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叫合金
会褪色,不太容易褪色罢了。材质一般,就是新的时候比较好看
❷ 合金是靠什么结合在一起的
合金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混合物.
但绝对不是一般的混合,多半伴随一定压力和温度.一般通过熔合成均匀液体和凝固而得。根据组成元素的数目,可分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
2,举铝合金的例子:
a,合金元素的溶解与挥发
合金元素在铝中的溶解
合金添加元素在熔融铝中的溶解是合金化的重要过程。元素的溶解与其性质有密切关系,受添加元素固态结构结合力的破坏和原子在铝液中的扩散速度控制。元素在铝液中的溶解作用可用元素与铝的合金系相图来确定,通常与铝形成易熔共晶的元素容易溶解;与铝形成包晶转变的,特别是熔点相差很大的元素难于溶解。如Al-Mg、Al-Zn、Al-Cu、Al-Li等为共晶型合金系,其熔点与铝也较接近,合金元素较容易溶解,在熔炼过程中可直接添加铝熔体中;但Al-Si、Al-Fe、Al-Be等合金系虽也存在共晶反应,由于熔点与铝相差较大,溶解很慢,需要较大的过热才能完全溶解;Al-Ti、Sl-Zr、Al-Nb等具有包晶型相图,都属难溶金属元素,在铝中的溶解很困难,为了使其在铝中尽快溶解,必须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
元素的蒸发:蒸发这一物理现象在熔炼过程中始终存在。金属的蒸发(或称挥发),主要取决于蒸气压的大小。在相同的熔炼条件下,蒸气压高的元素易于挥发。可把铝合金的添加元素分为两组,Cu、Cr、Fe、Ni、Ti、Si等元素的蒸气压比铝小,蒸发较慢;Mn、Li、Mg、Zn、Na、Cd等元素的蒸气压比铝的大,较易于蒸发,熔炼过程中的损失较大www.6cccccc.com标准品网。
■注意一个概念:固态结构结合力,这就是经常需要求解的新材料特性,虽然形成合金前后差异很大,但终究属于物理性质的变化.
❸ 合金的用途 合金的用途是什么
1、常见的合金有钢铁、硅铁、锰铁、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铅锡合金等。
2、其中钢铁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3、硅铁广泛用于低合金结构钢、合结钢、弹簧钢、轴承钢、耐热钢及电工硅钢之中,此外,硅铁在铁合金生产及化学工业中,常用作还原剂。
4、锰铁作为重要的合金剂,广泛地用于结构钢、工具钢、不锈耐热钢、耐磨钢等合金钢中。
5、高强度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
6、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蚀性能,是优良的电工用金属材料。
7、铸造锌合金流动性和耐腐蚀性较好,适用于压铸仪表,汽车零件外壳等。
❹ 铁碳合金相图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配合铁碳合金相图,可以清楚的回答一些有关钢(可锻的铁碳合金,碳含量小于2.6%)及铸铁(不可锻的铁碳合金,碳含量大于2.6%)的特性问题。
钢可以锻造,因为其成分为均质的奥氏体,而铸铁中的碳是以石墨或是莱氏体的形式存在,因此延展性变差,不适合锻造,而且其相变化是在熔化时突然发生。
纯铁的熔点是1538°C,也可以看出钢及铸铁在完全固化(或开始熔化)时的温度(A-H-I-E线及E-C-F线),铸铁开始熔化的最低温度是在1147°C,这也说明铸铁比钢更容易用在铸造的应用上。
基于上述原因,铁碳合金相图为在要了解铁碳合金特性时,很重要的工具。

(4)分析合金结合的重要工具是什么扩展阅读
铁碳合金中合金相的形成,与纯铁的晶体结构及碳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有关。纯铁有三种同素异构状态:912℃以下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称α-Fe;912~1394℃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称γ-Fe;1394℃以上,又呈体心立方结构,称δ-Fe。
在液态,在低于7%碳范围,碳和铁可完全互溶;在固态,碳在铁中的溶解是有限的,并且溶解度取决于铁(溶剂)的晶体结构。与铁的三种同素异构物相对应,碳在铁中形成的固溶体有三种:α固溶体(铁素体)、γ固溶体(奥氏体)和δ固溶体(8铁素体)。
❺ 求解:谁知道在刀具和铣刀上焊接硬质合金,需要哪些设备和工具。跪求,知道的前辈,解释一下
硬质合金常用的焊接方法和设备有如下几种:
钎焊是一种传统且广泛应用的硬质合金焊接方法,它的工艺成熟可靠,依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分以下一些工艺方法:
1)火焰钎焊
火焰钎焊是用可燃气体(乙炔、丙烷等)与氧气或压缩空气混合燃烧的火焰作为热源进行焊接的一种方法。火焰钎焊设备简单、操作灵活方便,根据工件形状可用多火焰同时加热焊接。钎料多采用丝状或片状的铜基、银基钎料,其中HL105锰黄铜钎料应用最为广泛;钎剂一般采用脱水硼砂。火焰钎焊主要适用于中小尺寸硬质合金刀具、模具和量具的小批量生产,对于大型的硬质合金工具,由于火焰加热的温度和速度难以控制,加热时会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容易引发裂纹的产生,因此一般不采用此方法【2,6】。
2)电阻钎焊
电阻钎焊一般可分为直接加热法和间接加热法。直接加热法是将电极置于接头两侧,使电流经过钎缝面的接触电阻而发热,从而完成焊接过程;间接加热法是将电极置于接头一侧的钢质母材上,电流通过钎缝一侧的母材电阻发热(或通过发热元件发热)来实现钎焊。采用间接加热法可避免电极与硬质合金接触,防止硬质合金的过热和烧损,避免其硬度的降低和开裂。可配用铜基或银基钎料,常用的有H68、HL105钎料等,其中HL105钎料的抗剪强度较高,对于YT5刀具的焊接,抗剪强度可达28.5GPa,对于YG8可达到29.7GPa。钎剂一般采用脱水硼砂【7】。
加热电压是电阻钎焊的重要参数,要选择合适的数值以保证合理的发热升温速度;其次要保证电极与工件接触处于良好状态。加热过程中要及时排渣,防止钎缝夹杂和气孔形成而降低强度。使用硼砂钎剂时一定要先经过脱水处理,否则由于结晶水的存在,在焊接过程中结晶水蒸发,在焊接区域内产生大量气体,既影响了正常排渣,又易在焊缝中产生气孔【7】。
电阻钎焊的操作较为简单方便,效率比火焰钎焊高,工件表面的氧化较少,但是在加热过程中易造成工件局部过热烧损。此外对于复杂形状的工件、多刃刀具及尺寸很小的工件也不便操作【2】。
3)感应钎焊
感应加热钎焊的优点是加热迅速,钎料液化过程短,并可以在各种气氛(空气、保护气体、真空)下进行,能减轻硬质合金过热和氧化,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该方法的缺点是设备较复杂、一次性投资较大,其次是感应电流的趋表效应,当钎焊大厚工件时,加热温度不均匀,难于保证钎焊质量,且效率也低,故一般只适用于钎焊结构型式简单(最好是轴类细长型)的小尺寸焊件【2】。
感应钎焊的工艺参数一般包括钎缝间隙、加热速度、冷却速度、感应圈形状尺寸、钎料钎剂的加入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组配范围,因素的波动会对焊缝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硬质合金中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
钎缝间隙值是确保钎焊质量的重要参数。通常认为钎缝越小,焊接应力越大,反之亦然。钎缝间隙过小时,会发生“挤死”和“钎不透”,使接头强度下降和焊接应力增加;而间隙过大,毛细作用减弱,也会导致“钎不透”,使接头强度下降。因而大小适中的钎缝间隙对减小焊接应力和增强焊缝牢度有很大的作用【8】。
加热和冷却速度对钎头焊接质量有很大影响。加热速度太快,合金中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加热太慢,则高温停留时间长,这虽然能使液态钎料的润湿和扩散更完善,但会造成合金的氧化烧损。通常加热以不超过100℃/s为宜。冷却速度太快,合金中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冷却速度太慢,虽然能减小焊接应力,但对钢体材质的淬火不利,故一般以60℃/s为宜【8】。
感应圈是感应加热设备的重要元件,交流电源的能量是通过它传递给焊件而实现加热的,因此,感应圈的结构是否合理对于钎焊质量和生产率有很大影响。正确设计和选用感应圈的原则是:感应圈应有与焊件相适应的外形, 尽量减少感应圈本身和焊件之间的无用间隙,间隙最好不大于2~3mm,以便提高加热效率。为了使焊件加热平稳、均匀,防止焊件尖角处发生局部过热,应当合理选择感应圈的匝数和感应电流的交变频率等参数。
4)炉中钎焊
将装配好的工件放在电阻丝发热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钎焊的方法称之为炉中钎焊,其特点是工件整体加热,加热均匀、工件变形小。不足之处是加热速度慢、效率低。但对于批量生产,一炉可以同时钎焊多个接头及焊件,以此可以弥补加效率低的不足【9】。炉中钎焊的加热气氛有以下几种:
a)空气炉
由于焊件在空气中加热时工件容易氧化,且升温速度较慢,不利于钎剂去除氧化膜,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已逐渐被保护气氛炉中钎焊和真空炉中钎焊所代替【9】。
b)保护气氛炉
根据保护气氛的不同,可以分为还原气体和惰性气体炉中钎焊【9】。还原性气体一般用H2或CO,不仅能避免工件在加热过程的氧化,还能还原工件表面的氧化膜,有助于钎料的润湿;惰性气体一般用Ar、N2和He等,对气体纯度的要求较高,一般要在99.99%以上,在气体入炉前还要经过脱水(硅胶、浓硫酸)脱氧(海绵钛)装置。工件通常应放在容器内,在流动的气体中进行加热钎焊。用惰性气体比用还原性气体的安全性要高。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度是主要的工艺参数。加热温度高于900℃时,硬质合金的硬度会有明显降低。保温时间过长时也会引起硬质合金的硬度降低。焊后应缓慢冷却,以防止开裂【10-12】。
c)真空炉
真空钎焊是基于在真空中加热时金属及其氧化物产生蒸发,破坏其表面氧化膜,从而达到去膜效果的。在真空条件下,有一些金属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便发生显著蒸发,也有一些金属氧化物会发生挥发。金属,特别是金属氧化物的蒸发能有效地破坏表面氧化膜,使真空条件下的无钎剂钎焊成为可能。对于以TiC为硬质相的YW类硬质合金来说,采用Ag-Cu-Zn系合金作为钎料,在真空炉中钎焊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因为焊接过程中Zn的挥发能使Cu的扩散能力增强,从而使焊缝强度升高【13】。
真空钎焊的优点是可防止被焊金属、硬质合金及钎料与氧、氢、氮等气体介质发生反应而产生不良影响,并且由于钎焊组装件在真空炉中升温、降温缓慢,从而可大大降低温度梯度,有利于减少钎焊应力,获得高质量的钎焊质量,在焊接大件及形状较复杂的硬质合金时采用真空钎焊技术尤为有利。由于金属及其氧化物的蒸发是随着周围气压的降低及温度升高而加剧的【14】,因此真空钎焊的炉内真空度、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是影响钎焊质量的主要因素,正确选择这些参数对钎焊质量至关重要。
加热温度的选择应参照所用钎料的实际熔点,在空气中加热一般比熔点高10~30℃。而在真空钎焊时,由于传热的滞后效应,也为了提高钎料的流动性,加热温度应比空气中略高一些【14】;对于同样尺寸的焊件,真空钎焊时的保温时间应比空气炉中的适当延长。如果时间太短,则钎料与被焊母材之间来不及形成足够的冶金结合,还可能由于加热不均匀而造成“虚焊”。相反,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则有可能导致钎料严重烧损蒸发,从而导致焊缝强度降低【14】。
真空度的选择与被焊件材质及所用钎料的成分、性质有关,同时也与钎焊温度有关,一般应在10-3Mpa以上,以便获得良好的去膜效果。钎料中的Zn、Ag在真空状态下显著蒸发的温度较低,为避免钎料中的这类元素蒸发,在接近焊料熔化温度时,可停止抽真空。此外,对于一定材质的焊件及所用钎料,可由确定的加热温度来反推所需的炉内真空度【14】。
5)激光钎焊
激光作为一种新型的焊接热源,具有加热速度快、热影响区窄、焊后变形及残余应力小等特点,特别是在减弱接头熔合区脆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这使其有可能应用于硬质合金的焊接【15】。据相关文献报道,可采取激光的“深熔焊”和“热导焊”模式进行硬质合金的钎焊,用纯Cu、Ag-Cu合金作为钎料。相关的工艺参数主要有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焦点位置、填充层厚度等【15-17】。由于硬质合金与钎料之间的熔点相差很大,在焊接中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既使钎料在瞬时内充分熔化, 以浸润硬质合金, 又能将硬质合金基体加热到较高的温度而不致熔化,使其能够更好地被液态钎料所润湿, 形成理想的钎焊接头【16】。
在激光“深熔焊”过程中, 激光功率密度很高,在激光直接作用的区域, 硬质合金瞬间可达很高温度,并与钎料中的Cu发生剧烈的“亲合”作用,还容易发生钎料的蒸发和过度烧损,使表面出现严重的凹陷现象【15】,因此必须通过适当调整工艺参数来减少钎料的烧损。另外由于硬质合金中Co的含量一般都很低,在激光“深熔焊”的高温作用下极易逸失, 而使WC以疏松的状态存在, 此时的硬质合金将不能保持原有的致密烧结组织和性能,导致接头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裂纹、气孔等缺陷【17】。
在“热导焊”过程中,激光束直接作用在钎料上,需采用表面涂料来提高钎料对激光的吸收率。另外,为了使钎料在瞬间尽量多地吸收激光能而熔化,应采用小直径光斑【15】。焊接时,激光束的大部分能量被钎料吸收,吸收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向下传导,使其完全熔化,从而浸润硬质合金。这种方式较易获得没有凹陷的完整钎焊接头【15】。
在激光钎焊过程中,由于热过程极短,一般只存在硬质合金中的Co向液态钎料的溶解和短距离扩散,而钎料中的Cu则基本上未向硬质合金扩散,因而两者之间的冶金结合不够充分,这会直接降低接头的剪切强度。由于Ni与硬质合金中的Co物理化学性质相似,能够与硬质合金很好地亲和, 同时又能够与Cu无限互溶, 因而为了改善钎料与硬质合金的冶金结合, 提高接头质量,可采用预先在硬质合金钎焊面上电镀Ni的方法加以改善【17】。
❻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
实验四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金相试样的制备原理,掌握常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研究和了解铁碳合金(碳钢及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3、分析成分(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概 述
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退火状态,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我们可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如下图所示)。
按组织分区的Fe-Fe3C相图
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主要是指碳钢和白口铸铁组织,其中碳钢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密切有关。此外,对碳钢和白口铸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Fe-Fe3C相图的理解。
从Fe-Fe3C相图上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这两个基本相所组成。但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析出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用浸蚀剂显露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织组成物。
(1)铁素体(F)——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铁素体为体心立方晶体,具有磁性及良好塑性,硬度较低。用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铁素体呈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
(2) 渗碳体(Fe3C)——是铁与碳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碳含量为6.69%,质硬而脆,耐腐蚀性强,经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渗碳体呈亮白色,若用苦酸钠溶液浸蚀,则渗碳体能被染成暗黑色或棕红色,而铁素体乃为白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与渗碳体。按照成分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渗碳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初生相)是直接由液体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片状;二次渗碳体(次生相)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往往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三次渗碳体是由铁素体中析出的,通常呈不连续薄片状存在于铁素体晶界处,数量极微,可忽略不计。
❼ 合金成分怎么分析
精确检测:到正规的金属含量检测中心去检测,型号等具体信息工作人员会告诉你;
费事儿经济的方法(自己动手检测):
1.通过测金属密度完成,在查表;
2.(专业些的方法)利用分析化学的知识,检测
❽ 什么仪器可以快速分析金属化合物、混合物粉末中的金属含量
金属成分分析仪是采用XRF(荧光光谱分析)原理,对金属材料成分进行快速检测的仪器。由于X射线波长很短,因此是不可见的。但它照射到某些化合物如磷、铂氰化钡、硫化锌镉、钨酸钙等时,由于电离或激发使原子处于激发状态,原子回到基态过程中,由于价电子的能级跃迁而辐射出可见光或紫外线,这就是荧光。X射线使物质发生荧光的作用叫荧光作用,荧光强弱与X射线量成正比。该仪器能够快速分析金属材料成分及含量。
主要功能
可用于检测碳钢中的铬含量,检测精度可达到0.03%的含量 - 用于评估流速促进型腐蚀(FAC)的情况。
可适应高达800° F的检测温度。
可用于分析铁基合金、镍基合金、钴基合金、铜基合金、钛基合金、混杂合金。
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识别各种复杂的合金,例如304与321, P91与9铬,7级钛与纯钛。
对6061/6063铝合金具有非凡的识别能力与分析效果。
主要优点:
便捷,友好的软件界面:三种操作模式选择,化学分析,等级鉴定和快速合格/不合格分类;
设计:尖嘴部分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便于使用在一些很难测试的地方或焊接点;
通用性:交流电源,便利的操作平台,并可升级到个人电脑的桌面;
智能分析:对不规则或很小的样品测试进行自动补偿,包括焊接点的细条、缝、拐角;
快速:2-3秒内身份等级鉴定;
高效:无资源消耗及防止扩散费用,小型X-射线管技术消除了对付放射性材料的费用和麻烦;
美国伊诺斯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和制造通用型和高性能的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的全球知名公司。Alpha系列分析仪为目前市场上提供体积最小、分析速度最快、功能最多、精度最高的对材料进行可靠性鉴别(PMI)和确认的便携式多用途掌上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该分析仪可适用于任何场所,从而确保材料质量,确保材料无放射性, 在对几种常见的合金进行分析时,测试时间可持续20秒钟。快速分析持续测试间是2至3秒。该分析仪重量轻(1.6 kg),操作简单,一键式按钮、长时间工作无疲劳感,可适用于-10°C至+50°C任何场所。该分析仪带有手握把和可以延伸的探头,因此可以用来探测管道内部、焊缝、法兰及其它平常难以接触的位置的合金材料。
主要特点编辑
合金分析仪的主要特点:
1.它使用极小的X射线管代替放射性同位素来解决更换资源和放射性扩散的问题。
2.无危险原料限制,可以应用到任何地方或者随意运输。
3.合金分析仪具有小型的电脑软件平台,对合金分析非常灵活。用户可自编辑升级的元数库,用户可自定义的分析和分类方法,多种数据输入,直接下载结果到数据库及扩展程序。X-射线管、小型电脑软件,高分辩探测器使合金分析仪成为最先进,最高效,操作最简单的合金分析系统。
4.合金分析仪能够记忆所有元素的光谱,这个强大的分析仪能够解决最困难的分析问题,同时它又是一个全天候直观、快速的合金分析仪。
智能光束 (SmartBeam)技术:
智能光束 (SmartBeam)技术既X射线管专门技术和多光束过滤技术,使合金分析仪达到非凡的稳定性、检测速度和使用寿命并具有极好的升级潜力。智能分析使其对不规则或很小的样品测试进行自动补偿,包括焊接点的细条、缝、拐角。选用智能光束技术Ti ,V 精度可达 0.05-0.5%。
复杂合金等级的鉴定:
可用于鉴定数千个不同的合金等级。标准库包含了250种合金,用户可自定义300种合金,可根据各种合金的通用名称、统一标准编号(UNS)、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编号(ASME)、以及军事规范等各种属性进行检索。
尖端PDA技术:
标准合金元素:
21种标准元素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Zr, Nb, Mo, Hf, W, Ta, Re, Pb, Ag, Sn, Bi, & Sb。Innov-X ALPHA-2000合金分析仪所配置的标准元素还可以增加或更换。
合金家族:
铁合金系列:不锈钢、铬/钼合金钢、低合金钢;
镍基合金系列:镍合金、镍/钴超合金;
钴基合金系列:
钛基合金系列:
铜基系列:青铜、黄铜、铜镍合金;
高温合金:钼钨合金;
铝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