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鍍鋅常見的缺陷及預防
常見現象:
起泡 起皮,主要是零件鍍前處理不徹底,有油污等雜質專
鍍層起毛刺,電流過大。屬或者槽液有雜質
鍍層顏色發暗 槽液有雜質,或者鈍化槽某種葯物含量過低。由於鈍化槽的配方各不相同,所以在這里也不能妄下定論。
以上說的基本上是電鍍的常見問題
至於鑄件本來就不適合鍍鋅,因為鑄件不像其它零件表面那樣光滑,且鑄件常常有熱處理後殘留的黑色氧化皮,要處理這些氧化皮除非有鹽酸腐蝕或者吹砂處理。否則這些都是鍍鋅過程中的一大阻礙。其次熱處理後鑄件內部會有殘余的應力或析氫,當零件放置一段時間後析氫逐漸溢出,也會對鈍化膜造成一定的破壞。
B. 電鍍鋅結合力不好的問題
可能性有很多,建議解決辦法
1、基材採用粗面的材料,增加摩擦力
2、少添加光版亮劑
3、鈍化程度加深權
4、盡量不要使用脫水劑
5、結合力不好不一定就是電鍍的關系,也有可能是膠,或者被粘物件的問題
希望回答對LZ有幫助
C. 如何控制鍍鋅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
1 緒論
1.1 概述
電鍍層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機電、電子、儀表、輕工、國際產品的可靠性與使用壽命,也關繫到它們的外表美觀。為了滿足上述要求及外貿出口的需要,不但對電鍍層的質量要求應有明確的規定,而且還應按照國標(GB)或國際電鍍標准(ISO)方法進行檢驗,並做到符合或超過其標准。
評定電鍍質量的方法可分為兩類,一是在實際使用中考核,這種方法最准確,但考核周期太長。另一種方法是人工模擬加速試驗,或選擇性地測定某些帶關鍵性的性能,如外觀、厚度、孔隙率、結合力、耐腐蝕性能等項目,以評定其質量。這類方法試驗時間短,能夠及時判斷電鍍質量的優劣,迅速指導生產流程和工藝的改進。在允許的條件下,兩類方法應結合進行,做到既快速又准確地評定電鍍質量。
1.2 強化質量觀念
1.2.1 強化質量觀念的重要性
在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一個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有沒有競爭能力,最終要看這個企業的產品質量是否優良。因為市場競爭就是爭取用戶的競爭,要爭取用戶,一是要品種適銷對路,二是要靠產品質量。而品種也要以質量為基礎,所以,歸根到底要看產品質量。市場競爭說到底,就是質量的競爭。
對於經營者來說,質量也是和成本同等重要的問題。因此,管理人員、質量檢驗人員對此也要十分注意,而且應該引導工廠的全體人員加強質量觀念。
一般而言,產品的性能、可靠性、壽命、一致性、安全性、外觀和特色等綜合起來就是鍍件的質量。綜合分析上述各項指標,就能判斷鍍件的優劣。
無論採用什麼配方或工藝流程,都不可能鍍出完全相同的鍍件,總會存在不一致的問題。應該以加強企業管理,完善操作工藝和操作條件,盡可能地縮小這種不一致性,達標合格率越高越好。為此,就要使全體工作人員都具有質量觀念。
所謂質量觀念,就是要使企業里的每一個職工對產品質量十分關心,想方設法鍍出合格的、用戶滿意的優質鍍件的一種願望和努力。
1.2.2 如何強化質量觀念?
首先,管理人員、檢驗人員本身要有很強的質量觀念。
要讓工人充分了解鍍件的用途及重要性。鍍件用在什麼地方,如何使用、起什麼作用。
要使工人了解自己的鍍件屬於產品哪一部分,使職工對自己的技能感到自豪。
要進行指導,使工人具有準確判斷自己工作好壞的能力。
要使工人了解工藝流程及達到高質量的關鍵。
要讓工人明確自身工作的質量指標。
使工人感受到生產出優質鍍件的喜悅和個人成長的喜悅等。
要有領導藝術:明確質量目標之後,善於發揮全廠職工關心產品質量的積極性,並為職工創造和提供優質產品的環境和必需的客觀條件。
此外,為了提高鍍件的質量,還必須進行如下工作:必須經常認真檢查整流器、銅排、電壓表和電流表,以免影響工作;要讓工人使用符合規格的化工材料;要讓職工注意流水線的整理及清潔工作,以保證生產過程中的穩定性;要仔細檢查鍍件,認真判斷是否符合規格;要讓工人嚴格自檢,如果出現差錯,要立刻報告。
1.3 嚴格檢驗,把好質量關
1.3.1 什麼叫質量檢驗?
質量檢驗是鍍件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沒有嚴格的質量檢驗,不合格產品就會流向下道工序,出廠產品就難以使用戶得到「質量保證」。
所謂質量檢驗,它是藉助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對鍍件質量特性進行測定,並同該鍍件的質量標准相比較,從而判定鍍件合格與否,並作一定的處置活動。
完整的質量檢驗過程,應包含如下六個步驟。
1.3.1.1 明確檢驗標准
這就是要根據鍍件質量標准及圖紙設計要求,制定鍍件的檢驗項目及其標准,以便檢驗人員能據此確定每個鍍件是否合格。如果是整批鍍件的檢驗,則還要規定抽樣檢驗的方法,明確整批鍍件的合格標准。
1.3.1.2 測定
對鍍件或整批鍍件的抽樣,通過觀察、測量、測試或化驗分析,求得實際質量的特性。
1.3.1.3 比較
把測定結果與質量標准相比較。
1.3.1.4 判定
根據比較結果判定單個鍍件或整批鍍件的合格率是多少?
1.3.1.5 處置
對單個鍍件,合格者通過,並進一步區分級別;不合格者打標記後隔離,並進一步作出退鍍、報廢等處理。對整批鍍件則要作出接收、拒收、挑選或降級降價等處理。
1.3.1.6 記錄
記錄好檢驗結果,並作好信息反饋,作為有關部門進行質量分析的資料,從而提出改進質量的措施。
由上述可見,進行質量檢驗要以質量標准為前提,並以檢測儀器作手段,又要有健全的檢驗制度來保證檢驗工作的正常開展。
1.3.2 質量檢驗的作用
質量檢驗對產品質量的作用:有把關作用、預防作用和信息反饋作用。
1.3.2.1 把關作用
這是質量檢驗最基本的作用。也就是說,檢驗部門有關人員要對鍍件生產過程實行道道把關,要對鍍液的原材料、毛坯的質量、零件鍍層的質量,都要嚴格按照產品標准及圖紙設計要求,通過認真的檢查、測試和試驗,判定是否合格。合格者放行,不合格者要加以隔離並作一定的處理。只有這樣做了,才能保證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不流到下道工序,不合格的鍍件不流到社會用戶,這就是把關的作用。
1.3.2.2 預防作用
雖然質量檢驗本身是事後鑒定性的工作,但是前道環節的檢驗工作,對於下道環節和最終產品質量來說,就起到了預防作用;零件加工中首件檢查、中間巡迴檢查對於零件最終質量也起預防作用。
1.3.2.3 信息反饋作用
對檢驗所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向設計、生產工藝等部門反饋,以便採取解決措施。這就起到了反饋作用。
1.3.3 加強全面質量管理
以檢驗為主的傳統的質量管理,本身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它的主要缺陷,一是見事遲,二是管不住。
全面質量管理包含著一整套觀念,系統的原理,科學的方法,整體優化的思想,協調一致和管理體制,充分體現了現代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
在全面質量管理中,要學會全過程質量管理:質量管理必須從頭抓起,貫穿於全過程;質量管理分階段實施,嚴格把關;質量管理必須突出重點,抓好關鍵。
為了強化質量管理,下面七個方面的工作必須一一加以實施。我們認為,只有這樣,質量管理的工作才能真正地、全面地開展起來。
1.3.3.1 必須有專職檢驗員
檢驗員是企業質量信息的重要提供者,對保證產品質量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因此,要求檢驗員必須有較強責任心、事業心和一定的技術水平,以及辦事公正,並經過一定培訓後已取得上崗資格證。對於一些廠領導,認為檢驗員可有可無,或者頻繁地、任意地更換檢驗員,這些看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因為它不利於檢驗專業隊伍的穩定,會使產品質量忽高忽低,更有甚者,還會造成大量的次品、廢品。
1.3.3.2 專群組合,搞好檢驗工作
對於大規模的產品生產廠來說,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都要依靠專職人員去檢驗,是不可能的。產品質量的好壞,決定於直接生產過程和操作工人的工作狀況。檢驗工作只是一種手段,不能決定產品的質量。電鍍專業的操作工人,必須嚴格按質量標准、按圖紙、按工藝規程生產。工藝員、檢驗員和操作者之間應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密切配合的關系,共同為提高質量出謀劃策,實行專職人員檢驗和生產工人自檢、互檢相結合的制度。也可以說,只有專群相結合,充分調動每一位生產者的積極性,才能把檢驗工作搞好。
1.3.3.3 嚴格貫徹執行工藝規范
在電鍍生產過程中,必須加強工藝管理,嚴格貫徹工藝規范。一定要按照圖紙和工藝文件進行加工。嚴禁隨意更改圖紙和工藝文件。嚴格貫徹執行工藝規程(也就是工藝控制),它是電鍍生產過程質量管理的主要環節。工藝控制好了,可以從根本上減少次品或廢品,提高產品質量的水平。
1.3.3.4 合理選擇檢驗的方式和方法
工序檢驗是按照工藝過程設立檢驗點,並由檢驗人員進行重點檢驗。它的任務就是及時控制與剔除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次品或廢品,以免造成後道工序再加工的浪費,或影響成品質量。
對於不同的檢驗對象,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採取不同的檢驗方式。選擇的原則是既要保證質量,又要便利生產,還要減少工作量。在工廠里實際進行的檢驗工作中,檢驗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加以安排。
(1)按工作過程的次序分類,檢驗工作有預先檢驗、中間檢驗和最後檢驗三種方式。
預先檢驗是加工前對投入材料、毛坯、半成品等的檢驗。
中間檢驗是加工過程中,對某道工序或某批工件的檢驗。
最後檢驗是對生產對象的完工檢驗。
(2)按檢驗工作的不同分類,檢驗工作有固定檢驗和流動檢驗兩種方法。
(3)按檢驗數量分類,檢驗工作有全檢和抽樣檢驗兩種方式。
全檢是對檢驗對象進行全部檢驗。這種檢驗方式的優點是能夠保證產品質量,但檢驗的工作量較大。它適用高精尖產品,關鍵性零件,以及批量不大的產品出廠檢驗等。
抽樣檢驗是根據抽驗國家標准事先制定的抽樣方案,在檢驗對象中,按一定的百分率進行抽查,通過樣品組的檢驗結果,來判斷這批產品的質量。抽樣檢驗適用於產品批量較大,生產自動化程度較高,生產設備性能良好,原材料和工藝都穩定等條件下才能適用。
(4)按檢驗的預防性分類,有首件檢驗和統計檢驗兩種。
首件檢驗是對改變加工對象,或改變工藝條件後,生產出的第一件或頭幾件產品進行檢驗。通過這種檢驗,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措施,可防止後續生產的成批報廢。
統計檢驗是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產品進行抽查。通過抽查結果的分析,發現生產中的不正常因素,及時採取措施,可以預防廢品的產生,這是一種科學的質量控制方法。
1.3.3.5 工序控制
在生產工序中,應用數理統計的方法,抽查部分產品的質量情況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可能出現廢品的預兆,並及時加以控制。
1.3.3.6 及時進行廢品統計與分析
發現廢品後要填報廢單,更要作好統計工作,並及時分析產生廢品的原因,採取措施加以改進,避免再次出現廢品。
1.3.3.7 掌握質量動態
廠級領導和廠級質檢部門為了充分發揮電鍍生產過程中質量管理的預防作用,就必須系統地經常地准確掌握各車間、各班組、各工序在一定時間內的產品質量、工作質量的現狀及發展動態。為此,各車間、各班組都應該建立和健全有關質量動態的原始記錄,以備查閱和進行分析。
1.4 因果分析圖
電鍍生產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都有它產生和形成的種種原因,比如鍍件質量的變化是由於設備、原材料、鍍液組成、操作方法等因素的變化造成的。因果分析圖法就是從鍍件質量問題這個結果出發,分析原因,順藤摸瓜,步步深入,直到挖出具體根源為止。
其方法是:根據一個生產周期或數批鍍件的加工檢驗時所統計的疵病現象,或者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組織質量小組同有關人員進行質量分析活動,在共同分析、探討影響質量原因的基礎上,將各人的意見按因果邏輯關系,分成大、中、小原因,分別填寫在圖1中相應的「樹枝」上,並確定出可能造成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用框框出,旨在系統地、有機地表示出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質量分析會議結束,將各種原因整理成一張因果分析圖。然後,據此去現場一一核定,針對主要原因研究相應的對策。因果分析圖法是發動群眾、集思廣益的一種好方法,各種場合都可應用。
圖1 因果分析例圖
對於氯化鉀鍍鋅中造成的質量問題為例,一般可以從操作者的素質、基體材料、鍍液、工藝條件、設備等因素去尋找,詳見圖2。
圖2 鍍鋅質量因果分析思考圖
如果一位電鍍工程師,去一個電鍍廠點服務,把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問題按因果分析圖列出,並逐一核定、分析,就會很快找到影響質量問題的症結。
如果是簡單的質量問題,便無需這樣排出因果分析圖,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處理即可。
2 預防管理
2.1 預防管理的重要性
對預防管理這個名詞的真實含義,要作出確切的解釋,還是不容易的。然而,在電鍍工藝管理的實踐中,我們深切地體會預防管理是客觀存在的。當預防管理工作做得比較好的時候,各種溶液或鍍液很少出現故障現象,只需按照工藝文件所規定的生產應用周期進行更新或過濾、處理,而不是等待鍍不出產品的時候才去處理溶液。這時,電鍍出來的零件一次性合格率普遍比較高,因返工零件的各類損失大大降低,生產運轉也可正常。所以,在回答什麼是預防管理這個問題時,姑且從「預防」這兩個字來理解。可否認為:在電鍍生產過程中預先防止電鍍質量事故的發生來討論「預防管理」這個含義。
電鍍生產過程是由許多工序連貫組織起來完成電鍍這個生產過程的,而每個工序都是影響電鍍品質的一個環節。這么多的工序中:有的工序是在溶液中完成處理的,而處理目的不同,溶液性質也不同,各自按其任務完成除油、除銹、清洗、活化,然後才完成電鍍這個最終任務;有的鍍種,還要繼續進行鍍後處理。這些,說明了電鍍生產過程的復雜性。只要電鍍生產過程中某一道工序出了問題,生產就不可能連續不間斷地進行。如何使這樣復雜的電鍍生產過程能夠穩定地連續不間斷地生產,這就是我們所以提出預防管理的重要原因。
2.2 預防管理的目的
有許多工廠當見到電鍍件的一次性合格率很低,電鍍質量問題一槽又一槽地重復時,只好將運轉的電鍍生產線停下來,去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有時候,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很快找到了,採取處理措施後又可繼續生產;有時候並不那麼簡單,有可能是幾種原因同時發生,產生了「綜合症」,就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才能將原因一個一個地找出來。然而,寶貴的生產時間被耽誤了,給生產、能源、化工材料、勞力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那些堆積起來的返修品還要耗費勞力、材料、能源去返修。這種現象,可以在一些工廠(車間)里看到,他們習以為常。
我們所以要提出實行預防管理,就是不希望上述現象在工廠(車間)普遍存在。它不是常規現象,而是管理工作上的失誤現象。假如實行了預防管理,使電鍍生產過程中的相關設備、溶液始終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那麼上述那種停產找原因的現象就不應當發生。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各種溶液的組成成份的含量有一個較寬的工作范圍,溶液中的有害雜質也有一個容許限度。所謂故障,不是工作溶液成份嚴重失調,就是雜質超過了容許的濃度。從正常工作發展到將有故障產生(嚴重時會影響生產),不是突發性的,是有時間供善於捕捉故障的電鍍工藝人員或操作工人的,不待發展到嚴重階段而已把故障排除。這樣,就不會發展到必須停產才來解決問題。可以想像,這樣的電鍍生產,才會保持較高的產品一次合格率,使工廠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當然,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使電鍍工藝人員、電鍍操作工具備較好的技術素質,還必須有其它條件相配套。
2.3 實行預防管理所需具備的條件
能否實行預防管理,應有一些基本條件相配套。這些條件亦不苛刻,而且是工廠(車間)本應具備的。
2.3.1 制訂電鍍工藝文件
工廠里的電鍍文件,一般有兩種類型:電鍍工藝技術指導書(受控技術資料);電鍍零件工藝卡(適用於有特殊要求零件)。我們這里所指的是電鍍工藝說明,各廠編寫方式不完全相同,但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毛坯技術要求;基本用具;化工材料的等級;各工序溶液的配方及配製方法;工藝程序(即工藝流程)以及各工序應達到的質量目標;鍍層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質量標准;各工序溶液、電鍍液的分析項目及周期;某些工序的溶液更新周期;電鍍液的過濾、大處理周期及要求;陽極、掛鉤、極棒的清潔制度等等,應當寫得詳細些,應作為領導、工藝員、檢驗員和操作工等共同遵守和處理問題的文件。這些,都是預防管理很重要的一個基本條件。
2.3.2 各種溶液分析
鍍前處理液、電鍍液、鍍後處理液等各種溶液的狀況及有效的控制是保證電鍍產品質量的基本要素。各種溶液控制的效果,直接影響電鍍工藝的實施情況。
化學分析員應按工藝文件所規定的周期取樣分析,並寫出分析報告單;再由工藝員按分析報告單填寫槽液調整報告單。技術組工藝員會同工長監督操作者按槽液調整報告單數值對溶液成分進行補加或調整。
通過《化驗報告單》、《槽液調整報告單》、《電鍍溶液分析操作記錄》這些具體的化驗分析數據,使人們對溶液濃度消耗、運行狀態做到了全面的掌握,並且能夠根據槽液的狀態進行准確的工藝參數控制,使溶液始終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狀態,對一些潛在的影響電鍍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採取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來避免問題的發生。
2.3.3 建立質量信息反饋制度
將已完成電鍍生產全過程的零件,通過檢驗,揀出來的不合格零件,按以下類別分別統計:燒焦、起泡、彎角處露底、結合力不良、其它(有的鍍種,還可列入針孔麻點、脫膜等疵品項目)的數量以及每一項疵品數在產品總量中的百分率,填入質量檢驗日報表中,提供給主管工藝員。執行這個制度要嚴,無論自檢、他檢和檢驗員的檢出數都要包含在內。否則,疵病明顯的零件已被自檢、他檢的檢出,而到檢驗員檢時檢出為零。這樣會造成反饋信息不真實,會使預防管理時捉不住故障苗子,而使預防管理失敗。
2.3.4 人員素質[1]
人力資源是產品形成過程中最基本的資源。在電鍍生產的過程式控制制中,人力資源的控制可以說是關鍵要素。由於電鍍生產所特有的集體操作性質,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不同,對工藝標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不同,如果存在的差距較大,必然要影響整體的產品質量水平。另一方面,由於電鍍生產的加工過程是不可見的,同時又是集體操作,所以使得對最後產品質量的責任很難得到一個明確的認定,產品的合格率和原材料的消耗也就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說,要想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合格率,必須全面提高操作人員的整體理論水平、實際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對工藝標准要全面掌握。為此,應定期對特殊過程操作員工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並對培訓考核的有效性進行評價。人力資源部對特殊過程操作員工的資格進行鑒定,發放上崗證。對新入廠工人必須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和實際操作考核,同時進行安全教育後方可持證上崗。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也要進行相應知識的培訓和考核。與此同時,要對全體員工制定明確的質量責任制,也就是對每個員工都明確規定在電鍍生產過程中的具體的任務、責任和權力。這樣,就提高了全員質量責任意識,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從而使原來車間或班組控制結果到現在每個人控制過程因素,並且通過在生產中採取必要的預防,把形成不合格品的因素消滅在它的形成過程之中,充分發揮了全員參與的積極作用。
要使電鍍工業發展、振興,關鍵是人才。選用優秀人才管理企業(電鍍),向科學管理要效益。然而,科學管理主要依靠優秀人才來實現。可以說:「人才就是金錢。」但有的單位對這一點似乎認識不足,只知伸手要錢,要設備,就不知道要優秀人才,亦不重用本單位人才,似乎只要有錢,有設備,工人聽話,便是管理好了,殊不知人才是關鍵因素。少數企業領導或個體業主思想守舊,則滿足於現狀:低效率、高消耗、低品質的平庸生產;對新技術、新工藝應用不感興趣;對工程技術人員和有實際經驗的老師傅不關心、不培養,但生產上出了問題卻要用他們,當問題一解決,便將一切置之腦後。這樣,怎能調動技術人員和工人的積極性?只會使企業沒有凝聚力。最終,即使有錢、有設備,也會白白地被浪費而敗(或賣)掉。
應安排工程技術人員對工人進行分期分批地加以培訓(講課),使操作者熟悉一點電化學基礎知識,了解和掌握電鍍工藝要求。這樣,對提高電鍍產品的質量、從事工藝改進和新工藝研究應用等都是有好處的。另外,對學員和打工者也應該先培訓,後上崗,切忌:「牽著黃牛便是馬」使用。如某廠點在一滾鍍鋅上操作的兩位女工,對鍍鋅和鈍化溶液中有哪些主要成份都不知道,說是:「廠里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只管擔進擔出,浸浸曬曬」(指工件放在太陽下曬)。這樣,怎能鍍出好產品?
當今是信息時代,應重視技術信息。但有些單位,特別是鄉鎮小電鍍廠(點),現有的電鍍工藝落後,不思改進,發展緩慢,與信息閉塞很有關系。寧願生產上的浪費,不願花幾十元錢一年訂一本電鍍雜志。因此,對外界的新技術、新工藝應用情況不了解。如某廠點在試產一種帶孔零件的滾鍍鎳時,由於採用普通亮鎳鍍液,經多次試驗零件則外表面光亮,而深孔內呈暗色無光澤鍍層,就是不知道市場上早有一種深孔鍍鎳(滾鍍)光亮劑,使試產走了彎路,甚至飛走業務。
對工程技術人員(工藝員)來說,也應該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現代詞叫做:「充電」。如購置一些新近出版的有關書籍,以及自費訂幾本期刊雜志,對工作會有幫助的。特別是要經常深入車間、班組生產第一線了解和掌握電鍍工藝過程及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等,從中有所發現,有所提高,將取得的感性認識加以提煉,並上升到理論高度,以增強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就會在技術管理上當參謀作用,並能協助企業領導管理好工廠。
2.4 小結
多年以來,電鍍界對於提高電鍍質量水平從工藝改革、配方改造討論得比較多。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如何從「管理」這個角度來討論、提高電鍍質量水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我們認為前後處理的溶液和各種鍍液的工藝配方和工藝流程確定之後,就應當進一步再從管理這個角度來討論如何提高電鍍質量水平問題,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俗話說得好:三分工藝技術,七份質量管理。只有工藝技術和質量管理二個方面同時抓,產品質量才能始終保持最佳狀態。
D. 鐵鍍鋅過程詳解
(1) 鋼鐵件電鍍鋅工藝流程
┌酸性鍍鋅
除油 → 除銹→ │ → 純化 → 乾燥
└鹼性鍍鋅
(2)
鋼鐵件常溫發黑工藝流程
┌ 浸脫水防銹油
│
│ 烘乾
除油→除銹→常溫發黑→│ 浸肥皂液 ——→ 浸錠子油或機油
│
│
└浸封閉劑
(3) 鋼鐵件磷化工藝流程
除油→除銹→表調→磷化→塗裝
(4)
ABS/PC塑料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親水 → 預粗化(PC≥50%) → 粗化 → 中和 → 整面 → 活化→ 解膠 → 化學沉鎳 → 鍍焦銅 →
鍍酸銅 → 鍍半亮鎳 → 鍍高硫鎳 → 鍍亮鎳 → 鍍封 → 鍍鉻
(5) PCB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粗化 → 預浸 → 活化 →
解膠 → 化學沉銅 → 鍍銅 → 酸性除油 → 微蝕 → 鍍低應力鎳 → 鍍亮鎳 → 鍍金 → 乾燥
(6) 鋼鐵件多層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除銹 → 鍍氰化銅 → 鍍酸銅 → 鍍半亮鎳 → 鍍高硫鎳 → 鍍亮鎳 → 鎳封 → 鍍鉻
(7)
鋼鐵件前處理(打磨件、非打磨件)工藝流程
1、打磨件 → 除蠟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非它電鍍
2、非打磨件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其它電鍍
(8) 鋅合金件鍍前處理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鍍鹼銅 →
鍍酸銅或焦磷酸銅 → 其它電鍍
(9) 鋁及其合金鍍前處理工藝流程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化學沉鋅 → 浸酸 →
二次沉新 → 鍍鹼銅或鎳 → 其它電鍍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鋁鉻化 → 乾燥 → 噴沫或噴粉→ 烘乾或粗化 → 成品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陽極氧化 → 染色 → 封閉 → 乾燥 → 成品
(10) 鐵件鍍鉻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 → 陽極 → 電解除油 → 弱酸浸蝕 → 預鍍鹼銅 → 酸性光亮銅(選擇)→ 光亮鎳 → 鍍鉻或其它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 → 陽極 → 電解除油 → 弱酸浸蝕 → 半光亮鎳 → 高硫鎳 → 光亮鎳 → 鎳封(選擇)→ 鍍鉻
(11) 鋅合金鍍鉻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電解除油 → 浸酸 → 鹼性光亮銅 → 焦磷酸銅(選擇性)→
酸性光亮銅(選擇性)→ 光亮鎳 →鍍鉻
(12) 電叻架及染色工藝流程
前處理或電鍍 → 純水洗(2-3次) →預浸 → 電叻架 →
回收 → 純水洗(2-3次)→ 烘乾 → 成品
電鍍鋅的技術很多,提供一些專利技術的給你看看。
一種電鍍鋅鋼板及鋼板鍍鋅工藝,電鍍鋅鋼板包括鋼板及其上的電鍍鋅層,該電鍍鋅層含有15-8000ppm的錫。鋼板鍍鋅工藝包括按常規技術對鋼板進行脫脂處理、酸洗處理以及在處理後的鋼板表面電鍍鋅,其特點是,在電鍍溶液中添加有1-500ppm的Sn2+。本發明的電鍍鋅鋼板由於在電鍍鋅層中含有15-8000ppm
的錫,大大提高了鍍鋅層的硬度,其硬度相當於現有技術電鍍鋅鋼板的鍍鋅層硬度的2倍或更高。本發明的鋼板鍍鋅工藝由於在鍍液中添加了微量的Sn2+,有效的改變了電鍍鋅層的組織結構,使電鍍鋅層中含有15-8000ppm的錫,獲得具有高鍍層硬度的電鍍鋅鋼板。
希望對你有用
鍍鋅防腐工藝
近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環境污染不斷加劇,鋼鐵材料的腐蝕問題越來越嚴重,因而材料的保護逐漸受到重視。據統計,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材料量大約為金屬年產量的1/2,即使腐蝕報廢的金屬材料可以回收2/3,每年還是有相當於年產量10%的金屬損失掉。更何況腐蝕損失的價值不能僅僅以所損失的金屬的質量來計算,應包含冶煉金屬時所消耗的能源。所以被腐蝕報廢的金屬材料的製造價值往往比金屬本身價值高得多。因此,為了節約鋼鐵材料並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解決好鋼鐵材料的防腐蝕問題,才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目前防治鋼鐵材料腐蝕的有效方法有兩大類:一是金屬的合金化;二是金屬鍍層防腐法。
金屬合金化是將鋼鐵材料製成含有特定金屬元素的不銹鋼,以達到提高耐腐蝕性的目的。由於這些鋼種的生產工藝復雜,價格昂貴,所以它的普及性受到限制。
採用金屬鋅鍍層防腐方法主要有熱鍍法、電鍍法、滲鍍法、熱噴塗法,以及近年發展起來的機械鍍等。滲鍍法生產周期長、表面質量低、容易造成漏鍍;熱噴塗法的孔隙率較高並且鋅的利用率較低。因而主要以熱鍍法、電鍍法和機械鍍法為例簡要概述了鍍鋅防腐工藝的發展現狀。
熱鍍法、電鍍法和機械鍍法所用的陽極材料大部分是鋅,因為鋅的標准電極電位較低,鐵基上的鍍鋅層在一般的腐蝕介質中為陽極鍍層,對基體起到電化學保護作用,而且鋅在腐蝕環境中能在表面形成耐腐蝕性良好的薄膜,不僅保護了鋅層本身,還保護了鋼鐵基體,並且鋅鍍層無毒、廉價、防護性能優良,因此鍍鋅在防腐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E. 鑄造工件電鍍鋅的前處理的方法及詳細步驟。謝謝
找全國鑄件訂單、采購鑄件、鑄造廠接單、咨詢鑄造技術問題,就來
鑄件訂單網
1、鑄鋼件基材成分及前處理
鑄鋼件為ZG270-500鑄鋼件,其成分(均為質量分數)為:0.40%C、0.50%Si、0.90%Mn、0.04%P與S、98.16%Fe。
鑄鋼件首先進行防滲出預處理,然後進行除油:5%998除油王,θ為50~55℃,t為5-10min化學除油處理及陽極電解除油,酸洗除銹:鹽酸15%,多功能酸洗添加劑1.5%,室溫,t為1~2min,預浸後不水洗直接鍍鋅。
鉀鹽鍍鋅溶液配方如下:
KCl 240g/L ZnCl2 50g/L
硼酸 30g/L
LAN―919 18ml/L 室溫
PH 5.6~5.8 Jκ1.0A/dm2
電鍍20~30min,鑄鋼件表面形成均勻的鋅鍍層。電鍍後處理:出光―R·G135三價鉻藍白鈍。
鹼性鋅溶液配方如下:
燒鹼 140g/L 氧化鋅 120g/L
RG―2005開缸劑 10ml/L RG―2005光亮劑 2ml/L
室溫 Jκ 1.5A/dm2
電鍍30min,鑄鋼件表面形成均勻的鋅鍍層。電鍍後處理:出光―R·G165三價鉻彩鈍。
2、電鍍層質量測試
1)附著力。按照GB/T5270-2005金屬基體上的金屬覆蓋層電沉積和化學沉積層附著強度試驗方法評述標准,對鍍鋅層附著強度進行檢測試驗;
2)厚度與緻密度。JSM-6360LV掃描電子顯微鏡檢測;
3)外觀。按照GB/T9799-1997金屬覆蓋層鋼鐵上的鋅電鍍層標准,對鋅鍍層的外觀與厚度進行檢測;
4)鍍層成分分析。電鍍層化學成分分析表明;沿著基體金屬向鍍層方向,鋅的質量分數在遞增,鐵在遞減,這是由於電鍍過程起始階段,基體金屬上的鐵原子與鋅形成合金,隨著電鍍進程的深入,鍍層主要以鋅與高分子配合物形成高分子配合物為主,基體金屬被鋅層所覆蓋,因而距離基體金屬較遠處的鍍層,主要是鋅,這也加強了基體的防腐性能。
3、鍍層緻密度檢測
電鍍層在放大5000倍時的表面形貌,電鍍層緻密度良好,確保了鍍層附著力與NSS試驗的良好防腐性能。
4、鍍鋅層的厚度檢測
採用SEM測量的鍍鋅層厚度。測量鍍鋅層不同部位的δ為8~10μm,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而且厚度均勻。
5、耐腐蝕性試驗。
6、電鍍層的附著力試驗
1)剝離試驗。將25mm的3M纖維膠帶,用2kg的輥子把膠帶的粘附面貼於試驗的覆蓋層上,排除所有的氣泡,間隔10s後,在帶上一個垂直於覆蓋層表面的穩定拉力,把膠帶拉去,未發現覆蓋層從基體剝落,表明覆蓋層與基體的結合力較強。
2)劃痕試驗。採用30。銳刃的硬質鋼劃刀,相約2mm劃6根平行線,在劃平行線時,以足夠的壓力一次刻線即穿過覆蓋層切割到基體金屬,未發現覆蓋層從基體上脫落現象,表明覆蓋層與基體結合緊密。
7、鍍層的外觀檢測
未發現鍍層有起泡、孔隙、粗糙、裂紋或局部無鍍層現象,但是鋼鑄件本來表面不平整的現象依然存在,這屬於基體金屬缺陷。
8、鍍層鹽霧試驗
NSS試驗三價鉻藍白72h沒有出現腐蝕點,NSS試驗三價鉻彩鈍120h沒有出現腐蝕點。表明鑄件表面的鍍鋅層比較緻密,厚度均勻,有效發揮了防止腐蝕的功能。
9、鍍鋅層最薄處δ達到8μm左右,鍍層厚度均勻,鍍鋅層結合緊密,無孔隙。鑄鋼件表面的鍍鋅層進行附著檢驗與外觀檢驗,結果表明,鍍鋅層與基體結合緊密,外觀無起泡、孔隙、粗糙、裂紋或局部無鍍層現象。鍍鋅層金屬含量分布合理,外觀檢驗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標准。
F. 電鍍鋅故障處理
這個問題要具體看試片,按LZ的分析,應該電鍍出來,未鈍化前就有問題,外觀是什麼樣內的?
首先,LZ需要知道,鋅粉容處理之後,如果不進行電解處理,效果不會十分明顯,如果不進行充分過濾,在靜置4h以上以後,被還原的金屬雜質會重新氧化到槽液中去。
最後LZ可以把鍍液送到別人那進行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如果是Pb,Cr污染,鋅粉是無法解決的,看LZ所述外觀情況,有Cr污染的可能性。
另外,考慮更換出光液,補加光亮劑,活性炭處理,這三個方面的實驗。
希望回答對LZ有幫助
G. 電鍍鋅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每一種常州電鍍都會發展出多種主鹽體系及與之相配套的添加劑體系.如鍍鋅有氰化鍍鋅,鋅酸鹽鍍鋅,氯化物鍍鋅(或稱為鉀鹽鍍鋅),氨鹽鍍鋅,硫酸鹽鍍鋅等體系。氰化鍍鋅液分散能力和深度能力好,鍍層結晶細致,與基體結合力好,耐蝕性好,工藝范圍寬,鍍液穩定易操作對雜質不太敏感等優點.但是劇毒,嚴重污染環境.氯化物鍍鋅液是不含絡合劑的單鹽鍍液,廢水極易處理;鍍層的光亮性和整平性優於其它體系;電流效率高,沉積速度快;氫過電位低的鋼材如高碳鋼,鑄件,鍛件等容易施鍍.但是由於氯離子的弱酸性對設備有一定的腐蝕性,一方面會對設備造成一定的腐蝕,另一方面此類鍍液不適應需加輔助陽極的深孔或管狀零件。添加劑添加劑包括光澤劑,穩定劑,柔軟劑,潤濕劑,低區走位劑等.光澤劑又分為主光澤劑,載體光亮劑和輔助光澤劑等.對於同一主鹽體系,使用不同廠商製作的添加劑,所得鍍層在質量上有很大差別.總體而言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添加劑最好,台灣次之,大陸產的相對而言比前兩類都遜色。電鍍設備掛具:方形掛具與方形鍍槽配合使用,圓形掛具與圓形鍍槽配合使用.圓形鍍槽和掛具更有利於保證電流分布均勻,方形掛具則需在掛具周圍加設諸如鐵絲網之類的分散電流裝置或縮短兩側陽極板的長度,使用如圖所示的橢圓形陽極排布。攪拌裝置:促進溶液流動,使溶液狀態分布均勻,消除氣泡在工件表面的停留。
H. 請問鍍鋅顏色不均勻怎麼辦
鍍鋅層厚度的不均勻性問題是螺紋緊固件製造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它關繫到螺紋的旋合性和鍍層的質量。
電鍍鋅層厚度對鍍鋅層的質量關系較大,主要表現在:⑴鍍鋅層的抗腐蝕性能取決於鍍層厚度和暴露環境,使用條件越惡劣,需要的鍍層越厚,而整個鍍層的抗腐蝕性能又取決於鍍層的最薄弱部分包括局部厚度最小的地方的抗腐蝕能力。⑵鋅層過厚的地方容易出現粗糙、結瘤、脫落等疵病。⑶鋅層過薄的地方,光澤度差,發暗、發霧,在出光、鈍化的過程中容易露底。
實際上鍍層的厚度在螺栓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確定鍍層厚度或確定鍍前尺寸時,不能不考慮到這一點,如在螺栓長度方向上,螺紋末端鍍層最厚,桿部鍍層最薄,鍍層厚薄相差3.6倍;如螺母的端部螺紋牙鍍層較厚,中部鍍層較薄。造成螺栓表面鍍層厚度分布不均勻的原因:主要是鍍鋅時電流在螺栓、螺母表層分布不均勻,凸起的地方電流密度大,凹下去的地方電流密度小。
鍍層厚度分布的不均勻性對螺栓、螺母的旋合性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⑴牙型形狀的改變。螺紋的牙底鍍層較薄,螺紋的牙型發生改變,螺紋的半形變小,從而影響螺紋的旋合性。⑵在螺紋長度方向上鍍層厚度不均勻,螺紋末端鍍層較厚,尺寸改變較大,必然影響到螺紋的旋合性。
實際生產上影響螺紋鍍前尺寸的因素很多,如熱處理引起的尺寸變化,酸洗除去氧化皮引起的尺寸變化等,設計螺紋鍍前尺寸時不能不考慮這些問題。
又如鍍層質量影響很大,鍍層越厚,鍍層的內應力越大。螺紋末端的鍍層最厚,鍍層容易脫落,也容易產生粗糙、燒焦等疵病。電鍍溶液的分散能力(均鍍能力),零件的形狀、大小、長短、電鍍電流的影響,鍍槽裝載量的多少,鈍化出光造成的鍍層厚度的損失等等。雖然這些因素對鍍層厚度分布不均勻程度的影響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是許多因素是變化的。
因此,緊固件的鍍層厚度設計應考慮到鍍層厚度分布的不均勻性,盡可能整個緊固件表面鍍層的亮度、耐腐蝕性能滿足技術要求,還要避免鍍層局部過厚。只有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改進,才能生產出品質優良的緊固件產品。
I. 電鍍鎳如何減低孔隙率
前處理須將工件確實洗凈, 但不可過度腐蝕.
工件本身的孔隙如果過多的話就必須加厚鍍層, 最好在15um以上, 可以的話鍍一層銅底.
鍍液須以活性碳連續過濾, 過濾機不可漏氣, 可以濾紙過濾檢測是否有活性碳跑入鍍槽. 在不打風的狀態下啟動過濾機, 如有氣泡冒出代表過濾機漏氣, 須徹底檢修.
鍍液的工作溫度不可過低, pH保持在3.8-4.2之間, 電流密度則維持在2-5ASD.
避免工件掉落槽中, 每日收班打撈掉落工件.
至少每周弱電解4小時.
J. 如何保證電鍍質量
這個問題很抄大,電鍍屬於特種工藝,其關鍵在於過程式控制制,簡述如下:
1、嚴格控制各工序工藝參數(如溫度、電流密度、PH值、電鍍時間等)。
2、前處理必須做好,前處理時電鍍成敗的關鍵。
3、鍍後檢測一定到位,電鍍後鍍層厚度等檢測必須做好,這樣才能保證電鍍的根本需求。
4、所有流程需要有完善的紀錄。無規矩不成方圓,此步是保證質量必不可少的關鍵。
以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