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斜撑焊接是什么技术
“斜撑”只不过是个用于结构改善受力状况,增加结构强度的工件。
“斜撑焊接”就是将这个“斜撑”焊到主体上去,它是一项工序,不是一项単独的“技术”
『贰』 什么是梁什么是桁架什么是桁架梁啊好乱套啊
在机械,建筑等工程中存在大量受弯曲的杆件,如起重机大梁,火车轮轴等,我们从广义上把这种一般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为主,且杆件变形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
桁(héng)架 (jià)(truss):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
“桁”字念“héng”,由于“桁”字较少使用,误被念为“háng”(行),故此,“行架”由此得名。 桁架的定义: 由杆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支撑横梁结构,称为“桁架”。
桁架的优点是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约材料,减轻结构重量。常用的有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木桁架、钢与木组合桁架、钢与混凝土组合桁架。
桁架梁一种专门用于桥建设的重要结构框架,是用桁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梁式桥。
『叁』 钢筋绑扎七不准原则是什么
钢筋“七不绑”“五不验”管理措施
七不绑:
1、 已浇筑混凝土浮浆未清除干净不准绑钢筋---指灌注桩或柱的钢筋笼;
2、 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不准绑钢筋;
3、 控制线未弹好不准绑钢筋;
4、 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不合格不准绑钢筋;
5、 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钢筋;
6、 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钢筋;
7、 钢筋加工未通过验收不准绑钢筋。
五不验:
1、 钢筋未完成不验收;
2、 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
3、 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
4、 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
5、 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1、钢筋品种、级别、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若无设计,则参照GB 50010-2010标准4.2的内容)
2、选用的钢筋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进场复试合格)
3、钢筋应平直 无损伤 表面不得有裂纹 油污 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参见 GB50204-2002、标准
梁内钢筋布置原则:
1.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
2.梁纵向受力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对上部钢筋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下部钢筋不应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3.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as,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中混凝土能担负全部剪力时,las≥5d;当梁端剪力大于混凝土担负能力时,对带肋钢筋las≥12d,对光圆钢筋las≥15d。
当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梁端尚不足las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4.框架梁或连续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该钢筋节点或支座边缘伸向跨中的截断位置应满足受弯承载力与锚固要求。
框架梁或连续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处应满足下列锚固要求:
(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las≥12d(带肋钢筋)、15d(光圆钢筋);
(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下部纵向钢筋应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此时可采用直线锚固形式,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也可采用带90°弯折的锚固形式,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1a;下部纵向钢筋也可伸过节点或支座范围,并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定搭接接头,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l。
(a)节点中的直线锚固;(b)节点中的弯折锚固;(c)节点或支座范围外的搭接
5.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不宜小于5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其包含弯弧段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包含弯弧段在内的竖直投影长度应为15d。
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处的锚固要求与中间节点处的锚固要求相同。
6.在悬臂梁中,应有不少于两根上部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而应按规定的弯起点位置向下弯折,锚固在梁的下边。
7.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定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2l0(l0为该跨的计算跨度)。
8.沿梁截面周边布置的受扭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截面短边长度;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定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受扭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
等面积代换和等强度代换。
构件配筋按最小配筋率控制的就用等面积代换,按强度计算控制的就用等强度代换。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
[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
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 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
[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
(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
[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
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尼;应大于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RgAg。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效能,并严格遵守现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 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 5)偏心受压构件门框架梁、有吊车厂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受压、拉)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7)在寒冷地区自然气温(一40”)下,构件中的钢筋由于与混凝 *** 同工作而不易脆断,因此当钢筋的力学效能在负温下满足国标规定时,—~四级热轧钢筋、冷轧钢筋及冷拔钢丝均可在寒冷地区承受静荷载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应用。
每批钢筋抽样的原则是什么
答: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效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本次区域性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效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3 部分:钢筋焊接网》 GB1499.3 。与冷加工钢筋效能及检验相关的国际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 、《冷轧扭钢筋》 JG 190 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5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JGJ 115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 19 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 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 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本条的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是对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效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资料。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可以合并。进场复验报告是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判断依据。
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应按相关产品标准执行。国际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 1— 2008 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 2— 2007 中规定每批抽取 5 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 2 个试件进行力学效能检验。
本规范中,涉及原材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均应按以上叙述理解、执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
根据新颁布的国际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效能。本条第 1 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 2 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 3 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 E ”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效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剪力墙是结构设计时,为抵消地震时横向和纵向地震震动能量波所设定的竖向结构,一般情况厚度不小于140mm,剪力墙钢筋绑扎也就是绑扎竖向及水平方向的分布筋,然后再挂上拉钩就可以了,拉钩一般情况下弯成135度,至于结构钢筋绑扎,无非就是柱、墙、梁、板的钢筋绑扎,希望对你有用!
『肆』 抗震钢筋国家有没有明文规定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抗震钢筋国家明文规定:只要是参与抗震设计的结构钢筋都要用带有E的钢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级为一二三级,需采用抗震钢筋。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
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任务。
抗震结构要求使用具有抗震性能的钢筋,即在建筑物受到地震波冲击时,可延缓建筑物断裂发生时间、避免建筑物在瞬间整体倒塌,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抗震结构中,理想的钢筋性能应有一个较长的屈服平台,有很好的延性,同时钢筋实际屈服强度相对于屈服强度标准值不宜过高。
抗震钢筋除应满足标准所规定普通钢筋所有性能指标外,还应满足以下:
1)抗震钢筋的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小于1.25;
2)钢筋的实测屈服强度与标准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
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不小于9%。
以上三条确保了钢筋的抗震能力,使得抗震钢筋能够在建筑发生倾斜、变形时“稳起”,不发生断裂。
(4)伸臂桁架的斜撑为什么最后焊接扩展阅读:
一、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二、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三、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一)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二)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三) 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四)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尽量做到建筑平面和立面规则、减少大悬挑和楼板开洞、总质量小且沿平面和立面分布均匀、刚度柔并不出现凸变。
1、抗震设计按照二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弹性变形验算,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对特殊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原则进行。
2、对于抗震防灾建筑(如:大中型医疗建筑、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筑(如:县及县级市的主要取水和输水管线、水质净化处理厂配套建筑、燃气厂主厂房、贮气罐、加压泵房和调度楼、热力建筑)、电力建筑、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和广播电视建筑、大中型公共建筑和幼儿园、小学教学楼等,国家规定要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3、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2)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
(3)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4)处理好非承重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关系,
(5)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
多层砖房抗震构造措施: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体之间要有可靠的连接,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楼盖、屋盖构件具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和可靠的连接,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梁、柱塑性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伍』 关于新规GB50204-2011混凝土工程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5.2.2条规定,是否现在抗震要求的钢筋都必须带E
关于新规GB50204-2011混凝土工程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5.2.2条规定,是否现在抗震要求的钢筋都必须带E?
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根据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
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
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答:从【条文说明】来理解,我认为:采用带“E”的钢筋原则:
1.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设计确定: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由“设计”确定)
2.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对特殊部位:即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
『陆』 地梁(DKL)钢筋锚固按非抗震的框支梁相关构造怎么
高规7,抗震建筑与抗震钢筋是二码事、框架梁、 是框架,而第3条; 3,更悲哀的是概念不清晰者是领导和审核者,逻辑上是不通的;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其次是业主可能不干了,带E钢筋使用范围很大.2的强制性条文,第1条带E钢筋使用范围很小,设计师可以有个性化设计。纵向受力钢筋检验实测最大强度值与受拉屈服强度的比值(强屈比)不小于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不包括非框架梁、二.9、板除外),导致人们有不同理解.2,这需要深研、框支梁和板柱-抗震墙的柱,没有是非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1,但正确的理解只有一种,没有对错,但应用在其他构件上是否有反作用,即塑性绞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与耗能能力,过于“吝啬”。我与结构设计师沟通下来的感受是设计师对规范理解错误、框支梁,规范上只要求框架纵筋使用带E钢筋.30,主要保证“强柱弱梁”。当然,使用者无所适从、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二级抗震的剪力墙。当然,有歧义的,没有疑义.25。这些指标其实是主要针对框架,傲视一切,并非所有的抗震建筑都需要带E钢筋?是要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有这个权利.25。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3“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这条设计写不写上都没关系、 规范对使用带E钢筋是有约定条件的,权大一级压死人、三级抗震框架柱中的箍筋等均不需要带E钢筋,第3条要求凡抗震构件均需要带E钢筋(非抗震构件如非框架梁,否则,带E钢筋适用于框架构件、框支柱、 以上1,具体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关键是第3条。带E钢筋的使用范围。其实,他们往往以已之错误来纠正他人之正确,写上更保险些,有了第3条就要删除第1条。完全没有必要,但无论什么出于什么原因、楼梯的梯段纵秘钢筋具有足够的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除此之外,它的结构总说明是这样的.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认为已经阐述得相当明白了,要求框架柱、框支柱,规定范围不一致; 2、 是上述框架构件的纵向钢筋,其他钢筋不太可能满足此条件或经试验确定。剪力墙结构,所以.1: 1,而仍然是墙的组成部件),由于规范用词简洁,你为什么设计成所有抗震构件使用带E钢筋。如果设计要求所有抗震构件均要使用带E钢筋.2。如预算书审核报告中,不是所有抗震的建筑都需要带E钢筋。关于带E钢筋笔者已写过几篇相关的文章,似乎语焉不详; 4,箍筋根本不需要带E钢筋、二,使结构某部位出现较大塑性变形后,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因为是强规。还有我接触到某工程,四级抗震和非抗震建筑不需要使用带E钢筋,抗震等级一,保证构件的基本抗震承载力、三的建筑,钢筋仍具有必要的强度潜力,也未尝不可?剪力墙结构中标识为KL称“框架梁”不妥; 5,箍筋和其他钢筋不需要带E钢筋。如四级抗震的框架、3条同时满足才需要带E钢筋,含框剪结构中框架,也不包括剪力墙结构中的代号为KL的“框架梁”(没有框架柱哪来框架梁、楼板?笔者没做过试验和研究,但在工作中仍遇到概念不清晰者,只满足其中一项或二项的不需要带E钢筋、2:“未分抗震钢筋(带E钢筋)” ,但它并不是框架梁,比规范要求更严格、“强剪弱弯”设计要求的效果不致因钢筋屈服强度离散性过大而受影响?导致成本会增加、砖混结构等其他结构类型不需要带E钢筋。岂不知不是所有的工程都需要带E钢筋.2,那么,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施工会执行的。 为什么框架构件纵向钢筋才需要带E钢筋.3。钢筋受拉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受拉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屈强比)不应大于1、三的建筑伸臂桁架的斜撑,满足此3个指标的钢筋是牌号带“E”钢筋、楼梯的梯段需要带E钢筋、 抗震等级一。如果不同的理解甚至相反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抗震等级一,主要为了保证在抗震大变形条件下: 带E钢筋适用范围 第1条是照搬“混规”和“抗规”、二、伸臂桁架的斜撑,这与第1条是矛盾的
『柒』 现在钢筋取样试验取几根样品,重量偏差必须要做吗
要。铸件质量对机械产品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例如,机床铸件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保持寿命;
各类泵的叶轮、壳体以及液压件内腔的尺寸、型线的准确性和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泵和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能量消耗和气蚀的发展等;内燃机缸体、缸盖、缸套、活塞环、排气管等铸件的强度和耐激冷激热性,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寿命。
(7)伸臂桁架的斜撑为什么最后焊接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分为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和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热轧带肋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
它的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当横肋的纵截面呈月牙形,且与纵肋不相交时,称为月牙形钢筋;当横肋的纵截面高度相等,且与纵肋相交时,称为等高肋钢筋,Ⅱ、Ⅲ级带肋钢筋,采用月牙肋表面形状,其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余热处理钢筋是指将钢材热轧成型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冷却控制,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它也是带肋钢筋,目前仅有月牙钢筋,其钢筋表面及截面形状与热轧带肋钢筋相同,余热处理带肋钢筋的级别为Ⅲ级。
光圆钢筋是指横载面为圆形,且表面为光滑的钢筋混凝土配筋用钢材,此类钢筋属Ⅰ级钢筋,公称直径范围为8-20mm之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铸件重量偏差
『捌』 在两个加强筋上焊接斜撑,怎么保证加强筋和斜撑平面重合
首先得加工一个平面和两个加强筋对的起来的斜撑啊,随便选一个的话当然很难做到和两边都贴合。实在不行就在空挡处补一块,就是太难看而且强度上可能会存在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