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幾種常用金屬的熱導率是多少
常用金屬的熱導率:銀:429;銅 401;金:317;鋁:237;鐵:80;錫 67;鉛:34.8。
導熱系數(k)是熱能在材料內部流動能力的度量。材料內的熱能流(q)用單位時間(s)流過的熱能(Q)表示:q=Q/s。單位面積(A)的熱能流與溫度梯度成比例。
鐵的導熱系數是40×1.163W/m·℃ ,1200度時,純鐵導熱系數為36,熟鐵0.5%,碳為33,鋼1.5%碳為29,1.0%碳為29,0.5%碳為31,單位均為國標單位w/m·度。
含義:
熱導率λ很大的物體是優良的熱導體;而熱導率小的是熱的不良導體或為熱絕緣體。λ值受溫度影響,隨溫度增高而稍有增加。若物質各部之間溫度差不很大時,在實用上對整個物質可視λ為一常數。晶體冷卻時,它的熱導率增加極快。
各種物質的熱導率數值主要靠實驗測定,其理論估算是近代物理和物理化學中一個活躍的課題。熱導率一般與壓力關系不大,但受溫度的影響很大。純金屬和大多數液體的熱導率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水例外;非金屬和氣體的熱導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熱導率
⑵ 鐵的導熱系數是多少啊
鐵的導熱系數是40×1.163W/m·℃ ,1200度時,純鐵導熱系數為36,熟鐵0.5%碳為,鋼1.5%碳為29,1.0%碳為29,0.5%碳為31,單位均為國標單位w/m·度。
導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1小時,通過1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為瓦/米·度 (W/(m·K),此處為K可用℃代替)。
(2)鐵和鍍鋅板的熱傳導系數是多少擴展閱讀:
導熱系數影響因素
不同物質導熱系數各不相同;相同物質的導熱系數與其的結構、密度、濕度、溫度、壓力等因素有關。同一物質的含水率低、溫度較低時,導熱系數較小。
一般來說,固體的熱導率比液體的大,而液體的又要比氣體的大。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兩種狀態分子間距不同所導致。現在工程計算上用的系數值都是由專門試驗測定出來的。
隨著溫度的升高或含濕量的增大,所測5種典型建築材料的導熱系數都呈增大的趨勢。下面從微觀機理上對此加以分析。
對多孔材料而言,當其受潮後,液態水會替代微孔中原有的空氣。而在常溫常壓下,液態水的導熱系數(約為0.59W/(m·K))遠大於空氣的導熱系數(約為0.026W/(m·K)。
通常把導熱系數較低的材料稱為保溫材料(我國國家標准規定,凡平均溫度不高於350℃時導熱系數不大於0.12W/(m·K)的材料稱為保溫材料),而把導熱系數在0.05 W/(m·K)以下的材料稱為高效保溫材料。
導熱系數高的物質有優良的導熱性能。在熱流密度和厚度相同時,物質高溫側壁面與低溫側壁面間的溫度差,隨導熱系數增大而減小。比如:鍋爐爐管在未結水垢時,由於鋼的導熱系數高,鋼管的內外壁溫差不大。
而鋼管內壁溫度又與管中水溫接近,因此,管壁溫差(內外壁溫度平均值)不會很高。但當爐管內壁結水垢時,由於水垢的導熱系數很小,水垢內外側溫差隨水垢厚度增大而增大,從而把管壁金屬溫度迅速抬高。
當水垢厚度達到相當大(一般為1~3毫米)後,會使爐管管壁溫度超過允許值,造成爐管過熱損壞。對鍋爐爐牆及管道的保溫材料來講,則要求導熱系數越低越好。
⑶ 混凝土和鍍鋅鐵板的導熱系數是多少
導熱系數指單一材料的導熱性能 ,復合材料用傳熱系數K表徵導熱性。你版所說的兩種材料加在一權起,傳熱系數K的計算如下 :假定鋼筋混凝土板的厚度為100mm厚,
[K=1/(0.15+∑R)] =1/(0.15+1.74/0.1+0.028/0.05)=0.55w/m2.K。
用途
1>廣泛用於牆體保溫、平面混凝土屋頂及鋼結構屋頂的保溫;
2>用於低溫儲藏地面、泊車平台、機場跑道、高速公路等領域的防潮保溫。
擠塑板是以聚苯乙烯樹脂輔以聚合物在加熱混合的同時,注入催化劑,而後擠塑壓出連續性閉孔發泡的硬質泡沫塑料板,其內部為獨立的密閉式氣泡結構,是一種具有高抗壓、吸水率低、防潮、不透氣、質輕、耐腐蝕、超抗老化(長期使用幾乎無老化)、導熱系數低等優異性能的環保型保溫材料。
擠塑板廣泛應用於干牆體保溫、平面混凝土屋頂及鋼結構屋頂的保溫,低溫儲藏地面、低溫地板輻射採暖採暖管下、泊車平台、機場跑道、高速公路等領域的防潮保溫,控制地面凍脹,是建築業物美價廉、品質俱佳的隔熱、防潮材料。
⑷ 鑄鐵 的熱傳導率是多少
鑄鐵又稱灰口鐵,其的熱傳導率是39.2,鑄鐵的其他信息如下:
1、熔點/℃: 1200
2、鑄鐵主要由鐵、碳和硅組成的合金的總稱。在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過在共晶溫度時能保留在奧氏體固溶體中的量。
⑸ 求--導熱系數表
金屬導熱系數表(W/mK)
熱傳導系數的定義為:每單位長度、每K,可以傳送多少W的能量,單位為W/mK。其中「W」指熱功率單位,「m」代表長度單位米,而「K」為絕對溫度單位。該數值越大說明導熱性能越好。以下是幾種常見金屬的熱傳導系數表:
銀 429
銅 401
金 317
鋁 237
鐵 80
錫 67
鉛 34.8
各種物質導熱系數!
material conctivity K (W/m.K)
diamond 鑽石 2300
silver 銀 429
cooper 銅 401
gold 金 317
aluminum 鋁 237
各物質的導熱系數
物質 溫度 導熱系數 物質 溫度 導熱系數
亞麻布 50 0.09 落葉松木 0 0.13
木屑 50 0.05 普通松木 45 0.08~0.11
海砂 20 0.03 楊木 100 0.1
研碎軟木 20 0.04 膠合板 0 0.125
壓縮軟木 20 0.07 纖維素 0 0.46
聚苯乙烯 100 0.08 絲 20 0.04~0.05
硫化橡膠 50 0.22~0.29 爐渣 50 0.84
鎳鋁錳合金 0 32.7 硬質膠 25 0.18
青銅 30 32~153 白樺木 30 0.15
殷鋼 30 11 橡木 20 0.17
康銅 30 20.9 雪松 0 0.095
黃銅 20 70~183 柏木 20 0.1
鎳鉻合金 20 12.3~171 普通冕玻璃 20 1
石棉 0 0.16~0.37 石英玻璃 4 1.46
紙 12 0.06~0.13 燧石玻璃 32 0.795
皮棉 4.1 0.03 重燧石玻璃 12.5 0.78
礦渣棉 0 0.05~0.14 精製玻璃 12 0.9
氈 0.04 汽油 12 0.11
蠟 0.04 凡士林 12 0.184
紙板 0.14 「天然氣」油 12 0.14
皮革 0.18~0.19 甘油 0 0.276
冰 2.22 煤油 100 0.12
新下的雪 0.1 蓖麻油 500 0.18
填實了的雪 0.21 橄欖油 0 0.165
瓷 1.05 已烷 0 0.152
石蠟油 0.123 二氯乙烷 0.147
變壓器油 0.128 90%硫酸 0.354
石油 0.14 醋酸 18
石蠟 0.12 硝基苯 0.159
柴油機燃油 0.12 二硫化碳 0.144
瀝青 0.699 甲醇 0.207
玄武岩 2.177 四氯化碳 0.106
拌石水泥 1.5 三氯甲烷 0.121
花崗石 2.68~3.35 氨氣* 0.022
丙銅 0.177 水蒸汽* 0.0235~0.025
苯 0.139 重水蒸汽* 0.072
水 0.54 空氣* 0.024
聚苯板 0.04 木工板 0.1-0.2
重水 0.559 硫化氫* 0.013
表2 窗體材料導熱系數
窗框材料 鋼材 鋁合金 PVC PA 松木
導熱系數 58.2 203 0.16 0.23 0.17
表 3 不同玻璃的傳熱系數
玻璃類型 玻璃結構(m) 傳熱系數
K-w/(m2-k)
單層玻璃
6.2
雙層中空玻璃 5×9×5 3.26
5×12×5 3.11
一層中空玻璃 5×9×5×9×5 2.22
←-- 5×12×5×12×5 2.08
Lhw-E中空玻璃 5×12×5 1.71
你可以自己查一下
⑹ 金屬導熱性排序
金屬(按導熱性大小排列)有:銀(Ag)、銅(Cu)、金(Au)、鋁(Al)、納(Na)、鉬(Mo)、
鎢(W)、鋅(Zn)、鎳(Ni)、鐵(Fe)、鉑(Pt)、錫(Sn)、鉛(Pb)。
金屬導熱性用導熱系數來衡量。導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1秒鍾內(1S),通過1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為瓦/米·度(W/(m·K),此處為K可用℃代替)。
不同物質導熱系數各不相同。相同物質的導熱系數與其的結構、密度、濕度、溫度、壓力等因素有關。同一物質的含水率低、溫度較低時,導熱系數較小。一般來說,固體的熱導率比液體的大,而液體的又要比氣體的大。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兩種狀態分子間距不同所導致的。現在工程計算上用的系數值都是由專門試驗測定出來的。
⑺ 鋼鐵的熱傳導速率是多少
不同的鋼種熱傳導率不一樣:灰口鐵 64W×m-1×K-1,碳素鋼:407W×m-1×K-1,
⑻ 岩棉和鍍鋅鐵板的導熱系數是多少w/m.k
摘要 岩棉表觀密度:
⑼ 鐵的熱傳導性系數是多少急!
鐵的導熱系數是40×1.163W/m·℃ ,1200度時,純鐵導熱系數為36,熟鐵0.5%碳為33,鋼1.5%碳為29,1.0%碳為29,0.5%碳為31,單位均為國標單位w/m.度
⑽ 不銹鋼的導熱性 比 鐵差很多麼
不銹鋼導熱性:
在600℃以下,各種不銹鋼的導熱系數基本在10~30W/(m•℃)范圍內。
在304℃時,不銹鋼的導熱系數是16.2W/m•℃,導熱系數一般為碳鋼的1/3左右。
鐵的導熱性:
鐵的比熱為0.46×10³J/(kg•℃)
鐵的導熱系數是40×1.163W/m·℃ ,1200度時,純鐵導熱系數為36W/m·℃
拓展資料
導熱性
熱傳導簡稱導熱。兩個相互接觸且溫度不同的物體,或同物體的各不同溫度部分間在不發生相對宏觀位移的情況下所進行的熱量傳遞過程稱為導熱。物質傳導熱量的性能稱為物體的導熱性。
密實固體內部和靜止流體中的熱量傳遞都是純導熱在起作用。導熱部分參與了在運動流體中的熱量傳遞。
影響因素
導熱是依靠材料中的電子、原子、分子和晶格熱運動來傳遞熱量。但材料性質不同,其主要導熱機理不同,效果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金屬的熱導率大於非金屬,純金屬熱導率大於合金。物質三態中,固態熱導率最大,液態次之,氣態最小。例如:標准大氣壓下0℃時的冰、水和水蒸氣的熱導率分別為2.22W/(m·K)、0.55W/(m・K)和0.183W/(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