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金的性質是什麼
合金是一種金屬與另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經過混合熔化,冷卻凝固後得到的具有金屬性質的固體產物。
合金一般通過熔合成均勻液體和凝固而得。根據組成元素的數目,可分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合金是宏觀均勻,含有金屬元素的多元化學物質,一般具有金屬特性,任何元素均可採用作合金元素,但大量加入的仍是金屬。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獨立的物質稱組元或簡稱為元。
合金的特性:
1、多數合金熔點低於其組分中任一種組成金屬的熔點;
2、硬度一般比其組分中任一金屬的硬度大;
3、合金的導電性和導熱性低於任一組分金屬。
4、有的抗腐蝕能力強(如不銹鋼)如在鐵中摻入15%鉻和9%鎳得到一種耐腐蝕的不銹鋼。
合金類型
1、混合物合金(共熔混合物),當液態合金凝固時,構成合金的各組分分別結晶而成的合金,如焊錫、鉍鎘合金等;
2、固熔體合金,當液態合金凝固時形成固溶體的合金,如金銀合金等;
3、金屬互化物合金,各組分相互形成化合物的合金,如銅、鋅組成的黃銅(β-黃銅、γ-黃銅和ε-黃銅)等。
合金的許多性能優於純金屬,故在應用材料中大多使用合金(參看鐵合金、不銹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合金
⑵ 1元、5角、1角硬幣是用什麼合金製造的這些合金具有什麼性質
1、1角硬幣是由銅鋅合金製造的,它的直徑是20mm。
2、5角硬幣是由銅鋅合金製造的,它的直徑 26mm。
3、1元硬幣是由銅鎳合金製造的,它的直徑 30mm。
銅鋅合金是一種記憶合金。金黃色的、像金子的顏色 , 俗稱黃銅。
純銅加鎳能顯著提高強度、耐蝕性、硬度、電阻和熱電性,並降低電阻率溫度系數。因此白銅較其他銅合金的機械性能、物理性能都異常良好,延展性好、硬度高、色澤美觀、耐腐蝕富有深沖性能。
(2)作為紙幣的合金需要哪些性質擴展閱讀:
硬幣的價值:
第一、「物以稀為貴」,硬幣的稀缺性決定了它的價值。一般而言,硬幣越稀缺,它也就越值錢。但必須注意,硬幣的稀缺與否和硬幣的年代沒有必然聯系。
舉例來說,中國許多上了年代的古幣售價往往只有幾美元,而1913年的美國自由女神頭像鎳幣卻價值一百多萬美元,其原因就在於前者存世量較大,而後者已知的存世量只有5枚。
第二、硬幣的品相和等級也會影響它的價值。硬幣的品相越好,等級就越高,相應的,它的價值也就越大。一枚全新的,未流通的硬幣可能比品相佳但已經在市面上流通的硬幣價錢要高出幾百倍。
第三、硬幣的材質價值是由它所使用的貴金屬所決定的。金銀幣,鉑金幣的價值通常不會低於原金屬。
第四、硬幣的需求量也會極大程度地影響它的價值。一些數量較大的硬幣要比那些數量小的硬幣昂貴,那是因為它們更受到收藏者的歡迎。
比如,1916年的硬幣現存量為40多萬,而1798年的硬幣現存量僅為3萬,盡管如此,前者的價格要遠遠高於後者。原因就在於比起18世紀的硬幣,許多收藏者更青睞20世紀早期的硬幣。
⑶ 1元,0.5元1角是什麼合金製造的,這些合金具有什麼性質
我國的硬幣材質如下:
我國第一套人民幣都是紙幣,所以人民幣中最早的硬幣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分幣(1、2、5分),材質是鋁鎳合金,從1955年開始製版製造,1957年正式發行,目前已停用。
第二套硬幣是第三套人民幣中的長城系列硬幣,共分1、2、5角和1元四種,發行時間是1980——1986年,發行量很少,多數人從未見過。其中三種角幣材質是銅鋅合金,一元硬幣是銅鎳合金。
第三套硬幣是第四套人民幣中的花卉系列硬幣,分菊花1角、梅花5角、牡丹1元三種,發行期是1991——2000年(5角發行到2001年),材質分別是鋁鋅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
目前很常用的第四套硬幣則是第五套人民幣中的品種,也是以花卉為主題,但種類與前一套有不同,分別是蘭花1角、荷花5角、菊花1元。這套硬幣最早從1999年開始生產(5角從2002年開始),目前仍在繼續發行。其材質分別是鋁鋅合金、鋼芯鍍銅、鋼芯鍍鎳。另外,1角硬幣材質從2005年開始由鋁鋅合金改為不銹鋼,以提高使用壽命。
⑷ 合金的性質是什麼呢
合金的性質如下:
1、多數合金熔點低於其組分中任一種組成金屬的熔點。
2、硬度一般比其組分中任一金屬的硬度大(特例:鈉鉀合金是液態的,用於原子反應堆里的導熱劑)。
3、合金的導電性和導熱性低於任一組分金屬。利用合金的這一特性,可以製造高電阻和高熱阻材料。還可製造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4、有的抗腐蝕能力強(如不銹鋼),如在鐵中摻入15%鉻和9%鎳得到一種耐腐蝕的不銹鋼,適用於化學工業。
合金的物理分類
根據合金中含量較大的主要金屬的名稱而分類稱作某某合金,如銅含量高的為銅合金,其性能主要保持銅的性能。合金類型如下:
1、混合物合金(共熔混合物),當液態合金凝固時,構成合金的各組分分別結晶而成的合金,如焊錫、鉍鎘合金等。
2、固熔體合金,當液態合金凝固時形成固溶體的合金,如金銀合金等。
3、金屬互化物合金,各組分相互形成化合物的合金,如銅、鋅組成的黃銅(β-黃銅、γ-黃銅和ε-黃銅)等。
⑸ 我們目前常用的1元 5角 1角 硬幣各是用什麼合金製造的 這些合金具有什麼性質
我國的硬幣材質如下:
我國第一套人民幣都是紙幣,所以人民幣中最早的硬幣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分幣(1、2、5分),材質是鋁鎳合金,從1955年開始製版製造,1957年正式發行,目前已停用。
第二套硬幣是第三套人民幣中的長城系列硬幣,共分1、2、5角和1元四種,發行時間是1980——1986年,發行量很少,多數人從未見過。其中三種角幣材質是銅鋅合金,一元硬幣是銅鎳合金。
第三套硬幣是第四套人民幣中的花卉系列硬幣,分菊花1角、梅花5角、牡丹1元三種,發行期是1991——2000年(5角發行到2001年),材質分別是鋁鋅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
目前很常用的第四套硬幣則是第五套人民幣中的品種,也是以花卉為主題,但種類與前一套有不同,分別是蘭花1角、荷花5角、菊花1元。這套硬幣最早從1999年開始生產(5角從2002年開始),目前仍在繼續發行。其材質分別是鋁鋅合金、鋼芯鍍銅、鋼芯鍍鎳。另外,1角硬幣材質從2005年開始由鋁鋅合金改為不銹鋼,以提高使用壽命。
補充:
中國的流通硬幣材質:
第一種:硬分幣,材質鋁鎂合金,發行期是1955-1992、1993-2000、2005-2011年。
第二種,長城幣系列,這套硬幣發行期是1980——1986年,只有7年。其中三種角幣採用金黃色銅鋅合金製造,麥穗齒輪圖案(類似鋁分幣);而1元硬幣使用銀白色銅鎳合金製造,正面圖案為八達嶺長城,所以俗稱「長城幣」。
這四種硬幣生產成本較高,又不是當時商品流通急需的品種,所以生產量不大。很多人從未見過。
第三種:牡丹系列,1991年-2000年間發行,牡丹1元為鋼芯鍍鎳材質,梅花5角為銅鋅合金材質,菊花一角為鋁鎂合金材質。
第四種:菊花系列,從1999年開始發行,菊花1元也是鋼芯鍍鎳材質,荷花5角為不銹鋼鍍銅材質,蘭花一角硬幣有兩種材質,1999-2003年為鋁合金材質,2004-至今為不銹鋼材質。
⑹ 鑄造硬幣的合金應該具有什麼性質為什麼
鑄造硬幣的合金應該具有一定的硬度,能耐磨損和抗腐蝕,這樣硬幣才可以使用一定的年限;
鑄造硬幣的合金也不能太硬,否則硬幣上的圖案和數字不易被壓印出來;
鑄造硬幣的合金也不能太昂貴,否則成本太高
⑺ 用來製造硬幣的合金有什麼性質
做為貨幣的一種,不僅要求硬幣在設計上美觀大方,而且要求有一定的硬度、易加工、光澤好,另外硬幣的流通量大,還必須選擇耐磨、耐腐蝕的合金. 1元是精鋼的,外面鍍了一層金屬漆俗稱鍍鈿 5角的是99%銅的也可說是銅的 1角的現在有兩種一種是純鋁的,還有一種是和1元一樣的也是精鋼的,外面鍍了一層金屬漆俗稱鍍鈿 第五套人民幣硬幣一覽表 券別 圖案 材質 直徑 發行時間 正面 背面 1元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菊花 鋼芯鍍鎳 25毫米 2000.10.16 5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荷花 鋼芯鍍銅合金 20.5毫米 2002.11.18 1角硬幣 行名、面額、拼音、年號 蘭花 鋁合金 19毫米 2000.10.16 硬幣材料以金屬為主.也曾出現過極少數非金屬材料。 金屬中首推貴金屬,如金、銀。古代硬幣均大體按金、銀重量決定幣值。由於金、銀的缺乏和硬幣的大量使用,大約在20世紀初金幣逐步退出流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流通銀幣也基本絕跡。當然也頗有例外情況。 日前金、銀主要用於非流通紀念幣,貿易幣和純金、幣。 除此貴金屬中還有過鉑幣(如馬恩島),鈀幣(如原蘇聯)。 金、銀幣有不同的純度,一般以千分之幾表示。金幣含金量較高,通常大於90%;銀幣則參差不齊,最低的可達40%。 普通金屬包括:銅、黃銅、青銅、鋁青銅;鐵、鎳、不銹鋼、鎳鋼、鉻鋼;鋁、鎂;錫、鉛、鋅、銻等。其中應用最多的是純銅、黃銅、銅鎳台金、鋁青銅;不銹鋼;鋁。 另一種形式是包覆(包括電鍍包覆,軋材包覆,爆炸包覆和燒結包覆)。應用較多的有:銅鎳覆銅、銅覆鋼、鎳覆鋼。 再一種形式是雙金屬。硬幣內芯與外圈分別由不同金屬製成。如銅鎳外圈青鋼內芯,青鋼外圈銅內芯。 非金屬的硬幣事實上未曾在流通中大量使用。只在金屬特別缺乏的情況下(如戰爭年代)暫時代用。現知的有陶瓷(德國第一次大戰後)和陶土(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有的時候會在錢幣目錄上發現一些鮮為人知的試用幣材。如馬恩島1983年起發行一種「Virenium」1鎊硬幣。經詢實為Cu-Ni-Zn合金。而目前在任何辭典上都查不到。又如在一些流亡政府幣中,出現「Franklinium」。這是美國佛蘭克林造幣廠應客戶要求所採用的一種銀幣材的暫稱。
⑻ 我們目前常用的一元、五角、一角硬幣各用什麼合金製造的這些合金具有什麼性質
硬幣使用鎳合金製造的。有很好的耐腐蝕性,在空氣中不被氧化。耐強鹼,與鹽酸和硫酸作用很慢,但溶於硝酸。
⑼ 製作硬幣是選用的金屬材料是合金還是純金屬所選用的金屬材料應具備哪些性質
製作硬幣是選用的金屬材料是合金,因為硬幣作為商業貿易的流通的一種貨幣,所以必須具備硬度和耐磨性好、抗腐蝕性好、熔點高、色澤美觀等優點.
故答案為:合金;硬度和耐磨性好、抗腐蝕性好、熔點高、色澤美觀.
⑽ 古代用青銅鑄造錢幣的物理性質
青銅是紅銅和錫或鉛的合金,熔點在700~900℃之間,比紅銅的熔點(1083 ℃)低。含錫10%的青銅,硬度為紅銅的4.7倍。熔化的青銅在冷凝時體積略有漲大,所以青銅鑄件填充性好,氣孔少,具有較高的鑄造性能。這些使它在應用上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並能很快地傳播。青銅的出現,對於提高社會生產力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
人類從使用紅銅發展到冶鑄青銅,有一個過程。開始將銅礦石、錫礦石或鉛礦石等一起冶煉,發展到先煉出純銅,再與錫、鉛礦石合煉,最後發展到分煉銅、錫,再按一定配比合煉得到成分穩定的青銅。在錫、鉛礦缺少的地方,人們用砷或鋅來代替。
紅銅與鋅的合金是黃銅。到青銅時代發達時期,鑄造工藝已相當成熟,採用多種方法來鑄造品類繁多的器用,有范鑄法、失蠟法、冷鍛和熱鍛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