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區別是化學成分不一樣,普通冷軋板是低碳鋼;而不銹鋼是含有鉻或鉻鎳的高合金鋼。
2. 不銹鋼固溶與不固溶的區別
經過固溶處理的不銹鋼,機械性能和抗腐蝕性能會得到較大的提高。
3. 如何區別不銹鋼和冷軋鋼帶
冷軋鋼:它的強度很高,但韌性、可焊性差,比較硬、脆,表面光亮。
不銹鋼:表面美觀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樣化耐腐蝕性能好,比普通鋼長久耐用耐腐蝕性好強度高,因而薄板使用的可能性大耐高溫氧化及強度高,因此能夠抗火災常溫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因為不必表面處理,所以簡便、維護簡單清潔,光潔度高焊接性能好。
4. 不銹鋼鋼棒、鋼絲的固溶、冷拉分別是什麼意思
冷拉就是主要依靠機械力在潤滑劑作用下控制一定溫度在拉絲機上拉拔。
5. 不銹鋼的固溶處理和鋼鐵的熱處理有什麼不一樣啊
1.
由於不銹鋼的導熱性很差,所以固溶處理的保溫時間較長,保溫時間計算取值:1-2分鍾/毫米。
2.
固溶處理的加熱溫度一般在1050-1150℃之間,含碳量偏低時取下限,偏高時取上限。
3.
不銹鋼固溶處理的目的,就是使碳化物在高溫下盡可能的溶於奧氏體中,並通過快冷把單相奧氏體組織保留下來,從而提高不銹鋼的耐蝕性。
6. 不銹鋼熱軋和冷軋有什麼區別
熱軋和冷軋的主要區別是:
不銹鋼中的冷熱加工工藝是相對的,超過相變溫度912攝氏度時就是熱加工,低於這個溫度是冷加工,相比我們接觸的鐵匠鋪里打鐵的這種工藝,還是有所區別的。
7. 1CR18NI9TI不銹鋼熱軋和固溶區別
奧氏體不銹鋼通過固溶處理來軟化,一般將不銹鋼鍛件加熱到 950~1150℃左右,保溫一段時間,使碳化物和各種合金元素充分均勻地溶解於奧氏體中,然後快速淬水冷卻,碳及其它合金元素來不及析出,獲得純奧氏體組織,稱之為固溶處理。
固溶處理的作用
1.使鋼管組織和成分均勻一致,這對原料尤其重要,因為熱軋線材各段的軋制溫度和冷卻速度不一樣,造成組織結構不一致。在高溫下原子活動加劇,σ 相溶解,化學成分趨於均勻,快速冷卻後就獲得均勻的單相組織。
2.消除加工硬化,以利於繼續冷加工。通過固溶處理,歪扭的晶格恢復,伸長和破碎的晶粒重新結晶,內應力消除,不銹鋼鍛件抗拉強度下降,伸長率上升。不銹鋼鍛件
3.恢復不銹鋼固有的耐蝕性能。由於冷加工造成碳化物析出,晶格缺陷,使不銹鋼耐蝕性能下降。固溶處理後鍛件耐蝕性能恢復到最佳狀態。
對於不銹鋼鍛件而言,固溶處理的3個要素是溫度、保溫時間和冷卻速度。固溶溫度主要根據化學成分確定。一般說來,合金元素種類多、含量高的牌號,固溶溫度要相應提高。特別是錳、鉬、鎳、硅含量高的鋼,只有提高固溶溫度,使其充分溶解,才能達到軟化效果。
但穩定化鋼,如1Cr18Ni9Ti,固溶溫度高時穩定化元素的碳化物充分溶解於奧氏體中,在隨後的冷卻中會以Cr23C6 的形態在晶界析出,造成晶間腐蝕。為使穩定化元素的碳化物(TiC 和Nbc)不分解、不固溶,一般採用下限固溶溫度。不銹鋼俗話說就是不容易生銹的鋼,實際上有一部分的不銹鋼鍛件,既含有不銹性,又含有耐酸性(耐蝕性)。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是因為它表面上富鉻氧化膜(鈍化膜)的形成,其中不銹性和耐蝕性是相對的。
實驗證明,鋼在大氣、水等弱介質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質中,其耐蝕性就會隨鋼中鉻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則是成正比例的.當鉻含量達到一定的百分比時,鋼的耐蝕性就發生突變,即從易生銹到不易生銹,從不耐蝕到耐腐蝕。
不銹鋼的時效處理
指金屬或合金工件(如低碳鋼等)經固溶處理,從高溫淬火或經過一定程度的冷加工變形後,在較高的溫度放置或室溫保持其性能,形狀,尺寸隨時間而變化的熱處理工藝。一般地講,經過時效,硬度和強度有所增加,塑性韌性和內應力則有所降低。含碳較高的鋼,淬火後立即獲得很高的硬度,但其塑性變得很低。但鋁合金淬火後,強度或硬度並不立即達到峰值,其塑性非但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經相當長時間(例如4~6晝夜)的室溫放置後,這種淬火合金的強度與硬度顯著提高,而塑性則有所下降。這種淬火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隨時間而發生顯著變化的現象,叫做時效。室溫下進行的時效叫自然時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時效叫人工時效。時效處理是把材料有意識地在室溫或較高溫度存放較長時間,使之產生時效作用的工藝。
8. 不銹鋼熱軋和冷軋有什麼區別
熱軋和冷軋都是型鋼或鋼板成型的工序,它們對鋼材的組織和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鋼的軋制主要以熱軋為主,冷軋只用於生產小號型鋼和薄板。
一.熱軋優點:可以破壞鋼錠的鑄造組織,細化鋼材的晶粒,並消除顯微組織的缺陷,從而使鋼材組織密實,力學性能得到改善。這種改善主要體現在沿軋制方向上,從而使鋼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體;澆注時形成的氣泡、裂紋和疏鬆,也可在高溫和壓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點:1.經過熱軋之後,鋼材內部的非金屬夾雜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還有硅酸鹽)被壓成薄片,出現分層(夾層)現象。分層使鋼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惡化,並且有可能在焊縫收縮時出現層間撕裂。焊縫收縮誘發的局部應變時常達到屈服點應變的數倍,比荷載引起的應變大得多;2.不均勻冷卻造成的殘余應力。殘余應力是在沒有外力作用下內部自相平衡的應力,各種截面的熱軋型鋼都有這類殘余應力,一般型鋼截面尺寸越大,殘余應力也越大。殘余應力雖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對鋼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還是有一定影響。如對變形、穩定性、抗疲勞等方面都可能產生不利的作用。
二.冷軋是指在常溫下,經過冷拉、冷彎、冷拔等冷加工把鋼板或鋼帶加工成各種型式的鋼材。
優點:成型速度快、產量高,且不損傷塗層,可以做成多種多樣的截面形式,以適應使用條件的需要;冷軋可以使鋼材產生很大的塑性變形,從而提高了鋼材的屈服點。
缺點:1.雖然成型過程中沒有經過熱態塑性壓縮,但截面內仍然存在殘余應力,對鋼材整體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產生影響;2.冷軋型鋼樣式一般為開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轉剛度較低。在受彎時容易出現扭轉,受壓時容易出現彎扭屈曲,抗扭性能較差;3.冷軋成型鋼壁厚較小,在板件銜接的轉角處又沒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載的能力弱。
三.熱軋和冷軋的主要區別是:
1、冷軋成型鋼允許截面出現局部屈曲,從而可以充分利用桿件屈曲後的承載力;而熱軋型鋼不允許截面發生局部屈曲。
2、熱軋型鋼和冷軋型鋼殘余應力產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異。冷彎薄壁型鋼截面上的殘余應力分布是彎曲型的,而熱扎型鋼或焊接型鋼截面上殘余應力分布是薄膜型。
3、熱軋型鋼的自由扭轉剛度比冷軋型鋼高,所以熱軋型鋼的抗扭性能要優於冷軋型鋼。
(8)固溶和冷軋不銹鋼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通常熱軋潤滑劑是以油水混合液的形式被送到軋輥表面的,水是載體,少量的油均勻分散在水中。油水混合液的作用過程是水包油相向油包水相的轉變過程。混合液體到達輥面後,以水包油的形式迅速地在輥面展開,當進入變形區與高溫軋件接觸時,由於溫度和壓力的作用,水很快蒸發並轉變成油包水相,一部分油燃燒成以灰分為主的燃燒物;一部分油則以油膜的形式均勻地覆蓋在軋輥與軋件的接觸弧面上,兩者在變形區內大約0.01s的時間內都能起到潤滑的作用。
冷軋是在室溫條件下將No.1鋼板進一步軋薄至為目標厚度的鋼板。和熱軋鋼板比較,冷軋鋼板厚度更加精確,而且表面光滑、漂亮,同時還具有各種優越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加工性能方面。因為冷軋原卷比較脆硬,不太適合加工,所以通常情況下冷軋鋼板要求經過退火、酸洗及表面平整之後才交給客戶。冷軋最大厚度是0.1--8.0MM以下,如大部份工廠冷軋鋼板厚度是4.5MM以下;最少厚度、寬度是根據各工廠的設備能力和市場需求而決定。
不銹鋼冷軋鋼板是用冷軋工藝生產的不銹鋼鋼板,厚度不大於3mm的為薄板, 厚度大於3mm的為厚板。用於製作耐腐蝕部件,石油、化工的管道、容器、醫療器械、船舶設備等,其分類和牌號如下:
1.奧氏體型鋼
除與熱軋部分相同外(29種),還有:(1)2Cr13Mn9Ni4(2)1Cr17Ni7(3) 1Cr17Ni8
2.奧氏體——鐵素體型鋼
除與熱軋部分相同外(2種),還有:(1)1Cr18Ni11Si4AlTi(2) 1Cr21Ni5Ti
3.鐵素體型鋼
除與熱軋部分相同外(9種),還有:00Cr17
4.馬氏體型鋼
除與熱軋部分相同外(8種),還有1Cr17Ni2
5.沉澱硬化型鋼:同熱軋部分
9. 冷軋鋼和不銹鋼什麼區別
1、作用不同
冷軋鋼因為沒有經過退火處理,其硬度很高(HRB大於90),機械加工性能極差,只能進行簡單的有方向性的小於90度的折彎加工(垂直於卷取方向)。不銹鋼材則具有優異的耐蝕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寬溫度范圍內的強韌性等系列特點。
2、製作方式
冷軋是在常溫狀態下由熱軋板加工而成,雖然在加工過程因為軋制也會使鋼板升溫,盡管如此還是叫冷軋。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都稱為不銹鋼,製作方法多。
3、應用
冷軋鋼廣泛用於工程機械、交通運輸機械、建築機械、起重機械、農用機械及輕工民用等行業的一般結構件與沖壓件。
不銹鋼廣泛用於幕牆、側牆、屋頂及其它建築用途,不銹鋼本身具有耐腐蝕性能好,在高溫下不銹鋼仍能保持其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等特點,在3d列印領域也被廣泛使用。
不銹鋼種類:
1、奧氏體不銹鋼
在常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鋼中含Cr約18%、Ni 8%~10%、C約0.1%時,具有穩定的奧氏體組織。
奧氏體鉻鎳不銹鋼包括著名的18Cr-8Ni鋼和在此基礎上增加Cr、Ni含量並加入Mo、Cu、Ti等元素發展起來的高Cr-Ni系列鋼。奧氏體不銹鋼無磁性而且具有高韌性和塑性,但強度較低,不可能通過相變使之強化,僅能通過冷加工進行強化。
2、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
是奧氏體和鐵素體組織各約佔一半的不銹鋼。在含C較低的情況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鋼還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該類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特點。
與鐵素體相比,塑性、韌性更高,無室溫脆性,耐晶間腐蝕性能和焊接性能均顯著提高,同時還保持有鐵素體不銹鋼的475℃脆性以及導熱系數高,具有超塑性等特點。
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強度高且耐晶間腐蝕和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有明顯提高。雙相不銹鋼具有優良的耐孔蝕性能,也是一種節鎳不銹鋼。
3、馬氏體不銹鋼
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0Cr13 ,30Cr13 ,40Cr13等。淬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
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
10. 不銹鋼無縫管通過冷軋或冷拔,在固溶後硬度方面的區別
通過固溶處理,可以降低材料的冷作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