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鍍鋅的工藝流程和配方
一、電鍍鋅工藝
電鍍鋅:行業內又稱冷鍍鋅,就是利用電解,在製件表面形成均勻、緻密、結合良好的金屬或合金沉積層的過程。
與其他金屬相比,鋅是相對便宜而又易鍍覆的一種金屬,屬低值防蝕電鍍層,被廣泛用於保護鋼鐵件,特別是防止大氣腐蝕,並用於裝飾。鍍覆技術包括槽鍍(或掛鍍)、滾鍍(適合小零件)、藍鍍、自動鍍和連續鍍(適合線材、帶材)。
二、工藝流程
以鍍鋅鐵合金為例,工藝流程如下:
化學除油→熱水洗→水洗→電解除油→熱水洗→水洗→強腐蝕→水洗→電鍍鋅鐵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鈍化→水洗→乾燥。
三、影響因素
⑴鋅含量的影響
鋅含量太高,光亮范圍窄,容易獲得厚的鍍層,鍍層中鐵含量降低;鋅含量太低,光亮范圍寬,要達到所需的厚度需要較長的時間,鍍層中鐵含量高。
⑵氫氧化鈉的影響
氫氧化鈉含量太高時,高溫操作容易燒焦;氫氧化鈉含量太低時,分散能力差。
⑶鐵含量的影響
鐵含量太高,鍍層中鐵含量高,鈍化膜不亮;鐵含量太低,鍍層中鐵含量低,耐蝕性降低,顏色偏橄欖色。
⑷光亮劑的影響
ZF-IOOA太高,鍍層脆性大;太低,低電流區域無鍍層,鈍化顏色不均勻;ZF一100B太高,鍍層脆性大;太低,整個鍍層不亮。
⑸溫度的影響
溫度太高,分散能力下降,鍍層中鐵含量高,耐蝕性降低,鈍化膜顏色不均勻,發花;溫度太低,高電流密度區燒焦,鍍層脆性大,沉積速度慢。
⑹陰極移動的影響
必須採用陰極移動。移動太快,高電流密度區鍍層粗糙;太慢,可能產生氣流,局部無鍍層。
② 請問常見的電鍍鋅應用到工藝流程是什麼求詳細答案!
電解或手工除油→來→水洗→→進入稀自鹽酸除去零件銹蝕及黑皮等任何可能影響外觀質量的雜物→→下鍍槽,根據零件大小及數量掌握好電流密度、時間(重要工序)→→用水徹底洗凈殘留在零件上的槽液,尤其是面積較大的零件(重要工序)→→快速出光→→鈍化→→用水洗凈鈍化液,尤其是帶有深孔的零件。防止鈍化液滲出破壞鍍層→→如條件允許的話,用壓縮空氣吹乾零件上的水分,尤其是帶有凹槽或深孔的零件,防止水分殘留→→將零件放置在相對乾燥的地方存放→→成品。
③ 請問電鍍工藝流程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首先你把工藝流程的概念理解錯誤了,比如說鍍鋅的工藝流程是什麼?就要說整版個鍍鋅過程中所用權到的工序,有除油啊,水洗啊,電鍍,密封啊,等等。而你說的什麼電鍍啊,滾鍍啊,是電鍍的方式,有滾鍍,刷鍍啊,要說電鍍的種類就有化學鍍啊,復合電鍍啊,脈沖電鍍啊,等等,就不知道你要問的是哪種?
④ 求鍍鋅工藝流程及配方
工藝流程
試樣 打磨 化學除油 流動熱水洗 流動冷水洗 表調 流動冷水洗 活化 流動熱水洗 流動冷水洗 一次浸鍍鋅 退鍍 二次浸鍍鋅 流動冷水洗 電鍍鋅 流動冷水洗 鈍化 流動熱水洗 流動冷水洗 乾燥 實驗結果測定。
1.2.1 前處理
除油工藝:18g/L 氫氧化鈉,46g/L碳酸鈉,28g/L磷酸鈉,溫度70~80℃,處理時間1~2min。
表調工藝:40.0g/L碳酸鈉,40.0g/L硝酸鐵,3.5g/L氟化鉀,室溫下處理2~3min。
活化工藝:200ml磷酸(85%),90g/L氟化氫氨,溫度20~80℃,處理時間:1~10min。
浸鍍鋅工藝:20g/L 氫氧化鈉,300g/L硫酸鋅,1g/L硝酸鈉,20g/L酒石酸鉀鈉,室溫下處理30~180s。
1.2.2 電鍍
鍍液配方:6~12g/L氧化鋅,90~130g/L氫氧化鈉,3.0~9.0ml/L DEP-Ⅲ,2.0~6.0ml/L WBZ-Ⅲ ,酒石酸鉀鈉適量
工藝參數:陰極電流密度1~4A/dm2,溫度15~75℃,時間,10~30min。
1.2.3 鈍化
鈍化處理的目的是提高鍍鋅層的耐蝕性,增加裝飾性,使鋅層表面生成一層穩定性高,組織緻密的鈍化膜。從環保方面考慮,採用無鉻鈍化。工藝參數:5~8ml/L硝酸,40~50g/L氟化氫氨,添加劑(主要成分為DEP-Ⅲ)適量,時間10~20s。
摘自《材料保護》2008.2
熱鍍鋅層磷化膜硝酸鈰封閉後處理的研究
(1) 磷化熱度鋅鋼板經硝酸鈰溶液封閉後處理,可在磷化膜的空隙處形成鈰鹽轉化膜,並在磷化膜上覆蓋有絮狀含鈰化合物,在鋅層表面形成了由磷化膜和鈰鹽轉化膜構成的連續完整的復合膜。
(2) 中性鹽霧試驗結果表明,未封閉劑硝酸鈰封閉處理的熱鍍鋅層磷化膜的耐蝕性均隨著磷化時間的延長而增強。磷化時間相同時,硝酸鈰封閉後所獲得的復合膜的耐蝕性顯著由於單磷化膜;且隨封閉時間的延長而增強,但超過300s後其耐蝕性降低。
(3) 磷化時間超過300s、硝酸鈰封閉處理300s後獲得復合膜的耐蝕性能最佳,且優於常規鉻酸鹽鈍化膜的耐蝕性。
摘自《材料保護》 2008.2
偶聯劑在PVC塑料化學鍍Ni-Cu-P前處理中的應用
得親水性良好的表面層,在此處理層上進行傳統化學鍍Ni-Cu-P合金,可以獲得與基體結合良好的鍍層。塑料化學鍍前選用合適的偶聯劑來替代傳統鉻酸粗化工藝是可行的。
對鉻酸粗化處理樣品以及偶聯劑處理樣品,在鍍件表面上以1mm間距和90℃交錯角度用刀片劃出方形小格,觀察劃痕交錯處鍍層的變化,進一步用粘性高的膠帶貼在劃痕表面,再撕去膠帶,結果鍍層均未脫落,鍍層與基體間的結合力良好,但不作任何粗化處理的樣品則出現大片剝落。可見,通過偶聯劑處理可以改善鍍層的結合力,達到一般實用要求。
摘自《材料保護》 2008.1
電鍍銀鎳合金工藝及其在電接觸材料生產中的應用
經過大量的實驗,最終確定鍍液的組分和工藝條件如下:
(1) 預鍍銀:
KCN 70~80g/L
KAg(CN)2 5~7g/L
(2) 鍍銀鎳合金
KAg(CN)2 30~80g/L
KCN 10~30g/L
K2CO3 10~20g/L
CdSO4 0.2~0.3g/L
糖精 0.1~0.2g/L
配位劑Ⅱ 100~150g/L
鎳鹽 5~10g/L
亞硒酸鉀 1~2g/L
PH 13~14
θ 20~40℃
陽極 0#純銀板(純度99.97%)
J 0.5~2.0 A/dm2
攪拌方式 機械式依次迴旋轉攪拌
攪拌速率 7~14m/min
陰極移動 15~17次/min
註:採用連續過濾裝置,鍍液每小時至少過
濾四次,使用密濾芯(1~3um)。
摘自《電鍍與裝飾》 2007.3
鋅鎳合金鍍層在海洋大氣環境緊固件防護上的應用
工藝流程
除油 流水清洗 無光腐蝕 流水清洗 電鍍鋅鎳合金 流水清洗 鈍化處理 空氣中滯留 流水浸洗2次 加熱老化 送檢。
電鍍工藝配方
鋅鎳合金鹼性無氰電鍍工藝如下:
掛鍍 滾鍍
鋅鹽 10g/L 12g/L
導電鹽 120g/L 120g/L
鎳鹽 8g/L 6g/L
絡合劑 70g/L 100g/L
晶粒細化劑 6ml/L 6ml/L
光亮劑 4ml/L 4ml/L
θ 10~35℃ 10~35℃
Jk(鍍層) 0.5~4.5A/dm2 2~4A/dm2
Ja 2~3 A/dm2
陽極 鋅板(陰、陽極面積比 同左
為1:1.5~2)
攪拌 陰極移動 同左
過濾 連續過濾,2~3次循環/h 同左
鈍化處理(彩色)
鈍化工藝如下:
鈍化液 25~35ml/L
t 30~35s
PH 1.1~1.5
θ 25~35℃
攪拌 工件移動
空氣中停留 10~15s
清洗 流水浸洗(不能直接沖洗)
鈍化膜老化處理
θ (60±5)℃
t 1h
⑤ 電鍍工藝流程
電鍍工藝前處理流程:磨光——超聲波——水洗——除油——水洗——電解除油——水洗
電鍍分很多種
分別如下
鍍銅
前處理--預鍍銅--水洗--焦銅--水洗--酸銅--純水洗--烘乾
鍍鎳
前處理--預鍍銅--水洗--焦銅--水洗--酸銅--水洗--鍍鎳--純水洗--
烘乾
鍍烙
前處理--預鍍銅--水洗--焦銅--水洗--酸銅--水洗--鍍鎳--水洗--
鍍烙--純水洗--烘乾
鍍金
前處理--預鍍銅--水洗--焦銅--水洗--酸銅--水洗--鍍鎳--水洗--
鍍18k金(24k金.鈀金.鉑金)--純水洗--烘乾--噴嚦架--烘乾
當然電鍍工藝不僅僅是這幾種
電鍍的好壞首先目測,看電鍍死角是否鍍透;顏色
厚度都有儀器測量;耐蝕性也有鹽霧檢測判斷.
各項指標都按照廠家要求要求就ok拉.
⑥ 電鍍工藝的基本流程
電鍍工藝是利用電解的原理將導電體鋪上一層金屬的方法。電鍍是指在含有預鍍金屬的鹽類溶液中,以被鍍基體金屬為陰極,通過電解作用,使鍍液中預鍍金屬的陽離子在基體金屬表面沉積出來,形成鍍層的一種表面加工方法。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介紹關於電鍍工藝的基本原理和工藝流程吧!
1. 電鍍工藝的基本原理
電鍍是一種電化學過程,也是一種氧化還原過程.電鍍的基本過程是將零件浸在金屬鹽的溶液中作為陰極,金屬板作為陽極,接直流電源後,在零件上沉積出所需的鍍層。例如鍍鎳時,陰極為待鍍零件,陽極為純鎳板,在陰陽極分別發生如下反應:
陰極(鍍件):Ni2++2e→Ni (主反應)
2H++2e→H2↑ (副反應)
陽極(鎳板):Ni-2e→Ni2+ (主反應)
4OH--4e→2H2O+O2 (副反應)
不是所有的金屬離子都能從水溶液中沉積出來,如果陰極上氫離子還原為氫的副反應佔主要地位,則金屬離子難以在陰極上析出.根據實驗,金屬離子自水溶液中電沉積的可能性,可從元素周期表中得到一定的規律。
陽極分為可溶性陽極和不溶性陽極,大多數陽極為與鍍層相對應的可溶性陽極,如:鍍鋅為鋅陽極,鍍銀為銀陽極,鍍錫-鉛合金使用錫-鉛合金陽極,但是少數電鍍由於陽極溶解困難,使用不溶性陽極,如酸性鍍金使用的是多為鉑或鈦陽極,鍍液主鹽離子靠添加配製好的標准含金溶液來補充,鍍鉻陽極使用純鉛,鉛-錫合金,鉛-銻合金等不溶性陽極。
看完了上面關於電鍍工藝的基本原理,可能很多不是學理科的人還是不太明白到底電鍍是怎麼樣工作的,那麼接下來我就用一種比較通俗易懂的話語跟大家介紹一下電鍍的具體工作原理吧!
電鍍需要一個向電鍍槽供電的低壓大電流電源以及由電鍍液、待鍍零件(陰極)和陽極構成的電解裝置。其中電鍍液成分視鍍層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屬離子的主鹽,能絡合主鹽中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絡合劑,用於穩定溶液酸鹼度的緩沖劑。
陽極活化劑和特殊添加物。電鍍過程是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經電極反應還原成金屬原子,並在陰極上進行金屬沉積的過程。因此,這是一個包括液相傳質、電化學反應和電結晶等步驟的金屬電沉積過程。
在盛有電鍍液的鍍槽中,經過清理和特殊預處理的待鍍件作為陰極,用鍍覆金屬製成陽極,兩極分別與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聯接。電鍍液由含有鍍覆金屬的化合物、導電的鹽類、緩沖劑、pH調節劑和添加劑等的水溶液組成。
電鍍工藝的基本原理和工藝流程
2. 電鍍工藝流程
一般包括電鍍前預處理,電鍍及鍍後處理三個階段。完整過程:
(1.) 浸酸→全板電鍍銅→圖形轉移→酸性除油→二級逆流漂洗→微蝕→二級浸酸→鍍錫→二級逆流漂洗
(2.) 逆流漂洗→浸酸→圖形電鍍銅→二級逆流漂洗 →鍍鎳→二級水洗→浸檸檬酸→鍍金→回收→2-3級純水洗→烘乾
以上就是關於「電鍍工藝的基本原理和工藝流程」的相關內容。
⑦ 電鍍鋅有幾種方式,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常用表面處理工藝流程
(1) 鋼鐵件電鍍鋅工藝流程
┌酸性鍍鋅
除油 → 除銹→ │
→ 純化 → 乾燥
└鹼性鍍鋅
(2) 鋼鐵件常溫發黑工藝流程
┌ 浸脫水防銹油
│
│
烘乾
除油→除銹→常溫發黑→│ 浸肥皂液 ——→ 浸錠子油或機油
│
│
└浸封閉劑
(3) 鋼鐵件磷化工藝流程
除油→除銹→表調→磷化→塗裝
(4) ABS/PC塑料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親水 → 預粗化(PC≥50%) → 粗化 → 中和 → 整面 → 活化→ 解膠 → 化學沉鎳 → 鍍焦銅 → 鍍酸銅 → 鍍半亮鎳 → 鍍高硫鎳 → 鍍亮鎳 → 鍍封 → 鍍鉻
(5) PCB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粗化 → 預浸 → 活化 → 解膠 → 化學沉銅 → 鍍銅 → 酸性除油 → 微蝕 → 鍍低應力鎳 → 鍍亮鎳 → 鍍金 → 乾燥
(6) 鋼鐵件多層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除銹 → 鍍氰化銅 → 鍍酸銅 → 鍍半亮鎳 → 鍍高硫鎳 → 鍍亮鎳 → 鎳封 → 鍍鉻
(7) 鋼鐵件前處理(打磨件、非打磨件)工藝流程
1、打磨件 → 除蠟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非它電鍍
2、非打磨件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其它電鍍
(8) 鋅合金件鍍前處理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鍍鹼銅 → 鍍酸銅或焦磷酸銅 → 其它電鍍
(9) 鋁及其合金鍍前處理工藝流程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化學沉鋅 → 浸酸 → 二次沉新 → 鍍鹼銅或鎳 → 其它電鍍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鋁鉻化 → 乾燥 → 噴沫或噴粉→ 烘乾或粗化 → 成品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陽極氧化 → 染色 → 封閉 → 乾燥 → 成品
(10) 鐵件鍍鉻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 → 陽極 → 電解除油 → 弱酸浸蝕 → 預鍍鹼銅 → 酸性光亮銅(選擇)→ 光亮鎳 → 鍍鉻或其它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 → 陽極 → 電解除油 → 弱酸浸蝕 → 半光亮鎳 → 高硫鎳 → 光亮鎳 → 鎳封(選擇)→ 鍍鉻
(11) 鋅合金鍍鉻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電解除油 → 浸酸 → 鹼性光亮銅 → 焦磷酸銅(選擇性)→ 酸性光亮銅(選擇性)→ 光亮鎳 →鍍鉻
(12) 電叻架及染色工藝流程
前處理或電鍍 → 純水洗(2-3次) →預浸 → 電叻架 → 回收 → 純水洗(2-3次)→ 烘乾 → 成品
本文來自: 博研聯盟論壇 http://bbs.bylm.net ◆學術交流◆科研互助◆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