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正宗的河南烩面汤料怎么调
河南烩面是河南省的一道传统小吃,也是河南的三大小吃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欢,走在我们河南的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烩面馆,吃的人还特别的多,烩面汤鲜味美、面条劲道,吃过后回味无穷,每次回家都要先去吃一碗我们河南的烩面,太过瘾了,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河南烩面汤料怎么调。
4、再把香料放进去,香料每个人放得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放就好,用小火熬制20分钟,把香料的香味熬出来就可以了,把熬制好的油过滤一下就可以了。
⑵ 麻辣烫这么做
1、主要配制大料:注:①一只手的满把: 即用右手抓满一下的量; ②一只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点,比第①项用量少一小半左右; ③以个数计:直接按个数就可以了。①白寇(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②香砂(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③丁香(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④小茴香(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⑤桂皮(用量:折成小段,一只手的大半把) ⑥大茴香(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 ⑦孜然(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⑧香叶(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⑨草果(用量:6-7个) ⑩凉姜(用量:6-7个) ⑾花椒(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麻的关键,能吃麻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 ⑿辣椒(用量:一只手满把)想辣就多加一点,不想太辣就少加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辣的关键,能吃辣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 (以上配方为十二种大料,完整配方中有十六种)
注:①因为我之前每次配料时,习惯一次配三天的料;以上的配方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之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开,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当然如果你不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我上面给出量的1/3,即是每天的用量,这一点很重要。②试做时草果、香砂、丁香这三种大料一定要按我的用量去做,不能多加,如果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汤苦,味怪。
2、炒大料时的辅料:(油烧热时,放入油内起炸香的作用)生姜(0.3斤左右,切片) ; 大蒜头(整2个,刀切一分为二,不用切的太小) ; 山东大葱(2根,切成3寸的段)
3、汤内增鲜的辅料:(不锈钢汤桶内注入水后,直接放入汤桶内)牛腿骨(1个,大概4-5斤。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骨头,但腿骨比较好) ;冷冻鸡架(2个即那种没有多少肉的鸡骨头,一般的菜市场即可有售 )注:试做时,增鲜的东西加的多一点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鲜(如牛骨、鸡架)熬汤过程中需要加入的辅料:火锅底料(重庆三五牌,用1袋150克) ; 陴县豆办酱(200克,选用桶装的四川陴县豆办酱;试做时,买袋装的也行)
4、炒料(1)先把之前抓好的每种大料,平均分成三份;(因为之前一次配的是三天用量,现在只炒一天的料就可以了,如果说你只配了一天的用量,那就不用再分了).(2)炒锅置旺火,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烧到7-8成热时,再加入2.2的辅料炸香。(3)再加入2.1的大料用大火炒出香味.(炒料这一步其实也没有什么,基本上日常家里面炒菜的过程相同,但也不要把大料炒糊了)
5、熬汤
(1)在不锈钢桶(选用直径35厘米,深为38-40厘米的不锈钢桶,此桶大概能装25公斤水左右)内先加入2.3增鲜的辅料;桶内注满水用中火把汤熬开(熬汤过程中,注意随时把汤表面上的一层浮沫撇除,如果想汤味比较鲜一点,汤熬开后,可以改成小火再适当的多熬一会儿),再放入2.4的汤内辅料和炒好的大料,用中小火进行熬制,大概还需要半小时左右。(注意,为了不使汤浑浊,增鲜辅料和炒好的大料可用纱布包起来;还有试做时,大料和水的比例都应相对缩小)
(2)用网状的漏勺把熬好的大料和汤分开,汤放入另外一个桶内(此料即后来烫菜用的汤和加入碗内喝的汤),在装大料的桶内重新加入水,可反复熬制三桶汤料.
(3)第二锅、第三锅汤料用中小火熬开后,改用小火再熬20分钟左右.
(4)把熬好的汤上面一层辣油用勺子撇起,装入另外的一个小桶内备用.注:因这个辣油比较香、麻、辣,如果不撇开,直接放在汤内的话,不能吃辣的朋友,会受不了;当然如果你能吃辣,在麻辣烫装碗前可根据口味直接加入碗内,或者烫到最后,汤内没有什么味道,也可加入一点此辣油。
⑶ 麻辣烫配方
麻辣烫汤料配方:
底料0.5斤,老油4斤,鸡精100克,干辣椒50克,花椒50克,白汁汤料2.4斤,醪糟50克。
荤菜:兔腰50克毛肚50克鳝鱼50克猪环喉50克午餐肉50克鸭肠30克。
素菜:藕片80克莴笋80克冬瓜50克香菌50克豆腐干50克白菜。80克花菜50克青菜头80克。
底料制作:将牛油放入锅中烧至七成热,下入郫县豆瓣、糍粑辣椒和老姜煸炒出,香后放入其它原料小火炒2小时即可作底料使用。
汤料制作:将老油放入锅中烧至七成热,放入干辣椒、花椒、底料煸炒出香,放入白汁汤料、醪糟、鸡精大火烧开即可。
⑷ 卤水的制作方法
卤味配方一
汤料:
提前熬好的二汤30斤左右。
香料:
八角2克,蛤蚧1对,香叶12片,甘草、小茴香各35克,肉豆蔻、丁香、陈皮、鲜沙姜各25克,罗汉果2个,香茅草50克,草果4个,白胡椒粒12克,桂皮、砂仁、花椒各20克,鲜南姜75克,红曲米150—200克。
蔬菜料:
葱、姜、圆葱、香菜、蒜子各300克。
油料:
A料(葱、姜、蒜各20克,八角、桂皮、香叶各10克),鸡油1千克。
调料:
生抽1瓶,鱼露120克,冰糖、美极鲜味汁各150克,料酒、浓缩鸡汁各200克。
熬制方法:
1.锅内放入色拉油150克,烧至三四成热时,放入蔬菜料,中火煸炒至蔬菜料变成金黄色,将油和料分离,用纱布将炒香的蔬菜料包好。
2.锅内放入鸡油,烧至三四成热时,放入A料,小火熬至鸡油香味浓郁时,离火,过滤掉料渣。
3.香料用纱布包好,用清水略微浸泡,捞出控水。
4.将提前熬好的二汤烧开,下入香料包、蔬菜料包、熬好的鸡油和调料,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约40分钟,捞出香料包即可。
卤味配方二
汤料:
老鹅3kg,老母鸡3kg,老鸭1.5kg,棒骨2千克,猪蹄、鸡爪各1千克,蛤蚧2个。
香料:
八角100克,花椒、干辣椒各80克,高良姜、甘草、山柰、桂皮、草果、肉豆蔻、白豆蔻、莳萝籽、栀子各50克,香叶、小茴香、砂仁、白芷、白胡椒粒、干香菇、陈皮各30克,丁香、香茅草各10克,当归5克,罗汉果2个,阳江豆豉70克(洗去表面细盐),熙源香橄榄菜480克。
调料:
花雕酒2瓶,加饭酒1瓶,广东米酒2瓶,红星二锅头、咖喱粉、牛肉粉各50克,财神蚝油1千克,泰国鱼露、海皇子鲍鱼酱、糖色各200克,老冰糖、海天草菇老抽各300克,鲜酱油、家乐鸡粉各500克,金标生抽1500克,四季宝花生酱100克,沙姜粉80克,盐150克。
油料:
熟鸡油1千克,花生油800克,芝麻油200克。
蔬菜料:
生姜1千克,葱500克,胡萝卜、干葱头各300克,香菜根30克。
熬制方法:
1,取老鹅、老母鸡、老鸭、棒骨、猪蹄分别剁成大块,再分别放入冷水锅内,中火加热至水沸,改小火撇净浮沫,捞出冲洗干净,一起放入不锈钢桶内。
2.鸡爪焯水,也放入不锈钢桶内。
3.往汤料中注入清水40千克和蛤蚧,大火烧开后持续大火滚汤60分钟,改中火熬汤2小时。
4.将调料、香料包、蔬菜(用纱布包好),放入汤料中,继续中火熬制1小时。
5.待卤水快要熬好时,将三种油料一起倒入锅内,大火加热至八成热,离火倒入熬制1小时的汤桶内,熬制完成。
备注:
1,所有香料需用温水浸泡2小时,淘洗一遍,去除多余杂质,控干水分后放入烤箱内烘烤出香味,取出用香料包包好。
2.香菇、莳萝籽、阳江豆豉、橄榄菜主要增加卤水的复合香味。
3.咖喱粉既能调节风味,还能起到提亮卤水色泽的作用。
4.鲍鱼酱、四季宝花生酱主要增加卤水的浓稠度。
5.沙姜粉的作用是遮盖卤制原料的异味。
6.熟鸡油增加卤水的香味;花生油和芝麻油增加卤水的鲜味。
卤味配方三
香辣料:
子弹头辣椒2.5千克,干的青花椒1.5千克,辣椒王1千克。
油料:
A料(毛葱2.5千克,姜、八角各1千克,花椒250克,大葱段1.5千克)
纯豆油2.5千克,色拉油5千克。
汤料:
猪蹄10只,老母鸡3只,大棒骨5千克。
香料:
透骨草、肉豆蔻、良姜各60克,草豆蔻35克,甘草、当归各25克,荜拨15克,小茴香50克,山楂100克,干香菇、白豆蔻、白芷、陈皮各20克,白果、玉竹各50克,益智仁30克,五味子、木香各30克,香叶、桂皮、灵草各10克。
调料:
麦芽酚(纯香型)50克,冰糖750克,味精200克,盐1500克,炒好的糖色1千克,美极鲜味汁1瓶,鸡粉300克。
熬制方法:
1.锅内放入纯豆油、色拉油,烧至三成热时,放入A料大火烧开,改小火熬至A料变成金黄色时,过滤料渣,离火存放。
2.子弹头辣椒、干的青花椒、辣椒王用清水略微清洗即可。
3.汤料剁成大块,放入冷水锅内,大火加热至水沸,改小火撇净浮沫,捞出原料冲洗干净。
4.香料用30℃的水浸泡2小时,捞出控水,用香料包包好;蔬菜料洗净,用料包包好。
5.取一个大的不锈钢汤桶,放入清水50千克大火烧开,下入焯水后的汤料,大火烧开,改小火烧5小时。
6.过滤料渣,放入香料包、蔬菜料包、调料、步骤1熬好的油料、步骤2处理后的麻辣料,大火烧开,改小火熬2小时,捞出香料包,卤水熬制完成。
卤味配方四
汤料:
提前熬好的二汤10千克,老卤水5千克。
油料:
色拉油5千克,幺麻子藤椒油1千克,芝麻油250克。
调料:
糍粑辣椒2.5千克,干的青花椒200克,三五火锅底料200克,葱段、拍松的姜块各500克。
香料:
干香茅草200克,八角50克,山柰25克,桂皮15克,草果、小茴香、荜拨各10克,丁香、白豆蔻、香叶、灵草各5克。
熬制方法:
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下入葱段、姜块,中火炸出香味,下入糍粑辣椒,改小火炒出香辣味,下入花椒、三五火锅底料,继续用小火煸炒至辣椒变成淡淡的焦黄色,再倒入二汤、老卤水,一起小火熬制2小时,过滤料渣,放入香料、藤椒油、芝麻油即可。
老卤水:
汤料:二汤50千克。
香料:山柰25克,八角20克,草果、荜拨各15克,香南姜500克,丁香、小茴香、香叶、桂枝各30克,肉桂50克,香菜籽150克,肉豆蔻10克。
蔬菜料:圆葱1千克,小香葱、大葱段、香菜各750克。
油料:熟菜子油500克,熟猪油250克。
调料:里脊肉、五花肉各2500克,鸡爪1500克,糖色250克,红烧酱油200克,姜750克。
熬制方法:
1.香料放入沸水中快速焯水,去掉多余的杂质,控干水分。
2.锅内放入油料,烧至三四成热时,放入香料,中火炒香,取出香料用纱布包好。
3.锅内放入色拉油3千克,下入蔬菜料,小火炸干水分,捞出蔬菜料,用纱布包好。
4.里脊肉、五花肉均切成大块,分别用油炸至色泽金黄;鸡爪同样炸至色泽金黄。
5.锅内放入二汤、蔬菜料、香料、油料和调料,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8小时,离火过滤即可。此卤水至少要使用十多次以后,才能用来熬制香辣卤水。
说明:这款卤水最适合卤鸡爪和兔头,使用时,将原料放入卤水中,小火卤制成熟,关火浸泡。将原料捞出,码放在一个洁净的不锈钢盆内,然后用手勺将卤水表面的油舀出,浇在原料上并没过原料,一直浸泡即可。用卤水表面的卤油封存原料,是为了让成品吃起来香味更浓郁。
卤味配方五
汤料:
猪排骨、鸡架子、猪五花肉、牛骨各1千克。
香料:
桂皮、花椒、甘草各100克,香叶50克,八角、陈皮、良姜各50克,草果6个,罗汉果2个,草豆蔻、肉豆蔻、沙姜、砂仁、丁香各25克。
调料:
盐、冰糖各250克,味精200克,生抽2瓶,酱油1瓶,花雕酒2瓶,红曲米1千克。
蔬菜料:
姜片250克,小葱、蒜片、香菜、干葱头各500克。
熬制方法:
1.汤料洗净,剁成大块,放入冷水锅内,大火烧开,改小火撇净浮沫,捞出清洗干净,放入不锈钢桶内,倒入清水35千克烧开,改小火加热至汤汁浓稠时,将汤料滤出即成高汤(用来制作高档菜肴)。
2.往装有汤料的桶内再注入清水35千克,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4小时,过滤料渣即成二汤。
3.锅内放入色拉油500克,烧至三四成热时,放入蔬菜料,中火煸炒至蔬菜料变成金黄色,将油和料分离,用纱布将炒香的蔬菜料包好。
4.香料用纱布包好,用清水略微浸泡,捞出控水。
5.取提前熬好的二汤15千克烧开,先下入蔬菜料包,小火煮出蔬菜香味后,捞出蔬菜包,放入香料包,继续小火煮约40分钟。
6.捞出香料包,最后放入调料,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约40分钟,捞出红曲米。
卤味配方六
汤料:
鸡架子2千克,猪大骨5千克,姜块300克。
香料:
桂皮、八角、陈皮各100克,香叶15片,白芷10片,槟榔13片,良姜8块,罗汉果2个,草果15个,小茴香150克,丁香50克,沙姜片8片。
调料:
A料(李锦记排骨酱240克,酱油1500克,生抽1千克,蚝油500克,甜面酱100克,冰糖色150克,老抽50克,红曲米70克),味精80克,鸡粉100克。
蔬菜料:
芹菜500克,圆葱块800克,大葱段、拍松的姜块各200克,拍松的胡萝卜块、拍松的青尖椒各150克。
熬制方法:
1.取鸡架子、猪大骨分别斩成大块,大火焯水后清洗干净,放入不锈钢桶内,倒入清水35千克、姜块,用旺火烧沸后撇出浮沫,改用小火熬制4小时,此时汤呈现乳白色,过滤料渣。
2.取熬好的高汤20千克放入不锈钢桶内,倒入A调料、蔬菜料和香料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1小时,放入味精、鸡粉调味,离火,过滤料渣即可。
注意:
1.蔬菜料不需要炒制,直接使用即可,这样更能体现它们的清香味。
2.此酱汤如果用来卤牛肉,需要重新替换香料包。牛肉香料包的组成:八角100克,山柰、丁香、桂皮、香叶、甘草、红豆蔻各20克,砂仁、草果、陈皮、花椒各5克,罗汉果1个,白芷6克。
3.卤牛肉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加工方法是:取牛肉切成大块,不焯水也不滑油,直接放入酱汤内,小火酱4个小时,关火焖制8小时,捞出即可。
⑸ 香料包在第2次使用的时候,为什么卤水会发黑
卤水黑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种:卤菜温度太高
卤水什么时候需要清理?
只有当卤水的味道改变了,或者卤水的浓度太高了,才有必要清洗和稀释卤水、以及拉面中各种配方的分享。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去看看
卤水黑化和香料用量有关吗?
很多人认为卤水黑化是香料配方比例的问题。其实只要香料配方的味道合格,和配方的比例无关,因为很多颜色较重的香料。例如:八角、肉桂、丁香、决明子、肉桂等。虽然它们会褪色,但它们的着色能力远不如一些专门用于给红烧蔬菜着色的香料和色素,如红曲、红曲红、紫草、栀子等。而且那些看起来比较重的调料的色素含量并没有这些特殊上色的原料的色素含量高,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到成品卤菜的颜色外观。
⑹ 酿葡萄酒为什么用木桶
橡木桶陈年在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非常普遍,但是酿酒师们为什么要选择橡木,而非其它材料来制作葡萄酒的容器呢?橡木桶的使用,对葡萄酒到底会造成哪些影响?
为什么要用橡木?
事实上,在酿酒历史的早期,橡木桶并不是人们对葡萄酒容器的选择。受限于工艺水平,最早普遍酿造葡萄酒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当时使用的是双耳瓶作为运送和存储葡萄、酒、橄榄油等物品的容器。
由于木材容易腐坏,目前我们无法追溯最早使用木桶作为葡萄酒容器的时间。古希腊学者曾记录美索不达米亚人会使用棕榈木制作的木桶来运送葡萄酒,但是由于棕榈木不易加工,许多酿酒地区都在尝试不同的木材。
各种不同的木材都曾被用来制成储酒的木桶。如栗木、杉木和红木等等,但都因为木材所含的单宁太过粗糙或纤维太粗,密封效果不佳等因素比不上橡木,致使后来没有被采用。
橡木的广泛使用始于罗马帝国时期,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人存储葡萄酒的首选容器。密封的橡木桶对于葡萄酒的运输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它们不仅容量很大,便于移动,结构坚固,而且还可以重复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酿酒师发现,橡木桶不仅仅便于运输和存储,而且还会对葡萄酒的味道产生积极的影响。
橡木桶对葡萄酒的影响
橡木桶对葡萄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特别的橡木风味
在制作橡木桶的过程中,橡木会经过烘烤工艺,在烘烤的过程中,橡木中的呋喃醛含量会提高,附带产生一种特殊的风味,同时其中的香草酚和丁子香酚含量也会提高,给予葡萄酒烟熏、肉桂、焦糖等等香气。
这些味道和香气组合起来,就是品酒师和葡萄酒爱好者所痴迷的“橡木味”了。
2. 增强结构和复杂性
除了明显的香味特征之外,使用橡木桶陈酿葡萄酒还有一个不常被提及的优势,那就是葡萄酒在橡木桶中可以与非常微量的氧气接触。
酿酒师可以通过控制这种微量的氧化,来达到加强葡萄酒的结构和复杂程度的目的,最终酿出独一无二的葡萄酒。
也正因如此,使用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往往拥有更加复杂的口感,味道的层次也会更加丰富。
3. 影响颜色变化
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在颜色上会有所变化,例如:干白葡萄酒经过长时间的橡木桶陈年,颜色会逐渐变成琥珀色,在光线的投射下会没有反射;而干红葡萄酒经过橡木桶陈年后,其颜色也会渐渐加深。
4. 使口感柔和
在陈年过程中,橡木桶会向酒液中不断释出橡木单宁。与葡萄果实的天然单宁相结合,橡木单宁可以使葡萄酒的酒体更加柔和、精细,口感更加顺滑。
橡木桶真的比较好?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有更加便捷的不锈钢桶,还有必要使用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昂的橡木桶吗?
简单来说,橡木桶确实不是酿酒的必需品。葡萄酒的酿造并没有要求橡木味的参与。相反,橡木桶的对手们——例如不锈钢桶——拥有许多别的优点:便宜、高效率、环保。
但是,几乎所有的高端红葡萄酒都仍然使用橡木桶进行陈年,除了有上述4个作用的原因之外,消费者对葡萄酒橡木风格的期待已经难以改变这个事实也是原因之一。此外,部分产区如西班牙的里奥哈(Rioja)更是直接将橡木桶的使用写入法规,将橡木桶陈年时间与葡萄酒等级挂钩。
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对于橡木桶风味的印象:品质越高的葡萄酒,其橡木味也越浓郁,虽然这个说法在酿酒师眼中并不成立。毕竟,葡萄酒的品质来自风土、葡萄和酿酒工艺之间的平衡。
⑺ 吉利丁片是什么东西,哪里有卖是盒装的还是桶装的
吉力丁,就是动物胶,又叫明胶,是胶类的一种。吉利丁英文为geltin;吉力T
Geltin-T
是海藻胶吉利丁质,是有混合质地的吉利丁。是用来做布丁,果冻的材料,起一种凝固作用。
卖的话要看地区了,有的地方超市就有卖。
包装上面就说不清了,看厂家吧,奶粉都有袋装盒装桶状呢
^-^
⑻ 年糕可以浸泡在不锈钢桶吗
可以。
对于经过高温蒸煮的食品还是可行的,只是在制作中要注意使用妥当,一般蒸年糕需要底部,四边刷油防粘。当然,食品不锈钢用304比较好,201不锈钢盆不变形的话基本没有问题。
方法如下:
1、蒸发糕:面粉、酵母粉、水拌匀发酵,加入葱花、姜末、火腿丁拌匀,倒入模具上锅蒸30分钟即可;蓬松香软。
2、玉米面蒸发糕:面粉加玉米面、酵母、鸡蛋、泡打粉、牛奶拌匀,倒入模具中,表面放干果,上锅蒸30分钟;香甜松软,简单易学。
3、红糖大枣发糕:热水倒入红糖、酵母、面粉、红枣拌匀,倒入碗中,表面放上红枣,上锅蒸30分钟即可;营养又健康,老人孩子都爱吃。
⑼ 油炸麻辣串的调料配方
油炸麻辣串的调料配方
油炸麻辣串的调料配方,麻辣串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麻辣串的种类也有很多,麻辣串的不同种类和烹饪方法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味觉盛宴,以下了解油炸麻辣串的调料配方。
麻辣串
制作流程:串菜 —— 配制大料 ——炒料 —— 汤料熬制—— 汤料的调味——烫菜 —— 出品
可烫制菜类
1.1 素菜类:
青菜、白菜、花菜、香菜、生菜、菠菜、黄花菜、绿豆芽、黄豆芽、豆腐、豆府皮、腐竹、平菇、香菇、金针菇、丝瓜、海带、藕片、冬瓜片、土豆片、油豆腐、年糕、鸭血、粉丝、粉条、火腿肠、胡萝卜、土豆粉等 (买粉丝的时候,一定要买不容易煮烂的;因为吃“麻辣烫”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点一份粉丝,如果粉丝质量不好,会影响整体的消费感觉)
1.2荤菜类:
牛肉、咸肉、鸭肠、油炸肉皮、牛百叶、各种贡丸、蟹柳类等(注:串菜这一环节比较灵活,最主要的是串了觉得比较美观;用比较少的材料,串好了以后让顾客看了觉得份量比较多,吃起来又吃得不会太饱,让人吃了一次,下次还想吃)
汤料配方
2.1主要配料:(另提供每种料的市场价格,仅供参考)
我原来做的时候,每次配底料的时候没有用电子秤标准去称,只是用手抓来估计的(配料时比例差别只要不太大,基本是不会影响口感的)。我的手要比普通男性的手稍微大一点,下面提供我用手抓的大概比例,以给你们提供参考。(温馨提示:①一只手的满把:即用右手抓满一下的量;②一只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点(比第①项用量少一小半左右);③以个数计的:直接按个数就可以了。)
白寇(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香砂(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桂皮(8元/斤;用量:
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11张)
折成小段,一只手的大半把));小茴香(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大茴香(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草果(25元/斤;用量:6-7个);孜然(10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丁香:(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香叶(7.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凉姜(8元/斤;用量:6-7个); 麻椒(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此料是“麻”的关键,能吃“麻”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干红辣椒(用量:一只手满把,此料是“辣”的关键,能吃”辣“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
温馨提示:以上的配方是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开,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每种料的用量要除以3,即是每天的用量,这一点重要。
试做时草果、香砂、丁香这三种香辛料的用量一定要按照标准的用量去做,千万不能多加,因为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汤苦,味怪。
2.2 炒料时辅料:(主要为炒料,油烧热时,放入油内起到炸香的作用)
生姜(0.3斤左右,切片));大蒜(整2个,刀切一分为二,不用切的太小);大葱(2根,切成3寸的段)
2.3 汤内增鲜的辅料:(不锈钢汤桶内注入水时,直接放入汤桶内)
牛腿骨(1个,大概4-5斤左右。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部分骨头,但腿骨比较好));
冷冻鸡架(2个 即那种没有多少肉的鸡骨头,一般的菜市场即可有售)。
注:试做时,增鲜的东西加的多一点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鲜。
2.4汤内辅料::
火锅底料(重庆三五牌,用1袋150克);郫县豆瓣酱(200克,选用桶装; 试做时,为了节省材料,可以买袋装的那种也可以) ;
炒料过程
3.1 先把之前一次配三天的用量,平均分成三份。
3.2炒锅置旺火,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烧到7-8成热时,再加入2.2的辅料炸香。
3.3 再加入2.1的料 用大火炒出香味。(炒料这一步其实也没有什么难的,和日常家里炒菜的过程相同,但不能把料炒糊了)。
熬汤过程
4.1 在不锈钢桶(选用直径35厘米,深为38-40厘米的不锈钢桶,此桶大概能装25公斤水左右)先加入2.3增鲜的辅料;桶内注满水用中火把汤熬开(熬汤过程中,注意随时把汤表面上的一层浮沫撇除,如果想汤味比较鲜一点,汤熬开后,可以改成小火再适当的'多熬一会儿),再放入2.4的汤内辅料和炒好的料,用中小火进行熬制,大概再需用半小时左右。
4.2 用网状的漏勺把熬好的汤和料分开,汤放入另外一个桶内(此料即后来烫菜用的汤和加入碗内喝的汤),在装料的桶内重新加入水,可反复熬制三桶汤料左右。
4.3 第二锅和第三锅汤料再用中小火熬开,然后改小火多熬20分钟左右。
4.4把熬好的汤上面一层辣油用勺子撇起,装入另外的一个小桶内备用。(备注:因这个辣油比较香、麻、辣,如果不撇开就直接放在汤内的话,对不能吃辣的朋友,吃的时候会受不了;当然如果你能吃辣,装碗前可根据口味直接加入碗内。再者汤煮烫到最后,感觉没有什么味道了,也可加入一点此辣油)。
调制烫料
5.1 三桶汤料熬好以后,把三桶汤料进行混合(因第一锅汤内料的味道比较重,第三锅的味道比较淡。混合的目的,就是让其味道比较平均)。
5.2 汤混好以后,根据个人在口味,在汤内加入适量的盐、味精、鸡精、汤料王(汤料王选用排骨味的那种)。
温馨提示:调汤时,因为味精不耐高温故不能多放;鸡精和汤料王要加很多,多到相当于我们日常家庭用量的5倍以上;当然也有的朋友不喜欢把味精、鸡精和汤料王直接加到汤桶内,那么你也可以把这些调料直接加到碗内也可以,但是盐是必须直接加到汤桶内的,否则烫出的菜会没有什么味道。
烫制过程
6.1 把调过味的汤放入炉火中,使之保持小沸,即可烫菜。
6.2烫菜时,按照各种菜烫制时间的长短,先后放入烫勺内(一般不容易熟的先放,容易熟的后放,道理很简单)。
6.3 烫熟的菜装碗,然后加入汤。如果能吃“辣”的,可以在碗内加入适量的辣油(这个辣油,也就是之前提到过,从熬好的汤表面提炼出来的)。
出品过程
7.1 在碗内加入味精、鸡精、排骨味王及万里香等(调汤时这些如果没有放在汤桶内,也可以放碗里),再加入汤和烫好的菜,还可以在碗内加入适量的辣油(这个辣油,除了上面提到的,从熬好的汤表面提炼出来的以外,在完整配方中,还有专门辣椒油的熬制方法)。
7.2 吃之前,把碗内的菜搅拌一下,以使调料入味(在完整配方中,加入碗内的调料还有介绍)。
麻辣串的做法:
第一,我们首先把材料准备齐全,全部洗干净,晾干之后备用,表面不要有太多水分,防止在油锅里会让油乱溅。
第二,准备好油锅,把原料依次炸熟,炸的时候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就和平时炸肉炸鱼一个道理。油温七成热就差不多了。
在炸制的过程中,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一些食材非常容易让油突然间沸出,造成危险。如果油比较多,锅比较浅的话,有的食材放进去是非常危险的,大家要注意,慢慢的放入,而不能一起丢下去。比如金针菇,如果一下丢进去过多,油的平面会突然上升差不多一半,这个时候,锅内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很容易造成烫伤,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第三,准备一个装调料的小碗,里面放上一勺孜然粉,适量味精,两大勺甜面酱,搅拌均匀,趁着炸完东西的油温很高,用勺子盛几勺浇到调料上,搅拌均匀,浇入的油适量就可以,就是把调料用油烫一下的意思。吃辣的就再加上辣椒面,多加少加都可以。
第四,把调料涂抹到炸好的食物上。
这样,好吃的麻辣串就做好了。调料不用太复杂,3种调料随意加,只要你别忘了它,也就是“孜然粉”!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一点都比不比外面做的差!如果你觉得还不一个味道,可能就是外面的油是老油,融合了更多的香气,却不太健康。
食材准备:莲藕(任何你喜欢的蔬菜)
炸串调料:孜然、辣椒面、花椒、白芝麻、盐、糖、味精
面糊:脆炸粉、鸡蛋、面粉
1、炸串的灵魂就是那香辣美味的酱料。只要酱料调得好,就成功一大半了。把孜然、辣椒面、盐、糖、一半白芝麻、味精、花椒放入搅拌机里,搅拌成粉末状。
2、将搅拌好的香料粉放入碗里,再把剩下的一半白芝麻放进去,烧多点热油,油冒烟后淋在干香料粉上搅拌均匀,伴随着滋滋声,香料的香味都被激发出来,酱料放凉后尝一下味道,如果不够咸就再加一点盐。酱料做好后放着备用,一次做多点,可以用很多天呢。
3、下面准备炸藕片的面糊,如果是炸其他蔬菜不用裹面糊,藕片裹一点面糊,吃起来脆脆的口感更好。把鸡蛋、脆炸粉和面粉混合在一起,脆炸粉放一包,面粉是脆炸粉的2分之一就行,放点面粉炸好后才不容易回软。
4、将面糊搅拌至无干粉、无颗粒,放少许盐拌匀。
5、莲藕去皮后切成五毫米的藕片,用清水冲洗一遍,洗掉表面的淀粉,然后晾干水。
6、锅里放入适量油,把油烧至7成热,夹一块藕片放入面糊里,挂上面糊,薄薄一层就可以了,然后放入油锅炸至面糊定型。
7、全部藕片炸好后把油温升高,放入锅里复炸一次,把藕片炸至金黄酥脆,然后捞出放在吸油纸上。
⑽ 重庆老火锅底料炒制方法
用料
香料:草果4g,排草3g,白豆蔻6g,香叶2g,八角6g,桂皮4g,小茴香10g,山奈4g,红寇4g,丁香2g,砂仁6g,白胡椒2g 。
辅料:牛油1800g,菜籽油200g,印度椒90g,新一代辣椒110g,郫县豆瓣40g,豆母子30g,姜50g,大葱60g,蒜50g,醪糟10g,青花椒40g,红花椒65g,盐45g,糖20g,酵母鲜回香粉10g,味精10克,I+G 1g,酵母鲜回味粉20g,酵母鲜牛肉增厚膏20g。
步骤
1 / 原料处理:将葱姜蒜剁成碎末备用。
2 / 原料处理:将称好的辣椒放入热水中小火煮,待辣椒外观圆润饱满时捞出剁碎备用,用到切成指甲盖大小,制成糍粑辣椒;郫县豆瓣、豆母子稍微剁细(不需要太细),香料等切碎成指甲大小,用白酒(没过香料)浸泡1小时左右;花椒用温水浸泡半个小时。
3 / 底料炒制:先把菜油烧沸去除腥味,然后加入牛油,温度加热到160度左右,温度降至120度左右。
4 / 底料炒制:待温度降至120度左右下葱姜蒜,炒制香气完全出来,再下糍粑辣椒、郫县豆瓣,100度左右炒制40分钟左右,炒制辣椒颜色稍微有点发暗。
5 / 底料炒制:下浸泡后的香辛料,剁碎的豆母子,连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低温100度左右炒制20分钟,下浸泡的花椒,低温炒制10分钟左右,炒匀。
6 / 底料炒制:温度调到低于100度,下称量好的各种调味料(最好提前用少量水划开),使调味料完全融化在底料中保温, 整个过程需持续搅拌,防止沾底糊锅。
7 / 分装成型:按料和油比例约为1:3进行分装,低温下成型。
8 / 涮火锅:先熬骨汤:骨头和水的比例为1:6-8,大火熬制2-3个小时,出锅前半个小时加入0.15%的酵母鲜靓汤煲,适量的盐,鸡精即为底汤;1斤火锅底料(料和油一起),加2-2.5斤熬好的骨汤,再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的花椒、辣椒、大葱,小火熬煮20-30分钟左右即可涮菜。
小技巧
1 / 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调味料用量,火锅店在炒制时可以不加盐、糖、味精等这些调味料,直接加到汤底里。
2 / 在火锅底料的炒制过程中一定要用小火,这样一是可避免将原料炒煳,二是可使原料内部的香味和色素等充分渗出。炒制过程中还要用手勺或锅铲不停地翻动,以使原料受热均匀并避免粘锅,最好用锅底厚点锅。
3 / 火锅底料大批量的炒制方法和小批量的炒制方法有一定差异。小批量的炒制时,温度一定要低,时间也要比大批量炒制时间短,同时还要适当地缩短香料的炒制时间,香料下锅后以炒出香味为度,大批量炒制时温度可高制120度左右,但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低温长时间,这样辣椒的颜色,香料的香味可以充分炒出又不至于炒糊。
4 / 花椒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成分,因其麻味和香味受热后很容易挥发掉,所以花椒应在最后下入油锅中,且不宜久炒,以炒匀为度。
5 / 基础底料的色泽以棕红色为最佳,若色过深(呈黑红色),则可能是因火力过猛,或铲动不均匀而粘锅焦煳造成的,其味略发苦;色过浅(呈黄红色)则是炒制时间不够(辣椒的红色素没有充分溶入油脂中),其味燥而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