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有人从航母上掉进海里,那这人还有救吗
一般情况下人员是不会从航母甲板上掉落的。因为航母的甲板边缘带有一圈有落差的平台,外面有护栏,这个平台能够直接通向甲板下面的设施与舱室,即使有人从飞行甲板上跌落,也只会落到这里而已。除非那人是被炸出去或者被舰载机撞出去的,但那样的话在坠海之前就死得差不多了。
航母甲板上只有前端起飞甲板边缘和降落甲板后缘是没有这种防护的,但那里平时不会有人去,所以发生跌落事故的概率极低
B. 航母上一根“绳子”能买一套房
航母上一根“绳子”能买一套房
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沿海国家梦寐以求的领海防御重器,但是,全世界拥有航母的国家却是寥寥无几,而能够有自主能力建造航母的国家更是屈指可数。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航母本身一些基础钢材零部件的锻造工艺难度太大以外,更重要的是某些核心技术也是不对外公开的。还有就是造价成本太高,航母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设备,单就价格方面也会让不少国家望而却步。
以航母甲板上的铆钉为例,其价格就在20万左右,而且这还只是一颗铆钉价格,说通俗一点,就是航母的一颗铆钉的价格能够抵得上一辆汽车的成本。
这还不是最令人吃惊的,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航母上像“绳子”一样装备,也就是航母阻拦索,其价格竟然高达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一根,俗气一点说就是,航母上的一根“绳子”就能够买下像北京这样一线城市的一套房。而一艘航母上通常都设有4-6道阻拦索,可想而知,建造整体航母的成本得有多高。
这还只是次要的,除了价格高昂外,阻拦索相关的制作工艺技术也是相当复杂且拥有其技术国家也从不对外公开,即便是花高价也比一定能够随便买到这种看似简单的基础设备。在全球拥有建造航母能力的国家中,也仅有中美2国能够自主制造出航母阻拦索,就连二号军事强国俄罗斯也不行。
俄罗斯服役的航母大多都是从苏联时期留下来的,其相关建造技术也一并保留下来,但是,有关阻拦索的制造技术,俄罗斯方面掌握的却没有那么的成熟,质量方面也不是很过关,有几次还因为阻拦索的断裂,导致舰载机未能平稳降落而冲出航母甲板。
阻拦索其作用就是将高速降落的舰载机拦停在航母甲板上,可谓是舰载机的“生命护栏”,这也是航母舰载机使用最为普遍的拦停装备。毕竟,不需阻拦索就能实现在航母上平稳降落的舰载机,只有美国的F-35B这一款可以通过垂直起降方式做到。战机在降落过程中,一旦阻拦索发生断裂或者没有很好的被勾住,战机只能选择重新起飞再降落,严重的话就是战机坠毁。
我国也在阻拦索的问题上费劲脑汁,试验几次也发生断裂的情况,最终,好在技术难题被攻克了,确实令人欣慰,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和科学发展方面的成效有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