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屋面太陽能鍍鋅槽鋼支架是否需要做防腐處理
屋面太陽能鍍鋅槽鋼支架,在用螺栓固定方法按裝時一般不需做防腐處理,如用電焊焊接按裝時最好對電焊疤及周圍做下防腐處理,如為了增加該使用壽命應對其做下防腐處理。
2. 屋面鍍鋅圓鋼避雷帶與不銹鋼避雷針如何搭接
所有金屬部件必須鍍鋅,操作時注意保護鍍鋅層。
採用鍍鋅鋼管管製作針尖,管壁厚度不得小於3mm,針尖刷錫長度不得小於70mm
避雷針應垂直安裝牢固。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1000。
焊接要求焊接應採用搭接焊,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扁鋼為其寬度的2倍(且至少3個棱邊焊接)。
圓鋼為其直徑的6倍。
圓鋼與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
避雷針一般採用圓鋼或鋼管製成,其直徑不應小於下列數值:
a獨立避雷針一般採用直徑為19mm鍍鋅圓鋼。
b屋面上的避雷針採用直徑25mm鍍鋅鋼管。
c水塔頂部避雷針採用直徑25mm或40mm的鍍鋅鋼管
d煙囪頂上避雷針採用直徑25mm鍍鋅圓鋼或直徑為40mm鍍鋅鋼管e避雷環用直徑12mm鍍鋅圓鋼或截面為100mm2鍍鋅扁鋼,其厚度應為4mm
1、避雷針製作
1) 根據圖紙要求在土建進行避雷針基礎施工時 , 預埋好地
腳螺栓等。
2) 按設計要求的材料所需的長度分上、中、下三節進行下料。如果針尖採用鋼管製作 , 先將上節鋼管一端鋸成鋸齒形 , 用 手錘收尖後進行焊縫磨尖、涮錫 , 然後將另一端與中、下兩節找直焊好。
2、避雷針安裝
將支座鋼板固定在預埋的地腳螺栓上 , 焊上一塊肋板 , 再將避雷針立起 , 找直、找正後 , 進行點焊 , 然後加以校正 , 焊上其他三塊脅板。最後將引下線焊接在底板上 , 清除葯皮刷防銹漆。
3、支架安裝
角鋼支架應有燕尾,其埋注深度不小於100mm,扁鋼和圓鋼支架埋深不小於80mm。
所有支架必須牢固,灰漿飽滿,橫平豎直。
防雷裝置的各種支架頂部一般應距建築物表面100mm;接地干線支架其頂部應距牆面20mm.
支架水平間距不大於1m(混凝土支座不大於2m);垂直間距不大於1.5m 。各間距應均勻,允許偏差30mm。轉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角中心不大於250mm。
支架應平直。水平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檢查段允許偏差2/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於10mm。
支架等鐵件均應做防腐處理。
埋注支架所有的水泥砂漿,其配合比不應低於1:2。
支架安裝
應盡可能隨結構施工預埋支架或鐵件。
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彈線及分檔定位。
用手錘。鏨子進行剔洞,洞的大小應里外一致。
首先埋注一條直線上的兩端支架,然後用鉛絲拉直線埋注其它支架。在埋注前應先把洞內用水澆濕。
如用混凝土支座,將混凝土支座分檔擺好。先在兩端支架間拉直線,然後將其它支座用砂漿找平找直。
如果女兒牆預留有預埋鐵件,可將支架直接焊要鐵件上,支架的找直方法同前。
避雷針製作與安裝注意的質量問題:
焊接處一不飽滿,焊葯處理不幹凈,漏刷防銹漆。應及時予以補焊,將葯皮敲掉,刷上防銹漆。
針體彎曲,安裝的垂直度超出允許偏差。應將針體重新調直,符合要求後再安裝
獨立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建築物的出入口保護距離不符合規定。其距離應大於3m,當小於3m時,應採取均壓措施或鋪設卵石或瀝青地.
3. 屋面帶瓦怎麼裝設避雷帶,支架很難固定。
把鑽的孔的周圍,封閉好,做好防水就好的。避雷帶一般是水平或傾斜敷設專的(根據屋面的傾斜度而屬定),至少有兩個地方(首尾兩端)和引下線相連接,一般是明設,但也可以暗敷在屋頂的混凝土或瓦片的下面。
避雷帶和避雷針一樣都屬於是接閃器的一種類型。區別在於,避雷針一般是豎直向上的,只在其根部和引下線相連接,一般是明設的。
避雷帶一般是水平或傾斜敷設的(根據屋面的傾斜度而定),至少有兩個地方(首尾兩端)和引下線相連接,一般是明設,但也可以暗敷在屋頂的混凝土或瓦片的下面。
(3)樓屋面霹雷熱鍍鋅支架是什麼擴展閱讀:
屋面的避雷好解決,本來接收器就是露在外面的,可以在屋脊(瓦上)用混凝土或砂漿隔一定距離做幾個小短柱,立桿為鍍鋅圓鋼,頂端水平焊接鍍鋅扁鋼。
關鍵是鍍鋅扁鋼和引下線如何處理,應該是和柱里鋼筋焊接的。
坡屋面避雷帶沿屋脊布置(及山牆頂),支架插埋在現澆混凝土方形錐墩里。方形錐底寬約200×200,見《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圖冊》6.5。
突出屋面的煙道、排污管應用避雷帶相連。
避雷帶的支持件應採用與避雷帶同等規格的材料,高為200-280mm為宜,支持件應先在牆上打孔放入,每個支持件的距離在1m左右為宜。
4. 抗震支架材料熱浸鋅和熱鍍鋅有什麼區別嗎
之前咨詢過嘉立的抗震支架廠家,他們說防銹時間不一樣,熱浸鋅防銹時間是25年左右,但是熱鍍鋅在不接觸水的情況下,防銹時間也只有5-7年。
5. 屋面防雷支架要求多高
按照《建築物防雷技術規范》(GB50057-2010)的要求,明敷接閃導體固定之間的高度不應小於150mm,間距要符合規范的要求
6. 建築物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和要注意的質量通病
防雷、接地施工要點
(1)概述
民用建築工程防雷設防分三級,屋頂一般採用25×4熱鍍鋅扁鋼作為避雷帶沿女兒牆四周敷設,25×4熱鍍鋅扁鋼避雷帶支持卡子間距為1米左右,但必須一致,轉角處懸空段不大於1米,避雷帶高出屋面裝飾或女兒牆0.15米,同時屋面採用25×4熱鍍鋅扁鋼組成不等避雷網格。避雷網格沿屋面敷設,所有高出屋面的各種金屬構件均需與避雷帶焊接相連。
目前,一般民用建築利用結構柱內或剪力牆內主鋼筋作為引下線,鋼筋上下焊接相連,直徑大於16毫米二根為一組,柱子上端預埋100×100×8鋼板,用於柱子內主鋼筋與避雷帶連接的轉換。
工程接地體形式主要有人工接地體和利用基礎作為接地體的形式。利用承台鋼筋網、樁基鋼筋連接構成等電位接地網路,接地電阻不大於1歐姆。
每層建築物外牆連續梁內鋼筋與樓層鋼筋焊接成一體形成均壓環,並與引下線可靠相連,外牆上的金屬門窗、金屬結構、外牆欄桿與均壓環相連接以防側擊雷。
近幾年,等電位聯結要求日益嚴格,主要有總等電位聯結、輔助等電位聯結、局部等電位聯結。機房、衛生間設備、金屬管線等一般要作等電位接地。
(2)施工流程
施工准備→接地裝置安裝→引下線安裝→避雷帶支架製作安裝→避雷網安裝→接地電阻測試
(3)技術措施
材料齊全且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機具配備充足,施工圖紙已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
(4)主要施工方法
防雷接地工程包括接地裝置、防雷引下線及避雷帶的安裝。施工採用標准為《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92)
1)接地裝置
a.按照設計圖尺寸位置要求,將底板內兩條結構主筋焊接連通,並與所經樁台及柱內的有關鋼筋焊接(不同標高處利用兩根豎向結構上下貫通),並將兩根主筋用油漆做好標記,便於引出和檢查。
b.所有焊接處焊縫應飽滿並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不得有夾渣、咬肉、裂紋、虛焊、氣孔等缺陷,焊接處的葯皮敲凈後,刷瀝青作防腐處理,採用搭接焊時,其焊接長度要求如下:
●鍍鋅扁鋼不小於其寬度的2倍,且至少3個棱邊焊接。
●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並應二面焊接。
●鍍鋅圓鋼與鍍鋅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
c.每一處施工完畢後,應及時請質檢部門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合格後方能隱蔽,同時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引下線安裝
利用建築鋼筋做引下線的情況,鋼筋截面一定要滿足設計要求。
鋼筋的連接要滿足規范要求,如建築施工採用埋弧焊工藝,可不作處理,否則要進行接地跨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跨接鋼筋直徑的6倍。
3)避雷帶
本工程避雷帶採用25×4熱鍍鋅扁鋼。
a.支架安裝:
在土建屋面結構施工時,應配合予埋支架。所有支架必須牢固,灰漿飽滿、橫平豎直。支架間距不大於1.5m且間距均勻,允許偏差30mm。轉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角中心不大於250mm,成排支架水平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於10mm。
b.避雷帶安裝
●將鍍鋅扁鋼調直。
●避雷線安裝時應平直、牢固,不得有高低起伏和彎曲現象,距離建築物應一致,平直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於10mm。
●避雷線彎曲處不得小於90°,彎曲半徑不得小於鍍鋅扁鐵直徑的2.5倍。
●在建築物的變形縫處應做防雷跨越處理。
4)電氣接地施工方法
目前,根據《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接地制主要採用TT、TN-C-S或TN-S接地方式,並進行總等電位聯結。
a.高/低壓變配電房設備的接地系統,在房間內周圍設置一條距地面300mm的水平接地環型帶規格應按照設計要求。
b.開關櫃、配電屏(箱)、電力變壓器及各種用電設備、因絕緣破損而可能帶電的金屬外殼、電氣用的獨立安裝的金屬支架及傳動機構、插座的接地孔,均應以專用接地(PE線)支線可靠相連,PE線應與接地裝置連通並作重復接地。
c.當保護線(PE線)所用材質與相線相同時,PE線最小截面應符合下表要求,當PE線採用單芯絕緣導線時,按機械強度要求,截面不應小於:有機械性的保護時為2.5mm2,無機械性保護時為4mm2。
PE線最小截面一覽表
相線芯線截面S(mm2) PE線最小截面S(mm2)
S≤16 S
16≤S≤35 16
S>35 S/2d.所有外露的接地點、測試點,均應塗紅色油漆並有標志牌寫明用途。
e.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樓宇設備自動監控系統(BMS)及其他弱電設備機房採用專用接地線,由接地裝置引入控制室。
5)接地電阻測試
接地電阻測試儀型號採用ZC29B-2,儀表必須經專業計量。在測試前,先將檢流計的指針調零,再將倍率標准桿置於最大倍數,慢搖,同時調整測量標度盤,使檢流計為零。加速搖到120r/min左右,再調到平衡後,讀標度盤的刻度,乘倍率就得所測的電阻值。注意電流探針的接線長度為40m,電位探測的接線長度為20m。
7. 坡屋面避雷帶支架怎麼做
坡屋面避雷帶沿屋脊布置(及山牆頂),支架插埋在現澆混凝土方形錐墩里。方形錐底寬約200×200,見《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圖冊》6.5。
突出屋面的煙道、排污管應用避雷帶相連。
避雷帶的支持件應採用與避雷帶同等規格的材料,高為200-280mm為宜,支持件應先在牆上打孔放入,每個支持件的距離在1m左右為宜。
8. 屋面避雷帶的支架用不用做成直角拐後再焊接有規范或圖集規定嗎
避雷設施是有規范的,材質,結構,位置,都得講究。
避雷帶(網)應平直、牢固,不應有高低起伏和彎曲現象,距離建築物應一致,避雷帶安裝完畢後應順直,轉彎處煨成弧度,不應有稜角。
鍍鋅圓鋼沿避雷卡子明敷,避雷卡子每隔1米設置一個,拐彎處0.5米一個。避雷帶彎曲處不得小於90°,彎曲半徑不得小於圓鋼直徑的10倍。專設引下線不應少於2根,並應沿建築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宜大於18 m。當建築物的跨度較大,無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應在跨距兩端設引下線並減小其他引下線的間距,專設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於 18 m。
9. 農村自建房如何安裝防雷
避雷帶(避雷針)的安裝
(1)沿屋面四周設避雷帶以防直擊雷,沿屋檐口四周和屋脊線預埋支架以?12熱鍍鋅圓鋼作避雷帶,並在適當位置設置60cm高Φ20鍍鋅圓鋼避雷短針;明裝避雷帶(網)應平直,彎曲處不得小於900,彎曲半徑不得小於園鋼直徑的10倍。
(2)避雷帶避雷帶支架採用熱鍍鋅扁鋼-40x4
明敷時支架高為15cm,其各支架間距為1m。
(3)避雷帶網格間距不超過10×10m或12×8m。
(3)避雷帶明敷設時,支持件距離應均勻設置,在每一直線段的間距為1米,偏差為20mm;在直角、轉彎處應對稱為500mm。
(4)金屬門窗與避雷裝置連接。在加工訂貨金屬門窗時就應按要求甩出30cm的扁鋼2處,如超過3m時,就需3處連接,以便進行壓接或焊接。
(5)避雷帶可以暗敷設在建築物表面的抹灰層內,或直接利用結構鋼筋,並應與暗敷的避雷網或樓板的鋼筋相焊接。
(6)利用結構圈樑里的主筋或腰筋與預先准備好的約20cm的連接鋼筋頭焊接成一體,並與柱筋中引下線焊成一個整體。
(7)圈樑內各點引出鋼筋頭,焊完後,用圓鋼(或扁鋼)敷設在四周,圈樑內焊接好各點,並與周圍各引下線連接後形成環形。同時在建築物外沿金屬門窗、金屬欄桿處甩出30cm長φ16mm鍍鋅圓鋼備用。
(8)屋面高於避雷帶的所有金屬物體必須與避雷帶作可靠保護連接。
鄭州雷地防雷提供包括防雷工程咨詢、防雷系統設計、防雷工程施工、技術培訓、雷擊風險評估分析、系統工程維護的全方位信息化防雷系統智能集成解決方案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