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鋁合金鍍銅鍍錫焊錫漏底是什麼原因
有虛焊假焊, 要用專用的焊錫絲,另外就是看焊接技術了,,, 焊鋁專用焊錫絲 可以找找強力控股 ,樓主參考哈
㈡ 銅和鋁合金能否焊接
可以來
銅與鋁的焊接可以採用熔焊、自壓焊和釺焊。但是由於銅和鋁具有良好的塑性,銅的壓縮率達80%~90%,鋁也有60%~80%。因此目前主要是採用壓焊方法進行焊接。熔焊的主要困難時鋁和銅的熔點相差很大。熔焊時,應以鋁為主要組成焊縫,銅的含量應控制在12%~13%一下,否則在晶界上易形成固溶體和CuAl2脆性共晶體,使接頭的強度和塑性降低。焊接時,電弧中心要偏向銅板一側。
㈢ 鋁合金中銅元素的作用
硅(Si)是改善流動性能的主要成份。從共晶到過共晶都能得到最好的流動性。但結晶析出的硅(Si)易形成硬點,使切削性變差,所以一般都不讓它超過共晶點。另外,硅(Si)可改善抗拉強度、硬度、切削性以及高溫時強度,而使延伸率降低。 在鋁合金中固溶進銅(Cu),機械性能可以提高,切削性變好。不過,耐蝕性降低,容易發生熱間裂痕。作為雜質的銅(Cu)也是這樣。 鎂(Mg) 鋁鎂合金的耐蝕性最好,因此ADC5、ADC6是耐蝕性合金,它的凝固范圍很大,所以有熱脆性,鑄件易產生裂紋,難以鑄造。作為雜質的鎂(Mg),在AL-Cu-Si這種材料中,Mg2Si會使鑄件變脆,所以一般標准在0.3%以內。 鐵(Fe) 雜質的鐵(Fe)會生成FeAl3的針狀結晶,由於壓鑄是急冷,所以析出的晶體很細,不能說是有害成份。含量低於0.7 %則有不易脫模的現象,所以含鐵(Fe)0.8 ~ 1.0 %反而好壓鑄。含有大量的鐵(Fe),會生成金屬化合物,形成硬點。並且含鐵(Fe)量過1.2 %時,降低合金流動性,損害鑄件的品質,縮短壓鑄設備中金屬組件的壽命。 鎳(Ni) 和銅(Cu)一樣,有增加抗拉強度和硬度的傾向,對耐蝕性影響很大。想要改善高溫強度耐熱性,有時就加入鎳(Ni),但在耐蝕性及熱導性方面有降低的影響 錳(Mn) 能改善含銅(Cu),含硅(Si)合金的高溫強度。若超過一定限度,易生成Al-Si-Fe- P+o { T*T f;X Mn四元化合物,容易形成硬點以及降低導熱性。錳(Mn)能阻止鋁合金的再結晶過程,提高再結晶溫度,並能顯著細化再結晶晶粒。再結晶晶粒的細化主要是通過MnAl6化合物彌散質點對再結晶晶粒長大起阻礙作用。MnAl6的另一作用是能溶解雜質鐵(Fe),形成(Fe,Mn)Al6減小鐵的有害影響。錳(Mn)是鋁合金的重要元素,可以單獨加入Al-Mn二元合金,更多的是和其他合金元素一同加入,因此大多鋁合金中均含有錳(Mn)。 鋅(Zn) 若含有雜質鋅(Zn),高溫脆性大,但與汞(Hg)形成強化HgZn2對合金產生明顯強度作用。JIS中規定在1.0%以內,但外國標准有到3%的,這里所講的當然不是合金成份的鋅(Zn),而是以雜質鋅(Zn)的角色來說,它有使鑄件產生裂紋的傾向。 鉻(Cr) 鉻(Cr)在鋁中形成(CrFe)Al7和(CrMn)Al12等金屬間化合物,阻礙再結晶的形核和長大過程,對合金有一定的強化作用,還能改善合金韌性和降低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但會增加淬火敏感性。 鈦(Ti) 在合金中只需微量可使機械性能提高,但導電率卻下降。Al-Ti系合金產生包晶反應時,鈦(Ti)的臨界含量約為0.15%,如有硼存在可以減少。 在鋁合金中有時還存在鈣(Ca),鉛(Pb),錫(Sn)等雜質元素。這些元素由於熔點高低不一,結構不同,與鋁(Al)形成的化合物亦不相同,因而對鋁合金性能的影響各不一樣。鈣(Ca)在鋁中固溶度極低,與鋁(Al)形成CaAl4化合物, 鈣(Ca)能改善鋁合金切削性能。鉛(Pb),錫(Sn)是低熔點金屬,它們在鋁(Al)中固溶度不大,降低合金強度,但能改善切削性能。 鋅合金當中各項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對鑄造性能和鑄件性能的影響 鋁(Al) 它是主要成份,有改善機械性能,提高流動性的作用,能防止鐵(Fe)的侵蝕和腐蝕。超過4.5%會變脆,低於3.5%強度,硬度會降低,流動性變差。 銅(Cu) 銅(Cu)含量超過1.25%可以明顯增加合金的強度與硬度。但Al-Cu的析出,壓鑄鑄後會收縮,繼而轉為膨脹,使鑄件尺寸不穩定。 鎂(Mg) 為抑制晶粒間的腐蝕而加入少量的鎂(Mg),鎂(Mg)的含量超過了規定值,就會使流動性變差,並且也容易產生熱脆性,沖擊值也降低。 鉛(Pb) 錫(Sn) 鎘(Cd) 鉛(Pb)含量的增加可以降低鋅(Zn)的硬度,增加鋅(Zn)的溶解度,但是在含鋁(Al):o _;l S%E 的鋅合金中,鉛(Pb),錫(Sn),鎘(Cd)任意一種超過規定量,都會產生腐蝕。這種腐蝕是不規則的,經過某段時間以後才產生,而且在高溫,高濕氣氛下,腐蝕得特 鐵(Fe) 鐵(Fe)雖然能明顯提高鋅(Zn)的再結晶溫度,減緩再結晶的過程,但是在壓鑄熔煉當中,鐵(Fe)來自鐵坩堝,鵝頸管和熔化用具,固溶於鋅(Zn),鋁(Al)所帶的鐵(Fe)是極微量的,超過了固溶限的鐵(Fe) 會以FeAl3 結晶出來。(Fe)所造成的缺陷多生成渣滓以FeAl3的化合物浮起。鑄件變脆,機加工性能變差。鐵的流動性會影響鑄件表面的光滑度。
㈣ 在鋁材里的銅起什麼作用
鋁銅合金富鋁部分548時,銅在鋁中的最大溶解度為 5.65%,溫度降到302時,銅的溶解度專為0.45%。銅是屬重要的合金元素,有一定的固溶強化效果,此外時效析出的CuAl2有著明顯的時效強化效果。 鋁合金中銅含量通常在2.5% ~ 5%,銅含量在4%~6.8%時強化效果最好,所以大部分硬鋁合金的含銅量處於這范圍。
如果要了解其他元素的作用網路下:山東鋁材
㈤ 銅鎳鋁合金中 銅的作用是什麼
可明顯增加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簡單說就是可以提高其鋁合金的硬度
㈥ 鋁合金為什麼不能用焊錫焊接
鋁合金能用焊錫焊接。
1、先將鋁件焊接面用砂紙打光,放一些松香和鐵粉。用功率60W以上的烙鐵,沾上足量的焊錫,放在焊接面上用力摩擦。由於鐵粉的作用,把氧化層磨掉,錫就附著在鋁表面上了。趁錫未凝固時,用布將焊面和烙鐵上的鐵粉擦去,就可以按普通方法進行焊接了。
2、在要焊接的鋁線或鋁板的焊面上,塗一層硝酸汞溶液。由於化學作用,在鋁表面生成一層鋁汞合金,用水沖洗後即可焊接。剛焊上去的錫是焊在鋁汞合金上的,焊接強度不高。焊接時要用100W大烙鐵,焊鐵頭多在焊面上停留,使汞在鋁中擴散,錫能牢固地與鋁基體焊在一起,加強焊接強度。
鋁極易氧化,表面通常覆蓋著一層氧化鋁薄膜,即使焊接前是、颳去這層薄膜,但由於焊接時烙鐵的高溫,使焊接面又迅速生成一層氧化膜,使刮出的新面不與空氣接觸,那麼就可以使錫附著在鋁上了。
(6)鋁合金焊縫夾銅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焊件表面處理:
手工烙鐵焊接中遇到的焊件是各種各樣的電子零件和導線,除非在規模生產條件下使用「保險期」內的電子元件,一般情況下遇到的焊件往往都需要進行表面清理工作。
去除焊接面上的銹跡,油污,灰塵等影響焊接質量的雜質。手工操作中常用機械刮磨和酒精,丙酮擦洗等簡單易行的方法。
預焊:
預焊就是將要錫焊的元器件引線或導電的焊接部位預先用焊錫潤濕,一般也稱為鍍錫,上錫,搪錫等。稱預焊是准確的,因為其過程合機理都是錫焊的全過程——焊料潤濕焊件表面,靠金屬的擴散形成結合層後而使焊件表面「鍍」上一層焊錫。
預焊並非錫焊不可缺少的操作,但對手工烙鐵焊接特別是維修,調試,研製工作幾乎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用過量的助焊劑:
適量的助焊劑是必不可缺的,但不要認為越多越好。過量的松香不僅造成焊後焊點周圍需要清洗的工作量,而且延長了加熱時間(松香融化,揮發需要並帶走熱量),降低工作效率。
當加熱時間不足時又容易夾雜到焊錫中形成「夾渣」缺陷;對開關元件的焊接,過量的助焊劑容易流到觸點處,從而造成接觸不良。
合適的助焊劑量應該是松香水僅能浸濕將要形成的焊點,不要讓松香水透過印製板流到元件面或插座孔里(如IC插座)。對使用松香芯的焊絲來說,基本不需要再塗助焊劑。
㈦ 鋁合金能和鋁或者銅焊接嗎
不可以的,鋁合金是鋁和其他金屬共同混合冶煉的金屬,鋁和銅一般都是純鋁和銅的純金屬材質,不同的金屬元素熔點溫度高低不一樣,不可以一起焊接的,如果是純鋁或者純銅,同一種金屬元素是可以焊接的
㈧ 6061鋁合金和銅絲怎麼焊接
鋁合金和抄銅絲的焊接屬於異種襲金屬焊接,並且兩種金屬的熔點相差比較大,採用常規的熔焊焊接方式是行不通的,可以用低溫的軟釺焊焊接,所以重點是看銅絲的大小。
一、如果銅絲只要有1毫米以上的直徑的規格的話,可以用低溫480度的威歐丁ALCU-Q303銅鋁焊絲焊接,焊接的熱源需要用氧氣乙炔或者雙管液化氣多孔噴槍加熱焊接。
二、如果銅線的直徑比較小,用火焰焊接單管液化氣多孔噴槍加熱焊接,焊接材料選用WEWELDING M51的焊絲焊接,焊接的時候需要用M51-F的助焊劑輔助使用,這個的焊接工作熔點溫度在179度,因為6061的合金鋁的焊接性的問題對於M51的焊接親合性差,所以最好是在6061的母體表面焊接一層WEWELDING53的焊層以後,然後再用低溫179度的M51焊絲焊接銅絲到6061的鋁合金上。
㈨ 我看有些鋁合金是含銅的,但銅的熔點那麼高,是如何熔入鋁合金的
鋁—銅二元合金在製造上較其他鑄鋁合金為簡單。
此種合金可以在坩堝,火焰反射爐和各種結構的電爐中熔煉。鋁—銅合金不像鋁—硅合金易於吸收氣體,也不像含鎂量高的合金易於氧化。
使用牌號A3及其以下的鋁錠和3級(M3)的及其以』F的銅作為鋁—銅合金的爐料。銅以鋁—銅中間合金的狀態加入鋁—銅合金內。
含銅33%的鋁銅共晶合金具有優良中間合金的一切性能:可以製成化學成分均一的易熔的(熔點540℃)和脆性大的合金。
但是,含銅50%的合金具有更大的優點。在低熔點(575℃)和足夠的脆性時,此種合金是均—的。
鋁—銅中間合金有三種可能製造方法:(1)混合熔融的鋁和銅;(2)溶解銅於熔融的鋁中;(3)溶解鋁於熔融的銅中。在這三種方法中最實用的是第三種方法,因為此種方法很簡單,並且保證中間合金的質量良好。
在熔融的鋁中溶解銅的方法和混合熔融金屬的方法,由於熔煉物強烈的過熱而使中間合金易為非金屬雜質所玷污。
往熔融的鋁中加入預熱的固體銅或熔融的銅, 由於鋁—銅合金生成熱的放散而促使溫度顯著升高。
將單獨熔化的金屬混合在一起,除了使合金過熱之外,還會使生產過程復雜化,因為需要使用兩台熔爐,坩堝等。但當在大型鑄造車間內熔合大量中間合金時,此種方法有某些使用意義。採用此種方法時,單獨在木炭復層下熔化銅和分量的鋁。將熔融的銅以細流注入熔融的鋁中,另外分批地加入剩餘部分固態鋁,以便降低熔煉物的溫度。
當固態鋁在液態銅中溶解時,熔煉物的加熱溫度顯著降低。這是由於銅的熱容量和熔化潛熱較該銅為高。
但是,使用這種力法時並不能避免該熔煉物局部過熱的可能。為了避免局部過熱,將鋁加在熔池表面下的深處,而在液態銅中溶解。
溶解固態銅於熔融的銅中以製造Al—Cu中間合金的方法綜述如下:將全部銅裝入爐中,並加入全部爐料鋁的10~15%,以便加速銅的熔化。隨著銅的熔化逐漸少量地加入鋁,將鋁加入熔池的深處並在此時攪混熔煉物。鋁錠應預熱至150~200℃。待全部鋁溶解之後,將合金冶卻到700℃並用氯化鋅進行精煉,除去熔渣並將製成的中間合金在680~700℃時澆鑄於經過預熱的錠模中。當中間合金在錠模中凝固時,用杓子取出表面所生成的薄膜,以便於金屬凝固時從其中放出氣體,並除去表面上的非金屬污物。[4]
㈩ 銅對鋁合金產生什麼影響
鋁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有銅、硅、鎂、鋅、錳
所以銅是鋁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
Cu含量的不同,會對合金的密度、熱膨脹系數、熔點、導電率等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