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合金材料 > 古代銅合金製品有哪些

古代銅合金製品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1 03:48:26

Ⅰ 古代銅製品都有哪些

1.工具:如小刀、鑽、錐、鑿等,基本上是仿石、骨工具製作的,造型十分簡單。

工具

2.農具:斧、鏟、魚鉤等。

3.兵器:較多如戈用於鉤殺。弓形器、盔、獸頭刀、雕脊刀等)

4.飲食器:仿陶器而制,如大方鼎、園鼎、還有大量成套使用的飲食器。

5.酒器:爵——銅制帶足帶把的酒杯,三條腿、觚、盛酒器具,尊、酒杯。

6.梳妝用具:有盥、洗手洗臉的用具。銅鏡現存最有價值的銅鏡是976年河南安陽出土的周代的婦好墓里的四面銅鏡,共有四件,其中大型一件、中型兩件,小型一件。鏡面為弓形,背面有花紋。水器,有盂、罐、盆、瓢,出土數量較少。

7.車馬器:即車上的裝飾品,如銅鈴、符。符就是符節,當時派遣使者或調兵時用作憑證的東西。刻上文字,分成兩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給外任官員或出征將帥。

8.璽印:就是印章,鑄或刻在銅材料上,是權利的象徵。

9.樂器:塤,古代吹奏樂器,

酒杯
象紅薯一樣,中間有眼。又如編鍾,編鍾是西周中後期以後出現的,這時的編鍾以三枚為一組。目前最早的編鍾是陝西寶雞茹家莊所出,共三件,大小相次。以後在陝西長安也發現了三件西周的編鍾。在陝西扶風縣還發現了八枚一套的周末的編鍾,春秋時期的編鍾,由周末的八枚發展為九枚。戰國時期的編種,其音域,表達能力都超過春秋。最傑出的代表是楚國一個縣候叫曾乙候擁有的楚國編鍾。在曾乙候墓中發現了65枚編鍾,其音域達五個八度,十二個半音。這套編鍾的音階俱全,可與現代樂器媲美!

10食具有:鼎九鼎八簋(煮或盛放魚肉用,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煮飯),匜盂(盛水或盛飯的器皿),簋(gui,音軌) 銅器銘文作「毀」,相當於現在的大碗,盛飯用。簠(fu, 音甫) 古書里寫作「胡」或「瑚」。盛食物用,盨(xu, 音須) 盛黍,稷,稻,粱用。敦(i,音對) 豆 盛肉醬一類食物用的。爵(jiu, 音決) 飲酒器。蒸鍋:甗(yan,音演) 相當於現在的蒸鍋。

11酒具:角飲酒器、斝(jia,音甲) 溫酒器、觚(gu,音姑) 飲酒器、觶(,音志) 飲酒器、兕觥(sigong,音四公) 盛酒或飲酒器、尊盛酒器、卣(you,音有) 盛酒器、盉(he,音和) 盛酒器,或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方彝盛酒器、勺取酒器、壺盛酒或盛水器。盤盛水或承接水

Ⅱ 古代銅錢用的是什麼銅

銅合金。

我國歷代銅錢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合金的成分不同,銅錢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總地來講,用銅鋅合金鑄造的銅錢呈黃色,銅錫合金鑄造的銅錢呈青色。明嘉靖以後,開始向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清代新疆等地用紅銅鑄錢,顏色紫紅。

錢以青銅為主,後來青銅和錫等金屬混鑄,到了明代嘉靖通寶以黃銅為主,因為嘉靖通寶是中國古代銅錢中最先使用黃銅的錢幣,可以說嘉靖通寶是開中國古代鑄幣用黃銅的先河。從隆慶通寶開始黃銅質的錢逐漸多起來。

(2)古代銅合金製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銅錢的種類:

1、嘉靖通寶錢

這件嘉靖通寶錢黃銅質,折三錢。直徑3.3厘米,重10.4克。寬緣窄郭,緣郭深峻,文字清秀疏朗。背穿左「三錢」。製作精整。

2、隆慶通寶

隆慶通寶錢始鑄於隆慶四年(1570年),有青銅、黃銅質,小平錢,直徑2.4~2.5厘米,重4~4.5克。錢文楷書。有粗字、細字、錢文連緣接郭、離緣接郭、光背、背四決紋、背吉語等版別。

3、隆慶通寶錢

這件隆慶通寶錢黃銅質。直徑2.5厘米,重4.3克。寬緣窄郭,製作精整,面文「隆慶通寶」,對讀。光背。

Ⅲ 銅的用途

應用

銅的最普遍用途在於製造電線,通常現時所用的電線都是由純銅製成,這是因為它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都僅次於銀,但卻比銀便宜得多。而且銅很容易加工,透過熔解、鑄造、壓延等工序改變形狀,便可製成汽車零件以及電子零件。這些經過加工的銅製品,統稱為「伸銅品」。

而銅可用於製造多種合金,銅的重要合金有以下幾種:

1、黃銅

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因色黃而得名。黃銅的機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於製造精密儀器、船舶的零件、槍炮的彈殼、水龍頭等。黃銅敲起來聲音好聽,因此鑼、鈸、鈴、號等樂器都是用黃銅製做的。

2、航海黃銅

銅與鋅、錫的合金,抗海水侵蝕,可用來製作船的零件、平衡器。

3、青銅

銅與錫的合金叫青銅,因色青而得名。在古代為常用合金(如中國的青銅時代)。青銅一般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耐磨性、鑄造性和優良的機械性能,且硬度大。用於製造精密軸承、高壓軸承、船舶上抗海水腐蝕的機械零件以及各種板材、管材、棒材等。

青銅還有一個反常的特性——「熱縮冷脹」,用來鑄造塑像,冷卻後膨脹,可以使眉目更清楚。

4、磷青銅

磷青銅是銅、錫與磷的合金,其中含有錫2%-8%,含有磷2-8%,其餘成分余為銅。堅硬,可制彈簧。鑄件可用於齒輪、蝸輪、軸承等機械部件。

5、白銅

白銅是銅與鎳的合金,其色澤和銀一樣,銀光閃閃,不易生銹。常用於製造硬幣、電器、儀表和裝飾品。

6、十八開金(18K金或稱玫瑰金)

6/24的銅與18/24的金的合金。紅黃色,硬度大,可用來製作首飾、裝飾品。

(3)古代銅合金製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銅(英語:copper)是化學元素,化學符號Cu(來自拉丁語:cuprum),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因此在電纜和電氣、電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築材料,以及組成眾多種合金。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

銅對人體的影響

銅的離子(銅質)對生物而言,不論是動物或植物,是必需的元素。人體缺乏銅會引起貧血,毛發異常,骨骼和動脈異常,以至腦障礙。但如過剩,會引起肝硬化、腹瀉、嘔吐、運動障礙和知覺神經障礙。

一般來說,牛肉、葵花籽、可可、黑椒、羊肝等等都有豐富的銅質。

正常人體內含銅100-200毫克,約50%-70%存在肌肉及骨骼,20%存在肝臟,5%-10%分布於血液。 從食物吸收的銅進入肝門靜脈(Hepatic portal vein),在血漿中銅與白蛋白(Albumin,ALB)形成鬆散的結合,運送至肝臟內儲存與供體內利用。肝中合成原血漿銅藍蛋白(apoceruloplasmin),與銅牢固結合形成血漿銅藍蛋白(ceruloplasmin),約占成人血漿銅的95%,釋入血漿運送全身。

Ⅳ 古代銅的種類和價格

黃銅 ,是銅鉛合金 ,在漢朝以前叫做 「黃金」 ,是一種硬通貨 。
青銅 ,是銅錫合金 ,由於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 ,無毒 ,常常用來製作禮器 、餐具 、酒具 。
紫金 ,比較純的銅合金 ,很少見 ,這是在古書之中有記載 。
到目前為止 ,考古發掘 ,還沒有發現過黃銅或青銅的原材料 ,只有成品 。

Ⅳ 古代鋅合銅合金都有什麼用途

銅鋅合金俗稱白銅,古代主要作為銀的替代品應用於首飾等行業,例如苗族的裝飾中白銅的應用廣泛。

Ⅵ 古代有黃銅製品嗎

使用歷史
我國最早用黃銅鑄錢開始於明嘉靖年間。 「黃銅」一詞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所撰的《申異經·中荒經》:「西北有宮,黃銅為牆,題日地皇之宮。」 這種「黃銅」指的是何種銅合金,待考。《新唐書·食貨志》又有『青銅」、「黃銅」的稱謂,分別指礦石顏色和冶煉產品,並非現在的銅錫合金與銅鋅合金。宋人洪咨夔撰《大冶賦》中又有「其為黃銅也,坑有殊名,山多眾朴」,指的是火法煉制的純銅。 黃銅一詞專指銅鋅合金,則始於明代,其記載見於《明會典》:「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通過對明代銅錢成分的分析,發現《明會典》中所說的鑄錢種真正意義上的黃銅的出現較其它幾種銅合金晚很多,這是因為黃銅中金屬鋅的獲得比較困難。 氧化鋅在950℃一1000℃的高溫下才能較快地被還原成金屬鋅,而液態鋅在906℃時已經沸騰,所以還原得到的金屬鋅以蒸氣狀存在。在冷卻時反應逆轉,蒸氣鋅為爐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鋅,因此要得到金屬鋅必須有特殊的冷凝裝置。這是金屬鋅的使用比銅、鉛、錫、鐵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黃銅鑄幣出現較晚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出土有含鋅量超過20%的黃銅片和黃銅管,山東膠縣三里河龍山文化的地層中也曾出土兩種黃銅錐。顯而易見,這些黃銅器物的出現並不是說人們在史前就掌握了黃銅的冶煉技術,而是人們在利用銅鋅共生礦時無意中獲得的。 商周時期銅器的含鋅量都很低,一般在10-z數量級。西漢、新莽的錢中有板個別的銅鋅甘金錢,其中有的錢幣中鋅的含量達到7%,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黃銅鑄錢產生於西漢新莽之際。因為這些銅鋅合金是極個別現象,其含鋅量又普遍較真正意義上的黃銅含鋅量15%一40%要小得多。所以我們認為這些含鋅的銅錢是漢代在「即山鑄錢」中使用銅鋅共生礦時產生的。據對有關礦山進行調查後發現,山東的昌濰、煙台、臨沂及湖北等地都有資源豐富的銅鋅共生礦,這就使冶煉後的銅含有一小部分鋅。到了唐代,由於鑄錢材料的規范化,使所鑄行的錢幣中鋅的含量均為恆量。 從約公元 1230 年起,黃銅製品在歐洲流行了約 300 年之久,因為它們比大型的雕塑品便宜得多。始於 1231 年的威爾普大主教的銅像,是人們所知的用黃銅製作的最早的銅像。鑄造黃銅製品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粉碎的鋅礦和木炭跟銅塊混合起來加熱,使鋅和銅結合在一起,再加熱使合金熔融,然後將銅液灌入鑄模。英國最早的黃銅器是進口的,主要是從圖爾內進口。委託人可以從圖爾內訂購已經裝在漂亮的底板或大理石底座里的完整的墓碑。製作銅制墓碑的辦法,是先鑄好銅像,通常還要鑄好周圍挑棚的剪影,再把它放在預制的石板里,用刀子在銅像上面刻出人的細部。有時銅像的手和面部要使用雪花石膏或其他鑲嵌材料。銅像安全做好後,用裝在鉛栓里的暗銷固定在石頭底座上。銅像本身放在一層瀝青上。很大的銅像就分段鑄造,然後接合起來。

Ⅶ 我國古代有名的銅合金製品

我國最有名銅合金是青銅器
銅合金(copper alloy )以純銅為基體加入一種或幾種其他元素所構成的合金。純銅呈紫紅色﹐又稱紫銅。純銅密度為8.96﹐熔點為1083℃﹐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和耐蝕性。主要用於製作發電機﹑母線﹑電纜﹑開關裝置﹑變壓器等電工器材和熱交換器﹑管道﹑太陽能加熱裝置的平板集熱器等導熱器材。常用的銅合金分為黃銅﹑青銅﹑白銅3大類。

Ⅷ 古代銅錢都是什麼材質的

銅合金。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鑒定成色的金屬稱量貨幣逐步不適應,而被金屬鑄幣所取代。中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方孔錢(銅錢)是古代錢幣最常見的一種。

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也統一了貨幣。廢除刀、布、貝等錢幣,以「半兩」做為貨幣。

(8)古代銅合金製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古錢幣收藏要避開這四個誤區

誤區之一:非名錢不藏。古錢幣收藏愛好者將「五銖錢」「天啟通寶」「泰和重寶」等一些公認的名幣作為古錢幣的收藏主攻方向,是無可厚非的,但這種收藏行為長期發展下去,會使泉友的收藏之路越走越窄。

誤區之二:非銅錢而不藏。中國古代的金屬幣有銅、鐵、錫、銀等多種,其中銅幣數量最多,也是最常見的,於是有些泉友就錯誤認定:只有銅幣才是古錢幣收藏的主流。

誤區之三:非整幣不藏。有些泉友在收藏中,一味盯著品相完整的古錢幣收藏,對於品相不完整的古錢幣,棄之如敝履,抱有偏見。眾所周知,金屬類的古錢幣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進程中,由於金屬的特性,常會出現銹蝕斑斑、輪廓殘缺、幣面模糊等現象。

誤區之四:非大幣不藏。有些泉友在收藏古錢幣時,總是習慣性地把目光聚焦在形體較大的金屬幣上,對於「至正通寶」「洪武通寶」「咸豐通寶」等幾種古錢幣趨之若鶩,而忽略了體型較小的古錢幣。

Ⅸ 銅合金的文物發現有哪些

從出土文物來看,在陝西省臨潼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一些銅片,據分析它是含少量鉛錫的銅鋅合金,含鋅為20%至26%。它被壓在仰韶文化層之下,最遲也應是仰韶文化前期的製品,距今當有6000年之久。

在甘肅省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了用單范鑄成的銅片,在甘肅省永登連城蔣家坪馬廠文化遺址出土了殘銅A。前者距今約5000年,後者距今也至少有4000年,它們都是青銅製品。

此外,在甘肅省火燒溝文化遺址、山東省龍山文化遺址、山西省東下馮文化遺址、河南省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內蒙古自治區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都發現了屬於冶煉而成的銅器物,除少數為紅銅外,大部分是青銅。

特別是在甘肅省永靖縣張家嘴辛店文化遺址和山東省諸城龍山文化遺址中,不僅出土了一些紅銅碎片,同時還發現有銅煉渣和孔雀石。這清楚地說明,在4000年前,黃河中下游地區及內蒙古、青海等地區普遍出現了冶銅的活動。當時的煉銅活動大多直接採用以孔雀石為主的單一銅礦石,其中不乏雜有其他共生礦。

閱讀全文

與古代銅合金製品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p模具收縮率是多少錢 瀏覽:153
不銹鋼切菜神器多少錢 瀏覽:995
土工膜和鋼管怎麼粘合 瀏覽:693
水泥模具尺寸一般多少 瀏覽:528
焊接強度能保持多少 瀏覽:691
一桶油漆可以噴多少平方鋼管 瀏覽:309
焊接鋼管dn25每米重量多少 瀏覽:429
鋼鐵大師大招r怎麼放 瀏覽:554
直徑25鋼管的外徑是多少 瀏覽:531
鑄造模具芯頭覆膜破是什麼 瀏覽:45
鎢鉬合金棒用什麼鋸片切割 瀏覽:186
硅元素在合金中以什麼形式存在 瀏覽:835
無人防車庫單方鋼筋是多少錢 瀏覽:620
不銹鋼牌多少錢平方 瀏覽:813
不銹鋼和鐵哪個容易受熱 瀏覽:156
鋁合金具體分類有什麼 瀏覽:891
南陽焊接鋼管多少錢一噸 瀏覽:857
鋁鎂合金門如何裝飾 瀏覽:38
釘子種菌模具哪裡有賣 瀏覽:686
鋼鐵雄心4怎麼設置戰斗線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