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朝时期究竟落后在什么地方
作为我们国家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时期的存在可以说是在中国历史上比较一个独特的朝代,不仅受着封建主义思想的压迫,还受到着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一个朝代,这时的清朝还是非常的自大,直到1840年英国把清朝的大门打开以后,当别的国家拿起了洋枪洋炮,清朝还在使用大刀长枪,这时的人们才发现大清朝这么强大的国家什么时候和别的国家差距如此之大了?在后世对清朝的评价中都说清朝腐败,清朝落后,那么清朝到底落后在哪里呢?
这些统治者们不愿意加入世界中,最终导致自己统治的地方成为殖民地。
⑵ 都说晚清GDP世界第一,那么清朝钢铁产量多吗
GDP是现代名词,如果占世界人口25%以上的清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工业化程度还不算太高的19世纪-20世纪初不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的话,那么就只能说明,大部分中国人要么饿死了,要么懒死了。
GDP是和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现代理性国家经济政策的需求一同发展起来的,是不适合作为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或只能给个近代二元转型社会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的主要普世价值评价标准的,事实上,如今社会不也质疑GDP指标的么?
1890年11月,汉阳铁厂正式兴建,1893年全部竣工,1894年5月出铁,继续建设到1896年4月,累计耗资500万两,3年的产能也就14万吨。然而这个拥有先进设备,世纪几个工厂,3000多工人的东亚最大钢铁企业,所产的钢铁质量不高,所制钢轨容易断裂,受到用户抵制,销路不畅,长期亏损,到了1903年就转炉停产了。
当日清朝在亚洲最主要的对手日本,1900年钢铁产量为5万吨,1910年为16万吨,到了1920年则为81万吨。双方起点差不多,但差距逐渐拉到,到了1930年时日本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229万吨。
综上所述,在清末,中国的钢铁产业虽然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但基础依然相对薄弱,单纯的一个汉阳铁厂,却也无法使得中国走向钢铁大国的行列。
而钢铁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清政府的成绩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以中国的人口和资源总量来看,这个产量是很小很小的。
最后,GDP并不代表一切,农业生产也是GDP的一部分,清朝自始至终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至少也在70%以上,它并不能代表当时的工业发展水平。