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锚固钉的主要特点
具有抗老化、抗温度骤变、防腐、耐寒耐热、承载力高、高承压、抗拉性能好;加载后不容易变形、防潮、缓振、吸收噪音和良好的绝缘性等。安装简便,锤击即可,不需要特殊的安装工具。
水泥行业中用到的耐高温耐火锚固钉,材质含有铬,镍、钛。
外墙保温钉主要用于外墙保温系统中保温板的固定,塑料膨胀保温钉,分为多种规格,根据保温层的薄厚而定,广泛用于建筑装潢中。保温钉在房屋的保温层中广泛使用。具有抗老化、抗温度骤变,防腐,耐寒耐热;承载力高,高承压、抗拉性能好;加载后不容易变形、防潮、缓振、吸收噪音和良好的绝缘性等特点,安装简便。保温钉是将保温板固定于墙体上的一种专用工程塑料膨胀钉。保温钉由三部分:一是尼龙制成的套管;二是套管内的镀锌钢螺丝;三是套管前的尼龙圆盘(用以压盖保温板)。它的长度根据保温板厚度而有所不同。广泛应用于墙体保温屋的锚固方面。镀锌螺丝很好的解决了腐蚀问题,耐久性好,且尼龙材质传热性能低,冬季没有冷桥,高效节能。
② 钢结构焊接柱和梁的时候该怎样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没有明确的定义。大致的区别,柱:主要受轴线力、压力;梁,主要受侧向力、剪力(同时也就有弯矩)。钢结构构件,按钢结构设计规范,有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柱常常是压弯构件,有些情况是拉弯构件,很少是轴心受力;梁,常常是受弯构件,有些需要按压弯、拉弯来设计,但总体而言基本不考虑轴力的影响。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③ 梁上部钢筋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的规范要求
梁上部钢筋搭接长度为LLe,搭接位置加密按下图红框规范来,架立筋搭接长度统一为150,明白了请采纳!
④ 钢筋的绑扎要求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梁钢筋的绑扎要求及注意事项:
1、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2、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6、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7、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8、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⑤ 外墙保温钉在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需要注意
1、边距间距
一般来说冲击式和锤击式保温钉在使用的时候,它的边距应该大于等于2个锚固深度,而保温钉之间的间距应大于等于4个锚固深度,才能够保证使用的安全问题。
2、锚固深度
保温钉的锚固深度被规定为承重层和锚栓膨胀部分归边缘之间的长度,主要与建筑要求和施工要求有关。
3、钻孔深度
钻孔深度等于锚固深度加10mm,能够留下充足的空间使保温钉旋入并且容纳产生的铁屑,减少施工步骤降低操作难度,仅凭人力无法清理废屑。
4、锚固厚度
大部分保温系统的最大锚固厚度只与锚栓有关,综合比较保温材料的厚度,以及其他承重结构材料的厚度和底层粘结剂的厚度,从而确定锚固的有效厚度。
5、荷载
不同材料不同制作方法的保温钉,能够承受的基材孔壁的摩擦挤压载荷不同。计算载荷的三个要素是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一般需要考虑风力的载荷和偏心弯矩。
⑥ 5cm厚保温岩棉锚固钉的长度要求是多少
1、施工条件1.1、基层墙面应干燥并已验收合格。1.2、施工现场在施工时风力不大于5级。1.3、雨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淋湿玻璃棉。2、主要施工工具壁纸刀、电动螺丝刀、2m靠尺。3、施工流程4、施工要点4.1、施工准备:4.1.1、材料准备:很据图纸及工程情况,编制详细的材料供应计划单。进场的所有材料应该是合格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地区相关规范要求。4.1.2、施工机具:对所用机具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良好。4.1.3、人员准备: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交底。4.1.4、技术准备:熟悉图纸,准备有关图集、质量验收标准。4.2玻璃棉安装4.2.1、依照玻璃棉厚度选用响应长度的膨胀保温钉,把玻璃棉依照现场条件制作样板后安装。4.2.2、4.2.3、依照墙体立面保温钉位置,将保温钉螺杆穿透玻璃棉安装到墙体内,要求玻璃棉紧贴拼搭整齐,不得有褶皱;4.2.4、所有接缝都应紧贴,缝隙不得大于3mm,最后用胶带密封所有接缝。玻璃棉具有防火、保温、易于切割等优良特性,是建筑吸声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不过由于离心玻璃棉表面无装饰性,并且会有纤维洒落,因此应该隐蔽使用。玻璃岩棉保温的施工工序主要有以下几点:1.玻璃棉材料进场后应该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单,进场后进行复试合格进行安装施工。2.龙骨施工完毕后,在龙骨夹层中铺贴防火玻璃棉保温层,玻棉外保温墙体是由功能分明的墙体结构层、保温层、饰面层三部分组成,作好外保温墙体的主要技术关键是:保温层与结构层以连接方式。3.保温层与结构层连接方式:保温层与结构层的连接方式采用8*120圆盘塑料膨胀螺栓固定,7层以下每块玻璃棉板5个胀栓,7层以上每块玻璃棉板8个圆盘塑料膨胀螺栓固定,玻棉板厚度80、为保证胀栓锚入结构层大于25,在钻头上做好标记,保证玻棉板厚度不出现负差,施工方法方便,耐火、安全可靠,并且也有较好的耐久性。4.玻璃棉板的安装1)玻璃棉板的排板要求:按标准整张幅面(规格:1200X600)进行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按1/2板长交错铺贴。从墙体拐角处开始垂直交错连接固定板材,保证拐角处顺直且垂直。阴、阳角处玻璃棉板交错互锁。门窗洞口四角处玻璃棉不得拼接,应采用整块玻璃棉板切割成形切口与板面垂直,墙面的边角处应用同样的保温板粘贴固定。2)玻璃棉板使用前先设计好铺设方式。计算尺寸剪裁下料,剪裁边缘直线误差应小于5mm,拼缝不大于2mm,板与板之间的缝隙用专用胶带粘接。3)玻璃棉板铺设自上而下相互联接,玻璃棉板应按顺序铺设,当遇到门窗洞口时,应符合相关图集要求。4)板面锚固及表面处理锚固:在安装保温板锚固件的安装入结构墙深度不小于25mm。选用Φ8X120mm的锚固螺进行锚固,采用电锤在外墙钻孔,孔径为10mm;孔深为120-130mm(含保温板厚度),将塑料膨胀螺栓安装并坚固,使玻璃棉板与外墙面紧密结合。锚固点紧固后应低于玻璃棉板表面1-2mm。锚固点的布置方式:在玻璃棉板四角及水平缝中间均设置锚固点。锚栓件的安装纵向间距300mm,横向间距400mm,梅花形布置,基层墙体转角处加密至间距200mm,并满足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5.系统防水及特殊部位的处理在遇到窗门洞口时,板材长度、宽度按墙体部位现场确定玻棉板的长宽;防水防潮:每块玻棉板用塑料袋小包装,安装前检查塑料袋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附加好的小塑料袋;在玻棉板施工完的顶部未挂石材打胶之前,用塑料布苫盖好,防止下雨渗漏于玻棉板内侧;玻棉板转角处裸漏玻棉板的部位,使用与面层同等材质的铝箔条粘贴牢固;石材接缝处打硅酮密封胶应该严密。防止出现热桥。在结构每层梁上预埋铁件与主龙骨焊接,埋件此处是热桥,在每个边梁的内侧抹15厚硅酸盐水泥砂浆隔断热桥。防火不燃玻棉铺贴完毕后检查玻棉板的锚固点、平整度及相连板块之间粘接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干挂石材工作。6.质量要求及保障方案1)基层处理:垂直、平整度在5mm以内。在固定板前所有的水落管、各种线管等预埋件应该按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安装完毕。脚手架距墙应在300mm以上。2)剪裁玻璃棉板:专用刀、锯,确保板材尺寸精确,裁口整齐。3)玻璃棉板:要严格控制玻璃棉板厚度、宽度均匀、挺直,应该保证结合一致,转角部位应咬茬搭接。4)系统部位的要求:a.玻璃棉板的表观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b.玻璃棉板表面不得长期裸露,为防止玻棉板受潮,每块玻棉板用塑料袋小包装,在墙体的顶部用塑料布苫盖玻璃棉板,玻棉板安装完后应及时报验,并在外面安装好干挂石材,并及时打好耐候硅酮密封胶,防止下雨时渗水。c.单个锚栓检查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大于等于0.3KN。d.安装玻璃板时,板缝应挤紧,相邻板应齐平,板间缝隙不得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5mm。e.外保温施工的环境温度至少5℃,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下雨天气禁止施工。f.质量偏差要求符合相关规定。7.质量检验各种材料进场前应检验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等证件外,玻璃棉板应符合GB/T17795-1999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设专人加强管理。施工中的每一个分项工程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玻璃棉板外形要平整,无明显膨胀和收缩变形,不得有油渍和杂质。规格尺寸及其允许误差应该符合规范要求。外墙保温材料进入现场时,应按国家和天津市现行建筑材料有关标准进行验收及抽检复试。
⑦ 锚固钉的作用是什么主要用于什么部位
锚固钉是连接墙体和保温板之间的一种固件,由镀锌螺丝、尼龙涨管和固定圆片组成。根据保温层厚度的不同,分为多种规格。广泛用于建筑装潢中。
⑧ 外墙保温板锚固钉规范是什么
我们在装修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程,各工程的规范和细节都不相同,我们必须提前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实施,那么外墙保温板锚固钉的规范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一、外墙保温板锚固钉规范是什么
1、外墙和外墙的窗口施工和施工完毕的时候,基面必须达到规定才可以。
2、正常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环境,温度是5-35℃。
3、施工要保持各个道路通顺,路通水通电也需要通。
4、施工的道具还有安全措施要做得充分且要满足施工者的需求。
5、施工配备的设施需要完备,不能够缺少。
6、配件材料的角度,运输的道具要符合规定。
7、施工环境里面的高压电压和施工之间的距离要符合规定,也要做好安全措施。
8、将施工墙面上的障碍物全部清除。
9、确保粘贴保温板时,风力没有5级。
10、施工面不能被阳光长时间照射,也不要在下雨天施工。
二、外墙保温材料有哪些
1、最常见的是苯板,但是它的保温效果其实并不好,吸水性很好,所以使用它的时候,我们都要先做一些防水的措施。
2、挤塑板他的导热系数比苯板要低的多,所以价格会稍微高一点。
3、聚氨酯这也是保温材料里面很高端的一种,性能比较优良,用在对保温要求很严格的地方,但是它的价格非常昂贵,所以住宅使用的很少。
4、玻璃棉和岩棉,这两者在性能上很相像但是玻璃棉的手感要比岩棉好,所以玻璃棉要比岩棉贵。
我总结:以上就是外墙保温板锚固钉的规范,只要按照上述的规范,相信大家都能够做好。做起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细心。
⑨ 柱钢筋的绑扎流程,注意事项
柱钢筋的绑扎流程为基础垫层完成→弹底板钢筋位置线→钢筋半成品运输到位→按线布设钢筋→绑扎→清理验收。
柱钢筋的绑扎注意事项:
1、柱、墙体的主筋在绑扎前,应先找正主筋位置,在板筋及梁钢筋在焊接定位箍筋,并将柱、墙的钢筋与定位箍筋进行焊接固定,防止发生钢筋偏位。
2、柱、墙上部应绑扎3道箍筋或墙体水平分布筋,确保钢筋间距及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箍筋应与主要受力钢筋垂直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
3、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比应符合,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4、对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先确定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钢筋绑扎的先后次序由钢筋工长按结构形式特点进行策划,施工时特别注意与木工联系讨论支模、放预埋件和钢筋的先后顺序,以减小绑扎的难度。力求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方便,省力,快捷、准确到位的顺序进行。
(9)水粱焊接锚固钉应注意什么扩展阅读:
梁钢筋绑扎施工要求:
1、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2、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
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6、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2-19。
7、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8、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