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家能不能推荐一些性价比高的录像机
松下AG-FC100MC摄影机、索尼PXW-X160摄录一体机和索尼HXR-NX100录像机性价比高。
3、索尼HXR-NX100录像机
索尼HXR-NX100录像机配备的是1.0英尺ExmorR电子防抖CMOS控制器,具有两千万清晰度,对比传统式的1/3或1/4英尺控制器,可以带来更强的屏幕分辨率、更浅的景深和更好的低光特性,进而即使在低光照情况下也可以带来高像素、低噪点的高质量界面。
② 单反的偏振滤光镜和专业摄像机里面的nd滤镜功能一样么
你说得通俗点吧,你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也不专业。
偏光镜,英文也叫PL镜,作用是通过滤除自然光里的偏振光,来达到消除阴影,减少某种光线和加强某种光线的作用,比如:
你在拍玻璃橱窗里面的物体,但是玻璃正好反光,你拍不清里面的东西,这时你加上一片偏光镜,通过转动偏光镜前面的镜头,可以消除玻璃上的反光,达到通透的效果。
再比如:你在拍天空,想让天空更蓝一些,你就可以转动前面的镜片,通过消除天空中的水蒸气反射出来的偏振光,就可以达到使天空更通透,更蓝的效果。
再说ND镜,中文叫减光镜,顾名思意,就是单纯的减光作用,他这种减光,不是像偏振镜一样,针对某一类型的光线,而是把所有光线的强度都减弱。不会对光线造成色差和改变其原有的性质,你说的是摄像机里,我给你说一下在录像里ND镜的用途:
有的时候会需要背景虚化的效果,但是背景虚化就需要用大光圈,尤其是镜头焦距不能拉得很长,环境条件有限制的时候,就必须用大光圈来达到虚化效果,但如果在室外光线很强的地方拍摄,大光圈会造成曝光过度(不管是相机还是摄像机,此理通用),这是就应该使用ND镜来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从而使用大光圈。
懂??
不懂来加的腾讯即时通讯软件的账号,五三二二九九七一一。
我是做商业摄影的,做了有几年了,虽然我很少亲自摄像,但是我知道,有些东西还是通用的。
(几年后再回来看看我当时的回答,依然很专业!)
③ 拍婚礼录像用滤镜可以吗
当然没有问题的,拍婚纱录像的话,肯定需要用滤镜的,这样的话才可以很上进,然后拍出来的很唯美,基本上他们都是这样的,而且还有很多的辅助手段
④ 佳能5d2镜头24-105拍摄照片强光线时要配个什么滤色镜请教用途和型号等,谢谢!
拍摄遇强光时,除了采用收小光圈、提高快门速度外,还可以调低ISO等方法解决。
但,有些场景却有些麻烦了。如,希望大光圈虚化背景时、需要慢速快门表现动态时(比如拍瀑布的动感)、希望使用镜头的最佳光圈时等等。此时就希望有一块滤镜,能减少光线,获得正确的曝光。
看来,你需要的滤镜是叫做 ND 的滤镜,或称 中灰密度镜,该滤镜能起到减光作用,根据其密度不同,可以减少曝光2级或更多。
选购注意:
ND 滤镜根据其密度不同,分成几个规格,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合适的密度(就是可以减少几级曝光)。
考虑到你用的是24-105广角变焦,滤镜口径77mm、最好选购超薄的,可以避免在广角端出现暗角。
选购多层镀膜的,这里的镀膜倒不是要求它能增加多少透光率,主要还是防止出现反光,防止出现眩光鬼影。
品牌和规格很多,你可以到网上查查,或到淘宝网上看看,不但有价格,还有较专业的介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个提醒,因为你用的是红圈,应该适当选一个稍好一点的。当然不一定需要B+W的,但稍好一点,也不亏了你的红圈。
⑤ 相机之LUT滤镜
相机之使用OpenGL预览
相机之使用OpenGL拍照
相机之使用OpenGL录像
相机之为录像添加音频
相机之大眼
相机之贴纸
相机之口红
相机之美颜磨皮
LUT 是 Look Up Table 的简称,即颜色查找表,也就是输入一个颜色,返回另一个颜色的映射表,LUT 滤镜实质上就是独立像素点替换,即根据 OpenGL 采样器对纹理进行采样得到的像素点,再基于像素点的(R,G,B)分量查表,获得 LUT 映射的(R1,G1,B1),替换原来的输出
RGB 的每个颜色分量均有 256 中可能,因此 RGB 完整的颜色就有 256 * 256 * 256 种颜色,而每个颜色占用 3 个字节,也就有 256 * 256 * 256 * 3 个字节,即 48M 内存空间
为了降低内存占用,LUT 以一定的采样间隔,将相近的 n (采样步长,通常为 4 ) 种颜色采样使用一条映射记录并存储,这样只需要 64 * 64 * 64 * 3 个字节,对于忽略的颜色值可以进行插值获得其相似结果
LUT 通常是用一张分辨率为 512 X 512 的图片
LUT 图在横竖方向上被分成了 8 X 8 一共 64 个小方格,每一个小方格内的 B(Blue)分量为一个定值,64 个小方格一共表示了 B 分量的 64 种取值,对于每一个小方格,横竖方向又各自分为 64 个小格,以左上角为原点,横向小格的 R(Red)分量依次增加,纵向小格的 G(Green)分量依次增加
LUT可以应用于Camera实时预览和视频实时处理,速度快,效果稳定,更容易进行资源化配置,由于LUT是以图像资源的方式存在,随着LUT数量的增多,会增加软件包体积的大小,主流的优化方式是将资源线上化
⑥ EF17-40镜头配什么滤光镜才好
当然不可能盖不上镜头盖儿了!EF17-40最基本的要配一个77mm UV,需要的话可以再配偏振镜CPL,其它的初学者基本用不上,等拍出一定水平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了,您也就知道该配什么滤光镜了。
⑦ ND滤镜的使用方法
1.ND滤镜(ND FILTER)是室外强光下用于减光作用的。可以在室外强光下实现大光圈浅景深的拍摄。一般位于机身左侧靠近镜头的位置。
2.在室内拍摄是一定要把ND滤镜放到OFF的位置。在室内开ND会造成增益自动增加。噪点变多。画质严重下降。
3.在室外拍摄时也要按照液晶屏的提示打开ND滤镜。否则录像机快门会自动补偿。变得很快。
也会影响画质。总之ND滤镜的正确使用是录像机达到最佳画质的条件之一
⑧ 尼康501.4g什么滤镜
中性滤镜,搭配58mm滤镜。
推荐使用B加WRC-UV58mm多层镀膜UV滤镜,这个适用于尼康50-1.4G镜头和佳能18-55,55-250镜头。
⑨ 用5d4拍视频有什么好的建议
正常握持机身,有三脚架最好使用三脚架。在相机后背拇指位置有一个红色的录像机图标,把拨钮拨到该图标,按下【Start/Stop】按钮就可以开启录像,开启后再按一下就是停止录像;可以在录像过程中点击屏幕对焦。以下是详细介绍:
1、手指握持住机身,在机身后背拇指位置有一个红色的录像机图标,把拨钮拨到该图标,按下【Start/Stop】按钮就可以开启录像,再按一下就可以停止;
2、录制时,可以通过点击屏幕画面实现对焦;
3、录制视频可以设置视频分辨率,5d4可以最高拍摄4k超高清分辨率视频,向下兼容1080高清分辨率、720分辨率以及更低标清视频分辨率;
4、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设置视频制式、帧速率,视频码率和mp4、mov、avc等不同的视频录制格式。
佳能5D4视频拍摄参数:
支持视频拍摄,63区域测光
支持拍摄防抖
视频格式:MP4,MOV,MPEG-4 AVC/H.264
录音模式:线性PCM
视频分辨率:支持每秒30帧的4K视频(MJPEG),每秒60帧的1080p视频(ALL-I,IPB)以及每秒120帧的720p视频(ALL-I)支持4:2:2 8bit 500mbps MJPEG格式视频拍摄可从4K视频中截取800万像素静态照片
视频拍摄帧数(fps):120,60,30帧/秒
高清视频:4K 3840×2160,1080p 1920×1080逐行,720p 1280×720
支持实时对焦
支持实时变焦
虽然佳能5D4拍摄视频在众多能拍摄视频的相机中不是最出众的,但只要配上专业镜头和配件,视频效果还是很好的。今天斯莫格小姐姐就给大家分享搭配什么样的配件能让佳能5D4拍摄视频不犯难。
佳能5D4最佳配件大全方案:
1,佳能5D4兔笼2271
2,佳能5D4镜头EF 24-70mm f/2.8L II USM
3,三脚架
4,HDMI线夹1822
5,佳能5D4手持木质手柄1941
6,佳能5D4专用低拍手柄1955
7,监视器
8,监视器支架1842
9,佳能5D4专用升降底座2092
10,通用镜头支撑导轨
以上配件可搭配的方案有:
下面具体介绍配件的功能与使用:
1,佳能5D4兔笼2271:它是首款为佳能5D4设计的专用兔笼,可以完美贴合机身,非常的轻便。
2,佳能5D4镜头EF 24-70mm f/2.8L II USM,覆盖24mm广角到70mm中远摄焦段的L级标准变焦镜头。F2.8的最大光圈在整个变焦范围内保持明亮,可应对风光、人像摄影等广泛领域。
3,HDMI线夹1822:视频拍摄,HDMI线必备,长时间使用/多次拆装,意外磕碰,都有可能导致HDMI松动,甚至直接损坏线口。HDMI线夹保护HDMI线视频信号的传输,避免因为误操作或者碰撞导致适配信号突然中断甚至HDMI接口损坏。
4,佳能5D4手持木质手柄1941,丰富的扩展能力,手柄自带两个螺纹孔,必要时可转接配件,手柄内侧,有两个1/4螺纹孔,可作为备用螺纹孔应急使用。
5,佳能5D4专用低拍手柄1955,该手柄扩展功能不亚于兔笼,可以同时外接1个麦克风,1个监视器,还能扩展更多配件。
6,监视器,把相机拍摄的画面更好的呈现给你。
7,监视器支架1842,采用螺丝槽的设计,与兔笼或者手柄搭配使用,适用面广泛,不用担心螺纹孔距的问题。
8,佳能5D4专用升降底座2092,是一款可升降管夹底座,阿卡规格的快装板方便实现手持,三脚架拍摄的快速切换。
9,通用镜头支撑导轨,如上图所示,可承接镜头,视频拍摄的时候可以更加平稳。
用单反拍摄视频最重要是稳定性和对焦,稳定性用各种稳定器来解决,对焦的话建议把镜头的对焦模式改用手动对焦到无限远,跟拍摄对象保持好距离,保证不虚焦。5d4的声音不太好,建议配一个小蜜蜂或者外置话筒来收音。别忘了多带几个备用电池,单反拍视频很费电。
你好,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从技术方面来讲,还是要更好的熟悉相机,将相机的最基本功能应用到极致。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用5d4拍好视频。
一个高帧频短片最长录制时间为7分29秒,其它类型的短片一个最长录制时间为29分59秒。
虽然MP4格式兼容范围大一点,但无法设定“高帧频”。
2.短片记录尺寸
4K画质:4096X2160,每分钟视频约3.5G。
全高清FHD:1920X1080
高清HD:1280X720
帧频,也称为帧速率,每秒记录的帧数。帧频越高,画面越流畅。
适用于中国PAL制式的帧频为:100帧/秒,50帧/秒,25帧/秒。
在高清HD画质下,才能以119.9帧/秒或100帧/秒的拍摄短片。这种高帧频短片适用于慢动作回放。
高帧频短片拍摄无法使用短片伺服自动对焦,自动对焦也不起作用,也不会记录声音。
3.短片记录方法/压缩率
MJPG:压缩率低,导致文件尺寸也较大。
ALL-I:更适于后期编辑。Full HD尺寸下,每分钟视频约1.2G。
IPB(标准):文件尺寸比ALL-I更小,短片拍摄的时间更长。,每分钟视频200M~400M。
IPB(轻):文件尺寸最小,可提供最长的拍摄时间。
4.HDR短片
如果将短片记录尺寸设置为FHD 29.97P IPB或者FHD 25.00P IPB,则可以使用速控屏幕设置拍摄HDR短片。
按下Q键进入速控屏幕,在屏幕右下方找到HDR并启用。
建议关闭高光色调优先,并使用三脚架。
5.延时短片
无论短片记录画质的设置如何,都会以MOV、FHD 29.97P ALL-I或FHD 25.00P ALL-I记录延时短片。
提示:在延时短片拍摄期间,液晶屏上不会显示任何内容,只有一个延时短片的标记在肩屏上闪烁。
将模式转盘设为A+、P或B时,将会进行自动曝光控制以适合场景的当前亮度。也可以在其它模式下手动设定快门速度 、光圈值和ISO感光度。使用手动曝光拍摄短片适用于高级用户。
有关5D4的其它设置与建议,重要从以下十个方面介绍:
一、相机菜单的基本操作
二、插入两张存储卡时的设置
三、自定义功能设置
四、扩展ISO范围
五、GPS设置
六、快速控制功能
七、使用触摸屏操作相机
八、通信设置与Wi-Fi
九、B门定时器与间隔定时器
十、全像素双核RAW功能
一、短片拍摄几个小提示
1、开启录音功能(默认)。
2、拍摄时可以通过触摸实时对焦。
3、使用高于标准规格(如UDMA 7的CF卡、UHS-I Speed Class 3的SD卡)的读写速度的大容量存储卡,并随身携带备用存储卡和电池。
提示:如果短片写入速度慢,在屏幕右侧会出现五等级指示。写入速度越慢,指示的等级上升越快。
4、短片拍摄是有时间限制的
一个高帧频短片最长录制时间为7分29秒,其它类型的短片一个最长录制时间为29分59秒。
二、设置短片记录画质
1、短片记录格式
一般选择MOV格式。
提示:
(1)对于MOV格式的影片,在导入电脑后,Windows电脑通常需要安装好QuickTime Player。
(2)虽然MP4格式兼容范围大一点,但无法设定“高帧频”。
2、短片记录尺寸
(1)尺寸
4K画质:4096X2160,每分钟视频约3.5G。
全高清FHD:1920X1080
高清HD:1280X720
(2)帧频
帧频,也称为帧速率,每秒记录的帧数。帧频越高,画面越流畅。
适用于中国PAL制式的帧频为:100帧/秒,50帧/秒,25帧/秒。
(3)高帧频
在高清HD画质下,才能以119.9帧/秒或100帧/秒的拍摄短片。这种高帧频短片适用于慢动作回放。
高帧频短片拍摄无法使用短片伺服自动对焦,自动对焦也不起作用,也不会记录声音。
3、短片记录方法/压缩率
MJPG:压缩率低,导致文件尺寸也较大。
ALL-I:更适于后期编辑。Full HD尺寸下,每分钟视频约1.2G。
IPB(标准):文件尺寸比ALL-I更小,短片拍摄的时间更长。,每分钟视频200M~400M。
IPB(轻):文件尺寸最小,可提供最长的拍摄时间。
4、HDR短片
如果将短片记录尺寸设置为FHD 29.97P IPB或者FHD 25.00P IPB,则可以使用速控屏幕设置拍摄HDR短片。
按下Q键进入速控屏幕,在屏幕右下方找到HDR并启用。
建议关闭高光色调优先,并使用三脚架。
5、延时短片
无论短片记录画质的设置如何,都会以MOV、FHD 29.97P ALL-I或FHD 25.00P ALL-I记录延时短片。
提示:在延时短片拍摄期间,液晶屏上不会显示任何内容,只有一个延时短片的标记在肩屏上闪烁。
三、短片拍摄时的曝光三要素的设置
将模式转盘设为A+、P或B时,将会进行自动曝光控制以适合场景的当前亮度。也可以在其它模式下手动设定快门速度 、光圈值和ISO感光度。使用手动曝光拍摄短片适用于高级用户。
1、ISO感光度
(1)拍摄短片前请检查ISO设置。建议设置为自动ISO。
(2)不同模式、不同记录尺寸下,自动ISO范围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Full HD自动ISO范围为:100~25600;4K短片自动ISO范围为:100~12800。
(3)如果开启了高光色调优先,ISO将从200开始。
2、快门速度与光圈
(1)一般不建议在短片拍摄期间改变快门速度或光圈值。
(2)拍摄移动被摄体时,推荐采用约1/25秒至1/125秒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快,被摄体的移动看起来越不平滑。
(3)拍摄高帧频短片的最低快门速度为1/125秒(NTSC制式)或1/100秒(PAL制式)。
5d4拍摄视频需要对相机中的视频分辨率、制式、帧速率、对焦、码率、照片风格、曝光等几部分根据拍摄进行设置,这种设置并非一成不变,题主应该根据拍摄需要适时调整。
单反拍视频的设定不仅是5d4这一个机型,其它佳能机型也可参考。
1、设置视频制式。全球视频制式分为以欧洲为代表的pal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ntsc制式两种。5d4和佳能其它单反机型都可以在拍摄视频时选择制式标准,拍摄前首先要确定使用哪种制式标准。我国采用的是pal制式,但是ntsc制式比pal制式帧速率高一些,如n制帧速率常用的是30、60,而p制常用的是25、50。如果拍摄的素材不需要到电视台播出,建议是选择n制式,这样视频流畅度更高一些。
2、设置视频分辨率。5d4可以最高拍摄4k超高清分辨率视频,向下兼容1080高清分辨率、720分辨率以及更低标清视频分辨率。在拍摄之前需要确定所拍摄的视频用何种分辨率,高分辨率固然清晰度高,但数据量文件体积也大,后期制作压力也大,过低分辨率会影响观感,因此,需要根据所拍的视频用途来选择适合的分辨率。需要注意的是,5d4的4k分辨率不是使用全部CMOS来拍摄的,是有视角裁切的,裁切系数为1.74倍,也就是说本来用50mm镜头拍摄,但拍出来的画面视角是相当于87mm焦距的视角,1080高清分辨率及以下级别没有这个视角损失。这在拍摄的时候是否使用4k要考虑清楚。通常制作网络视频、纪实视频、宣传片等用途,1080分辨率即可够用。
3、设置帧速率。视频是由每秒若干幅画面组成的,每秒钟包含多少幅画面就是帧速率。例如电影每秒24fps,pal制式电视播出标准为50fps,ntsc制式电视播出标准为60fps等等。帧速率越高画面流畅度越高,如果制作慢动作,还需要使用升格帧速率拍摄,例如使用120fps拍摄,后期再用30fps制作视频,播放速度就会变慢。5d4具有在高清分辨率n制下的120fps最高帧速率,还可以选择30、60等帧速率。在不拍摄升格的情况下,选择60帧速率即可,30也是可以的。
4、设置码率。码率在视频中的作用很关键,码率大小直接决定了视频素材的质量和后期调色处理宽容度。5d4可以选择视频压缩模式,也就是可以选择高码率帧内压缩编码all―i或者较低码率帧间压缩编码ipb。如果后期需要调色或抠像处理最好选择高码率,如果不需要,选择ipb也足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编码码率,都是压缩格式,不能和具有raw视频格式的高端摄影机相提并论,后期可调性都有限。
5、选定一种视频格式。5d4可以选择不同视频格式,mp4、mov、avc等。可以根据素材使用用途选择,mp4通用性更好,mov后期调整度更大一些,看需要而定。
6、对焦设置。佳能较老型号的单反拍摄视频通常使用手动对焦,因为实时对焦能力实在是差,没有实用价值,而5d4以及6d2、80d等新一代单反全都具备了全像素双核自动对焦能力。这让拍摄视频自动对焦、跟焦成为了可用性很强的功能。特别是配合stm静音对焦镜头,拍摄视频自动对焦一流。在拍摄的时候要对镜头上的手动、自动对焦按键进行选择,当选择m时,自动对焦将无法启动。如果设置自动对焦,还可以设置连续自动对焦还是单次,还有自动对焦速度也可以选择。还应注意的是,如果使用非stm马达的镜头拍视频时,自动对焦会把镜头对焦噪音录进相机,如果要使用相机直录的音频,就得避免这个情况出现。
7、照片风格设置。照片风格,如人像、标准、风光、中性、单色等是会对视频画面色彩产生作用的。拍摄视频通常需要保留更多画面细节,以备后期微调空间大一些。因此建议选择中性作为拍视频的照片风格。
8、曝光设定。与拍照片一样,5d4拍摄视频同样需要设定曝光。环境不同,光线不同,需要设定的曝光参数会差别很大,在此不再具体探讨曝光的参数问题,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拍摄视频时快门速度最好是帧速率的倒数。例如用50帧的帧速率拍摄,那么通常可以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50秒。如果快门速度过快会降低运动模糊,使画面有跳动感。如果在光线强烈的时候需要拍大光圈镜头,那么就要配合nd滤镜来控制曝光,而不要通过加快快门速度的方式平衡曝光。
上述为本人凭借经验对5d4单反拍摄视频时涉及到的一些参数设定的介绍,不足之处欢迎补充,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到题主。
用相机拍视频一定要选择一款稳定器才行,最好还要配一款跟焦的,这样就好很多喽。
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我简单说几点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拍视频不管用什么用什么机器我觉得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想你这5D4这么好的机器,就更应该注意了
1、单反拍视频不宜长时间录制, 这样很容易烧里面的传感器,最好不要连续超过20分钟。
2、拍视频的时候应该注意角度, 主题,构图等必要的元素,这样最起码保证拍摄出来有美感
3、如果要是固定拍摄, 我建议最好用三脚架,如果拍摄运动镜头,最好用稳定器等辅助设备。
4、调节好视频的参数, 如果帧率不要太低,快门速度不要低于25,否则就会造成拖影,或者视频有锯齿。
恩,我就在说这么多,因为我觉得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还是得多练习,争取拍摄出更好的作品,看好你哟!
有关5D4的其它设置与建议,请参阅:
一、相机菜单的基本操作
二、插入两张存储卡时的设置
三、自定义功能设置
四、扩展ISO范围
五、GPS设置
六、快速控制功能
七、使用触摸屏操作相机
八、通信设置与Wi-Fi
九、B门定时器与间隔定时器
十、全像素双核RAW功能
一、短片拍摄几个小提示
1、开启录音功能(默认)。
2、拍摄时可以通过触摸实时对焦。
3、使用高于标准规格(如UDMA 7的CF卡、UHS-I Speed Class 3的SD卡)的读写速度的大容量存储卡,并随身携带备用存储卡和电池。
提示:如果短片写入速度慢,在屏幕右侧会出现五等级指示。写入速度越慢,指示的等级上升越快。
4、短片拍摄是有时间限制的
一个高帧频短片最长录制时间为7分29秒,其它类型的短片一个最长录制时间为29分59秒。
二、设置短片记录画质
1、短片记录格式
一般选择MOV格式。
提示:
(1)对于MOV格式的影片,在导入电脑后,Windows电脑通常需要安装好QuickTime Player。
(2)虽然MP4格式兼容范围大一点,但无法设定“高帧频”。
2、短片记录尺寸
(1)尺寸
4K画质:4096X2160,每分钟视频约3.5G。
全高清FHD:1920X1080
高清HD:1280X720
(2)帧频
帧频,也称为帧速率,每秒记录的帧数。帧频越高,画面越流畅。
适用于中国PAL制式的帧频为:100帧/秒,50帧/秒,25帧/秒。
(3)高帧频
在高清HD画质下,才能以119.9帧/秒或100帧/秒的拍摄短片。这种高帧频短片适用于慢动作回放。
高帧频短片拍摄无法使用短片伺服自动对焦,自动对焦也不起作用,也不会记录声音。
3、短片记录方法/压缩率
MJPG:压缩率低,导致文件尺寸也较大。
ALL-I:更适于后期编辑。Full HD尺寸下,每分钟视频约1.2G。
IPB(标准):文件尺寸比ALL-I更小,短片拍摄的时间更长。,每分钟视频200M~400M。
IPB(轻):文件尺寸最小,可提供最长的拍摄时间。
4、HDR短片
如果将短片记录尺寸设置为FHD 29.97P IPB或者FHD 25.00P IPB,则可以使用速控屏幕设置拍摄HDR短片。
按下Q键进入速控屏幕,在屏幕右下方找到HDR并启用。
建议关闭高光色调优先,并使用三脚架。
5、延时短片
无论短片记录画质的设置如何,都会以MOV、FHD 29.97P ALL-I或FHD 25.00P ALL-I记录延时短片。
提示:在延时短片拍摄期间,液晶屏上不会显示任何内容,只有一个延时短片的标记在肩屏上闪烁。
三、短片拍摄时的曝光三要素的设置
将模式转盘设为A+、P或B时,将会进行自动曝光控制以适合场景的当前亮度。也可以在其它模式下手动设定快门速度 、光圈值和ISO感光度。使用手动曝光拍摄短片适用于高级用户。
1、ISO感光度
(1)拍摄短片前请检查ISO设置。建议设置为自动ISO。
(2)不同模式、不同记录尺寸下,自动ISO范围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Full HD自动ISO范围为:100~25600;4K短片自动ISO范围为:100~12800。
(3)如果开启了高光色调优先,ISO将从200开始。
2、快门速度与光圈
(1)一般不建议在短片拍摄期间改变快门速度或光圈值。
(2)拍摄移动被摄体时,推荐采用约1/25秒至1/125秒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快,被摄体的移动看起来越不平滑。
(3)拍摄高帧频短片的最低快门速度为1/125秒(NTSC制式)或1/100秒(PAL制式)。
在拍摄的前期就要考虑。
1.稳定器,因为视频的拍摄抖动效果差的话观感会很差。
2.拍摄格式那个选择合适的视频格式我建议还是使用高清的是可以拍摄。这样视频制作的,效果有保证。
3.后期制作剪辑 进行剪辑的时候可能对于剪辑的电脑要求比较高。
总之要拍好视屏需要耐心。
⑩ DVD摄像机使用小技巧分享
导语:DVD摄像机使用小技巧分享。有的摄像机具备帧累积(也称灵敏度提升)功能,该功能是以降低扫描速度的方式让CCD在摄取每帧图像时累积更多的电子,以此呈现出低照度环境下的高亮画面。打开该功能可以让最低照度测定值呈几何倍数提升。
电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节省电能;
1. 在室外进行拍摄时,可以尝试将LCD的背光关掉,这样电池的续航能力会大幅提高。
2. 使用取景器进行拍摄。这样做虽然不如LCD取景拍摄方便,但可以省不少电。
3. 若不需要拍摄的时候,应当直接关闭DV电源。因为DVD摄像机中的刻录光盘在待机时也会高速旋转,非常费电。关掉DV电源,除了可以省电,还可以让DV散热。
DVD摄像机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1. 不要将DVD摄像机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高于60度或150度)。例如,受到阳光照射的车里或直接裸露在阳光下。
2. 不要让DVD摄像机受潮。一定要使DVD摄像机远离雨水,海水和任何其它的潮湿环境。DVD摄像机因受潮或进水而导致的故障或功能失效有时是无法修得的。
3. 突然上升的气温可能会导致DVD摄像机内形成凝结。
-- 将DVD摄像机从冷的地方移到暧和的地方(例如:冬天的时候从屋外移到屋内);
-- 将DVD摄像机从凉爽的地方移到热的地方(例如:夏天的时候从屋内移到屋外);
一,从摄像机更替看技术进步
摄像机一般可划分三个等级,家用级,专业级,广播级。我局最早的一部摄像机是家用型的VHS制式摄录一体机,应该是1984年,距今25年了,使用普通1/2录像带,那时候电视台也就一部这样的摄像机,图像质量也是摄像机中较差的。后来使用的是索尼M3和东芝C1两部摄像机,用大1/2录像带,这两部机器的图像质量明显得到改观,属于广播级的摄像机,但是摄像机和录像机是分开的,由电缆连接,扛在肩上的是摄像机,录像机背包需要背在肩上或者由助手携带,跟随摄影记者移[www.t262.com]动,很不方便。随着摄像机技术的进步,我们电视台购置了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级的摄录一体机,就是现在我们俗称的摄像机,摄像机和录像机实现一体化,当时是买了两部JVC胜利公司的KY-19和KY-17,使用SVHS录像带。相对于过去的带背包机的老式摄像机,我们记者的感受可谓是鸟枪换炮,拍摄时再也不用带着讨厌的尾巴了,方便快捷。但是图像质量相对于早期的索尼和东芝的图像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这和当时的JVC摄像机自身的SVHS制式缺陷有关。紧接着BATCAM摄像机开始进入我们电视台,当时我县最早的BATCAM摄像机是电教中心购买的,我台随后购置三台索尼不同型号的BATCAM摄录一体机,使用BATCAM录像带,虽然同属于录像带记录信号,但是BATCAM制式的图像质量已经远远优于过去的机型。然而随着数码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很快数字化摄像机开始逐步更换掉老式的BATCAM制式摄像机,同时带来采编播一系列的变革,尤其是我们的制作和播出,实现了从线性视频编辑到非线性视频编辑,视频素材的调用可以瞬间实现,省却很多外部设备,图像传输和采用时图像质量不会衰减不受损耗。去年配置的P2卡摄像机,则向纯数字化记录方向更进一步,无论是视频采集速度和图像质量还原都得到了最大的保障。短短20年,我们摄像记者手中的摄像机跟随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更换,也要求我们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去了解并熟练的使用手中的机器,以拍出高质量的画面。
二,摄像机的清洁与维护
摄像机对于我们摄像记者来说,就是战士手中的枪,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我们手中的机器。每一个摄像记者,当他成为摄像记者起,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对摄像机的清洁与维护。
先谈清洁,93年我最开始做摄像记者的时候,我学的第一课并不是机器的使用,我的老师一上来并没有告诉摄像机的用法,而是拿着毛刷、麂皮、吹气球、毛巾,先带着我对摄像机进行清洁。摄像机除了镜头之外,都是用硬毛刷除去灰尘,每一个缝隙都不要放过,然后用半干的毛巾擦拭整个摄像机。摄像机镜头是整个摄像机最娇贵的部件,我们不能用硬毛刷去清理它。首先清理镜头周边的镜头罩部分,一定要用软毛刷清理灰尘,之所以用软毛刷,是因为清理部位距离镜头太近,要防止对镜头造成损伤。在清理镜头的时候,要对着光看镜头的表面,如果只有细小的灰尘,一般用吹气球清理就可以,如果有水汽或者污渍,就要用麂皮或者镜头纸,顺着一个方向擦拭镜头表面,并且用吹气球吹去可能残存的灰尘或者纤维。我们用同样的处理方式去清理寻像器,寻像器上的护目眼罩要单独取下来用硬毛刷清理并用半干的毛巾擦拭干净。
摄像机的维护是我们每个摄像记者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采访归来,一定要取出录像带,关好录像带舱门,即使当时不需要采集图像,也要把录像带取出来,使摄像机内部的机械装置得到休息。紧接着关闭电源,取下电池给电池充电。我们摄像机电池没用完的情况下要按常规要先放电然后再充电,充电结束后要尽快取下电池并关闭充电器,这样可以延长电池和充电器的使用寿命。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记者能够按照这个程序对待我们的摄像机电池和充电器,设备库的充电器很多时候就是长明灯,电池经常在下一次使用前长时间挂在充电器上,希望大家在工作中注意爱惜我们的摄像机电池,按照要求进行充放电,尽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镍镉电池有记忆功能,放电后充电可延长使用寿命,锂电池不存在此类问题)。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我们记者要把摄像机上的常用开关比如自动白平衡开关,录音声道选择开关,自动拍摄开关归位,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会随时接到采访任务,走的时候急急忙忙,开关归位的好处就是电池和录像带装好后,拿起来就能拍摄,平时准备工作做足了,出去采访才会少出错或者不出错,保证拍摄质量。
学会正确的摄像机清理和维护方法,是我们每一个摄像记者的`必修课,也是我们每个摄像记者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三,摄像机常用开关的使用
我们摄像机上开关比较多,尤其是大一点的机器,像我们常用的索尼600系列这种机型
最多,松下500MC的P2,虽然机器型号不同,但是常用开关基本一致。第一。滤色片转换开关,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光线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滤镜,同时控制光线进入摄像机的强度。过去的摄像机滤色片开关通常是1档3200K,2档5600,3档5600+ND片。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索尼600。在选择5600或者3200后,1档是非减弱光线状态下的滤色片,在正常的光线情况下,选择正确的白平衡即可使用。另外三个ND滤色片都是在在室外强光状态下使用,室内拍摄你是用不上的。ND片上注明的8分之一、16分之一、64分之一等数据,但是这个数据告诉的是大家使用这档滤色片时,光线ND片后强度将被降低到原有光线强度的8分之一,16分之一,64分之一等,同时判断ND滤色片使用是否正确,寻相器画面不能过亮过暗,同时自动光圈在7-10这个范围之间,拍摄出来的画面亮度就是基本正常的;第二,增益开关,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下拍摄时,可以通过增益开关强行增加摄像机采集的亮度电平,图像表面会有颗粒状杂质,所加增益越大,图像表面越粗糙。一般在夜间光线极弱的情况下使用,滤色片一定要放在1档,白平衡放在3200位置;第三,视频/彩条输出切换开关,这个开关很简单,通常放在GAM位置,新使用的录像带需要录彩条,或者拍摄需要间隔提示的时候,可以把开关达到BASS位置输出彩条。第四,黑白平衡开关,黑平衡一般不用调整,只有在摄像机第一次使用,或者使用放置较长时间的摄像机时,或者季节、气温变化大的时候才调整。白平衡开关大家比较熟悉,一般情况下只有拍摄固定主体的时候使用,因为光线基本无变化,调整白平衡可以获得最好的色彩还原,或者多机位拍摄时统一校对白平衡,使每个摄像机的输出视频色彩基本一致。外出采访时,随着拍摄主体的变换,机位的移动,大家都是用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的缺点就是白平衡自动跟踪调整时会有偏差,造成色彩前后不统一,但是基本上不影响拍摄效果。第五,自动白平衡储存选择开关,一般情况下会在A,B两个位置设置两个不同的色温,比如说5600和4000的,最下档一般都是出厂设置的标准3200K色温。松下500的最下档稍有不同,可以进行快速的3200和5600切换。第六,录像机部分的声音电平自动手动切换和声道选择开关,这两个开关一般上下排列在一起,正常情况下声音电平自动手动切换开关打在手动上,自动档会造成背景杂波增大。而声道选择开关,作为有经验的老记者,会始终把1声道设置在机上话筒位置,2声道始终设置在机外话筒位置不去动它,需要用外接话筒时直接插在2声道上,这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在拍摄画面的同时采集现场音,即使采访话筒出现故障,也能保证现场音正常采集。
正常情况下,不常用的开关如:快门开关(SHUTTER)选择关闭状态,一般电子快门通常设置在60HZ模式,设定后不需要调整;摄像机镜头握把上方的光圈手动自动开关(IRIS)放在自动位置;握把下方的变焦环开关ZOOM放在SERVO机器控制位置,变焦环开关只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放置在手动操作位置;摄像机镜头的最后方是近摄调焦环(MACRO),在拍摄较为细微的物体时可以使用,用手压住M标志的开关进行调焦;近摄调焦环外侧是法兰焦距环,主要用来调整后焦距也就是镜头安装面到成像面的距离。此外还有调整监听音量的旋钮,调整摄像机放像状态音量的旋钮都是比较简单就不多说了。
四,常用的拍摄手法
摄像机的拍摄手法比较多,以运动方式来划分,常用的就是推、拉、摇、移四种方式,以摄像机相对被摄主体形成的角度来划分,则分为俯拍,平拍,仰拍;按照镜头使用焦距长短我们又可以分为长焦距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微距镜头。
我们所说的推、拉,是指通过镜头的变焦环,使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先说推镜头,可以使相对较远处的被摄主体的全部或局部在画面中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给人的感觉由远及近由面及点,是我们能够清晰的观察被摄主体甚至被摄主体的局部细节,通常这种手法会起到一个突出被摄主体的作用,在一个画面中利用这种手法把观众的注意力聚集在你想要表现、想要突出的人物、景物或者细节上;拉镜头,可以说是让当前景物最大限度的入画的过程,让一开始拍摄的被摄主体逐步远离画面,让被摄主体周边和背景环境越来越多的展现出来,这种手法一般用来让观众了解被摄主体的所处位置,被摄主体和周边人物景物的关系,甚至可以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进程和事件背景,给人感觉画面是由点及面以小见大;而摇镜头通常指摄像者位置不变而摄像机镜头左右摇动或者上下摇动拍摄,尤其是是在广角镜头不能摄录当前场面的时候,摇镜头可以使观众看清整个场面,在拍摄较为宽阔的场景比如说大型的会场,田园山川湖泊河流,体积较大的被摄主体使用较多,给人感觉是能够从头至尾的较为全面的看清楚景物或者新闻事件所处的环境;最后来说说推拉摇移中的移,顾名思义,移就是指镜头的移动,这个镜头的移动不是通过变焦环或者摇镜头获得,而是通过摄像记者位置的移动来获得,观众可以从你每次的移动中,看到随之变换的不同的被摄主体及其背景(会场观众席拍摄),或者被摄主体不断变化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以及周边环境不断更迭(人物跟拍)。
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稳。这个稳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摄像机扛的稳,把镜头的晃动降低在最低幅度,摄像机在肩上要稳如磐石,手掌要有力的把持住摄像机握把,呼吸要平稳,10秒之内的镜头拍摄能屏住呼吸最好;第二层意思就是摄像机要平稳,不要耸肩,手掌不要外翻,要保证画面的平稳,时刻注意寻相器画面周边和被摄物体的对比。第二个要点,构图。构图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和比例。简单以单个人物拍摄来说,被摄人物的头部不要顶到画面的上沿,正面拍摄人物左右剩余空间相近。侧面拍摄时人物脸部朝向一方与画面边框间距要大于其身体后方与画面边框的距离,画面底部边框不要低于人物腰部。构图好的画面,看上去自然协调,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比例适中,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画面感觉别扭,大部分情况就是构图不严谨,过于随意造成的。要想构图好,就要在平时的拍摄中多摸索,拍摄的过程中态度要认真,对画面的构图要讲究才可以。第三个要点就是角度。一个好的角度,可以给观众一个视觉上的冲击。一个好的角度,需要摄影记者在现场敏锐的思考,细心的观察现场,好角度是找出来的,决不是你随意站在自己最方便的地方就是好角度,眼勤脚快心细,好角度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摄影记者。
下面讲两种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第一种就是虚焦。 所谓的虚焦,指的是你的镜头在推近聚焦以后,镜头拉开,发现画面中被摄物体不清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摄像机镜头上的法兰焦距环错位造成,遇到这样情况记者不要慌,你随便拿一个物品,放在距离镜头大概3米的距离上,光圈打在手动位置,镜头推近聚焦,然后拉开镜头,调整法兰焦距环使画面清晰,然后重复以上步骤3-5次,直到画面恢复正常,不再虚焦。如果无法解决,可以拿回来给我处理。
第二种故障就是结霜。 我想很多摄影记者都曾经遇到过,结霜情况会出现在镜头和磁鼓上,主要原因就是摄像机拍摄的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太大,尤其是从低温环境进入相对高温环境。比如说夏天摄像机从温度较低的空调车或者房间中拿出来在室外较高温度下拍摄,在冬天从正常的环境温度下进入较暖和房间或者大棚拍摄,都会出现镜头结霜。规避办法:如果我们在炎热的夏天去较远的地方采访,为了避免摄像机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下,建议出发前把摄像机放在汽车后备箱,这样摄像机机体温度不会和室外环境有太大差别,如果无后备箱情况下,抵达采访地点后摄像机放在拍摄环境中使其温度与环境温度持平,同时打开带仓,预防磁鼓结霜。
冬天摄像机出现结霜现象大多是在温室大棚中经常遇到,因为温室大棚温度较高,同时湿度也很大,结霜现象尤其严重,并且很顽固。建议在采访之前准备镜头纸,及时擦拭掉镜头上的雾气水汽,同时快进快出,拍摄要准要快,拍摄几个镜头就出来晾晒下机器,同时打开带仓,能够缓解结霜现象,高温高湿度环境对摄像机损伤比较大,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机器。最后一点要注意的是,雨天在室外拍摄一定要做好摄像机的防水工作,在没有摄像机雨衣或者其他避雨条件下,应该毫不犹豫脱下上衣遮盖好机器,防止摄像机直接被雨水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