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合金材料 > 精炼炉炼钢用的合金有哪些

精炼炉炼钢用的合金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8 22:42:56

1. 转炉炼钢用原材料有哪些,为什么要用精料

:炼钢用原材料分为主原料、辅原料和各种铁合金。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用主原料为
铁水和废钢(生铁块)。炼钢用辅原料通常指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合成造渣剂)、冷
却剂(铁矿石、氧化铁皮、烧结矿、球团矿)、增碳剂以及氧气、氮气、氩气等。炼钢常用铁合
金有锰铁、硅铁、硅锰合金、硅钙合金、金属铝等。
原材料是炼钢的物质基础,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炼钢工艺和钢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精料以及原料标准化,是实现冶炼过程自动化、改善各项
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根据所炼钢种、操作工艺及装备水平合理地选
用和搭配原材料可达到低费用投入,高质量产出的目的。
转炉人炉原料结构是炼钢工艺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钢铁料结构,
即铁水和废钢及废钢种类的合理配比;二是造渣料结构,即石灰、白云石、萤石、铁矿石等
的配比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各种炼钢原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即钢铁料和造渣料的科学利
用。炉料结构的优化调整,代表了炼钢生产经营方向,是最大程度稳定工序质量,降低各
种物料消耗,增加生产能力的基本保证。

2. 炼钢LF炉精炼的原理是什么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精炼中需要什么材料

原理:碱性合成渣,埋弧加热,吹氩搅拌,在还原气氛下精炼钢水

通过LF精炼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钢水温度满足连铸工艺要求
2、处理时间满足多炉连浇要求
3、成分微调能保证产品具有合格的成分及实现最低成本控制;
4、钢水纯净度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材料:钢水,氩气,石墨电极,合金料,合金线等

3. 合金钢都有哪些材质

合金钢的主要材质有20Cr、40Cr、20CrMo、35CrMo、42CrMo、20CrMnTi、35CrMoA等,主要用于机械行业,汽车行业,锻造,船舶行业等。
望采纳!

4. 炼钢过程中需要哪些主料哪些辅料

生铁,矿石或加工处理后的废钢氧气等为主要原料
炼钢的方法,一般可分为转炉炼钢、平炉炼钢和电炉炼钢三种方法。现分别介绍如下:
1. 转炉炼钢法 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 (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
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开始时,转炉处于水平,向内注入1300摄氏度的液态生铁,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 (FeO,SiO2 , MnO,) 生成炉渣,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几分钟后,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与锰时,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热)使钢液剧烈沸腾。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最后,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
当磷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如果空气是从炉低吹入,那就是低吹转炉。
随着制氧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普遍使用氧气顶吹转炉 (也有侧吹转炉)。这种转炉吹如的是高压工业纯氧,反应更为剧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的质量。
2. 平炉炼钢法 (平炉炼钢法也叫马丁法)
平炉炼钢使用的氧化剂通入的空气和炉料里的氧化物,(废铁,废钢,铁矿石)。反应所需的热量是由燃烧气体燃料(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或液体燃料(重油)所提供。
平炉的炉膛是一个耐火砖砌成的槽,上面有耐火砖制成的炉顶盖住。平炉的前墙上有装料口,装料机就从这里把炉料装进去。熔炼时关上耐火砖造成的门。炉膛的两端都筑有炉头,炉头各有两个孔道,供导入燃料与热空气,或从炉里导炉气之用。
平炉炼钢所用的原料有废钢、废铁、铁矿石和溶剂 (石灰石和生石灰)。开始冶炼时,燃料遇到导入的热空气就在燃料面上燃烧,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热量直接由火焰传给炉料,使炉料迅速熔化 (铁的熔点是1535摄氏度,钢略低)。同时有一部分熔化的生铁生成氧化亚铁,生铁里的杂质硅、锰被氧化亚铁氧化,声成炉渣。由于炉里放有过量的石灰石,磷与硫等杂质就生成磷酸钙和硫化钙成为炉渣。其次碳也进行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从熔化的金属里冒出,好象金属在沸腾一样。
反应快要进行完毕的时候,加入脱氧剂并定时把炉渣扒出。在冶炼将完成时要根据炉前分析 (用快速分析法,几分钟可完成)来检验钢的成分是否合乎要求。炼锝的钢从出钢口流入钢水包里,再从钢水包注入模子里铸成制品或钢锭。
为了提高炉温,气体燃料要在蓄热室 (如图I,II,III,IV)里进行预热。
在平炉里不但可加入液态生铁,而且可以加入固态的生铁以及夹攻以后的废铁和铁矿石等。另外,在平炉里如果用30%的富氧空气鼓风,同时在熔化的金属里吹入氧气,可使生产率提高80%,冶炼的时间缩短2~4小时,并可节约燃料,富氧空气也不需要预热。
3. 电炉炼钢法 钢还可以在以电能为热源的电炉里冶炼。使用电炉炼钢可以炼出优质的合金钢。电炉的种类很多,
应用最广泛的是电弧炉。

5. 炼钢的全过程视频及炼钢用的原材料的好坏怎样判断

1 、炼钢厂 RH炉、VD炉 、VOD炉等炼钢炉膛内情况实时监控。

2 、火电厂锅炉炉膛内火焰燃烧情况实时监控。

3 、炼油厂、化工厂各燃烧炉炉膛内火焰燃烧情况实时监控。

4 、玻璃熔炉炉膛内情况实时监控。

5 、大型热处理炉炉膛内情况实时监控。

6 、水泥窖炉炉膛内情况实时监控。

7 、其它各种高温或各种直接燃烧燃料炉种的炉膛内情况实时监控。

8 、火电厂锅炉水位计水位监视。

9 、其它高温、高粉尘等恶劣条件下的现场直接监视

炼钢工艺过程
造渣:调整钢、铁生产中熔渣成分、碱度和粘度及其反应能力的操作。目的是通过渣——金属反应炼出具有所要求成分和温度的金属。例如氧气顶吹转炉造渣和吹氧操作是为了生成有足够流动性和碱度的熔渣,以便把硫、磷降到计划钢种的上限以下,并使吹氧时喷溅和溢渣的量减至最小。
出渣:电弧炉炼钢时根据不同冶炼条件和目的在冶炼过程中所采取的放渣或扒渣操作。如用单渣法冶炼时,氧化末期须扒氧化渣;用双渣法造还原渣时,原来的氧化渣必须彻底放出,以防回磷等。
熔池搅拌:向金属熔池供应能量,使金属液和熔渣产生运动,以改善冶金反应的动力学条件。熔池搅拌可藉助于气体、机械、电磁感应等方法来实现。
电炉底吹:通过置于炉底的喷嘴将N2、Ar、CO2、CO、CH4、O2等气体根据工艺要求吹入炉内熔池以达到加速熔化,促进冶金反应过程的目的。采用底吹工艺可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改善脱磷、脱硫操作,提高钢中残锰量,提高金属和合金收得率。并能使钢水成分、温度更均匀,从而改善钢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熔化期:炼钢的熔化期主要是对平炉和电炉炼钢而言。电弧炉炼钢从通电开始到炉料全部熔清为止、平炉炼钢从兑完铁水到炉料全部化完为止都称熔化期。熔化期的任务是尽快将炉料熔化及升温,并造好熔化期的炉渣。
氧化期和脱炭期: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的氧化期,通常指炉料溶清、取样分析到扒完氧化渣这一工艺阶段。也有认为是从吹氧或加矿脱碳开始的。氧化期的主要任务是氧化钢液中的碳、磷;去除气体及夹杂物;使钢液均匀加热升温。脱碳是氧化期的一项重要操作工艺。为了保证钢的纯净度,要求脱碳量大于0.2%左右。随着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电弧炉的氧化精炼大多移到钢包或精炼炉中进行。
精炼期:炼钢过程通过造渣和其他方法把对钢的质量有害的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经化学反应选入气相或排、浮入渣中,使之从钢液中排除的工艺操作期。
还原期: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操作中,通常把氧化末期扒渣完毕到出钢这段时间称为还原期。其主要任务是造还原渣进行扩散、脱氧、脱硫、控制化学成分和调整温度。目前高功率和超功率电弧炉炼钢操作已取消还原期。
炉外精炼:将炼钢炉(转炉、电炉等)中初炼过的钢液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精炼的炼钢过程,也叫二次冶金。炼钢过程因此分为初炼和精炼两步进行。初炼:炉料在氧化性气氛的炉内进行熔化、脱磷、脱碳和主合金化。精炼:将初炼的钢液在真空、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氛的容器中进行脱气、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和进行成分微调等。将炼钢分两步进行的好处是:可提高钢的质量,缩短冶炼时间,简化工艺过程并降低生产成本。炉外精炼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常压下炉外精炼和真空下炉外精炼两类。按处理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钢包处理型炉外精炼及钢包精炼型炉外精炼等。
钢液搅拌:炉外精炼过程中对钢液进行的搅拌。它使钢液成分和温度均匀化,并能促进冶金反应。多数冶金反应过程是相界面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扩散速度是这些反应的限制性环节。钢液在静止状态下,其冶金反应速度很慢,如电炉中静止的钢液脱硫需30~60分钟;而在炉精炼中采取搅拌钢液的办法脱硫只需3~5分钟。钢液在静止状态下,夹杂物*上浮除去,排除速度较慢;搅拌钢液时,夹杂物的除去速度按指数规律递增,并与搅拌强度、类型和夹杂物的特性、浓度有关。
钢包喂丝:通过喂丝机向钢包内喂入用铁皮包裹的脱氧、脱硫及微调成分的粉剂,如Ca-Si粉、或直接喂入铝线、碳线等对钢水进行深脱硫、钙处理以及微调钢中碳和铝等成分的方法。它还具有清洁钢水、改善非金属夹杂物形态的功能。
钢包处理:钢包处理型炉外精炼的简称。其特点是精炼时间短(约10~30分钟),精炼任务单一,没有补偿钢水温度降低的加热装置,工艺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它有钢水脱气、脱硫、成分控制和改变夹杂物形态等装置。如真空循环脱气法(RH、DH),钢包真空吹氩法(Gazid),钢包喷粉处理法(IJ、TN、SL)等均属此类。
钢包精炼:钢包精炼型炉外精炼的简称。其特点是比钢包处理的精炼时间长(约60~180分钟),具有多种精炼功能,有补偿钢水温度降低的加热装置,适于各类高合金钢和特殊性能钢种(如超纯钢种)的精炼。真空吹氧脱碳法(VOD)、真空电弧加热脱气法(VAD)、钢包精炼法(ASEA-SKF)、封闭式吹氩成分微调法(CAS)等,均属此类;与此类似的还有氩氧脱碳法(AOD)。
惰性气体处理:向钢液中吹入惰性气体,这种气体本身不参与冶金反应,但从钢水中上升的每个小气泡都相当于一个“小真空室”(气泡中H2、N2、CO的分压接近于零),具有“气洗”作用。炉外精炼法生产不锈钢的原理,就是应用不同的CO分压下碳铬和温度之间的平衡关系。用惰性气体加氧进行精炼脱碳,可以降低碳氧反应中CO分压,在较低温度的条件下,碳含量降低而铬不被氧化。
预合金化:向钢液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其达到成品钢成分规格要求的操作过程称为合金化。多数情况下脱氧和合金化是同时进行的,加入钢中的脱氧剂一部分消耗于钢的脱氧,转化为脱氧产物排出;另一部则为钢水所吸收,起合金化作用。在脱氧操作未全部完成前,与脱氧剂同时加入的合金被钢水吸收所起到的合金化作用称为预合金化。
成分控制:保证成品钢成分全部符合标准要求的操作。成分控制贯穿于从配料到出钢的各个环节,但重点是合金化时对合金元素成分的控制。对优质钢往往要求把成分精确地控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一般在不影响钢性能的前提下,按中、下限控制。
增硅:吹炼终点时,钢液中含硅量极低。为达到各钢号对硅含量的要求,必须以合金料形式加入一定量的硅。它除了用作脱氧剂消耗部分外,还使钢液中的硅增加。增硅量要经过准确计算,不可超过吹炼钢种所允许的范围。
终点控制:氧气转炉炼钢吹炼终点(吹氧结束)时使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同时达到计划钢种出钢要求而进行的控制。终点控制有增碳法和拉碳法两种方法。
出钢:钢液的温度和成分达到所炼钢种的规定要求时将钢水放出的操作。出钢时要注意防止熔渣流入钢包。用于调整钢水温度、成分和脱氧用的添加剂在出钢过程中加入钢包或出钢流中。

6. 炼钢不可缺少的是哪种合金

朋友,应该是铁吧,那是基础

7. LF精炼炉怎么补加铁合金

正常步骤要先取样,然后做分析,得出结果后再对成分进行微调。
参照规格补加合金至要求。

以下步骤工序仅供参考

1.补加合金时必须优先使用高碳合金,以降低成本消耗。

2.补加的铁合金必须烘烤干燥,块度20-70mm,对所加铁合金必须明确其成份含量。

3. 常炼钢种喂线(Al、Ti线、Ca-Si线)前包中化学成份按标准进行控制,有特殊要求的钢种按有关规定执行。

4. 精炼炉补加的铁合金,其回收率较高,如:锰、铬、硅、钒、镍、钼、铌等回收率均>98%,补加时可按100%的回收率进行计算加入。 4.9.7 补加和金前,包中必须具有流动性良好的白渣,若渣子较稠或渣子结壳,则应先送电将渣子烧好后方可补加合金,否则会影响合金的回收率。

5. 当合金一次补加量>300Kg或Fe-Si>100Kg时,必须重新加热10分钟后方可进入下工序操作,其它情况补加和金后加热时间>5分钟即可进入下工序操作(补加难熔合金除外)。

6.当钼铁、乌铁补加分别>0.04%,镍板补加量>0.10%,必须重新加热≥15分钟后才能进入下工序操作。

7. 当包中喂碳线或加增碳剂增碳时,增碳量<0.03%,可直接进入下工序,增碳量≥0.03%时,则需加热后重新取样分析。

8. 必须在钢水脱氧良好的情况下,方可在包中分批少量加入增碳剂(一次加入量不超20Kg),防止剧烈脱氧时钢渣溢出包外烧坏设备。 4.9.12 精炼过程应做好调温、调渣工作,保持包中还原气氛和渣的流动性

8. 炼钢合金

2.钢铁成本分析

2.1.钢铁工艺流程

钢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炼铁、炼钢、轧钢等流程。

1、炼铁:就是把烧结矿和块矿中的铁还原出来的过程。焦炭、烧结矿、块矿连同少量的石灰石、一起送入高炉中冶炼成液态生铁(铁水),然后送往炼钢厂作为炼钢的原料。

2、炼钢:是把原料(铁水和废钢等)里过多的碳及硫、磷等杂质去掉并加入适量的合金成分。

3、连铸:将钢水经中间罐连续注入用水冷却的结晶器里,凝成坯壳后,从结晶器以稳定的速度拉出,再经喷水冷却,待全部凝固后,切成指定长度的连铸坯。

4、轧钢:连铸出来的钢锭和连铸坯以热轧方式在不同的轧钢机轧制成各类钢材,形成产品。

2.2.成本构成分析

炼铁工艺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原材料(球团、铁矿石等)、辅助材料(石灰石、硅石、耐火材料等)、燃料及动力(焦炭、煤粉、煤气、氧气、水、电等)、直接工资和福利、制造费用、成本扣除(煤气回收、水渣回收、焦炭筛下物回收等)。根据高炉冶炼原理,生产1吨生铁,需要1.5-2.0吨铁矿石、0.4-0.6吨焦炭以及0.2-0.4吨熔剂。

炼钢工艺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生铁、废钢、合金、电极、耐火材料、辅助材料、电能、维检和其他等费用。中国目前主要的炼钢设备为转炉和电炉,基于冶炼原理的不同,转炉和电炉在主要的原料(生铁、废钢)配比有一定的差异,转炉工艺一般需配置10%的废钢,而电炉工艺废钢的使用量则占到80%。

结合国内钢铁企业的平均情况,炼铁工艺中影响总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原料(铁矿石、焦炭)成本,而包括辅料、燃料、人工费用在内的其他费用与副产品回收进行冲抵后仅占总成本的10%左右,而炼钢工艺中因为耗电量的增加、合金的加入以及维检费用的上升使得除主要原料外的其他费用占到炼钢总成本的18%左右。炼铁、炼钢工艺中的其他费用波动不大。

本文以1吨钢生铁需要1.6吨铁矿石、0.45吨焦炭为计算依据,并参照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铁钢比(0.96)和废钢单耗(0.15吨)作为测算依据,形成以下模型:

生铁吨制造成本=(1.6×铁矿石+0.45×焦炭)/0.9

粗钢吨制造成本=(0.96×生铁+0.15×废钢)/0.82

钢铁企业的粗钢成本因受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工艺、不同的炉况、冶炼不同的产品均会使成本发生很大变化。上述模型仅是从行业研究角度,对整个钢铁行业所测算的一个平均水平。

在实际研究时,考虑到炼铁、炼钢工艺中其他费用波动不大,一般仅对价格波动大且对成本有较大影响的铁矿石、焦炭、废钢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粗钢成本的变动值进行测算。

本文以2008年铁矿石长协矿价格变动而引发粗钢成本的增加值为例,做简单测算。

2.3.长协矿价格上涨对粗钢成本的影响中国钢铁生产企业中,铁矿石来源主要有进口长协矿、现货矿(包含进口现货矿和国内矿)和企业自有矿山。因企业情况不同,上述三种矿所占的企业采购比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长协矿价格上涨对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影响。

为了保证铁矿石的供应和稳定运费,一些钢企与船运公司签订了长期租船协议(COA),该价格远远低于海运费的现价。不同的企业与不同船运公司签订了不同COA,统计起来难度较大。

为简便计算,本文以全部采用长协矿且海运费完全是现货价的企业为例分析长协矿价格的上涨对粗钢成本的影响。

2.3.1.长协矿涨价的影响

长协矿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和巴西,印度等国家大部分为现货矿,因此计算长协矿变动时只需考虑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价格波动即可,且将澳矿与巴西矿的比例粗定为0.6:0.4。

巴西CVRD南方系统的粉矿价格上涨65%,VALE-Carajas粉矿因体现优质优价上涨幅度为71%。中国大部分使用的是来自南方系统的粉矿,且两种涨幅相差不大,故巴西CVRD的涨幅按65%来计算。

中国钢铁企业高炉生产主要采用粉矿进行烧结后入炉冶炼,少数炉况较好的大型高炉会混合少量块矿入炉,宝钢新式的Corex熔融还原炉采用新技术省去了炼焦、烧结流程,全部块矿入炉。但这些冶炼装置在国内的比重依然偏少,粉矿仍占据了进口矿主导地位。

2.3.2.海运费的影响

中国钢铁企业采购的外矿通常采用海运,因此海运费是外矿成本构成的重要部分。由于受高油价、旺盛需求及投机者的炒作等影响,2007年国际铁矿石海运费一路高歌,屡创新高,最高点与2002年相比翻了8-13倍,比铁矿石价格上涨更加迅猛。虽然近期铁矿石海运价格从高点处有所回落,但仍旧保持小幅向上的态势。

2008年1-7月巴西图巴朗-北仑/宝山、西澳-北仑/宝山的平均海运费分别为80美元/吨、32美元/吨。海运费上涨幅度与油价的上涨幅度几乎同步,虽然目前海运费价格处于调整状态,但整体上仍会处于高位运行。基于此以08年1-7月的平均海运费估算为全年的平均运费。

2.3.3.汇率的影响

进口的铁矿石结算时,一般以美元计价。自2006年起,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2008年6月已经突破6.9:1。

人民币升值能够缓解进口铁矿石成本上升的压力。根据央行的预测,08年人民币升值将达到8%,即7.00:1。升值需要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因此取最大升幅的一半为平均升幅,即08年平均汇率为7.31:1。

08年长协矿平均涨价为384.24元/吨,可得由于长协矿价格的上涨,

△生铁成本=1.6×384.24=614.78元/吨

△粗钢成本=0.96×614.78=590.19元/吨

3.钢铁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关系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与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密切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增长周期,带动了钢铁工业的迅速成长,同时钢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同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1.高度相关的GDP

作为典型的经济周期性行业——钢铁行业景气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高度正相关。具体来说,当经济强劲复苏和增长时,必然会带动钢铁行业进入较高景气状态;反之当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时,钢铁工业景气度也相应进入下降轨道。

近年来中国GDP增长率与粗钢产量的增速、消费增长率之显示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自2001年起,粗钢产量以大于GDP增速约一倍以上的高速增长。钢消费弹性系数在(1,2)之间波动,显示出钢铁行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需求的持续增长势头明显。

2000-2003年,钢材消费增长率大于生产增长率,表现为需求拉动型的增长态势。这种高速增长是由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对基础原材料需求激增的性质所决定,钢铁生产与消费以大于GDP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4年起国家对钢铁行业进行宏观调控,行业景气度大幅度振荡,中国的钢铁消费从高速增长时期远高于GDP的增长,下降至基本与GDP的增长同步,钢材需求弹性系数一度降为1。

3.2.领先性指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宏观和产业政策的调整通常都将对钢铁行业的周期与行业经济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行业周期性变化的主导性因素对钢铁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

2001-2003年投资高涨:钢价自1993年以来,经历了连续7年的下滑。2000年在需求增长和供给控制的复合作用下,钢价出现了明显回升,在2001年和2002年一路上涨,钢铁企业利润率大增,由此也导致钢铁行业的投资大量增加,并在2003年达到历史高点。

钢铁行业从投资到产能释放一般需要两年时间。2005年是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期,产能过剩问题凸现,钢价大幅下挫,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亏损面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极低的利润率阻碍了钢铁行业新的投资,投资的同比增长到2006年放缓至-2.5%,显著低于2003年的89.7%,2004年的39.3%以及05年的27.5%的增长率。06年行业投资增速的大幅减缓是成为08年产量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0-2006年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周期走势。历史可以作为判断今后走势的有效参考,但历史不会重演,目前中国钢价井喷式的暴涨,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除了成本上升之外,钢铁企业产量增速下降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力量。

在产能扩张放缓与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的前提下,钢铁供给将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在2006、2007年钢铁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低增长之后,2008年呈现明显加快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1-5月全国城镇钢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为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去年同期上升16.0百分点,但若扣除通胀因素后,增幅不到15%,仍徘徊在低位。在严控产能增长的政策限制下,可以预计钢铁行业未来几年的投资增速不会出现大幅回升。

4.中国钢铁行业竞争力分析

4.1.竞争强度

4.1.1.完全竞争的钢铁行业

中国钢铁行业拥有上千家钢铁生产企业和十几万家流通企业,产业集中度偏低。

近年来国内宝钢、鞍本、武钢等龙头企业不断通过自身扩张及兼并重组提高企业产量,但总体而言,行业集中度并未改善。2007年前十大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例仅为35.75%。2007年国内年产粗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23家,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10家。

虽然行业生产规模快速发展,但集中度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善,距离产业政策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竞争的市场产业集中度低意味着长期盈利不够稳定,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钢铁市场秩序混乱,对于上游行业的话语权小,国家和行业的政策执行力差。长远的影响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进程被延缓,给国外钢企发展和抢占中国市场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4.1.2.资产的专用性

钢铁行业的投资中,固定资产的比例将近70%,大部分是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资产的高度专用性提高了行业的退出成本,导致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时,企业也很难做出市场化的理性选择,退出行业的选择几乎不能成为现实,因此在行业低迷时,便会导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4.1.3.产品的同质性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不断壮大,钢铁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中国钢铁企业的产品雷同度较高,大部分企业均主要生产需求量较大的建筑用钢和板材等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而一些高附加值的汽车用钢、大型设备用钢、桥梁用钢等精品钢材仅局限在宝钢、武钢等少数企业,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要进口依赖度较高。

对于所含比例较高的普钢类产品,质量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寻求将价格作为竞争的有效手段,因此中国钢铁行业处于激烈的价格竞争状态;而高附加值的产品直面来自国际钢企的竞争,在国内的市场上则处于相对价格领导者的竞争态势。

近年来炼钢、钢加工项目投资完成额相对于炼铁项目投资完成额的比例提高,进一步表明钢铁工业更加注重钢铁产品的深加工,注重钢铁产品的多元化,同时表明更多的钢铁企业正在努力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产品。

4.2.供给者力量

随着全球钢铁产能的扩大,钢铁生产原料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产出国,原料的需求日益成为制约钢铁行业发展的瓶颈。

4.2.1.疯狂的石头-铁矿石

中国是一个铁矿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铁矿资源品味低、杂质含量高,采矿、选矿成本高。随着钢铁工业的的发展,国内铁矿石资源难以撑起中国现有钢铁工业规模。铁矿资源呈现严重不足的状态。

铁矿石已成为中国生铁规模的制约因素。中国的铁矿以贫矿为主,钢企往往青睐优质低价的外矿。近几年来,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逐年递增,国际铁矿石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很多钢企不得不加大了对国内铁精粉的配比,使得内矿价格逐渐攀升。可以预见在钢铁生产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原料的供给状况将成为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4.2.2.稀缺的资源-炼焦煤

中国是煤炭大国,但焦煤资源相对不足(焦煤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5.88%),并过于集中在山西省(可采储量占全国的50%),造成中国焦煤供应与钢铁工业需求日益不均衡。一方面是国内需求旺盛,焦煤使用量持续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山西省煤炭行业整顿及国内运输瓶颈制约,焦煤供应量难以明显增加。因此,中国焦煤进口量在不断上升,对外依赖程度加深。

铁矿石、焦炭等钢铁生产企业的原料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需求旺盛,价格刚性强,自05年起,铁矿石、焦炭等价格一路走强,并屡创新高。原材料的大幅上涨引发钢铁企业成本不断上升,钢企面对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只能被动接受,议价能力偏弱。
4.3.购买者力量

中国正在进入工业化中期,正在形成一批高增长产业链,如基础建设、汽车、机械、化工等产业,这些产业群大多是钢铁消费大户,其快速增长将带来钢材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这些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得钢铁厂商面临价格上的压力。

由于购买者对钢材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在不断升级,并且大批量、同质化的产品逐渐向小批量优质化发展。为使钢材产品能针对下游生产要求进行生产,钢企与下游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的出现。

4.4.替代品

现阶段,很多材料的应用与钢铁材料的竞争程度变得很激烈,如铝材、塑料等都在很多行业中凸显他们的性能优势。但是钢铁作为工业产品、民用、建筑骨架等的主要原材料,从强度、韧性、塑性等物理性能及经济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可替代钢铁,钢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材料的地位不可替代。

现阶段钢铁材料的使用量没有因替代品的出现而下降,替代品目前还尚未成为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4.5.新侵入者

钢铁行业是资金、资源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大宗生产资料,钢铁行业的过热或过冷都会引发上下游行业的剧烈波动,所以钢铁行业一直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新侵入者存在以下的壁垒:

4.5.1.资金壁垒

钢铁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规模经济的效用非常明显。钢铁企业的投资对资金需求非常大,巨大的投资产生的退出壁垒对新进入者会产生深层次的威胁。

4.5.2.技术壁垒

钢铁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钢材的产出,需要经过复杂的作业流程,每一个流程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钢铁行业的的工艺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竞争越来越多的集中在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领域。这也势必要求企业的科研技术实力相应提高,对新进入者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

4.5.3.政策壁垒

中国钢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影响很大,随着建立节约型、环保型社会意识的提高,钢铁行业逐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对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等缺乏竞争力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国家进行了严厉控制,陆续关停了一批不适合发展趋势的落后产能。2005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颁布,进一步限制了市场的准入。

5.供需分析

5.1.经济增长趋缓,长期需求强劲

作为经济发展和工业的主要原材料,钢铁需求与全球经济增长高度相关,自2001年以来在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带动下,全球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

美、日、欧洲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界70年代均出现了阶段性的消费高峰,人均钢材消费量都达到了峰值,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移的进程。而中国则处于工业化中期,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钢材等高物耗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中国2007年人均钢材消费量为370公斤/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尚在进行中,钢材需求量仍处于上涨阶段,远没有达到需求的顶峰。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强劲,受政府换届效应以及对奥运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等因素影响,发改委预测2008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25%左右的增长。

房地产行业:建筑用钢约占钢材消费总量的55%,其中约有70%主要用于房地产行业,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增长速度是影响钢材需要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高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预计未来5年,房地产行业仍然能保持15%左右的增速。

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提倡自主创新、中国制造、装备中国,把机械行业中的装备制造业提高到了战略高度,未来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在数控机床、大型石化成套设备、火电空冷设备、重型矿山成套设备等领域将实现突破,同时高速铁路和城轨设备、大型船舶及配件、农业机械等也会获得较快发展。

铁路行业将受益于国家加大铁路建设投资的力度,造船与集装箱行业受益于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汽车行业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维持一定的增长仍然是可以预期的。

近期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引发了全球的经济的减速,据IMF最新预测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减缓,到2009年才逐渐恢复。

今年以来国际需求的萎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建筑、汽车、家电行业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有效需求明显下降。需求的下滑将成为供需中最不确定的因素,并将较大程度的影响后期走势。

5.2.钢铁生产由高速增长转入适度增长

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及钢铁产业政策的影响,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几年来逐步下滑,粗钢产量的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5.2.1.产能扩张放缓

近年来,新增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多集中于下游的钢延项目,炼铁项目所占比重逐步萎缩,这必将影响到生铁的产能增量,进一步限制粗钢、钢延产品的增长能力。

生铁、粗钢、热轧产能增速的逐年下滑,势必导致后期产量增速的放缓。

5.2.2.淘汰落后加速供求关系转变

中国落后的炼铁和炼钢能力分别达到1亿吨和5500万吨,政府将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列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之一。自2007年起发改委分两批与全国28个省市政府签订了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书,到2010年,将关停和淘汰全部的落后炼铁、炼铁能力,涉及企业573家,几乎包括了中国所有的钢铁主产区。

各地将有一批落后产能被淘汰,而新建的项目不能及时投产,消失的产能不能完全替换,将进一步加剧供求增长的不均衡。

2010年前计划关停和淘汰的炼铁能力比炼钢能力要高出近4500万吨,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虽然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可以预见的是:炼铁能力低于炼钢能力会在一段时间内显现,生铁的供应将进一步趋紧。

5.2.3.原材料的短缺导致中小企业减产

国内矿石、焦炭、废钢等原材料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同时炼铁环节由于近两年投资不足,产能增长缓慢,造成生铁、钢坯价格大幅上涨。

铁矿石:进入2008年以来,国内铁矿石价格上涨趋缓。长协矿的大幅上涨并没有引起现货矿的连锁反应,只是进一步拉近了长协矿和现货矿的价差。

08年以来,中国铁矿石产量持续增长,增速远远超过生铁的增速,港口库存和钢厂库存大幅增加。新增的铁矿石产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今年以来新增的高炉产能,无需通过进口来补充。

铁矿石高额利润激发了矿山投资的快速增长,上半年矿山的投资增长率达到50%,可以预计铁矿石的供求关系今后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下行的风险较大。

焦炭:受国际焦煤价格上涨及原料资源短缺影响,08年焦炭价格大幅上涨。炼焦煤的稀缺性是此轮价格上涨的根源。

炼焦煤的资源储量仅占中国煤炭总储量的26.3%,其中强粘结性的肥煤和焦煤更为稀有,二者合计仅占煤炭总储量的9.34%。

近年来钢铁产量的剧增,拉动了对焦炭和炼焦煤的需求。2007年以来,各省大力控制地方煤矿增产,小煤窑关停力度加大,炼焦煤供应大幅减少。炼焦精煤产量的增速一直低于生铁产量增速,使炼焦煤的稀缺性更加突出。

进入2008年,炼焦煤价格的增速强于焦炭价格的上涨。按照平均水平,生产1吨焦炭约需1.4吨炼焦精煤,考虑到焦化企业存货成本的滞后效应,价差在初期有明显的放大,随着存货的耗尽,新采购的焦煤成本的上涨已经侵蚀了焦化企业的利润空间。

由于资源的稀缺,炼焦煤价格的高位运行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近期钢价大幅调整,独立焦化企业、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原料价格的理性回归,一味疯涨的势头会得以遏制。预计焦炭价格在后期将趋于平缓,高位运行。

废钢:废钢主要是用于短流程电炉的炼钢主料或是长流程转炉中的炼钢填料。废钢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功效,同采用矿石炼铁后再炼钢相比,用废钢直接炼钢可节约能源60%,减少废物排放80%。

中国废钢资源主要有企业内部回收量,企业社会采购量和进口废钢量。

9. 炼钢精炼炉原理是什么

炼钢精练炉原理:脱气用的是真空+吹氩手段,调成分用的是吹氩搅拌+加合金+炉渣调整功能,调温度用的是化学升温或电弧加热、感应加热等。

精练炉是热加工行业的一种冶炼设备,多用于黑色冶金中对钢液进行终脱氧和合金化过程的一种冶炼设备。根据冶炼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常见的有吹氩精练炉,LF精练炉等。

烟气性质

烟气温度是设计精炼炉排烟净化的一个重要数据, 尤其当净化设备采用布袋除尘器时, 由于受滤布耐温条件限制, 进入布袋除尘器烟气温度不宜太高,一般是借混入冷空气来冷却。 如温度过高, 掺入野风量很大, 除尘器及风机容量亦得增大。

由于在结构上采用电极孔与钢包口排烟于一体, 属于炉外排烟的一种方式, 不象炉内排烟系统那样采用水冷管道和烟气冷却系统,以保证进入布袋除尘器的烟气温度不超过使用温度, 如采用涤纶绒布, 则烟气温度不能超过。

因此, 一般情况下,利用排烟罩至除尘器前一段排烟管散热冷却,不采用其它措施。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降温要求。 为防止钢液出现大沸腾时烟气温度瞬间升高, 而使进入布袋的烟气温度过高把滤布烧坏, 为此,设计时在管道中安装了野风阀和截断阀,当除尘器前烟气温度超过, 即自动打开野风阀掺入野风, 可同时关闭截断阀以保护布袋不致烧坏。

烟尘粒度细,在炉冶炼过程中,其产生的烟尘粒度极细小,不易凝聚, 但附着性强。在烟尘中的粉尘颗粒高。烟尘浓度高,在完成渣料加入,在钢包刚盖上包盖及送电起弧的初期,在化完渣, 加热后期,。烟气有腐蚀性烟气中含有气体,如遇水后, 就有强烈的腐蚀性。

根据上述烟尘特性的分析, 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布袋除尘器的途径比较普遍。 因为它效率高、 稳定、 操作管理简单, 除尘效果完全能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通过对钢包精炼炉三个电极孔及钢包口烟尘的收集,可进一步改变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10. 炼钢精炼炉原理

热加工行业的一种冶炼设备,多用于黑色冶金中对钢液进行终脱氧和合金化过程的一种冶炼设备.根据冶炼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常见的有吹氩精炼炉,LF精炼炉等

阅读全文

与精炼炉炼钢用的合金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36钢材是多少度 浏览:94
pp模具收缩率是多少钱 浏览:153
不锈钢切菜神器多少钱 浏览:995
土工膜和钢管怎么粘合 浏览:693
水泥模具尺寸一般多少 浏览:528
焊接强度能保持多少 浏览:691
一桶油漆可以喷多少平方钢管 浏览:309
焊接钢管dn25每米重量多少 浏览:429
钢铁大师大招r怎么放 浏览:554
直径25钢管的外径是多少 浏览:531
铸造模具芯头覆膜破是什么 浏览:45
钨钼合金棒用什么锯片切割 浏览:186
硅元素在合金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浏览:835
无人防车库单方钢筋是多少钱 浏览:620
不锈钢牌多少钱平方 浏览:813
不锈钢和铁哪个容易受热 浏览:156
铝合金具体分类有什么 浏览:891
南阳焊接钢管多少钱一吨 浏览:857
铝镁合金门如何装饰 浏览:38
钉子种菌模具哪里有卖 浏览: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