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焊缝承受力的简单计算是什么
计算残余应力,考虑材料屈服强度,塑韧性,热影响区大小,焊缝附近组织变化。国外有很多计算的软件,不过很贵有的上百万的。不过算得再好,都没实验管用。因为软件拿位错没办法的。
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注意事项: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例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线能量等)的总称为焊接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如下:
(1)焊接电流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焊接电流,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缝宽度则几乎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
(2)电弧电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电弧电压增大,焊缝宽度显著增加,而焊缝厚度和余高略有减少
(3)焊接速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焊接速度增加,焊缝宽度、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减少。
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是焊接时的三大焊接工艺参数,选用时,应当考虑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适当配合,才能得到形状良好,符合要求的焊缝。
『贰』 焊接收缩应力 如何计算
焊接收缩应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计算公式。所以也就没有适用的收缩应力计算方法。
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焊接方法很多,热源种类多,其应力大小无法统一;2.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物理性能不一致;3.人为因素无法排除。
因此,我认为,焊接的精确计算研究还在发展阶段,等待有志之士去开发。
『叁』 焊接焊缝能受多大的力怎么算
计算残余应力,考虑材料屈服强度,塑韧性,热影响区大小,焊缝附近组织变化。国外有很多计算的软件,不过很贵有的上百万的。不过算得再好,都没实验管用。因为软件拿位错没办法的
『肆』 焊缝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版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权式为:
M≤Mu=fyAs(ho-fyAs/2a1fcb
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1.0
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4)焊接应力如何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例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线能量等)的总称为焊接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如下:
(1)焊接电流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焊接电流,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缝宽度则几乎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
(2)电弧电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电弧电压增大,焊缝宽度显著增加,而焊缝厚度和余高略有减少
(3)焊接速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焊接速度增加,焊缝宽度、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减少。
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是焊接时的三大焊接工艺参数,选用时,应当考虑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适当配合,才能得到形状良好,符合要求的焊缝。
『伍』 焊接强度怎么计算
两块厚度相同钢板的对接接头,材料为Q235-A钢,已知焊缝长度为100mm板厚为8mmQ235-A钢的焊缝许用拉应力版[σˊt]为167Mpa,求该焊缝能承权受多大拉力?
由公式 σ=F/Lδ1≤[σˊt] 得 F=Lδ1[σˊt]
已知 L=100mm=10cm δ1 =8mm=0.8cm σˊt =167MPa=1670Kgf/cm2
则:F=10×0.8×1670=13360Kgf
答:该焊缝最大能承受13360公斤的拉力。
『陆』 焊接应力怎么计算
其实也不用算啊。大于或等于母材的强度就行了钢材的焊接根据一般是
1 等强度匹配,即:焊材填充金属的强度与母材的强度近似相等或略高(这种情况的焊缝是强度连接作用)
2 低于母材强度的匹配,即焊材填充金属的强度低于母材的强度(这种情况的焊缝只是连接作用)
根据以上两种情况,焊缝的强度与母材强度相等或略高或低于都是可能的,这要根据焊缝的应用场合在设计中,对填充金属进行规定,所以,如果焊材填充金属的强度与母材的强度近似相等或略高,那么焊缝的强度一定不低于母材的强度,否则,焊缝就是不合格的(例如,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试板的拉伸试验要求母材先断,如果焊缝先断,则判定焊缝不合格。或者通俗的讲你用J422焊接Q235焊缝的强度一定不低于母材的强度,他们的强度级别都是400级的)回到你的问题,你要计算焊缝的抗拉抗剪,你可以根据焊缝的受力状态和焊缝的截面积计算出焊缝的应力,然后与焊缝的填充金属的抗拉抗剪强度进行校核
『柒』 焊接力怎么计算
对接焊缝拉力σ=F/Lδ 。对接焊缝剪切力Q=F/Lδ 。搭接焊缝拉力Τ=F/1.4KL 。
焊接应力,是焊接构件由于内焊接而产生的应容力。焊接过程中焊件中产生的内应力和焊接热过程引起的焊件的形状和尺寸变化。焊接过程的不均匀温度场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变形和比容不同的组织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当焊接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尚未消失时,焊件中的这种应力和变形称为瞬态焊接应力和变形;焊接温度场消失后的应力和变形称为残余焊接应力和变形。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焊接应力在焊件内部是平衡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焊件的功能和外观,因此是设计和制造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捌』 钢板焊接承载力如何计算有公式吗一块20mm的钢板上焊接一块长45*10mm钢板,请问这10mm上可以承载多少
给你作个参考,要知道是什么材料,再查出这种材料的[δt](许用应力) 1公斤=10N
两块厚度相同的钢板的对接接头,材料为Q235A钢。已知焊缝长度为100mm,板厚为8mm,Q235A钢的焊缝用拉应力为[δt]为167MPa,求该焊缝能承受多大拉力?
解:由公式
σ= F/Lδ1 ≤[σ′s ] 得
F ≤ Lδ1σ′s =133.6(KN)
已知
L—100mm
δ1—8mm
δt— 167MPa
答:该焊缝能承受133.6(KN)拉力。
『玖』 焊接接头的的受力分析方法
在对一个焊接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个人认为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假定焊缝的强度够用,不对焊缝进行受力分析。此时对整个组件使用mechanica的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因为在mechanica中会把组件中有接触面的零件均视为一个零件,组件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零件,载荷和约束已可以在零件之间传递了。此时组件的受力分析与零件的受力分析在步骤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种方法缺点是因为没有使用理想化,所以速度较慢。而且焊缝的强度也没有校核。优点是不用对焊接组件进行调整。
第二种方法:因为焊接件多数是标准板材、型材等,在分析时使用壳理想化可以大大加快解算速度。这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板材理想化后在板子的中心位置生成
midsurface。
而这个midsurface多数无法与别的midsurface相连,于是造成了载荷与约束无法在零件间传递。
a)此时应使用mechanica提供的一个功能connections中的端焊、周焊或点焊将零件(midsurface
)
在焊缝处“连接”起来再进行受力分析。有的资料中提过结果中如果在焊缝处显示了高应力,那就必须专门对焊缝进行受力分析。但是因为在
connections的焊缝设定过程中,并无焊缝材料、焊缝宽度、焊接工艺的选项。所以稳妥起见,要做下面的焊缝实体的受力分析
b)人工建立焊缝的实体模型并装配到组件
为了避免载荷和约束在贴合的零件面上传递,这里应人工的把零件分开一个微小的距离,使后期在mechanica分析中零件间的载荷和约束完全通过焊缝来传递
进入mechanica,改用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
最后只需观察焊缝处的应力情况即可。
根据焊缝强度计算公式:最大剪应力=1.414*F/(K*(l1+l2))
个人认为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因为焊缝的金相组织非常复杂,而简单地用一种材料来对焊缝的模拟不能准确地反映材料特性,同时母材料的受热区组织也有变化,材料特性也有一定的改变,所以最终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差别比较大。如果在模拟焊缝实体使用多层结构,每层结构的材料特性均有所调整,对母材受热区的材料也做适当的调整,那最终结果应该就更准确了。
『拾』 钢材对接焊缝的剪应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受剪切对接接头的静载强度计算公式:
τ=Q/Lδ 式中 τ-对接焊缝所承受的切应力(MPa); Q-接头所受的剪切力(N);δ-接头中较薄板的厚度(mm); L-焊缝长度(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