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焊接時常見的焊縫內部缺陷有哪些
根據 GB 6417-1986《金屬熔化焊焊縫缺陷分類及說明》國標,
熔化焊焊接缺陷分為六類:
1,裂內紋。
2,孔穴(氣孔)容。
3,固體夾雜(夾渣、夾鎢、夾焊條葯皮等)。
4,未熔合 和 未焊透。
5,形狀缺陷(焊縫寬窄不一、角焊縫變化太大、焊縫高低變化太大)。
6,其他缺陷(電弧擦傷 焊接飛濺)。
Ⅱ 鋼結構一、二級焊縫質量等級及缺陷分級標準是什麼
焊縫應根據結構的重要性、荷載特性、焊縫形式、工作環境以及應力狀態等情況,按下述原則分別選用不同的質量等級,1. 在需要進行疲勞計算的構件中,凡對接焊縫均應焊透,其質量等級為1) 作用力垂直於焊縫長度方向的橫向對接焊縫或T形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受拉時應為一級,受壓時應為二級;2)作用力平行於焊縫長度方向的縱向對接焊縫應為二級。2 .不需要計算疲勞的構件中,凡要求與母材等強的對接焊縫應予焊透,其質量等級當受拉時應不低於二級,受壓時宜為二級3 .重級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吊車梁的腹板與L冀緣之間以及吊車析架上弦桿與節點板之間的T形接頭焊縫均要求焊透.焊縫形式一般為對接與角接的組合焊縫,其質量等級不應低於二級4 .不要求焊透的』I'形接頭採用的角焊縫或部分焊透的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以及搭接連接採用的角焊縫,其質量等級為:1)對直接承受動力荷載且需要驗算疲勞的結構和吊車起重量等於或大於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焊縫的外觀質量標准應符合二級 ;2) 對其他結構,焊縫的外觀質量標准可為二級。外觀檢查一般用目測,裂紋的檢查應輔以5 倍放大鏡並在合適的光照條件下進行,必要時可採用磁粉探傷或滲透探傷,尺寸的測量應用量具、卡規。焊縫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級焊縫不得存在未焊滿、根部收縮、咬邊和接頭不良等缺陷,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不得存在表面氣孔、夾渣、裂紋和電弧擦傷等缺陷。
設計要求全焊透的焊縫,其內部缺陷的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1 、一級焊縫應進行100%的檢驗,其合格等級應為現行國家標准《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及質量分級法》(GB11345)B 級檢驗的Ⅱ級及Ⅱ級以上;2 、二級焊縫應進行抽檢,抽檢比例應不小於20%,其合格等級應為現行國家標准《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及質量分級法》(GB11345)B級檢驗的Ⅲ級及Ⅲ級以上;3 、全焊透的三級焊縫可不進行無損檢測。4 、焊接球節點網架焊縫的超聲波探傷方法及缺陷分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JG/T203-2007《鋼結構超聲波探傷及質量分級法》的規定。5 、螺栓球節點網架焊縫的超聲波探傷方法及缺陷分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JG/T203-2007《鋼結構超聲波探傷及質量分級法》的規定。6 、箱形構件隔板電渣焊焊縫無損檢測結果除應符合GB50205-2001標准第7.3.3 條的有關規定外,還應按附錄C 進行焊縫熔透寬度、焊縫偏移檢測。7、 圓管T、K、Y 節點焊縫的超聲波探傷方法及缺陷分級應符合GB50205-2001標准附錄D的規定。8、 設計文件指定進行射線探傷或超聲波探傷不能對缺陷性質作出判斷時,可採用射線探傷進行檢測、驗證。9、 射線探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 3323)的規定,射線照相的質量等級應符合AB 級的要求。一級焊縫評定合格等級應為《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 3323)的Ⅱ級及Ⅱ級以上,二級焊縫評定合格等級應為《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 3323)的Ⅲ級及Ⅲ級以上。10、 以下情況之一應進行表面檢測:1)外觀檢查發現裂紋時,應對該批中同類焊縫進行100%的表面檢測;2)外觀檢查懷疑有裂紋時,應對懷疑的部位進行表面探傷;3)設計圖紙規定進行表面探傷時;4)檢查員認為有必要時。鐵磁性材料應採用磁粉探傷進行表面缺陷檢測。確因結構原因或材料原因不能使用磁粉探傷時,方可採用滲透探傷。磁粉探傷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焊縫磁粉檢驗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JB/T 6061)的規定,滲透探傷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焊縫滲透檢驗方法和缺陷跡痕的分級》(JB/T 6062)的規定。磁粉探傷和滲透探傷的合格標准應符合外觀檢驗的有關規定。設計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級焊縫應採用超聲波探傷進行內部缺陷的檢驗,超聲波探傷不能對缺陷作出判斷時,應採用射線探傷,其內部缺陷分級及探傷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級》GB11345或《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結照相和質量分級》GB3323的規定。焊接球節點網架焊縫、螺栓球節點網架焊縫及圓管T、K、Y形點相貫線焊縫,其內部缺陷分級及探傷方法應分別符合國家現行標准JG/T203-2007《鋼結構超聲波探傷及質量分級法》、《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的規定。一級、二級焊縫的質量等級及缺陷分級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一、二級焊縫質量等級及缺陷分級
說明:根據結構的承載情況不同,現行國家標准《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中將焊縫的質量為分三個質量等級。內部缺陷的檢測一般可用超聲波探傷和射線探傷。射線探傷具有直觀性、一致性好的優點,過去人們覺得射線探傷可靠、客觀。但是射線探傷成本高、操作程序復雜、檢測周期長,尤其是鋼結構中大多為T形接頭和角接頭,射線檢測的效果差,且射線探傷對裂紋、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的檢出率低。超聲波探傷則正好相反,操作程序簡單、快速,對各種接頭形式的適應性好,對裂紋、未熔合的檢測靈敏度高,因此世界上很多國家對鋼結構內部質量的控制採用超聲波探傷,一般已不採用射線探傷。隨著大型空間結構應用的不斷增加,對於薄壁大麴率T、K、Y型相貫接頭焊縫探傷,國家現行行業標准《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中給出了相應的超聲波探傷方法和缺陷分級。網架結構焊縫探傷應按現行國家標准JG/T203-2007《鋼結構超聲波探傷及質量分級法》的規定執行。本規范規定要求全焊透的一級焊縫100%檢驗,二級焊縫的局部檢驗定為抽樣檢驗。鋼結構製作一般較長,對每條焊縫按規定的百分比進行探傷,且每處不小於200mm的規定,對保證每條焊縫質量是有利的。但鋼結構安裝焊縫一般都不長,大部分焊縫為梁一柱連接焊縫,每條焊縫的長度大多在250-300mm之間,採用焊縫條數計數抽樣檢測是可行的。1. T形接頭、十字接頭、角接接頭等要求熔透的對接和角對接組合焊縫,其焊腳尺寸不應小於t/4;設計有疲勞驗算要求的吊車梁或類似構件的腹板與上翼緣連接焊縫的焊腳尺寸為t/2,且不應小於10mm。焊腳尺寸的允許偏差為0-4 mm。檢查數量:資料全數檢查;同類焊縫抽查10%,且不應少於3條。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用焊縫量規抽查測量。說明:以上1.對T型、十字型、角接接頭等要求焊透的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為減少應力集中,同時避免過大的焊腳尺寸,參照國內外相關規范的規定,確定了對靜載結構和動載結構的不同焊腳尺寸的要求。2. 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等缺陷。一級、二級焊縫不得有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且一級焊縫不許有咬邊、未焊滿、根部收縮等缺陷。檢查數量:每批同類構件抽查10%,且不應少於3件;被抽查構件中,每一類型焊縫按條數抽查5%,且不應少於1條;每條檢查1條,總抽查數不應少於10處。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或使用放大鏡、焊縫量規定和鋼尺檢查,當存在疑義時,採用滲透或磁粉探傷檢查。說明:以上考慮不同質量等級的焊縫承載要求不同,凡是嚴重影響焊縫承載能力的缺陷都是嚴禁的本條對嚴重影響焊縫承載能力外觀質量要求列入主控項目,並給出了外觀合格質量要求。由於一、二級焊縫的重要性,對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應有特定不允許存在 的要求,咬邊、未焊滿、根部收縮等缺陷對動載影響很大,故一級焊縫不得存在該類缺陷。
Ⅲ 焊縫的缺陷有哪些
焊縫的缺陷可分為外觀缺陷和內部缺陷兩大類。
常見的焊縫外觀缺陷有: 焊縫尺寸回不符合要求,咬邊、燒穿或焊瘤、未答焊透、未焊滿、塌陷、表面氣孔或夾渣、表面裂紋以及電弧擦傷等缺陷。
常見的焊縫內部缺陷有: 氣孔、夾渣、未熔合、未焊透和內部裂紋等缺陷。
Ⅳ 焊接缺陷有哪些
常見的外觀缺陷有咬邊、焊瘤、凹陷及焊接變形等,有時還有表面氣孔和表面裂紋。單面焊的根部未焊透等。
咬邊:是指沿著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溝槽, 它是由於電弧將焊縫邊緣的母材熔化後沒有得到熔敷金屬的充分補充所留下的缺口。
焊瘤:焊縫中的液態金屬流到加熱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從焊縫根部溢出,冷卻後形成的未與母材熔合的金屬瘤即為焊瘤。焊接規范過強、焊條熔化過快、焊條質量欠佳(如偏芯),焊接電源特性不穩定及操作姿勢不當等都容易帶來焊瘤。
凹坑:指焊縫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於母材的部分。
未焊滿:是指焊縫表面上連續的或斷續的溝槽。填充金屬不足是產生未焊滿的根本原因。規范太弱,焊條過細,運條不當等會導致未焊滿。
燒穿:是指焊接過程中,熔深超過工件厚度,熔化金屬自焊縫背面流出,形成穿孔性缺。
其他表面缺陷:
(1)成形不良 指焊縫的外觀幾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有焊縫超高,表面不光滑,以及焊縫過寬,焊縫向母材過渡不圓滑等。
(2)錯邊指兩個工件在厚度方向上錯開一定位置,它既可視作焊縫表面缺陷,又可視作裝配成形缺陷。
(3)塌陷 單面焊時由於輸入熱量過大,熔化金屬過多而使液態金屬向焊縫背面塌落, 成形後焊縫背面突起,正面下塌。
(4)表面氣孔及弧坑縮孔。
(5)各種焊接變形如角變形、扭曲、波浪變形等都屬於焊接缺陷O角變形也屬於裝配成形缺陷。
焊接接頭的不完整性稱為焊接缺欠,主要有焊接裂紋、未焊透、夾渣、氣孔和焊縫外觀缺欠等。這些缺欠減少焊縫截面積,降低承載能力,產生應力集中,引起裂紋;降低疲勞強度,易引起焊件破裂導致脆斷。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焊接裂紋和未熔合。
Ⅳ 鋼結構施工常見的焊縫缺陷有哪些
鋼結構焊接常見的六大缺陷:
1、熱裂紋。
其基本特徵就是在焊縫的冷卻過程中產生,其產生的原因是鋼材或者焊材中的硫、磷雜質與鋼材形
成多種脆、硬的低熔點共晶物,在焊縫的冷卻過程中,最後凝固的低熔點共晶物處於受拉狀態,極易開
裂。
2、冷裂紋。
由焊接產生的冷裂紋又稱延遲裂紋,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徵是在200℃至室溫范圍內產生,有延遲特徵
,焊後幾分鍾至幾天後出現,其產生的主要原因與鋼材的選擇、結構的設計、焊接材料的儲存與應用及
焊接工藝有著密切的關系。
3、層狀撕裂。
其主要特徵表現為當焊接溫度冷卻到400℃以下時,在一些板材厚度比較大,雜質含量較高,特別是
硫含量較高,且具有較強沿板材軋制平行方向偏析的低合金高強鋼,當其在焊接過程中受到垂直於厚度
方向的作用力時,會產生沿軋制方向呈階梯狀的裂紋。
4、未融合及未焊透。
這兩者產生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工藝參數、措施及坡口尺寸不當,坡口及焊道表面不夠清潔或有
氧化皮及焊渣等雜物,焊工技術較差等。
5、氣孔。
按照產生形式可分為兩類,即析出型氣孔與反應型氣孔。析出型氣孔主要為氫氣孔和氮氣孔,反應
型氣孔在鋼材即非有色金屬的焊接中則以CO氣孔為主。析出型氣孔的主要特徵是多為表面氣孔,而氫氣
孔與氮氣孔的主要區別在於氫氣孔以單一氣孔為主,而氮氣孔則多為密集型氣孔。焊縫中氣孔產生的主
要原因與焊材的選擇,保存與使用,焊接工藝參數的選擇,坡口母材的清潔程度及熔池的保護程度等有
關系。
6、夾渣。
非金屬夾雜物的種類、形態和分別主要與焊接方法、焊條和焊劑及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有關。
Ⅵ 鋼結構的焊縫缺陷是什麼
鋼結構的焊來縫缺陷分為氣孔源和弧坑縮孔兩種。氣孔造成的主要原因:焊條、焊劑潮濕,葯皮剝落;坡口表面有油、水、銹污等未清理干凈;電弧過長,熔池面積過大;保護氣體流量小,純度低;焊矩擺動大,焊絲攪拌熔池不充分;焊接環境濕度大,焊工操作不熟練。弧坑縮孔是由於焊接電流過大,滅弧時間短而造成的,因此要選用合適的焊接參數,焊接時填滿弧坑或採用電流衰減滅弧。固體夾雜缺陷有夾渣和金屬夾雜兩種缺陷 造成夾渣的原因有:多道焊層清理不幹凈;電流過小,焊接速度快,熔渣來不及浮出。
Ⅶ 焊縫缺陷的危害是什麼如何防止焊接缺陷
焊縫缺陷是造成鍋爐、壓力容器失效和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對焊縫缺陷的危害性有充分的認識。 (1)焊縫弧坑缺陷對焊接接頭的強度和應力水平有不利的影響。焊瘤不僅影響了焊縫的外觀,而且也掩蓋了焊瘤處焊趾的質量情況,往往會在這個部位上出現未熔合缺陷。 (2)咬邊是一種危險性較大的外觀缺陷。它不但減少焊縫的承壓面積,而且在咬邊根部往往形成較尖銳的缺口,造成應力集中,很容易形成應力腐蝕裂紋和應力集中裂紋。因此,對咬邊有嚴格的限制。 (3)氣孔、夾渣等體積性缺陷的危害性主要表現為降低焊接接頭的承載能力。如果氣孔穿透焊縫表面。介質積存在孔穴內,當介質有腐蝕性時,將形成集中腐蝕,孔穴逐漸變深、變大,以至腐蝕穿孔而泄漏。夾渣邊緣如果有尖銳形狀,還會在該處形成應力集中。 (4)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的端部和缺口是應力集中的地方,在交變載荷作用下很可能生成裂紋。 (5)裂紋是最尖銳的一種缺口,它的缺口根部曲率半徑接近於零。尖銳根部有明顯的應力集中,當應力水平超過尖銳根部的強度極限時,裂紋就會擴展,以至貫穿整個截面而造成鍋爐壓力容器失效。特別是當焊接接頭處於脆性狀態時,裂紋的擴展速度極快,造成脆性破裂事故。裂紋還會加劇疲勞破壞和應力腐蝕破壞。 要保證焊接接頭的質量,就應在焊接過程中採用有效措施,防止產生焊接缺陷。 (1)防止咬邊的措施是電流大小要適當;運條要均勻;焊條角度要正確;焊接電弧要短些;埋弧自動焊的焊速要適當。 (2)防止產生氣孔的措施是:不得使用葯皮開裂、剝落、變質、偏心或焊芯銹蝕的焊條;各種類型的焊條或焊劑都應按規定的溫度和保溫時間進行烘乾;焊接坡口及其兩側應清理干凈;正確地選擇焊接工藝參數;鹼性焊條施焊時,應短弧操作。
Ⅷ 常見焊接缺陷即產生原因是什麼
①氣孔:焊接時,熔池中的氣泡在凝固時未能逸出而殘留下來所形成的空穴。氣孔可分為條蟲狀氣孔、針孔、柱孔,按分布可分為密集氣孔,鏈孔等。
氣孔的生成有工藝因素,也有冶金因素。工藝因素主要是焊接規范、電流種類、電弧長短和操作技巧。冶金因素,是由於在凝固界面上排出的氮、氫、氧、一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所造成的。
②夾渣:焊後殘留在焊縫中的溶渣,有點狀和條狀之分。產生原因是熔池中熔化金屬的凝固速度大於熔渣的流動速度,當熔化金屬凝固時,熔渣未能及時浮出熔池而形成。它主要存於焊道之間和焊道與母材之間。
③未熔合:熔焊時,焊道與母材之間或焊道與焊道之間未完全熔化結合的部分;點焊時母材與母材之間未完全熔化結合的部分,稱之。
未熔合可分為坡口未熔合、焊道之間未熔合(包括層間未熔合)、焊縫根部未熔合。按其間成分不同,可分為白色未熔合(純氣隙、不含夾渣)、黑色未熔合(含夾渣的)。
產生機理:a.電流太小或焊速過快(線能量不夠);b.電流太大,使焊條大半根發紅而熔化太快,母材還未到熔化溫度便覆蓋上去。C.坡口有油污、銹蝕;d.焊件散熱速度太快,或起焊處溫度低;e.操作不當或磁偏吹,焊條偏弧等。
④未焊透:焊接時接頭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現象,也就是焊件的間隙或鈍邊未被熔化而留下的間隙,或是母材金屬之間沒有熔化,焊縫熔敷金屬沒有進入接頭的根部造成的缺陷。
產生原因:焊接電流太小,速度過快。坡口角度太小,根部鈍邊尺寸太大,間隙太小。焊接時焊條擺動角度不當,電弧太長或偏吹(偏弧)
⑤裂紋(焊接裂紋):在焊接應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頭中局部地區的金屬原子結合力遭到破壞而形成的新界面而產生縫隙,稱為焊接裂紋。它具有尖銳的缺口和大的長寬比特徵。按其方向可分為縱向裂紋、橫向裂紋,輻射狀(星狀)裂紋。按發生的部位可分為根部裂紋、弧坑裂紋,熔合區裂紋、焊趾裂紋及熱響裂紋。按產生的溫度可分為熱裂紋(如結晶裂紋、液化裂紋等)、冷裂紋(如氫致裂紋、層狀撕裂等)以及再熱裂紋。
產生機理:一是冶金因素,另一是力學因素。冶金因素是由於焊縫產生不同程度的物理與化學狀態的不均勻,如低熔共晶組成元素S、P、Si等發生偏析、富集導致的熱裂紋。此外,在熱影響區金屬中,快速加熱和冷卻使金屬中的空位濃度增加,同時由於材料的淬硬傾向,降低材料的抗裂性能,在一定的力學因素下,這些都是生成裂紋的冶金因素。力學因素是由於快熱快冷產生了不均勻的組織區域,由於熱應變不均勻而導至不同區域產生不同的應力聯系,造成焊接接頭金屬處於復雜的應力——應變狀態。內在的熱應力、組織應力和外加的拘束應力,以及應力集中相疊加構成了導致接頭金屬開裂的力學條件。
⑥形狀缺陷
焊縫的形狀缺陷是指焊縫表面形狀可以反映出來的不良狀態。如咬邊、焊瘤、燒穿、凹坑(內凹)、未焊滿、塌漏等。
產生原因:主要是焊接參數選擇不當,操作工藝不正確,焊接技能差造成。
Ⅸ 如何評定焊縫內部缺陷位置和大小
焊縫內部缺陷位置和大小的評定:
目前焊接接頭超聲檢測通常採用一種稱為回A型顯示的超聲波脈沖答反射法,該反射法是根據缺陷反射回波聲壓的高低來評價缺陷的大小。
超聲波檢測儀可以測得並顯示的回波聲壓的幅值,簡稱波幅,於是我們就根據波幅的高低來評價缺陷的大小了。
然而工件中的缺陷形狀,性質各不相同(焊縫內部一般都有什麼缺陷?),目前的常規超聲檢測技術還難以確定缺陷的真實大小和形狀,即使回波聲壓相同的缺陷的實際大小可能相差很大,怎麼克服這個技術難題呢?
於是,我們為解決這個制約超聲檢測可靠性的問題,特意引用了當量法。所謂當量法,是指在同樣的檢測條件下,當自然缺陷回波與某人工規則反射體回波等高時,則該人工規則反射體的尺寸就是此自然缺陷的當量尺寸。
此外,我們還面臨一個問題:缺陷波幅高度除了和其大小有關,還與缺陷的距離有關,因為超聲波存在擴散衰減,大小相同的缺陷由於距離不同,回波高度也不同。
擴散衰減: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由於波束的擴散,使超聲波的能量隨距離增加而逐漸減弱的現象。
Ⅹ 一級、二級焊縫不得有什麼缺陷
一級、二級焊縫不允許存在如表面氣孔、夾渣、 弧坑裂紋、電弧檫傷等缺陷。內
焊縫最大允許的缺陷尺寸及容等級 (單位:mm)(見下表):
(10)焊縫條型缺陷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一、焊縫參數影響
1、焊接電流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焊接電流,焊縫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縫寬度則幾乎保持不變(或略有增加)。
2、電弧電壓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電弧電壓增大,焊縫寬度顯著增加,而焊縫厚度和余高略有減少。
3、焊接速度當其它條件不變時,焊接速度增加,焊縫寬度、焊縫厚度和余高都減少。
二、焊縫形式
1、對接焊縫
在焊件的坡口面間或一零件的坡口面與另一零件表面間焊接的焊縫。
2、角焊縫
沿兩直交或近
直交零件的交線所焊接的焊縫。
3、端接焊縫
構成端接接頭所形成的焊縫。
4、塞焊縫
兩零件相疊,其中一塊開圓孔,在圓孔中焊接兩板所形成的焊縫,只在孔內焊角恆縫者不為塞焊。
5、槽焊縫
兩板相疊,其中一塊開長孔,在長孔中焊接兩板的焊縫,只焊角焊縫者不為槽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