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测试电路板的时候电路板短路怎样找点修理
短路有很多种:
1,铜皮短路 。 也就是线路板制造的时候,铜线路没有蚀刻干净,造成两条相邻的导线连通了,从而导致短路。 需要用小刀小心的割开,这个活需要一点点耐心的。
2,焊接短路。 在装焊元器件的时候,焊锡太多,导致相邻焊脚间导通了。 用热烙铁加松香一般都可以处理。
3,元器件老化短路。如电容本来是不导通,只传输交流信号。当电容高负荷运行时,质量差的电容会发生击穿,从而导致引脚短路。 处理方法需要更换元器件了。
2. 如何快速找到电路板短路部件
快速找电路板短路部件:首先,贴片电容是故障率非常培森高的器件,可以肉眼观察,是否有开裂,损伤的贴片电容。如果没有发现,可以分级断开和判断。禅局还有一种简单粗暴快捷的方法,直接上电,加低压大电流,短路器件会明显发热,和变糊,肉配袭亩眼和手可以直接判断。
3. 电路板短路怎么维修
用万能表检查或查看短路处,用电路薄铜带补焊短路缺陷。如电子零部件短路损坏,需卸下更换即可。
4. 如何检查PCB线路板是否短路
1、 在计算机上打开PCB图,点亮短路的网络,看什么地方离的最近,最容易被连到一块。特别要注意IC内部短路。
2、使用短路定位分析仪设备进行检查。或者是通过加大电流来查,采用低压大电流,5V以下,3-5A大电流,哪里发热就说明那里有可能发生短路了。
3、如果是PCB线路板厂家人工焊接,就需要做到细心。首先,焊接前要目视检查一遍PCB板,并用万用表检查关键电路(特别是电源与地)是否短路。在焊接过程中不要乱甩烙铁,如果把焊锡甩到芯片的焊脚上(特别是表贴元件),就不容易查到。另外,每次焊接完一个芯片应用万用表测一下电源和地是否短路。
4、 小尺寸的表贴电容焊接时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电源滤波电容(103或104),数量多,很容易造成电源与地短路。还有一种情况是电容本身是短路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焊接前先将电容检测一遍。
5、如果有BGA芯片,由于所有焊点被芯片覆盖看不见,而且又是多层板(4层以上),因此最好在设计时将每个芯片的电源分割开,用磁珠或0欧电阻连接,这样出现电源与地短路时,断开磁珠检测,很容易定位到某一芯片。由于BGA的焊接难度大,如果不是机器自动焊接,稍不注意就会把相邻的电源与地两个焊球短路。
6. 如果发现有短路现象。可以拿一块板来割线(特别适合单/双层板),割线后将每部分功能块分别通电,一个个进行排除。
5. 电路板焊好了怎么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焊好后,首先用万用表测电源输入端的直流电阻,你当然知道电路板的输入电压,然后根据电流=电压/电阻的公式,算一下大约电流,一般的板子电流不会超过200mA,如果计算正常,再通电;如果板子输入的是交流电,则要从整流电路后测量。
6. 电路板是否短路在哪测量
电路板橡答衫短路是PCBA加工比较常见的故障,遇到电路板短路情况时,需要专业的电子工程师进行分析处理,以免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电路板短路检查方法。
电路板短路检查方法
1. 如果是人工焊接举塌,要养成好的习惯,首先,焊接前要目视检查一遍电路板,并用万用表检查关键电路(特别是电源与地)是否短路;其次,每次焊接完一个芯片就用万用表测一下电源和地是否短路;此外,焊接时不要乱甩烙铁,如果把焊锡甩到芯片的焊脚上(特别是表贴元件),就不容易查到。
2. 在计算机上打开PCB图,点亮短路的网络,看什么地方离的最近,最容易被连到一块。特别要注意IC内部短路。
3. 发现有短路现象。拿一块板来割线(特别适合单/双层板),割线后将每部分功能块分别通电,一部分一部分排除。
4. 使用短路定位分析仪进行检查。
5. 如果有BGA芯片,由于所有焊点被芯片覆盖看不见,而且又是多层板(4层以上),因此最好在设计时将每个芯片的电源分割开,用磁珠或0欧电阻连接,这样出现电源与地短路时,断开磁珠检测,很容易定位到某一芯片。由于BGA的焊接难梁腔度大,如果不是机器自动焊接,稍不注意就会把相邻的电源与地两个焊球短路。
6. 小尺寸的表贴电容焊接时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电源滤波电容(103或104),数量多,很容易造成电源与地短路。当然,有时运气不好,会遇到电容本身是短路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焊接前先将电容检测一遍。
7. 电路板短路怎么检查
测试集成电路是否烧纤橡坏或短路需要专业的知识,一般没有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可以通过仔细观察IC的外观,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IC表面是否有烧过的痕迹,象鼓包,裂纹,变色等。IC引脚是否有断裂,脱焊。IC是否有烧过的糊味。IC周边的原件是否异常。下面是用万用表作为检测工具的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一、不在路检测
这种方法是在IC未焊入电路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的IC进行比较。
二、在路检测
这是一种通过万用表检测IC各引脚在路(IC在电路中)直流电阻、对地交直流电压以及总工作电流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代换试验法需要有可代换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烦,是检测IC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
1.在路直流电阻检测法
这是一种用万用表欧姆挡,直接在线路板上测量IC各引脚和外围元件的正反向直流电阻值,并与正常数据相比较,来发现和确定故障的方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测量前要先断开电源,以免测试时损坏电表和元件。
(2)万用表电阻挡的内部电压不得大于6V,量程最好用R×100或R×1k挡。
(3)测量IC引脚参数时,要注意测量条件,如被测机型、与IC相关的电位器的滑动臂位置等,还要考虑外围电路元件的好坏。
2.直流工作电压测量法
这是一种在通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对直流供电电压、外围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测量;检蔽改测IC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值,并与正常值相比较,进而压缩故障范围,找出损坏的元件。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八点:
(1)万用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至少要大于被测电路电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如果是电视机,信号源要采用标准彩条信号发生器。
(3)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因任何瞬间短路都容易损坏IC。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笔滑动:取一段自行车用气门芯套在表笔尖上,并长出表笔尖约0.5mm左右,这既能使表笔尖良好地与被测试点接触,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邻近点也不会短路。
(4)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才能判断IC的好坏。
(5)IC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影响。当外围元器件发生漏电、短路、开路或变值时,或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则电位器滑动臂所处的位置不同,都会使引脚电压发生变化。
(6)若IC各引脚电压正常,则一般认为IC正常;若IC部分引脚电压异常,则应从偏离正常值最大处入手,检查外围元件有无故障,若无故障,则IC很可能损坏。
(7)对于动态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在有无信号时,IC各引脚电压是不同的。如发现引脚电压不该变化的反而变化大,该随信号大小和可调元件不同位置而变化的反而不变化,就可确定IC损坏。
(8)对于多种工作方式的装置,如录像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脚电压也是不同的。
3.交流工作电压测量法
为了掌握IC交流信号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带有dB插孔的万用表对IC的交流工作电压进行近似测量。检测时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挡,正表笔插入dB插孔;对于无dB插孔的万用表,需要在正表笔串接一只0.1~0.5μF隔直电容。该法适用于工作频率比较低的IC,如电视机的视频放大级、场扫描电路等。由于这些电路的固有频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所测的数据是近似值,只能供参考。
4.总电流测量法
该法是通过检测IC电源进线的总电流,来判断IC好坏的一种方法。由于IC内部绝大多数为直接耦合,IC损坏时(如某一个PN结击穿或开路)会引起后级饱和与截止,使总电流发生变化。所以通过测量总电流的方法可以判断IC的好坏。也可用测量电源宏竖判通路中电阻的电压降,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流值。
以上检测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应用中最好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