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焊立缝焊接工艺怎么焊接
电焊立缝焊接工艺采取之字型或三角型焊接方法。立焊时,熔池金属和熔滴因受重力作用具有下坠趋势,和焊件分开,所以容易产生焊瘤。但由于熔池部分脱离熔渣的保护,所以如果操作或运条角度不当时,容易产生气孔。
厚板立焊时,在接头两侧使用成形器具(固定式和移动式冷却块),保持熔池形状,强制焊缝成形的一种电弧焊。
预热能降低焊后冷却速度,有利于降低中碳钢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防止产生冷裂纹,这是焊接中碳钢的主要工艺措施。预热还能改善接头塑性,减小焊后残余应力。
通常,35和45钢的预热温度为150~250℃。含碳量再高或者因厚度和刚度很大,裂纹倾向大时,可将预热温度提高至250~400℃。
(1)焊接拼接缝怎么焊扩展阅读
立焊的操作规程是,使用的电流不要过大,略低于角焊电流,选择焊条的大小要根据焊件的厚度而定。焊接时电弧不要太大,要短弧焊接。
首先要确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种类非常多,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确定焊接方法后,再制定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的种类各不相同,如手弧焊主要包括:焊条型号(或牌号)、直径、电流、电压、焊接电源种类、极性接法、焊接层数、道数、检验方法等。
『贰』 焊接2.35的对接焊缝,手工弧焊如何进行
焊接程序:
1、焊接板缝 ,有纵横交叉的焊缝,应先焊端接缝后焊边接缝。
2、焊缝长度超过1米以上,应采用分中对称焊法或逐步码焊法。
3、结构上对接焊缝与角接焊缝同时存在时,应先焊板的对接焊缝,后焊物架对接焊缝。最后焊物架与板的角焊缝。
4、凡对称物件应从中央向前尾方向开始焊接,并左、右方向对称进行。
5、构物件上平、立角焊同时存在时,应先焊立角焊后焊平角焊,先焊短焊缝 ,后焊长焊缝。
6、一切吊运“马”部(起吊部位),应用低氢焊条,焊后必须及时打渣,认真检查焊脚尺寸要求,焊接焊缝包角。
7、部件焊缝质量不好应在部件上进行返修处理合格后,才能再进行下一焊接工序。不得留在整体安装焊接时进行。
焊缝接缝要求:
1、重要结构对接焊缝按设计规定技术要求进行一定数量x光片或超声波对焊缝内部检定,并按设计要求规定给予级别评定。
2、外表焊缝检查,所有结构焊应全进行检查,其焊缝外表质量要求:
1)焊缝直线度,任何部位≤100毫米内直线度应≤2毫米。
2)焊缝过渡要光顺,过渡角要<90度,不能有突变。
3)焊缝高低差,在长度2.5毫米,其高低差应≤1.5毫米。
4)焊缝不允许低于工件表面及有裂缝不熔合等缺陷存在。
5)多道焊缝表面堆叠相交处,下凹深度应≤1毫米。
6)全部焊缝焊合缺陷允许修补,修补后应打磨光顺。
7)部件结构材质为铸钢件时,焊后必须经550℃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
3、焊接构件允许火工校正。
『叁』 这个是怎么焊接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它是适合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压力。
2、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
3、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连接焊件。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
现代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无论在何处,焊接都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19世纪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艺是铁匠沿用了数百年的金属锻焊。最早的现代焊接技术出现在19世纪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气焊,稍后出现了电阻焊。20世纪早期,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对军用器材廉价可靠的连接方法需求极大,故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今天,随着焊接机器人在工业应用中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质,继续开发新的焊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
焊接物理本质
焊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连接成一体的工艺过程.
促使原子和分子之间产生结合和扩散的方法是加热或加压,或同时加热又加压.
焊接焊接的分类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在熔焊的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的话,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焊瘤
焊接,可以产生丰富的艺术创作的表现语言。焊接通常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而金属在高温下,会产生许多美妙丰富的变化。金属母材会发生颜色变化和热变形(即焊接热影响区) ;焊丝熔化后会形成一些漂亮的肌理;而焊接缺陷在焊接艺术中更是经常被应用。焊接缺陷是指焊接过程中,在焊接接头产生的不符合设计或工艺要求的缺陷。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焊接裂纹、气孔、咬边、未焊透、未熔合、夹渣、焊瘤、塌陷、凹坑、烧穿、夹杂等这是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在今天的金属艺术创作中,焊接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一些工业焊接的失败操作之中,或者说蕴藏于一些工业焊接极力避免的焊接缺陷之中。其次,焊接艺术语言是独特的。
一件焊接雕塑,粗的焊缝裸露在雕塑表面,各种不规则的切割痕迹也变成了艺术家优美的艺术语言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焊接雕塑所追求的粗糙质朴的风格,金属的锈蚀、瑕疵也大多根据作品的需要特意保留,因此,在焊接雕塑中常常可以感觉到一种非雕琢的、原始的美。
雕塑下部的钢板拼接处的焊缝很粗大,从焊接工艺的牢固性来看,这显然不仅仅是出于对雕塑结实程度的考虑,在这件雕塑中,下部几条扭曲的焊缝已经作为雕塑整体审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雕塑整体来看,不论是上半部分的文字造型,还是下半部分的肌理处理,到处有扭曲的焊接痕迹的出现,整个作品达到了整体视觉语言的统一。手工等离子切割的方法,利用切割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切割的边缘产生热影响区,这样的话就给亮白色的不锈钢“染”上了一圈略带渐变的色彩了。同时,通过对焊接的规范的调节,割枪喷出的强烈气流,会在切割钢板熔化的瞬间,在切割边缘“吹”起一圈随机形成的肌理。这种随机效果的形成过程,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又是在一定的焊接规范下,必然产生的现象。从尺寸的角度考虑,尺寸较大的焊接艺术壁饰,可采用半自动CO2气体保护焊,较小的可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
如果把一幅壁饰作品,看成一幅画的话,画面中的点、线、面、黑、白、灰甚至颜色的处理,都可以通过焊接的方法来实现。各种型号、各种材质的金属丝,应用不同的焊接工艺,会在画面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不同金属的颜色不同,不锈钢的亮银色、铝材的亚银色、碳钢的乌亮色,钛钢、青铜、紫铜、黄铜而且就钢材来说,不同的钢材,在高温受热时,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即焊接热影响区的不同。另外,切割也是焊接艺术壁饰创作的方法之一,既可以与焊接结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这完全取决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对工艺与效果的掌握程度。以上所述的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变化的丰富可想而知。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肆』 焊接H型钢腹板拼接
焊接H型钢的腹板宽度或长度如果超过市场钢板的尺寸是可以拼接的。拼接按照等强的要求。十字形拼缝即上下长度和宽度方向都进行拼接,焊接焊缝不错开呈十字形;T字形拼接即长度拼接和宽度拼接的焊缝错开呈T字型。一般采用T字型拼接,尽量避免十字型拼接焊缝。
『伍』 电焊平缝怎么焊
这个焊接方法很难。最好是自己不断尝试焊接速度 和焊接参数的搭配。焊条角度45度到60度之间。向上拉弧,向下走。走月牙型焊道。自己也焊过但是不熟练没什么成果。可以试试也许有帮助。还有,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从上往下焊立缝,很好上手,电流不要太大,摆动焊接,参数看自己感觉,很多人用的焊接参数都不同。送丝速度,电压,电流一定要调整好,听声音和手感就能调正好焊接参数。
『陆』 激光焊接的叠焊,拼焊,缝焊什么意思
简单的解释一下吧
叠焊
如图,不同形状的武器焊接在一起,这个时候就属于缝焊咯,也是通过激光把连接处融化粘结在一起。
像加热管焊接,封口焊接等都是用的这种方式
其实,实际应用当中,某些工件的加工再拼焊和缝焊也有很接近的地方
『柒』 什么叫拼接焊缝
拼接焊缝是在焊件的坡口面间或一焊件的坡口与另一焊件表面间焊接的焊缝。
『捌』 不锈钢管接缝怎么焊接
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属极气体保护焊(MIG/MAG)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
焊前准备:4mm一下的厚度不用开破口,直接焊接,单面一次焊透。4到6 mm厚度对接焊缝可采用不开破口接头双面焊。6 mm以上,一般开V或U,X形坡口。
其次:对焊件,填充焊丝进行除油和去氧化皮。以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钨极直径,弧长,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保护气流,喷嘴直径等。
(1)焊接电流是决定焊缝成形的关键因素。通常根据焊件材料,厚度,及坡口形状来决定的。
(2)焊极直径根据焊接电流大小决定,电流越大,直径也越大。
(3)焊弧和电弧电影,弧长范围约0.5到3mm,对应的电弧电压为8~10V。
(4)焊速:选择时要考虑到电流大小,焊件材料敏感度,焊接位置及操作方式等因素决定。
1 手工焊(MMA):
手工焊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易于使用的焊接方法。电弧的长度靠人的手进行调节,它决定于电焊条和工件之间缝隙的大小。同时,当作为电弧载体时,电焊条也是焊缝填充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来焊接几乎所有材料。对于室外使用,它有很好的适应性,即使在水下使用也没问题。在电极焊中,电弧长度决定于人的手:当你改变电极与工件的缝隙时,你也改变了电弧的长度.在大多数情况下,焊接采用直流电,电极既作为电弧载体,同时也作为焊缝填充材料。电极由合金或非合金金属芯丝和焊条药皮组成,这层药皮保护焊缝不受空气的侵害,同时稳定电弧,它还引起渣层的形成,保护焊缝使它成型。电焊条既可以是钛型焊条,也可以是碱性的,这决定于药皮的厚度和成分。钛型焊条易于焊接,焊缝扁平美观,且焊渣易于去除。如果焊条贮存时间长,必须重新烘烤,因为来自空气的潮气会很快在焊条中积聚。
不锈钢药芯焊丝焊接要点及注意事项:
(1)采用平特性焊接电源,直流焊接时采用反极性。使用一般的CO2焊机就可以施焊,但送丝轮的压力请稍调松。
(2)保护气体一般为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流量以20~25L/min较适宜。
(3)焊嘴与工件间的距离以15~25mm为宜。
(4)干伸长度:一般的焊接电流为250A以下时约15mm,250A以上时约20~25mm较为合适。
2 MIG/MAG焊接:
这是一种自动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电弧在保护气体屏蔽下在电流载体金属丝和工件之间稳定发热,机器送入的金属丝作为焊条,在自身电弧下融化。由于MIG/MAG焊接法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优点,至今她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适用于钢、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为基的材料。这使得它成为理想的生产和修复的焊接方法。当焊接钢时,MAG可以满足只有0.6mm厚的薄规格钢板的要求。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活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或混合气体。
不锈钢MIG焊要点及注意事项:
(1)采用平特性焊接电源,直流时采用反极性(焊丝接正极)。
(2)一般采用纯氩气(纯度为99.99%)或Ar+2%O2,流量以20~25L/min为宜。
(3)电弧长度:不锈钢的MIG焊接,一般都在喷射过渡的条件下来施焊,电压要调整到弧长在4~6mm的程度。
(4)防风:MIG焊接容易受到风的影响,有时微风而产生气孔,所以风速在0.5m/sec以上的地方,都应当采取防风措施。
(5)防潮:室外焊接时,必须保护工件不受潮,以保持气体的保护效果。
3 TIG焊接:
电弧在难熔的钨电焊丝和工件之间产生,一般使用的保护气体是纯氩气,送入的焊丝不带电,既可以手送,也可以机械送,还有一些特定用途则不需要送入焊丝。被焊接的材料决定了是采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采用直流电时,钨电焊丝设定为负极,因为它有很深的焊透能力,对于不同种类的钢是很合适的,但对焊缝熔池没有任何“清洁作用”。
TIG焊接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焊接大材料范围广,包括厚度在0.6mm及其以上的工件,材质包括合金钢、铝、镁、铜及其合金、灰口铸铁、普通干、各种青铜、镍、银、钛和铅。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焊接薄的和中等厚度的工件,在较厚的截面上作为焊根焊道使用。
不锈钢TIG焊要点及注意事项:
(1)采用垂直外特性的电源,直流时采用正极性(焊丝接负极)。
(2)一般适合于6mm以下薄板的焊接,具有焊缝成型美观,焊接变形量小的特点。
(3)保护气体为氩气,纯度为99.99%。当焊接电流为50~150A时,氩气流量为8~10L/min,当电流为150~250A时,氩气流量为12~15L/min。
(4)钨极从气体喷嘴突出的长度,以4~5mm为佳,在角焊等遮蔽性差的地方是2~3mm,在开槽深的地方是5~6mm,喷嘴至工作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mm。
(5)为防止焊接气孔之出现,焊接部位如有铁锈、油污等务必清理干净。
(6)焊接电弧长度,焊接普通钢时,以2~4mm为佳,而焊接不锈钢时,以1~3mm为佳,过长则保护效果不好。
(7)对接打底时,为防止底层焊道的背面被氧化,背面也需要实施气体保护。
(8)为使氩气很好地保护焊接熔池,和便于施焊操作,钨极中心线与焊接处工件一般应保持80~85°角,填充焊丝与工件表面夹角应尽可能地小,一般为10°左右。
(9)防风与换气。有风的地方,务请采取挡网的措施,而在室内则应采取适当的换气措施。
『玖』 怎么把缝隙焊接的更好
1、缝隙下面加设衬板,以防止焊剂流失。
2、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
3、缝隙较大时采用多次施焊的方法
4、焊接面清理干净。
『拾』 缝焊的缝焊工艺
缝焊接头的形成本质上与点焊相同,因而影响焊接质量的诸晌素也是类似的。主要有焊接电流、电极压力、焊接时间、休止时扣、焊接速度和滚盘直径等。
(一)焊接电流
缝焊形成熔核所需的热量来源与点焊相同,都是利用电流通参过焊接区电阻产生的热量。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焊接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熔核的焊透率和重叠量。在焊接低碳钢时,熔核平均焊透率为钢板厚度的300o-70%,以45%-50%为最佳。为了获得气密焊缝熔核重叠量应不小于15%一20%b
当焊接电流超过某一定值时,继续增大电流只能增大熔核的焊透率和重叠量而不会提高接头强度,这是不经济的。如果电流过大,还会产生压痕过深和焊缝烧穿等缺陷。
缝焊时由于熔核互相重叠而引起较大分流,因此,焊接电流通常比点焊时增大15 0o ^r40%。
(二)电极压力
缝焊时电极压力对熔核尺寸的影响与点焊一致。电极压力过高会使压痕过深,同时会加速滚盘的变形和损耗。压力不足则易产生缩孔,并会因接触电阻过大易使滚盘烧损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三)焊接时间和休止时间
缝焊时,主要通过焊接时间控制熔核尺寸,通过冷却时间控制重叠量。在较低的焊接速度时,焊接与休止时间之比为1. 25:1 ^}2:1,可获得满意结果。当焊接速度增加时,焊点间距增加,此时要获得重叠量相同的焊缝,就必须增大此比例。为此,在较高焊接速度时,焊接与休止时间之比应为3:1或更高。
(四)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与被焊金属、板件厚度以及对焊缝强度和质量的要求等有关。通常在焊接不锈钢、高温合金和有色金属时,为了避免飞溅和获得致密性高的焊缝,必须采用较低的焊接速度。有时还采用步进缝焊,使熔核形成的全过程均在滚盘停止的情况下进行。这种缝焊的焊接速度要比常用的断续缝焊低得多。
焊接速度决定了滚盘与板件的接触面积,以及滚盘与加热部位的接触时间,因而影响了接头的加热和散热。当焊接速度增大时,为了获得足够的热量,必须增大焊接电流。过大的焊接速度会引起板件表面烧损和电极粘附,因此即使采用外部水冷却,焊接速度也要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