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沖壓模具圓弧回彈值怎麼算
1、回彈是世界性難題,對某種料的回彈可以做簡易的實驗得到。
2.1在彎曲時,影響回彈的主要因素 在彎曲作業中,影響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⑴.材料的力學性能 在彎曲精度比較高的零件時,為了減少回彈值,應選擇力學性能分布較均勻的金屬板料。 ⑵.材料表面質量 板材厚度上的精度、表面質量和平度,對回彈有較大影響。若板料厚度上公差范圍大,其回彈角的波動就大;板料厚度越薄,受這方面的影響就越大。此外,若材料表面不平、凸起及有雜質,則在彎曲時將會產生應力集中,因而對回彈有較大的影響。 ⑶.相對彎曲半徑r/t r---指彎曲半徑。 t---指料厚。 r/t越大,則回彈值越大。故為了減小回彈的影響,一般都選擇小的相對彎曲半徑。但過小的彎曲半徑使彎曲處破裂。必須均衡考慮。 ⑷.彎曲角 彎曲角越大,表示變形區越大,但是彎曲角與彎曲半徑的回弱值無關。 ⑸.彎曲件的形狀及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彎曲件的幾何形狀及模具工作尺寸對回彈值有較大影響。例如,在彎曲過程中,U形件比V形件的回彈性要小些。這是因為U形件的底部在彎曲中有拉伸變形的成分,故回彈要小。 ⑹.彎曲作用力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彎曲作用力小時,則回彈角大。增加作用力,實際上彎曲帶校正基本上可以使回彈角減小或趨近於零。
2.2減少彎曲回彈的措施
(1)改進彎曲件局部結構和選用合適材料
例如,在彎曲件變形處壓制加強筋,用以提高零件剛度減少回彈;又如在選用板材時,可採用彈性模數大而屈服極限值較低的材料進行彎曲,可以減少回彈;對於一些硬材料,彎曲前進行退火處理,也可減少回彈。
(2)補償法
根據彎曲件的回彈趨勢和回彈量大小、修正凸模或凹模工作部分的形狀和尺寸,使工件的回彈量得到補償。一般來說補償法是消除彎曲件回彈最簡單的方法,在實際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
3、簡單的計算請查沖壓設計手冊。
㈡ 跪求冷沖壓板材的回彈角度計算公式!謝謝各位!
公式計算出來都是不準抄的!因為不同批次的材料回彈都有所不同!告訴一個簡單一點的方法給你:你剪一塊料,用人手扳一下,扳到你設定的角度!再放開手,這樣就基本上知道它的回彈系數有多少了!對於第二個問題。你的看法是有點誤解!不同的料回彈系數都不一樣的!不能說材料厚度越小回彈角度越大。
㈢ 沖壓模具設計回彈計算
當判斷不清時,一般都要做工藝試驗。
白鋼 是不銹鋼還是高速鋼,其種類又很多。
請指出牌號,什麼廠家生產的?
牌號、生產廠家、批次不一樣,回彈也不同。
㈣ 沖壓成型模具圓弧回彈怎麼算
1、回彈是世界性難題,對某種料的回彈可以做簡易的實驗得到。
2.1在彎曲時,影響回彈的主要因素
在彎曲作業中,影響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⑴.材料的力學性能
在彎曲精度比較高的零件時,為了減少回彈值,應選擇力學性能分布較均勻的金屬板料。
⑵.材料表面質量
板材厚度上的精度、表面質量和平度,對回彈有較大影響。若板料厚度上公差范圍大,其回彈角的波動就大;板料厚度越薄,受這方面的影響就越大。此外,若材料表面不平、凸起及有雜質,則在彎曲時將會產生應力集中,因而對回彈有較大的影響。
⑶.相對彎曲半徑r/t
r---指彎曲半徑。
t---指料厚。
r/t越大,則回彈值越大。故為了減小回彈的影響,一般都選擇小的相對彎曲半徑。但過小的彎曲半徑使彎曲處破裂。必須均衡考慮。
⑷.彎曲角
彎曲角越大,表示變形區越大,但是彎曲角與彎曲半徑的回弱值無關。
⑸.彎曲件的形狀及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彎曲件的幾何形狀及模具工作尺寸對回彈值有較大影響。例如,在彎曲過程中,U形件比V形件的回彈性要小些。這是因為U形件的底部在彎曲中有拉伸變形的成分,故回彈要小。
⑹.彎曲作用力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彎曲作用力小時,則回彈角大。增加作用力,實際上彎曲帶校正基本上可以使回彈角減小或趨近於零。
2.2減少彎曲回彈的措施
(1)改進彎曲件局部結構和選用合適材料
例如,在彎曲件變形處壓制加強筋,用以提高零件剛度減少回彈;又如在選用板材時,可採用彈性模數大而屈服極限值較低的材料進行彎曲,可以減少回彈;對於一些硬材料,彎曲前進行退火處理,也可減少回彈。
(2)補償法
根據彎曲件的回彈趨勢和回彈量大小、修正凸模或凹模工作部分的形狀和尺寸,使工件的回彈量得到補償。一般來說補償法是消除彎曲件回彈最簡單的方法,在實際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
3、簡單的計算請查沖壓設計手冊。
㈤ 跪求沖壓模具材料角度回彈計算公式
按我的經驗,角度回彈:黃銅2~3度,磷銅5-7度,不銹鋼7-10度,鍍鋅板無須做回彈,R角回彈,一般取回R角的90%,如R1.0的,答實際上做R0.9。但是要知道任何的經驗公式不可能做到100%准,建議折彎後再做一站微調調整,就萬無一失啦。
㈥ 沖壓高強板回彈人工計算公式
1、教科書上有,只能參考。
2、設計模具必須時必須先做工藝試驗。
㈦ 冷沖壓成型的形狀反彈力怎麼計算
材料成形後,一般會產生回彈。但回彈究竟多少,這就和成形結構,條件(模具閉合高度等)以及材質有很大的關系,很難精確的知道。因此,在放回彈時,可多放1~2度,這樣沖出來即使角度偏大,要調回來也比較容易;要是角度偏小,只好改成形入子角度了。回彈一般放2~5度,在不同的情況下選取不同的回彈角。※ 在放回彈時,都以內折彎點為基準,以該點旋轉一個回彈角即可。※ 回彈縮放常用參考:當折彎角α<10度時,一般放4~5度的回彈; 當α>=10度時,一般放2~3度回彈。回彈軟材比較小,如黃銅,SPCC,etc;塑性較強的硬材回彈大,如不銹鋼,鈹銅,鈦銅,etc。※ 對於90度成形,一般在成形入子上加上適當的負角和壓肋,就能打出90度,甚至負角。※ 兩個或以上折彎成形採用一次成形時,若精度要求高,往往還需一道整形工序。第一次要求加回彈,第二次不加回彈,其成形入子應和產品一樣。※ 對於R角的回彈:若0.5<R/t<=1.0時,一般這種情況不放R角回彈,只放折彎角回彈;以圓弧的圓心為基點旋轉一個回彈角,再把R角延長和直線相接即可。 當R/t>1.0時,R角可放20﹪的回彈。如R2.0放回彈後變成R1.6,且應使R1.6的中性層長度等於R2.0的中性層長度,也就是說R角雖然變小了,但它包圍的角度增加了,其展開長度保持不變,且應使R1.6的前端輿原R輿直線的相切點以相切連起來,至於R後面的部分,把它移過來,在R1.6的尾端以相切的方式連起來。注意,R放回彈後,折彎角不需再放回彈。※ 對於90度採用分步成形時,一般先打成45~60度的角度後,第二步再打成90度,且不需要帶壓肋。不過第一次和第二次折彎點的位置不一樣。以先打45度為例,其相差值為圓角處展開長度的一半。這樣有意在第一次成形偏移半個折彎線長度距離的目的是加大材料區域面積的塑性變形,在第二次折彎時容易些。如果前一工序成形折彎點跟後一工序成形的折彎點相同,那麼前一工序成形折彎失效,仍相當於一次成形。
㈧ 冷沖壓1.5厚的鍍鋅板,需要沖出長1米的圓弧半徑為15的凹槽,那麼成型凹模和凸模半徑一樣可以嗎請教高手
肯定是不行的來啦,你自這前後模是完全重合的。必須要扣掉一個厚度。
不知道你的這個圓弧半徑15是哪個位置,零件圖紙要求是凹的那麼面R15的話,下面圖形就是R16.5,
假如是凸的那麼R15的話,上圖就是R13.5,假如標注在中間,那上下圖分別是R14.25和R15.75 。
實際上因為沖出的產品有回彈,凸凹模的R值會跟上面會有點出入,會有一些細微的調整。
㈨ 沖壓回彈值如何計算
可以用CAE軟體分析,也可以根據經驗估算,但最終確定要根據實際回彈量調試
㈩ 冷沖壓回彈角度以及回彈量如何計算求解!
這個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材料厚度,折彎角度 ,產品材質還有就是模具工藝了
建議樓主2-4毫米的材料一般材料比如ST1290度以下設計的時候放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