊縫的上部,見圖1b,這種焊縫具有較高的抗熱裂能力。
⑶層狀偏析 熔池在一次結晶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放出結晶潛熱,當結晶潛熱達到一定數值時,熔池的結晶就出現暫時的停頓。以後
隨著熔池的散熱,結晶又重新開始,形成周期性的結晶,伴隨著出現結晶前沿液體金屬中雜質濃度的周期變動,產生周期性的偏析稱為層狀偏析。層狀偏析集中了一些有害元素,因此缺陷往往出現在層狀偏析中。由層狀偏析所造成的氣孔。
『伍』 怎麼用熱力學或者動力學去解釋或者計算證明金屬的相變或者再結晶現象,最好有個例子,我是做TC4的焊接
變形越大內部的畸變能就約多,處於熱力學的不穩定狀態,所以再結晶所需的溫度相對較低!
『陸』 什麼是焊縫金屬的二次結晶
熔池一次結晶結束後,就轉變為固體的高溫焊縫。高溫的焊縫金屬冷卻到室溫時回,要經過一答系列的組織相變過程,這種相變過程稱為焊縫金屬的二次結晶。
焊縫金屬的二次結晶對焊後焊縫的組織和性能影響很大,含合金元素較多的易淬火鋼將會得到馬氏體組織,使焊縫硬度增加、塑性下降,並且容易形成冷裂紋。即使是低碳鋼焊縫,增大二次結晶時的冷卻速度,將使組織中的珠光體含量相應增加,硬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