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焊接彎頭的製作方法
焊接彎頭生產的工藝流程,若做長半徑彎頭,要先選定規格,提出管料。擴徑率,通過理論計算,一般擴徑率在33%-35%之間,倒推回去。短半徑219mm的一般的擴徑率為50%.選好原料後,按彎頭規格下料,再考慮曲率半徑, 比如,90°的彎頭,通過其曲率可以算出下多長料可加工出90°的彎頭。通過理論計算可算出,然後以該長度為定尺進行切斷。最後把料進行熱推制。推制機大家可能都看過,實際很簡單。它是一個牛角狀芯頭或芯棒,芯棒由細變粗,推制過程是一個擴徑帶彎曲的過程。後邊有支撐,把下料管段穿入芯棒,後邊有一牌坊架將芯棒固定。中間有一小車,小車有的通過液壓傳動,有的通過機械傳動即絲杠傳動,然後往前推小車。小車推著管子順著芯棒往前走,芯棒外有一個感應圈,把管子加熱,加熱好,然後小車把管子推下,就加工好一個。推好後,彎頭要就此熱狀態下進行整形。因為有的彎頭處理不當後,就會扭曲,這是不允許的。另外,推頭後一般都是前端外徑大,要通過整形模進行整形。整形模實際上是一個壓力機,要有一套模具,兩個半圓弧,上下各一個。整形後的外徑就達到了成品的尺寸要求了。壁厚就以來料的壁厚進行控制。彎頭和管子的壁厚公差都是相同的,均為±12.5%.在推制過程中,正常情況下壁厚不應當發生變化,但如果因為工具原因,有的地方會發生減壁現象,所以一般提料時,壁厚要加一些餘量,如彎頭是8.18mm的壁厚,一般都提8.5mm左右的管子,防止在推制時由於局部減厚而超差。整好形後,彎頭的外徑、壁厚尺寸都達到了要求。下面就進行精整工序,經過噴丸處理,把彎頭內外表面的氧化鐵皮去除,把兩端進行坡口處理以便於焊接。再經過檢查、打鋼字、噴塗漆、包裝等工序後,就可以出廠了。以上是24〃以下以無縫鋼管作為原料的彎頭生產方法,超過24〃以後即600mm以上的,最大彎頭在2.032米~2.80米之間,是用鋼板做的。把鋼板按要求裁成料後,像UOE成型,也是通過沖模沖壓沖成圓形。有兩半然後再拼合、焊接。由於焊縫的存在,所以要進行無損探傷。由於有焊接應力的存在,所以還要進行熱處理。焊接彎頭多了兩道工序:一是探傷,一是熱處理。其他程序相同。
三通的生產工藝也基本是如此。要根據三通的不同規格進行下料。下料後先要噴砂,要在成形前將表面的氧化鐵皮去除。成形則採用液壓鼓脹法成形。有模具,模具底部平直,上邊有凸緣孔。將管子放入後,管子用液壓缸固定,兩邊充入液體向內凸脹,把管擠成凸字形,再把凸起處從適當位置切除,也打成坡口。它要經過兩次噴丸處理。由於加工過程中,有加工硬化,所以也需要熱處理。管件的生產工藝流程就是這些情況。
需要再說明的是切斷,要求一定採用切管機,再有鋸床,大一些的規格就採用火焰切割。無論採用什麼方法,一定要保證管端平直、無毛刺、定尺准確。否則,在推制過程中,管端容易破裂。推制這方面的技術問題,在於工具設計。若設計的好,推出來的型比較正,基本符合要求。有的廢品較多,主要是由於工具問題。設計主要是憑經驗。還需要有經驗的工人不斷修磨,才能投入正常使用。工具很重要。另外,推制現在都採用液壓的推制方法。液壓推制速度可調。大彎頭與小彎頭的推制速度是不同的,加熱速度也不相同。另外用液壓推制的變形也比較平穩。現在機械推制的方法已經不很多了,加熱也比較重要。老式的加熱採用煤氣爐,把管子加熱,現在都改用中頻加熱。約在70年代以後我國的這種加熱方式才過關。這種方法溫度比較好控制,加熱也比較均勻。通過調節線圈的個數來控制加熱溫度。若是燒咀,就不太好控制。另外推制前要預熱。芯棒預熱後再固定管子。中頻加熱技術的採用對彎頭生產是很大的進步,產量、質量都有很大提高。
⑵ 這種彎頭怎麼焊接工藝合理,
這個和技術有關, 一般大焊機小電流,氣不要太大,但也不能小
⑶ 90度焊接彎頭製作視頻
板金展開圖樣一般都採用相貫線法放樣,沒有計算公式。
制圖軟體繪制專比較方便。
多節的彎屬頭叫作「蝦米腰」。
手工放樣步驟:(以一節為例,其餘方法相同)
1)先按實際尺寸畫出彎頭側面投影。包括接縫線。
2)按線把每一個封閉線框圖形分割成獨立的圖形。(可以裁剪,也可以單獨再畫。
3)取一個圖樣,(將中心線垂直的設置)畫在另一張紙上,沿圖樣高度畫兩條上下平行的橫線,並與中心線垂直,長度
正好是圖樣直徑的圓周長。(封閉的長方形)
4)將圖樣垂直方向作等分,並作好標記,然後將這些等分線垂直的畫到剛才畫的展開的長方形內,注意展開圖上的點一定要對應投影圖樣上的點。
5)將圖樣上斜線沿水平方向作等分。並平行的拉到展開的圖樣上,並對應相應的點。把展開樣上得到的交點圓滑連接,就是展開的曲線。等分作的越密,曲線越准。
6)放出咬口的量,和板厚處理。
彎頭下料必須知道彎曲半徑,厚度、幾節。
提供詳細尺寸,可出圖。
⑷ 牆角有個90。的ppr管的彎頭有什麼好的熱熔方法呢
有專門彎管子的工具,或者找個現成的90°,兩頭用套頭接下
⑸ 焊接彎頭怎麼製作
焊接彎頭俗稱蝦米腰或蝦殼彎,是用現成的管子割裁成斷節,組裝焊接而成的。焊接彎頭的彎曲半徑R,一般為管子外徑的1-1.5倍,就是R=(1-1.5)D,只有在設計提出要求時,才採用R=2D及其以上的彎曲半徑。
⑹ 鋁合金彎頭如何焊90度
90度彎頭做法:
第一種:推制彎頭,將鋼管裁剪固定的長度,放到推制機上經過加內熱成型。
第二容種:焊接彎頭,將鋼板畫出一個固定的形狀和尺寸,在壓力機上壓制出半個彎頭的形狀,將兩片焊接在一起。
第三種:沖壓彎頭(又叫冷推制彎頭)這種製作工藝已經基本上不使用了,使用一個不規則固定尺寸的圓管在模具里擠壓成彎頭形狀,然後放入鋼球,用鋼球撐一下就好了。
第四種:鍛打彎頭,使用鋼坯,經過滾鍛等工藝,然後內掏空成型,成型後大部分是方型。
第五種:蝦米腰彎頭,這種可以看下標准02S403即可。
⑺ 如何在施工現場製作焊制彎頭
多粗的管子?要求不高的話,直接用氧焊烘烤著煨制(普通電纜穿管、水管),小火烘烤,用回虎鉗夾著慢答慢彎曲(最好有彎管器,或自製的夾具)。一般DN40以下的管子有經驗的師傅不容易將其煨起「皺紋」。粗管比較難煨,要保證表面光滑的話,彎曲半徑會比較大。(印象中有在煨管時在管子里灌砂的說法,樓主落實一下。)鉚工、焊工通常都可以煨管。要求承壓高的場合最好是按圖紙說明,採取機制彎頭。個人意見,供參考
⑻ 兩個彎頭可以直接焊接嗎
不允許彎頭抄與彎頭焊接襲的,增加阻力。
GB50236-2011:
7.2.6焊縫不得設置在應力集中區,應便於焊接和熱處理,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2 管道同一直管段上兩對接焊縫中心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公稱尺寸大於或等於150mm時,不應小於150mm;
2)當公稱尺寸小於150mm時,不應小於管子外徑,且不應小於100mm。
詳見 《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規范》 GB50236-2011
⑼ 彎頭上有孔怎麼焊能把螺帽焊到孔中間
水暖工在牆上留了兩個突起的東西?呵,不會搞錯了吧?淋浴的花灑混水閥是需要在牆內預留兩個內牙彎頭的(間距是140),而且必需凹入牆面磚5MM(這樣才可將裝飾蓋緊貼牆面磚沒有縫隙,這是第一好的情況),並要求平直,不能擺頭,方可安裝混水閥的。混水閥的兩個調節彎頭(外牙)纏麻,生料帶後裝入內牙彎頭內,調節好與閥體上的活節螺帽的相應位置,裝入裝飾蓋,貼緊牆面磚,然後將閥體的活節螺帽帶上調節彎頭,這是對於一個動手能力很強,且腦子聰明人的一個活。看似簡易,但需要經驗,多上一板子可能要危及內牙彎頭的安全,少上一板子可能會滲水,就算多少年的好水暖工也要調整數分鍾,(且在內牙彎頭預埋相規矩的情況下。如果誤差太大,導至沒法安裝,只能拆牆反工)柱式洗手盆,現代工藝無需再用螺栓了:將洗手盆腿調整好(不平時,底下墊好小木片),將先裝好混水閥與給水軟連管、翻板下水成套件後,將盆座在腿上,調好位置後(要求水平),將它拿下來,靠牆的背面用膠槍打幾處玻璃膠(透明的,且不能太少),然後按原來的位置放在腿上,輕輕靠上牆面,然後有透明膠帶臨時固定,將下水線(下水軟管)伸入排水口中,沿洗手盆與牆邊打白瓷膠,腿下與地面打白瓷膠,即完活,最少24小時後再使用。在背面打玻璃逶明膠固定是為了日後發生維修時易拆下洗手盆,如果背後也打白瓷膠的話,那就將洗手盆死在牆面上了,永遠拿不下來了,除非打壞不要。你還擔心它不牢嗎?
⑽ 怎麼做彎頭啊!90度三道焊縫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好多人員都想學一門技術,彎頭、三通放樣技術成為很多愛好者的首選。不過如果沒有老師指點,彎頭、三通放樣非常難學,還要有一定的放樣基礎。
很多網友都問我各種管件放樣展開的方法,說實在的,還真不好說清楚。有的學員一點基礎都不懂,就想快速成為老師傅,放樣准確簡單,那隻有使用合適的展開軟體。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放樣技術員都用實用的軟體放樣了,省時省力,方便快捷。可是還是有人想要學習手工放樣技巧,了解原理。
以下是我總結的幾種簡單彎頭手工展開方法。
1、板金展開圖樣一般都採用相貫線法放樣,沒有計算公式。制圖軟體繪制比較方便。
手工放樣步驟:(以一節為例,其餘方法相同)
1)先按實際尺寸畫出彎頭側面投影。包括接縫線。
2)按線把每一個封閉線框圖形分割成獨立的圖形。(可以裁剪,也可以單獨再畫。
3)取一個圖樣,(將中心線垂直的設置)畫在另一張紙上,沿圖樣高度畫兩條上下平行的橫線,並與中心線垂直,長度
正好是圖樣直徑的圓周長。(封閉的長方形)
4)將圖樣垂直方向作等分,並作好標記,然後將這些等分線垂直的畫到剛才畫的展開的長方形內,注意展開圖上的點一定要對應投影圖樣上的點。
5)將圖樣上斜線沿水平方向作等分。並平行的拉到展開的圖樣上,並對應相應的點。把展開樣上得到的交點圓滑連接,就是展開的曲線。等分作的越密,曲線越准。
6)放出咬口的量,和板厚處理。
彎頭下料必須知道彎曲半徑,厚度、幾節。
2、蝦米腰彎頭的畫法(以90°為例,其他角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