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合金材料 > 第二相存在情況如何影響合金性能

第二相存在情況如何影響合金性能

發布時間:2022-05-21 13:54:11

① 鋁合金第二相是什麼意思

根據熱處理過程中是否發生第二相析出,即發生沉澱強化行為或叫彌散強化行為,如果發生就成為可熱處理強化合金。

一般可以通過合金相圖判定,即溶解度曲線(曲面)隨溫度降低而迅速減少的合金體系屬於可熱處理強化合金~

② 請用位錯理論解釋:1固溶體合金為什麼比其溶劑金屬具有較高的強度;2當該固溶體分解出細小的第二相

1、當溶質原子溶入溶劑原子而形成固溶體時,能提高強度和硬度,而塑性、韌性有所下降,這種現象稱為固溶強化。固溶強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溶質原子的溶入使固溶體的晶格發生畸變,對在滑移面上運動的位錯有阻礙作用;二是在位錯線上偏聚的溶子原子對位錯的定扎作用。材料變形機制主要有滑移、孿生、扭折等。對滑移起作用,相應強度會增加。
2、位錯理論,位錯只能繞過不可變的第二相質點,為此必須克服彎曲位錯的線張力;對於可變形第二相質點,位錯可以切過,使之同基體一起產生變形,由此也能提高其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由於質點與基體間晶格錯排及位錯線切過第二質點產生新的界面需要做功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能提高強度。

③ 合金強化的第二相質點強化

在合金中常常用彌散的第二相質點來提高強度,最高強度對應於第二相質點尺寸不大,且呈高度彌散分布的狀態,這些第二相往往是金屬化合物或氧化物,比基體硬得多。如第二相質點是利用固溶體脫溶沉澱產生的,稱沉澱強化。在高強度鋁合金、鋼、鎳基高溫合金中廣泛地應用著這種強化方法。沉澱化機制與產生沉澱質點的時效處理有關(見固溶體的脫溶分解),典型的發展過程可描述如下。合金的起始強度相當於過飽和固溶體。沉澱初期新相與基體共格,尺寸很小而且彌散,屈服強度決定於位錯切過沉澱相所需克服的阻力,包括共格應力、沉澱相內部結構和相界面效應等因素的貢獻。隨著新相的長大,以及界面和內部結構的變化,位錯切割沉澱相質點逐漸困難。按奧羅萬機制,當位錯線能夠達到的曲率半徑與滑移面上粒子間距相當時,位錯會以類似於弗蘭克-里德源的形式繞過障礙粒子,而在第二相粒子上留下一個位錯圈。這時質點間距成為控制屈服強度的主要因素,因而,在時效後期屈服強度有隨時效時間延長而降低的現象。
合金中的第二相質點還可以藉助於內氧化、粉末燒結等方法引入,在技術上稱為彌散強化。彌散硬化的質點常用高硬度氧化物。
第二相質點一般都增大合金的加工硬化率。

④ 求:鋼鐵材料中的第二相是什麼意思

鋼鐵材料中的第二相,主要是指代鋼鐵材料中的合金元素與碳生產的不同類型的碳化物,在不同的熱處理過程中使其以不同的形態析出,已達到強化基體的目的。

⑤ 2024鋁合金自然時效後,主要有哪些第二相存在

2024鋁合金在時效狀態下存在的第二相顆粒主要為:納米析出相一S相 ( Al2CuMg)和尺寸較大的T相( Al20Cu2Mn3) 。S相是2024鋁合金時效熱處理過程中析出的一種關鍵強化相,T相顆粒是合金在均勻化熱處理過程中形成的穩定相顆粒,在後續的固溶、時效熱處理過程都不發生溶解,其結構和成分也不會改變。合金的硬度、強度等力學性能與其微觀組織特性和析出相的轉變緊密相關:固溶後合金的顯微硬度較低( 83H V) ,在時效最初的幾分鍾里,溶質原子( Cu、M g) 從過飽和固溶體中釋放出來,形成層狀的原子團簇結構,由於其與位錯的交互作用從而使得硬度上升了30H V;時效至5h左右,S相開始形成並不斷長大,且數量增多,所以合金的硬度不斷升高,直至18一-24h的峰值時效區間,硬度達到150H V左右( 合金在時效峰值階段的抗拉強度維持在490M Pa上下) ,相對於固溶態,合金的硬度上升了近70H V;過了時效峰值,繼續進行時效,由於S相顆粒的長大、粗化,其數量密度便相應減小,因此,合金的顯微硬度、抗拉強度下降。

⑥ 第二相強化,什麼叫做第二相,材料中什麼是第二相

復相合金與單相合金相比,除基體相以外,還有第二相存在。當第二相以細小彌散的微粒均勻分布於基體相中時,將會產生顯著的強化作用,這種強化作用稱為第二相強化。

復相合金與單相合金相比,除基體相以外,還有第二相存在。當第二相以細小彌散的微粒均勻分布於基體相中時,將會產生顯著的強化作用,這種強化作用稱為第二相強化。第二相強化的主要原因是它們與位錯間的交互作用,阻礙了位錯運動,提高了合金的變形抗力。

對於位錯的運動來說,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兩種情況:

1、不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

2、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

彌散強化和沉澱強化均屬於第二相強化的特殊情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二相強化

⑦ 合金的性能主要取決於什麼因素

合金的性能主要是:流動性和收縮性。這些性能對於是否獲得健全的鑄件是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些性能的因素如下。

影響流動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合金的化學成分、澆注溫度和鑄型的填充條件等。合金的化學成分、澆注溫度、鑄型條件及鑄件結構是影響合金收縮的主要因素。鑄件的形狀、尺寸和工藝條件不同,實際收縮量也有所不同。


(7)第二相存在情況如何影響合金性能擴展閱讀:

合金是宏觀均勻,含有金屬元素的多元化學物質,一般具有金屬特性.任何元素均可採用作合金元素,但大量加入的仍是金屬。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獨立的物質稱組元。

固態下,合金可能呈單相亦可能呈復相的混合物;可能呈晶態、亦可能呈現准晶狀態或非晶狀態.晶態合金中依其組成元素的原子半徑、負電性以及電子濃度等等差異情況不同,可能出現的相有保持與基底純元素相同結構的固溶體(solidsolution)以及不和任何組成元素結構相同的中間相中間相包括正常價化合物、電子化合物、laves相、σ相、間隙相和復雜結構的間隙式化合物等等。

⑧ 第二相質點什麼意思為什麼叫第二相

第二相質點:復相合金與單相合金相比,除基體相以外,還有第二相存在。當第二相以細小彌散的微粒均勻分布於基體相中時,將會產生顯著的強化作用,這種強化作用稱為第二相強化。第二相強化的主要原因是它們與位錯間的交互作用,阻礙了位錯運動,提高了合金的變形抗力。
對於位錯的運動來說,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兩種情況:
1、不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
2、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
彌散強化和沉澱強化均屬於第二相強化的特殊情形。

⑨ 高碳合金鋼中存在幾種強化方式

金屬材料常用的強化方式有細晶強化、固溶強化、第二相強化、加工硬化
一.細晶強化 通過細化晶粒而使金屬材料力學性能提高的方法稱為細晶強化,工業上將通過細 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強度。 其原理是通常金屬是由許多晶粒組成的多晶體,晶粒的大小可以用單位體積內晶粒的數目 來表示,數目越多,晶粒越細。實驗表明,在常溫下的細晶粒金屬比粗晶粒金屬 有更高的強度、硬度、塑性和韌性。這是因為細晶粒受到外力發生塑性變形可分 散在更多的晶粒內進行,塑性變形較均勻,應力集中較小;此外,晶粒越細,晶 界面積越大,晶界越曲折,越不利於裂紋的擴展。故工業上將通過細化晶粒以提 高材料強度的方法稱為細晶強化。
二.固溶強化 定義:合金元素固溶於基體金屬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晶格畸變從而使合金強度提高 的現象。 原理:融入固溶體中的溶質原子造成晶格畸變,晶格畸變增大了位錯運動的阻力, 使滑移難以進行,從而使合金固溶體的強度與硬度增加。這種通過融入某種溶質 元素來形成固溶體而使金屬強化的現象稱為固溶強化。在溶質原子濃度適當時, 可提高材料的強度和硬度,而其韌性和塑性卻有所下降。
三.第二相強化 復相合金與單相合金相比,除基體相以外,還有第二相得存在。當第二相以細小 彌散的微粒均勻分布於基體相中時,將會產生顯著的強化作用。這種強化作用稱 為第二相強化。第二相強化的主要原因是它們與位錯間的交互作用,阻礙了位錯 運動,提高了合金的變形抗力。 對於位錯的運動來說,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兩種情況: 1、不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 2、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 彌散強化和沉澱強化均屬於第二相強化的特殊情形。
四.加工硬化 定義: 隨著冷變形程度的增加,金屬材料強度和硬度指標都有所提高,但塑性、 韌性有所下降。 簡介: 金屬材料在再結晶溫度以下塑性變形時強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韌性降 低的現象。又稱冷作硬化。產生原因是,金屬在塑性變形時,晶粒發生滑移,出 現位錯的纏結,使晶粒拉長、破碎和纖維化,金屬內部產生了殘余應力等。加工 硬化的程度通常用加工後與加工前表面層顯微硬度的比值和硬化層深度來表示 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給金屬件的進一步加工帶來困難。如在冷軋鋼板的過程中會愈軋愈硬以 致軋不動,因而需在加工過程中安排中間退火,通過加熱消除其加工硬化。

閱讀全文

與第二相存在情況如何影響合金性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裝飾用的彩鋼板怎麼安裝 瀏覽:369
不銹鋼鍋黑印怎麼去掉 瀏覽:399
14mm螺紋鋼一噸有多少根 瀏覽:982
dnf鋼鐵之臂寶珠叫什麼 瀏覽:706
國內鋼筋的直徑最大是多少 瀏覽:38
窗邊線條模具怎麼用 瀏覽:122
焊接應力應用是什麼 瀏覽:468
專業電器模具大概多少錢 瀏覽:117
外架鋼管與扣件的比例是多少錢 瀏覽:977
鋼材運輸費每公里每噸什麼價格 瀏覽:837
鋼板樁機械設備採用什麼是 瀏覽:58
25不銹鋼閥門多少錢 瀏覽:317
彩成不銹鋼鍋是什麼材質 瀏覽:631
不銹鋼盆上面的不幹膠怎麼弄才弄得下來 瀏覽:737
工地上用方管 瀏覽:923
XF318VAR是什麼材質的鋼材 瀏覽:49
螺紋鋼每噸負差有多少 瀏覽:330
金屬模具鑄造光潔度能到多少 瀏覽:429
焊接危險因素有什麼危害 瀏覽:155
鋁合金和不銹鋼桌凳哪個更結實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