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碳素钢在常温下的铁-碳基本组织有哪些
铁碳合金中铁和碳结合的形式有:
一是碳溶于铁中形成的固溶体;
二是碳与铁形成的化合物;
三是固溶体和化合物组成混合物.
铁碳合金常温下的组织有: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
( 1)铁素体(F);碳原子溶人a-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呈体心立方晶格.铁素体在室温时的性能几乎与纯铁相同,其强度、硬度较低,塑性较好.铁素体存在于912℃以下,可以在室温下存在.
(2)渗联体: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渗碳体.它的分子式为Fe3C,含碳量为6.67%,它可在室温下存在.
(3)珠光体(P);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珠光体.珠光体是含碳量为0.77%的奥氏体冷却到727℃时发生转变的产物,一般是铁素作与渗碳体呈片层状相间分布.它在727℃以下和室温存在.
(4)莱氏体(Le):莱氏体在室温时是珠光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其组织特征是在亮白色渗碳体基底上相间地分布着暗黑色斑点及细条状珠光体
㈡ 铁碳合金有什么分子构成
铁碳合金,是以铁和碳为组元的二元合金。铁基材料中应用最多的一类——碳钢和铸铁,就是一种工业铁碳合金材料。钢铁材料适用范围广阔的原因,首先在于可用的成分跨度大,从近于无碳的工业纯铁到含碳4%左右的铸铁,在此范围内合金的相结构和微观组织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还在于可采用各种热加工工艺,尤其金属热处理技术,大幅度地改变某一成分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铁碳合金分子构成:
铁碳合金中合金相的形成,与纯铁的晶体结构及碳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有关。纯铁有三种同素异构状态:912℃以下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称α-Fe;912~1394℃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称γ-Fe;1394℃以上,又呈体心立方结构,称δ-Fe。在液态,在低于7%碳范围,碳和铁可完全互溶;在固态,碳在铁中的溶解是有限的,并且溶解度取决于铁(溶剂)的晶体结构。与铁的三种同素异构物相对应,碳在铁中形成的固溶体有三种:α固溶体(铁素体)、γ固溶体(奥氏体)和δ固溶体(8铁素体)。
这些固溶体中,铁原子的空间分布与α-Fe、γ-Fe和δ-Fe一致,碳原子的尺寸远比铁原子为小,在固溶体中它处于点阵的间隙位置,造成点阵畸变。碳在γ-Fe中的溶解度最大,但不超过2.11%;碳在α-Fe中的溶解度不超过0.0218%;而在δ6-Fe中不超过0.09%。当铁碳合金的碳含量超过在铁中的溶解度时,多余的碳可以以铁的碳化物形式或以单质状态(石墨)存在于合金中,可形成一系列碳化物,其中Fe3C(渗碳体,6.69%C)是亚稳相,它是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石墨是铁碳合金的稳定平衡相,具有简单六方结构。Fe3C有可能分解成铁和石墨稳定相,但该过程在室温下是极其缓慢的。
㈢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哪五种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五种。铁碳合金,是以铁和碳为组元的二元合金。铁基材料中应用最多的碳钢和铸铁,就是工业铁碳合金材料。

铁碳合金的介绍
碳素钢有各种分类方法,如按化学成分即以含碳量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按钢的品质可分为普通碳素钢和优质碳素钢。按用途则又可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此外,还可以按冶炼方法和所保证的性能要求等来进行分类。
普通碳素结构钢又称普通碳素钢,对含碳量,性能范围以及磷,硫和其它残余元素含量的限制较宽。在中国和某些国家根据交货的保证条件又分为三类,甲类钢A类钢是保证力学性能的钢。乙类钢B类钢是保证化学成分的钢。
特类钢C类钢是既保证力学性能又保证化学成分的钢,常用于制造较重要的结构件。中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是含碳量在0.20%左右的A3钢甲类3号钢,主要用于工程结构。
有的碳素结构钢还添加微量的铝或铌或其它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氮化物或碳化物微粒,以限制晶粒长大,使钢强化,节约钢材。
在中国和某些国家,为适应专业用钢的特殊要求,对普通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和性能进行调整,从而发展了一系列普通碳素结构钢的专业用钢如桥梁,建筑,钢筋,压力容器用钢等。
㈣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是什么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五种。
㈤ 铁碳合金的五种基本组织是什么
铁碳合金
的五种组织分别是:
铁素体
、
奥氏体
、
渗碳体
、
珠光体
、莱氏体。
㈥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哪些
㈦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是什么
铁是具有同素异构的金属。铁碳合金的基本组元是Fe与Fe3C,属于二元合金。其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三种。由基本相组成的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和低温莱氏体六种。
㈧ 含碳量0.4%的铁碳合金常温下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分别是什么
1)含碳量0.4%的铁碳合金常温下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分别是什么?
含碳量0.4%的铁碳合金是亚共析钢,你不是有铁碳相图吗?从铁碳相图可以看出,常温下组织组成物是P+F,即铁素体+珠光体,相组成物是a-Fe+Fe3C,即铁素体+渗碳体。
2)各组织组成物的质量含量是多少?
根据杠杆定律可知:
WF=(0.77-0.4)/(0.77-0.0218)=0.37/0.7482≈0.495=49.5%
WP=1-WF=1-0.495=50.5%
即两组织为:铁素体占49.5%,珠光体占50.5%。
3)各相组成物的质量含量是多少?
根据杠杆定律可知
WF=(6.69-0.4)/(6.69-0.0218)=6.29/6.6682≈0.943=94.3%
WFe3C=1-WF=1-0.943=0.057=5.7%
即两相为:铁素体相(a-Fe)占94.3%,渗碳体相占5.7%。
㈨ 1.什么是相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哪些概念、力学性能以及含碳量各是什么样的 2.布氏硬度、洛氏
1、相(phase)的概念比较抽象,相的定义是系统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多相系统中,不同相之间一定有明显的分界面,越过相界面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将发生突变。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平衡组织有:单相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组织。多相组织有珠光体、莱氏体组织。非平衡组织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很低,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18%。铁素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但强度和硬度都很低.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r-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为0.%~2.11%。奥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强度和硬度都很低,但比铁素体高.
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渗碳体的含碳量为ωc=6.69%,为复杂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但是塑性、韧性几乎为零,强度也很低。
珠光体:是由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的产物,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相间的组织。性能跟片层间距有关,一般来说,片层间距越小,则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均提高。
莱氏体:是由液体发生共晶转变的产物,是奥氏体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组织。常温下为珠光体、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的混合物,性能硬而脆。
贝氏体:是钢等温淬火后的产物。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贝氏体组织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马氏体。
马氏体:是碳溶于α-Fe的过饱和的固溶体。一般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可以分为两种,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而片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而塑韧性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