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馬氏不銹鋼什麼是奧氏體不銹鋼,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你問的這個問題,
什麼是馬氏體不銹鋼?
什麼是奧氏體不銹鋼?
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相關問題回答如下:
馬氏體不銹鋼是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淬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標準的馬氏體不銹鋼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1、440A、440B和440C型。
奧氏體不銹鋼是指在常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鋼中含Cr約18%、Ni 8%~10%、C約0.1%時,具有穩定的奧氏體組織。奧氏體鉻鎳不銹鋼包括著名的18Cr-8Ni鋼和在此基礎上增加Cr、Ni含量並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發展起來的高Cr-Ni系列鋼。
奧氏馬氏都是人名,奧氏體是以奧氏體組織發明人Austen的名字命名的。馬氏體則是人們為紀念發現人德國冶金學家馬騰斯而命名的。
這兩種鋼也就是奧氏體了馬氏體,先了解命名了奧氏體,後來發現奧氏體在快冷狀態下,會更硬,這就是馬氏體。馬氏體是由奧氏體轉變面而來的,而且這種轉變也是可逆的。在不銹鋼中經常遇到這種轉變。
⑵ 馬氏體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的最大區別
馬氏體不銹鋼是一種常見的不銹鋼材料的分類,這種不銹鋼材料的使用是非常的方便的,尤其是在焊接上面馬氏體不銹鋼是非常受使用者的歡迎的。馬氏體不銹鋼在加熱的條件下的,可加工性能是非常的出色的,這個是受到認可的。馬氏體不銹鋼常常是會和奧氏體不銹鋼相比較的,這是兩種常見的不銹鋼。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馬氏體不銹鋼喝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
馬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是什麼
馬氏體型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為鉻。通常用在弱腐蝕性介質,如海水、淡水和水蒸汽等中,使用溫度小於或等於580℃、通常作為受力較大的零件和工具的製作材料,由於此鋼焊接性能不好,故一般不用作焊接件。奧氏體型不銹鋼中主要合金元素為鉻和鎳。這類鋼具有高的韌性、低的脆性轉變溫度、良好的耐蝕性和高溫強度、較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壓力加工和焊接性能。
馬氏體不銹鋼詳細介紹: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Cr13,3Cr13,4Cr13等。淬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
奧氏體不銹鋼詳細介紹:是指在常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鋼中含Cr約18%、Ni8%~10%、C約0.1%時,具有穩定的奧氏體組織。奧氏體鉻鎳不銹鋼包括著名的18Cr-8Ni鋼和在此基礎上增加Cr、Ni含量並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發展起來的高Cr-Ni系列鋼。奧氏體不銹鋼無磁性而且具有高韌性和塑性,但強度較低,不可能通過相變使之強化,僅能通過冷加工進行強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則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馬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的區別是什麼,這些小編已經在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馬氏體不銹鋼的成分含量和奧氏體不銹鋼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所以大家在購買不銹鋼材料的時候,是可以注意一下不銹鋼的成分表的,基本上從成分表上面,大家就可以看出是什麼類型的不銹鋼。大家如果有購買馬氏體不銹鋼的需要的話,就快快行動吧。
⑶ 什麼叫「馬氏體不銹鋼」謝謝
標準的馬氏體不銹鋼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1、440A、440B和440C型,這些鋼材的耐腐蝕性來自「鉻」,其范圍是從11.5至18%,鉻含量愈高的鋼材需碳含量愈高,以確保在熱處理期間馬氏體的形成,上述三種440型不銹鋼很少被考慮做為需要焊接的應用,且440型成份的熔填金屬不易取得。
標准馬氏體鋼材的改良,含有類如鎳、鉬、釩等的添加元素,主要是用於將標准鋼材受限的容許工作溫度提升至高於1100K,當添加這些元素時,碳含量也增加,隨著碳含量的增加,在焊接物的硬化熱影響區中避免龜裂的問題變成更嚴重。
馬氏體不銹鋼能在退火、硬化和硬化與回火的狀態下焊接,無論鋼材的原先狀態如何,經過焊接後都會在鄰近焊道處產生一硬化的馬氏體區,熱影響區的硬度主要是取決於母材金屬的碳含量,當硬度增加時,則韌性減少,且此區域變成較易產生龜裂、預熱和控制層間溫度,是避免龜裂的最有效方法,為得最佳的性質,需焊後熱處理。
馬氏體不銹鋼是一類可以通過熱處理(淬火、回火)對其性能進行調整的不銹鋼,通俗地講,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這種特性決定了這類鋼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在平衡相圖中必須有奧氏體相區存在,在該區域溫度范圍內進行長時間加熱,使碳化物固溶到鋼中之後,進行淬火形成馬氏體,也就是化學成分必須控制在γ或γ+α相區,二是要使合金形成耐腐蝕和氧化的鈍化膜,鉻含量必須在10.5%以上。按合金元素的差別,可分為馬氏體鉻不銹鋼和馬氏體鉻鎳不銹鋼。
馬氏體鉻不銹鋼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鐵、鉻和碳。圖1-4是Fe-Cr系相圖富鐵部分,如Cr大於13%時,不存在γ相,此類合金為單相鐵素體合金,在任何熱處理制度下也不能產生馬氏體,為此必須在內Fe-Cr二元合金中加入奧氏體形成元素,以擴大γ相區,對於馬氏體鉻不銹鋼來說,C、N是有效元素,C、N元素添加使得合金允許更高的鉻含量。在馬氏體鉻不銹鋼中,除鉻外,C是另一個最重要的必備元素,事實上,馬氏體鉻不銹耐熱鋼是一類鐵、鉻、碳三元合金。當然,還有其他元素,利用這些元素,可根據Schaeffler圖確定大致的組織。
馬氏體不銹鋼主要為鉻含量在12%-18%范圍內的低碳或高碳鋼。各國廣泛應用的馬氏體不銹鋼鋼種有如下3類:
1.低碳及中碳13%Cr鋼
2.高碳的18%Cr鋼
3.低碳含鎳(約2%)的17%Cr鋼
馬氏體不銹鋼具備高強度和耐蝕性,可以用來製造機器零件如蒸汽渦輪的葉片(1Cr13)、蒸汽裝備的軸和拉桿(2Cr13),以及在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零件如活門、螺栓等(4Cr13)。碳含量較高的鋼號(4Cr13、9Cr18)則適用於製造醫療器械、餐刀、測量用具、彈簧等。
與鐵素體不銹鋼相似,在馬氏體不銹鋼中也可以加入其它合金元素來改進其他性能:1.加入0.07%S或Se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例如1Cr13S或4Cr13Se;2.加入約1%Mo及0.1%
V,可以增加9Cr18鋼的耐磨性及耐蝕性;3.加入約1Mo-1W-0.2V,可以提高1Cr13及2Cr13鋼的熱強性。
馬氏體不銹鋼與調制鋼一樣,可以使用淬火、回火及退火處理。其力學性質與調制鋼也相似:當硬度升高時,抗拉強度及屈服強度升高,而伸長率、截面收縮率及沖擊功則隨著降低。
馬氏體不銹鋼的耐蝕性主要取決於鉻含量,而鋼中的碳由於與鉻形成穩定的碳化鉻,又間接的影響了鋼的耐蝕性。因此在13%Cr鋼中,碳含量越低,則耐蝕性越高。而在1Cr13、2Cr13、3Cr13及4Cr13四種鋼中,其耐蝕性與強度的順序恰好相反。
⑷ 不銹鋼的種類與區別
種類:
1、按室溫下的組織結構分類,有馬氏體型、奧氏體型、鐵素體和雙相不銹鋼;按主要化學成分分類,基本上可分為鉻不銹鋼和鉻鎳不銹鋼兩大系統;
2、按用途分則有耐硝酸不銹鋼、耐硫酸不銹鋼、耐海水不銹鋼等等,按耐蝕類型分可分為耐點蝕不銹鋼、耐應力腐蝕不銹鋼、耐晶間腐蝕不銹鋼等;
3、按功能特點分類又可分為無磁不銹鋼、易切削不銹鋼、低溫不銹鋼、高強度不銹鋼等等。由於不銹鋼材具有優異的耐蝕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寬溫度范圍內的強韌性等系列特點,所以在重工業、輕工業、生活用品行業以及建築裝飾等行業中獲取得廣泛的應用。
區別:
首先密度比重就不一樣,其次防銹程度不一樣.價格當然是差別很大的,普通304不銹鋼是一種合金,而304復合不銹鋼是兩或三種合金組合而成的復合材料,經常是表面是304,中間夾一層其他材料,或者是夾三層。
保溫杯一般都是不銹鋼 很普通很常見的,就像食堂裡面的不銹鋼餐具,不銹鋼對人體都無害,效果都是一樣的 說某種鋼材對身體有益那都是扯淡 奸商騙人用的 ,不銹鋼也有很多種 CR含量超過13%的都可以說是不銹鋼,一般的餐具用的不銹鋼都差不多 就是厚薄不一樣。
而且做餐具 水杯的鋼必定是不銹鋼 ,這是常識,什麼304鋼 不知道是誰杜撰出來的,不管兩種是不是一樣 他們說的304鋼也是不銹鋼的一種,屬於不銹鋼 不是單獨的一種鋼。
而且做餐具水杯的不銹鋼也沒有三六九等 大家都是一樣的鋼材 一樣的水平,無非是一個做的厚點 一個薄點,表面處理的問題。
(4)馬氏體不銹鋼圖差什麼標准擴展閱讀:
304不銹鋼的抗拉強度 σb (MPa)≥515-1035
條件屈服強度 σ0.2 (MPa)≥205
伸長率δ5 (%)≥40
斷面收縮率 ψ (%)≥?
硬度:≤201HBW;≤92HRB;≤210HV
密度(20℃,g/cm3):7.93
熔點(℃):1398~1454
比熱容(0~100℃,KJ·kg-1K-1):0.50
熱導率(W·m-1·K-1):(100℃)16.3,(500℃)21.5
線脹系數(10-6·K-1):(0~100℃)17.2,(0~500℃)18.4
電阻率(20℃,10-6Ω·m2/m):0.73
縱向彈性模量(20℃,KN/mm2):193
產品標准
對於304不銹鋼來說,其成份中的Ni元素非常重要,直接決定著304不銹鋼的抗腐蝕能力及其的價值。
304中最為重要的元素是Ni、Cr,但是又不僅限於這兩個元素。具體的要求由產品標准規定。行業常見判定情況認為只要Ni含量大於8%,Cr含量大於18%,就可以認為是304不銹鋼。這也是為什麼業內會把這類不銹鋼叫做18/8不銹鋼的原因。
其實,相關的產品標准對304有著非常清楚的規定,而這些產品標准針對不同形狀的不銹鋼又有一些差異。下面是一些常見的產品標准與測試。
要想確定一個材料是不是304不銹鋼,必須滿足產品標准中每一個元素的要求,只要有一個不符合,就不能叫做304不銹鋼。
⑸ 不銹鋼板材公差國家標准
首先說明「公差」的基本概念
實際參數值的允許變動量。參數,既包括機械加工中的幾何參數,也包括物理、化學、電學等學科的參數。所以說公差是一個使用范圍很廣的概念。對於機械製造來說,制定公差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產品的幾何參數,使其變動量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以便達到互換或配合的要求。 幾何參數的公差有尺寸公差、形狀公差、位置公差等。 ①尺寸公差。指允許尺寸的變動量,等於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代數差的絕對值。 ②形狀公差。指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6個項目。 ③位置公差。指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它限制零件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點、線、面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圓跳動和全跳動8個項目。公差表示了零件的製造精度要求,反映了其加工難易程度。 4 等差數列公差。指由等差數列得出的常數,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等級分為IT01、IT0、IT1、…、IT18共20級,等級依次降低,公差值依次增大。IT表示國際公差。公差等級或公差數值選擇的基本原則是:應使機器零件製造成本和使用價值的綜合經濟效果最好,一般配合尺寸用IT5~IT13,特別精密零件的配合用IT2~IT5,非配合尺寸用IT12~IT18,原材料配合用IT8~IT14。 以下為資料顯示: 不銹鋼板的技術標准不銹鋼板耐蝕性、彎曲加工性能和焊接部位韌性、以及焊接部位的沖壓加工性能優良的高強度不銹鋼板及其製造方法。具體說是把含C:0.02%以下、N:0.02%以下、Cr:11%以上小於17%、適當含量的Si、Mn、P、S、Al、Ni,而且滿足12≤Cr Mo 1.5Si≤17、1≤Ni 30(C N) 0.5(Mn Cu)≤4、Cr 0.5(Ni Cu) 3.3Mo≥16.0、0.006≤C N≤0.030的不銹鋼板加熱到850~1250℃,然後進行以1℃/s以上的冷卻速度冷卻的熱處理。這樣可以成為含體積分數12%以上馬氏體的組織、730MPa以上的高強度、耐蝕性和彎曲加工性能、焊接熱影響區韌性優良的高強度不銹鋼板。再利用含Mo、B等,可以顯著提高焊接部位的沖壓加工性能。 中國牌號表示方法:(1)冷軋無取向硅鋼帶(片)表示方法:DW+鐵損值(在頻率為50HZ,波形為正弦的磁感峰值為1.5T的單位重量鐵損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 如DW470-50 表示鐵損值為4.7w/kg,厚度為0.5mm的冷軋無取向硅鋼,現新型號表示為50W470。(2)冷軋取向硅鋼帶(片)表示方法:DQ+鐵損值(在頻率為50HZ,波形為正弦的磁感峰值為1.7T的單位重量鐵損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有時鐵損值後加G表示高磁感。 如DQ133-30表示鐵損值為1.33,厚度為0.3mm的冷軋取向硅鋼帶(片),現新型號表示為30Q133。(3)熱軋硅鋼板熱軋硅鋼板用DR表示,按硅含量的多少分成低硅鋼(含硅量≤2.8%)、高硅鋼(含硅量> 2.8%)。 表示方法:DR+鐵損值(用50HZ反復磁化和按正弦形變化的磁感應強度最大值為1.5T時的單位重量鐵損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如DR510-50表示鐵損值為5.1,厚度為0.5mm的熱軋硅鋼板。家用電器用熱軋硅鋼薄板的牌號用JDR+鐵損值+厚度值來表示,如JDR540-50。日本牌號表示方法:(1)冷軋無取向硅鋼帶由公稱厚度(擴大100倍的值)+代號A+鐵損保證值(將頻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為1.5T時的鐵損值擴大100倍後的值)。 如50A470表示厚度為0.5mm,鐵損保證值為≤ 4.7的冷軋無取向硅鋼帶。(2)冷軋取向硅鋼帶由公稱厚度(擴大100倍的值)+代號G:表示普通材料,P:表示高取向性材料+鐵損保證值(將頻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為1.7T時的鐵損值擴大100倍後的值)。如30G130 表示厚度為0.3mm,鐵損保證值為≤1.3的冷軋取向硅鋼帶。 不銹鋼板密度:316不銹鋼密度:7.984系列不銹鋼板密度:7.75其他的材質密度都是:7.93 不銹鋼鋼板(包括帶鋼)的分類:1、按厚度分類(1)薄板(2)中板(3)厚板(4)特厚板2、按生產方法分類(1)熱軋鋼板(2)冷軋鋼板3、按表面特徵分類(1)鍍鋅板(熱鍍鋅板、電鍍鋅板)(2)鍍錫板(3)復合鋼板(4)彩色塗層鋼板 4、按用途分類(1)橋梁鋼板(2)鍋爐鋼板(3)造船鋼板(4)裝甲鋼板(5)汽車鋼板(6) 屋面鋼板(7)結構鋼板(8)電工鋼板(硅鋼片)(9)彈簧鋼板(10)其他二、普通及機械結構用鋼板中常見的日本牌號 JIS系列1、日本鋼材(JIS系列)的牌號中普通結構鋼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表示材質,如: S (Steel)表示鋼, F(Ferrum)表示鐵;第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狀、種類、用途,如P(Plate) 表示板, T(Tube)表示管,K(Kogu)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徵數字,一般為最低抗拉強度。 如: SS400——第一個S表示鋼(Steel),第二個S表示「結構」(Structure),400為下限抗拉強度400MPa,整體表示抗拉強度為400MPa的普通結構鋼。SPHC2、SPHC——首位S為鋼Steel的縮寫,P為板Plate的縮寫,H為熱 Heat的縮寫,C為商業 Commercial的縮寫,整體表示一般用熱軋鋼板及鋼帶。SPHD3、SPHD——表示沖壓用熱軋鋼板及鋼帶。SPHE4、SPHE——表示深沖用熱軋鋼板及鋼帶。SPCC5、SPCC——表示一般用冷軋碳素鋼薄板及鋼帶,相當於中Q195-215A牌號。其中第三個字母C為冷Cold的縮寫。需保證抗拉試驗時,在牌號末尾加T為SPCCT。SPCD6、SPCD——表示沖壓用冷軋碳素鋼薄板及鋼帶,相當於中國08AL(13237)優質碳素結構鋼。SPCE7、SPCE——表示深沖用冷軋碳素鋼薄板及鋼帶,相當於中國08AL(5213)深沖鋼。需保證非時效性時,在牌號末尾加N為SPCEN。 冷軋碳素鋼薄板及鋼帶調質代號:退火狀態為A,標准調質為S,1/8硬為8,1/4硬為4,1/2硬為2,硬為1。 表面加工代號:無光澤精軋為D,光亮精軋為B。SPCC-SD表示標准調質、無光澤精軋的一般用冷軋碳素薄板。再如SPCCT-SB表示標准調質、光亮加工,要求保證機械性能的冷軋碳素薄板。8、JIS機械結構用鋼牌號表示方法為:S+含碳量+字母代號(C、CK),其中含碳量用中間值×100表示,字母C:表示碳 K:表示滲碳用。鋼。如碳結卷板S20C其含碳量為0.18-0.23%。
⑹ 馬氏體不銹鋼與304的區別是什麼
馬氏體不銹鋼與304的區別為:含量不同、調整不同、用途不同。
一、含量不同
1、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主要為鉻含量在12%-18%范圍內的低碳或高碳鋼。
2、304不銹鋼:304不銹鋼含有18%以上的鉻,8%以上的鎳含量。
二、調整不同
1、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可以通過熱處理(淬火、回火)對其性能進行調整。
2、304不銹鋼:304不銹鋼沒有有奧氏體相區存在,無法通過區域溫度范圍內長時間加熱對其性能進行調整。
三、用途不同
1、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
2、304不銹鋼:304不銹鋼廣泛地用於製作要求良好綜合性能(耐腐蝕和成型性)的設備和機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馬氏體不銹鋼
網路——304不銹鋼
⑺ 什麼是馬氏體不銹鋼,有什麼牌號
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淬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
標準的馬氏體不銹鋼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0、431、440A、440B和440C型,有磁性;這些鋼材的耐腐蝕性來自「鉻」,其范圍是從11.5至18%,鉻含量愈高的鋼材需碳含量愈高,以確保在熱處理期間馬氏體的形成,上述三種440型不銹鋼很少被考慮做為需要焊接的應用,且440型成份的熔填金屬不易取得。
標准馬氏體鋼材的改良,含有類如鎳、鉬、釩等的添加元素,主要是用於將標准鋼材受限的容許工作溫度提升至高於1100K,當添加這些元素時,碳含量也增加,隨著碳含量的增加,在焊接物的硬化熱影響區中避免龜裂的問題變成更嚴重。
性能
編輯
馬氏體不銹鋼能在退火、和硬化與回火的狀態下焊接,無論鋼材的原先狀態如何,經過焊接後都會在鄰近焊道處產生一硬化的馬氏體區,熱影響區的硬度主要是取決於母材金屬的碳含量,當硬度增加時,則韌性減少,且此區域變成較易產生龜裂、預熱和控制層間溫度,是避免龜裂的最有效方法,為得最佳的性質,需焊後熱處理。
馬氏體不銹鋼是一類可以通過熱處理(淬火、回火)對其性能進行調整的不銹鋼,通俗地講,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這種特性決定了這類鋼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在平衡相圖中必須有奧氏體相區存在,在該區域溫度范圍內進行長時間加熱,使碳化物固溶到鋼中之後,進行淬火形成馬氏體,也就是化學成分必須控制在γ或γ+α相區,二是要使合金形成耐腐蝕和氧化的鈍化膜,鉻含量必須在10.5%以上。按合金元素的差別,可分為馬氏體鉻不銹鋼和馬氏體鉻鎳不銹鋼。
馬氏體鉻不銹鋼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鐵、鉻和碳。圖1-4是Fe-Cr系相圖富鐵部分,如Cr大於13%時,不存在γ相,此類合金為單相鐵素體合金,在任何熱處理制度下也不能產生馬氏體,為此必須在內Fe-Cr二元合金中加入奧氏體形成元素,以擴大來說,C、N是有效元素,C、N元素添加使得合金允許更高的鉻含量。在馬氏體鉻不銹鋼中,除鉻外,C是另一個最重要的必備元素,事實上,馬氏體鉻不銹耐熱鋼是一類鐵、鉻、碳三元合金。當然,還有其他元素,利用這些元素,可根據Schaeffler圖確定大致的組織。
馬氏體不銹鋼主要為鉻含量在12%-18%范圍內的低碳或高碳鋼。各國廣泛應用的馬氏體不銹鋼鋼種有如下3類:
1.低碳及中碳13%Cr鋼
2.高碳的18%Cr鋼
3.低碳含鎳(約2%)的17%Cr鋼
馬氏體不銹鋼具備高強度和耐蝕性,可以用來製造機器零件如蒸汽渦輪的葉片(1Cr13)、蒸汽裝備的軸和拉桿(2Cr13),以及在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零件如活門、螺栓等(4Cr13)。碳含量較高的鋼號(4Cr13、9Cr18)則適用於製造醫療器械、餐刀、測量用具、彈簧等。
與鐵素體不銹鋼相似,在馬氏體不銹鋼中也可以加入其它合金元素來改進其他性能:1.加入0.07%S或Se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例如1Cr13S或4Cr13Se;2.加入約1%Mo及0.1% V,可以增加9Cr18鋼的耐磨性及耐蝕性;3.加入約1Mo-1W-0.2V,可以提高1Cr13及2Cr13鋼的熱強性。
馬氏體不銹鋼與調制鋼一樣,可以使用淬火、回火及退火處理。其力學性質與調制鋼也相似:當硬度升高時,抗拉強度及屈服強度升高,而伸長率、截面收縮率及沖擊功則隨著降低。
馬氏體不銹鋼的耐蝕性主要取決於鉻含量,而鋼中的碳由於與鉻形成穩定的碳化鉻,又間接的影響了鋼的耐蝕性。因此在13%Cr鋼中,碳含量越低,則耐蝕性越高。而在1Cr13、2Cr13、3Cr13及4Cr13四種鋼中,其耐蝕性與強度的順序恰好相反。
⑻ 1.4111不銹鋼執行什麼標准
1.4111(X110CrMoV15)屬於德標馬氏體不銹鋼,執行標准:DIN 17400
1.4111(X110CrMoV15)化學成分如下圖:
⑼ 13cr馬氏體不銹鋼標准
13Cr是一種不銹鋼,含13%Cr的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淬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